文化實務營/退修會 2014 台灣 家庭故事書寫坊活動迴響

百歲阿嬤的最後九十天

文/風雨

 

2013年初夏,無事一身輕的我,接到朋友來電,希望我可以去陪伴一位老人家,還告訴我,只需要為她準備簡單的午餐,只是陪伴,不是看護,甚麼經驗都不用,但是,這家人生活一向低調,所以私事方面,不要過問。

 

那時的我,抱著只要是別人找上門的事,只要時間、精力、能力許可,不考慮其它,一律答應,因單純相信那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自己。在聽到對方高齡已屆一百,不知哪來的膽量還是一口答應,原因只有一個,她還不是基督徒。

有感於信主八年後,自己的生活圈越來越小,小到只有教會弟兄姊妹。向來注重宣教的母會,每週主日講道,經常強調要我們把自己獻上,成爲活祭,竭力傳揚福音,越聽越心虛,或者,這是一個傳福音的好機會,且對方還聲明要聘請教會的姊妹比較放心。

 

心想,至少試它一天,倘若無法勝任,辭掉便是。還沒試,就退縮,豈不是被自己的想像嚇到,未免有些可笑。

每一次揮手,像是在訣別

 

沒料到,這個阿嫲出人意外的獨立,一天上下樓梯數次,連扶都不要我扶,凡事自理,生活單純,起初一直示意她女兒說,不用我陪著,要我不用再去,過了一、兩天,阿嫲漸漸接受了我,甚至喜歡我開車帶她去附近兜風,兜完風,起初還硬要塞上百元大鈔的「小費」,我堅持不肯收。很容易就滿足的阿嫲,單是看到路邊的紅花,就會雀躍不已,最後,我還把她帶到了姊妹團契。

 

決定僱用我照顧年邁母親的是她的大女兒,因為擔心母親食量越來越小,獨自上下樓會有危險,她是一名在實驗室工作的醫生,已經高齡八十歲,仍然每天開車上下班,更有趣的是,女兒每天出門時,會先停在車道上,特別下車對著二樓的母親招手,而媽媽也會到二樓的書房倚著窗戶,跟女兒揮手道別,直到女兒不見蹤影,彷彿這一別,就不會有再見的機會,如此認真的珍惜每一個平淡無奇,母女可以相聚的日子。沒多久,這個阿嫲,也開始每天下午,倚在一樓大門的坡璃門內,目送我離開,搞得我滾燙的淚水不自禁地落下。除非遠行,從來,就沒有人這樣對我。

 

她還有兩個住在紐約上州的醫生女兒,每週趁著休假時輪流來家中陪伴,還會煮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吃。起初,自己是抱定「我只是雇工,凡事順服」的心態來承接這份工作,到最後變成,午餐煮好,阿嬤會擺好碗筷,堅持跟我一起用餐,待我如賓客。

 

五位優秀孝順的女兒

 

阿嫲好學不倦,喜歡閱讀,聽音樂,寫得一手好字,還會畫畫,她的字畫曾經在二二八紀念館展覽過,家中牆上的字畫多半是出自她的手筆。而我,會拿著IPad每天放臺語詩歌給她聽,她會時不時觸摸我頸上十字架的項鍊,還會笑著比著大姆指跟著臉書一樣說「讚」。有一天,我拿了一本臺灣宣教的書給她看,眼力很好的她,翻著翻著竟指著書中宣教義診團體照裏的一對夫妻說,那是她的女兒跟女婿。而拿著我爸寫的描述日據時代日本少年兵的故事《落單的少年工》,末頁有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流行的兒歌歌詞,她不假思索地用日文唱了起來,像時光機一樣把我拉回父親的童年歲月。

 

許多名人或作家會親筆簽名,把剛發行的新書寄到家裏來。偶爾,在房內書架上,她會指著臺灣前總統李登輝的照片,談論他像是在談論兒時的鄰居一樣,而臺灣的富豪辜振甫也不過是她女兒的小學同學。(當然這個小學不是一般臺灣平民百姓可以念的。)我開始好奇百歲阿嫲,當年能夠念到高校,三十幾歲時,先生無故失蹤,她還可以獨立養大五個唸到臺大醫學院,甚至一個個留學來美成為醫學博士的女兒,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特的經歷?

 

悲痛後的堅毅與昇華

 

終於,有一天在廚房餐廳一起用餐時,充滿好奇地問起阿嬤,先生叫甚麼名字?她雖然耳背,卻很快的不用我問第二次就用臺語鏗鏘有力地回答我,而那個名字正是我因為好奇二二八受難事件,剛搜尋出來的名字,當時立即傻住了,這是轟動臺灣的一位名醫,他是在自己的診所,被軍方強行帶走,之後杳無音訊,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阿嫲回答我時那個「引以為傲」的表情。

 

原來我面對的是這麼慘絕人寰的歷史見證人,活生生地站立在我面前,原來如此謙卑善良溫馨有禮氣質優雅聰慧的阿嫲,背後隱藏的是讓人震驚、悲慟的故事。原來她每天依依難捨,像是訣別式的道別,正是因為她曾經歷過一次,來不及告別的慘痛經歷!原來,她從小要每個女兒立志行醫絕不從政,是因為至今還屍骨無存的先生,就是一個熱心參與政治,憂國憂民的良醫。她先生的家族,此後出了六十幾位醫生。

 

沒有靈魂的肉體

 

一個月後,家人安排阿嫲去上州探望女兒,而我剛好第一次去參加賓州的文字營,回來復職時,阿嫲只能躺在床上,不想吃,也不想喝,大女兒宣布,母親將不久於人世,只剩七到十天可活,同時請了一個廿四小時的看護,而我也從單純陪伴一夕之間變成了臨終看護。她堅持不肯直接大小便在尿布上,即使已經無力走到浴室,也一定要坐在活動馬桶上如廁。然而,每天臨走時,她仍然會在床上向我揮別。

 

阿嫲比預定的死期多活了三週,這期間她見到了所有的兒孫,包括曾孫。還有人是得到消息,立即叫計程車從康州當日來回探訪,也有遠從臺灣,加州來訪的親朋好友,每天訪客絡驛不絕。正當我期待奇蹟出現時,阿嫲還是瀟灑地走了.....

 

阿嫲的死,更堅定了我的信仰,週五還在跟我道別,週日就接到逝世的消息,當天做完禮拜,立即驅車前往,我盯著她還沒化妝毫無血色慘白的大體,也深刻的體會到,那個衰殘弱小的肉體,已經沒有靈魂。

 

雖死猶生

 

阿嬤的追思禮拜,很意外,我這個卑微的服事者,不但受邀參加,還代表友人致詞分享了她的生平趣事,臺下面對的不是醫生就是權貴,我勉強用英文發音,因準備充份,除了用power point 還運用自己初次編輯的影音來分享詩歌和經文,甚至亮出阿嫲最後唱兒歌,被我即時錄下的聲音。半年後,巧遇參加過追思禮拜,我不認識他們他們卻還記得我的人,對我所分享的內容,印象深刻。

 

一年過後,又一巨星隕落

 

2014年8月11日,網路瘋傳著名的諧星 Robin Williams自殺身亡的消息時,提醒了我,今年蘇文安牧師在「家庭故事書寫營」裏要我們先分享故事,然後再把它寫出來,因此上網查看自己的手札,才驚覺這一天,正是去年認識的百歲阿嫲 (1913-2013)的忌日,因為她,我開始在臉書上建立了一個粉絲團,專門記錄著自己晨禱後的靈修筆記。百歲阿嬤是我遇見過最溫柔和善親切又謙卑有禮的人,雖然我跟她在一起不到三個月。

 

終其一生的堅持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個黑洞,想不開的時候,會很想跳進去。雖然 Robin Williams 可以用風趣幽默的表演藝術來影響人,帶給人快樂,但帶給人快樂的人也很需要別人可以用正面的能量來鼓舞他。而阿嬤呢?化悲憤爲力量,盡心竭力栽培五個女兒,為後人樹立典範,珍惜生命直到最後一刻。

 

她,一個低調又偉大的母親,終其一生,透過自己正面的影響,改變許多人的生命,這要比一般單純關懷別人及用金錢行善的奉獻更不容易!

 

「生命如同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如何善用我們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是我們一生最值得追求的課題。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