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期神国知行-文化 Knowledge & Practice

【影像诠释】系列2

视觉艺术解读ABC

 

文╱莫非

 

 

▲法国穴画。(图片来源: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39332438

 

▲艺术家以新鲜角度呈现所体验的世界,图为梵谷的太阳花和欧姬芙的红罂粟。

(图片来源:https://images.app.goo.gl/4pW9JCGBBnu9s6297

 

所谓「视觉艺术」,涵盖绘画、雕塑、摄影;大型艺术布置、拼贴;公共空间艺术、街头壁画艺术;电影、电视等,种类繁多,很有得看。在阅读或诠释众多的视觉艺术种类时,可以先掌握一些共同基本观念。

 

艺术家再现世界的表述

 

在视觉文化中有个名词―「再现」,意指用影像重新了解、描述和定义这个世界。

 

再现,不只是写真或模拟,把事物的原貌老老实实地反映;而是在再现的过程中,也带有创作者的诠释。就像回忆书写,虽是描写过去,其中也一定有重新解读和建构意义的成分。

 

譬如说从法国穴画、中东石板、古埃及坟墓到中国国画,全都是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观感和表述。在表述中,创作者会想要重新表现这个世界,也重新创造这个世界;用各样创新和创意的手法,再现这个世界。

 

也因此,无论是梵谷的太阳花、莫内的池中莲花、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花,还有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泼洒画,都在尝试让我们经历这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用我们从未想过、见过的新鲜角度来体验。

 

因此观赏,和读文字的最大不同,就是观看者不要急着进入解码和分析,而要先问:观看后有什么感觉?是唤醒你对于美感的赞叹?还是挑战你熟知的美感,让你觉得:这是什么鬼东西?

 

然后,我们可以留心于画中呈现的不同元素组合。好比达文西的〈最后晚餐〉,整幅画呈现的不是冻结的一瞬间,而是门徒正在进行对话、有所互动的一刻。从画中可见到每个门徒好像都在问:「那要背叛耶稣的,是我吗?」

 

再浏览整幅画的布局,是否有对比和平衡?左边门徒和右边门徒的摆放,与后面两面墙的墙柱配搭,皆有其次序。耶稣又是怎样被放在桌子的中央,也就是画面中心。他的头上没有其他耶稣画像的光环,但是从后面窗户透进来的光达到了同样效果,强调耶稣身为人的部分,却是个会发光的人。这赋予耶稣和门徒不一样的视觉感。

 

然后注意一下耶稣的衣着,红袍搭配蓝袍,赋予耶稣荣耀和权能的威仪感。祂的眼神低垂,和众门徒的惊讶不安,形成一个对比。祂的左手伸向面包和酒,似要建立圣餐的仪式;另外一只手则看似在祝福。这是达文西对基督的诠释─一个医治者和祝福者。

 

还有很多画中的细节可以咀嚼。例如背叛者是哪一位?背对着观看者有没有特别意义?彼得手上的刀,是否象征后来在客西马尼园中会用到?多马往上伸的手指,很可能是后来戳向主耶稣伤口的那一只等。这是达文西「再现」主耶稣故事的一幕。

 

▲细看〈最后晚餐〉,这幅画带出什么感觉?咀嚼其中不同元素,达文西如何「再现」主耶稣故事的一幕?

 

掌握脉络讯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

 

有一点需要了解,就是每一件视觉艺术品,都不只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也是他生存时代的文化产物。

 

举例来说,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因为天主教主导整个欧洲文化,绘画的主题是以圣经故事和信仰为主。浪漫主义时期,则出现巨大、黑暗、沉思、喧嚣的绘画,倾向于模仿「浪漫」特征。同样特色也进入当代的建筑和文学。就像洞穴画描绘的是当时的打猎捕鱼、取暖和祭祀一样,充分反映当时的文化背景。

 

在艺术里,也有个名词叫「模仿」(Mimesis),好像风景画是大自然的再现。当然也有人说立体派或超现实主义─毕卡索之类的画家,画得作品让人看不懂,好像脱离了模仿世界。但从创作者的眼中望出去的20世纪初,可能就是混乱、失序、暴力、疏离和碎片化。画作很可能就在反映那个破碎的世界。

 

因此在解读视觉艺术的时候,我们需要拥有一点关于画家的知识,包括他们画作的流派:写实、浪漫、古典风格、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还有不同地域:欧洲、东方、非洲等。若能对不同地域、流派画作的特色,都稍有些涉猎,就像前往哪个地方旅行前,先认识当地的风土民情。而若能掌握一点不同流派的画画技巧或者媒体创作技巧,才可能挖到最多宝贝,也才有对话的能力。

 

再造和科技改变了观看方式

 

在视觉艺术批判上,文化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所写的《观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是经典作品,提到许多对影像突破性的反思观点。

 

其中提到女人在现代广告中所摆的诱惑姿势和扮演角色,是对文艺复兴或启蒙时代绘画的再造,也都是男性艺术家希望的「理想」女性。1 因此大部分是裸体画,摆出很多不自然和不舒服的姿势,眼神且经常直视观赏者(当时认为是男性)。

 

这些女性模特儿和神话人物,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代表女性刻板印象的姿态:安详的母亲(圣母马利亚)、百无禁忌的秘书(女伶、国王的情妇)、完美的女主人(「观看者─拥有者」的妻子)、性感尤物(维纳斯、饱受惊吓的半裸仙女)等。好像广告全倚赖油画的视觉语言,也是油画艺术传统的回光返照。

 

另外一个观察涉及到,当一件艺术品被一遍又一遍地复制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例如把蒙娜丽莎(Mona Lisa)印在T恤上;把梵谷的画作放在咖啡杯上;制作爱德华德‧孟克(Edvard Munch)的〈呐喊〉巨大放大玩偶;能够在美国的每个住宅大厅挂上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吻〉(The Kiss)的海报。这些进入生活,被普及化的使用方式,会如何改变艺术的意义?

 

还有着名的〈美国哥特式〉(American Gothic,Grant Wood,1930)这幅画,可能很多人没看过真品,但网路上俯拾皆是。这种过度曝光效果,会怎样影响我们去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欣赏原作的感受?

 

原本经典画作的特殊性和惟一性,是否会因过度复制而受破坏?因为原画还有一种产生自特定时空,产生自某个地方的时代意义。现在被大量生产,多少会改变大众对画的回应,也把高级艺术降低为大众艺术,很多人是从明信片或卡片上接触到这些经典艺术作品。

 

柏格认为大量复制视觉艺术品,会削减原作品的力量。尤其在数位时代,大量复制,还会变更改造艺术的形像。文学及文化理论学者米歇德塞图(Michel de Certeau)说这叫文本盗猎(Textual Poaching,或译文本侵入)和文化挪用。2

 

▲网路上俯拾皆是的〈美国哥特式〉这幅画,过度曝光的结果,会怎样影响欣赏原作的感受?

 

他形容这有点像盗猎者租了一间公寓,占据某个文本,然后在其中放进自己的家具和摆设。很多流行文化观看者可以自行占据那个文本,借此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来回应,也把这文本变成自己的文本。

 

譬如许多粉丝会根据特定影集节目或影像作品,重新剪辑、制作出新的作品。网路上也有越来越多观看者/消费者会取用广告、流行文化和新闻媒体的影像─配上新文本,也改变了其意义。

 

还有的,透过新的情欲角度,重新解读原来连续剧或网路小说中的角色关系。这些都是「盗猎」的具体象征,根据原始文本创造新的剧情,并赋予新的意义。

 

曾经有学生和我反应过,中国大陆喜欢改写日本漫画或动漫,也可以改写真人影视剧,叫做「同人文」。也有身为网路小说作者的学生向我提过,他们常会改写网路小说,把自己带入角色来发展不同的情节,都属于文本盗猎。

 

疫情时,大家宅家无事,名画角色扮演(cosplay)大为流行,都是业余人士出于好玩性质,用摆姿拍摄再创造名画的影像。然后透过社交网站广为传播,与朋友分享。重要的是,再创造都是用个人影像来代替名画中的角色。

 

然而经典作品的文本盗猎,很多会成为拙劣的模仿。以〈美国哥特式〉为例,各色稀奇古怪的复制仿造,在看过这些后,你还会想看原版吗?所以要思考的问题是:艺术是否在乎是真品?艺术的价值因真品更多,还是更少?

 

有点可以确定的,一个影像大众化地存在,一定会影响我们怎样想、怎样看这幅作品─无论是更好,还是更坏。

 

以下为视觉艺术欣赏入门提点:

 

1)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他用什么技巧传达主题?
3)影像中的人物有何特色?什么种族、性别、社会阶层?像你吗?为什么?
4)这是什么时代和地理背景的画?
5)影像中的主要冲突在哪里?关系到什么问题?
6)你喜欢这个作品吗?为什么?

 


 

注:
1.  John Berger,《观看的方式》(台北,麦田,2005),164-165 页。
2.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观看的实践》(Practices of Looking,台北,脸谱出版社,2013),94页。

 

 

莫非,资深作家。现为「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专为神国推广文字与文化异象,栽培并牧养文字工人。着作《在永世里抛掷一个身影》一书获2012 年汤清文艺奖。另有散文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散文奖」、「梁实秋文学奖」等。小说曾获大陆「冰心文学奖」、台湾「宗教文学奖」等。着有文字事奉系列《你的故事,你的传承》、《天国的影响,上帝的时间》等。一生的梦就是看到基督徒「全民阅读」和「全民书写」的实现。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