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遇到信仰‧教会篇‧】

发光的新妇

访乐城华人基督教会刘耀光牧师

 

采访整理/周玮玮

 

 

2017年末的北加州,遭森林大火肆虐焚烧,许多民众生活霎时陷入幽暗。圣经将「耶稣和教会」比喻为「新郎和新妇」註,要教会「兴起,发光!」(以赛亚书60:1)在这大火带来的黑暗中,北加州乐城华人基督教会(Rohnert Park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进入满目疮痍的社区,为神发光。刘耀光牧师接受了本刊采访。

 

▲刘耀光牧师在试戴口罩,预备分发给有需要的民众。

 


 

问:贵教会这次参与祝融肆虐后的社区救灾工作是如何开始的?

 

刘耀光牧师(下面简称刘):2017年10月8日晚上,北加州的山区开始传出火烧山的消息,10月9日凌晨,紧急疏散的通知正式对社区发佈。不久之后,传来教会中两位会友和四位慕道友家庭,房屋在猛烈火势中化成灰烬。以为过去彷彿只会在媒体上被披露的新闻,如今就残酷地发生在自己周围,让人不禁寒颤连连,并且警觉到救灾工作的迫切。

 

10月9日正午,由于火势太过凶猛,再加上大量雾霾颗粒充满于空气中,使原本应是太阳高照的时刻,天际却血红一片,地面犹如火海,放眼望去,只能依稀看见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各家烟囱。

 

10月10日,我与执事会同工召开紧急会议,临时订定六个月的救助计画,由于没有往例可循,只能模拟想像,且战且走。我扪心自问:「如果耶稣在,祂会怎么做?教会在此时此刻,能在社区中做什么?」

 

▲火灾后的凄凉景象。

 

问:救灾工作具体如何进行?人力如何分配?

 

刘:我们教会的人数约在80~100人左右,组成家庭约有三十个。为了因应这突如其来的祝融之灾,几乎全体总动员,不论男女老少,捐助食品家用、贡献棉被衣物,个个不落人后。

 

有许多家庭主动开放住宅,让无家可归的会友暂时居留;随灾情愈加严重,教会也决定公开对社区民众开放,提供早餐、热水,成为被撤离居民的白天中途站,虽然没有办法给予换洗设施,却帮助许多必须暂别家园的人们,有个安歇处。

 

▲南湾一教会送来姊妹亲自织的毛线围巾和帽子。

 

火势愈烧愈烈的后遗症就是严重的空气污染,居民出门必须戴口罩,防止吸入大量的有毒物质。因此一时间口罩供不应求,所幸南湾及东湾的各个教会及时伸出援手,邮寄或是亲自送货到我们灾区,解决口罩短缺之虞。除此以外,也有教会以捐款、探访、带领敬拜的方式,展现他们关怀肢体的爱心与行动。

 

所谓「团结力量大」,为了能邀请更多的教会持续关注我们,并参与救灾工作,我们教会还特地设计网页,把即时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更新转发,吸引外援。另外,同工们也设立专款帐户,将外来的捐款明细规画清楚。

 

▲关怀小组于2017年10月10日第一次商讨如何救助关怀。

 

其他的救助工作还包括:爱心送餐行动、物资衣服的分送、自製毛线帽及围巾的捐赠等等。身为牧师,能亲眼见到肢体间在有难时彼此关爱扶持,是件激励人心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教会「关怀小组」的成立。2017年5月左右,执事会和我在祷告中有感动在教会里成立一个「关怀小组」,打算有系统地训练同工及循序扩展关怀事工。经过初期的培训装备,这个小组有了雏型。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当10月野火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的关怀小组立即成了第一线勇士,身先士卒地展开探访关怀的工作。神的作为,人怎能测透呢?没有之前的预备,这时候怎能大胆地走出去呢?

 

▲为受灾家庭的感恩节餐宴。

 

问:救灾工作中遇见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为什么?

 

刘:是如何有效地接触非基督徒。因为野火造成超乎想像的损失,对受灾户而言,是相当大的打击,许多人顿时难以接受,导致情绪不稳,很难开放自己,所以选择封闭,拒绝探访。有许多坊间的营利组织,趁天灾之势,虚情假意,前来争取商机,让受灾户头痛又反感。所以,当教会初次登门关怀时,往往会被视为「与其他商家」一样,又多了一个「假冒伪善」的人。什至当我们以爱心奉上救济金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也是回绝,摇头表示不需要。实际上,灾区居民的平均收入皆属中产阶级,经济能力独立优渥。救济金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纯属爱的体现。即使被拒绝,我们并不气馁,靠著祷告加添作战的信心。

 

另一方面,受灾户此时内心最大的挣扎是:帮助我先应付实际环境上的紧急需要,再谈心灵建设吧!这些刻不容缓的需要包括: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索赔程序,与建築师和建商间的讨论沟通,房屋要不要重建、开工纸要怎么申请……等。教会面对这样错综複杂的问题,可以给予的帮助有限。因此,此刻要学习的功课是:以静制动,用同理心体谅,等待下一个机会。

 

▲教会中文学校为灾区儿童圣诞礼物筹款。

 

既然看见受灾户在实际生活中有这么多「需要」,教会在等待的同时,还可以做什么?同工们和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教会閒置的空间,提供受灾朋友们能彼此交流谘询的平台?于是我们开始筹画针对受灾居民需要的不同专题讲座,比如:房屋重建的注意事项、与保险公司索赔的步骤……。教会也提供免费餐点,让居民来参加座谈的时候,身心灵能得些许舒缓。而我们关怀小组的成员,也会在其中聆听陪伴,给予适时的协助安慰。

 

2017年感恩节,教会首次专为受灾户举办了感恩聚餐,邀请所有遭祝融之灾的住户参与爱宴及座谈活动。起初报名人数寥寥无几;后来有两个华人家庭要与保险公司在聚餐当天会谈,却找不到适合的地点,我们就立即欢迎他们来教会进行会谈,并邀请他们参加晚上的聚餐,没想到,后来参加这场会谈的人居然约有四十人,诚然全是神的恩典。教会也从专款帐户中,拨出款项来为每家準备了Costco 礼卡,表达我们的关怀与慰问。当天出席受灾居民约有六十人,包括十多位非华裔居民,连同教会关怀同工,共襄盛举的人数近八十人。首次出师奏捷,让教会全体备受激励。

 

教会的中文学校师生,也发起为「受灾户儿童写筹款企划案」,结合各项手工礼品的製作,举行义卖活动,教会也根据义卖所得,以同额配给的方式,再拨经费给此企划专案。最后这项义卖活动所得近800美元,为十六个受灾户儿童準备了每人五十美元的圣诞礼卡。孩子也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里学到:为别人的需要,贡献一分心力。

 

▲南湾教会北上探灾时,巧遇被撤离的弟兄姊妹。

 

问:救灾经历中最大的满足是什么?为什么?

 

刘:首先,看见弟兄姊妹间彼此同心合意,相互支援,没有在困境中单单只顾自己,就让我为这可贵真情,满心感恩。接下来,看见「关怀小组」同工全力支持受灾户,在关怀探访过程中,学习包容体谅。虽然没有丰富的关怀经验,但是团队中所流露出的「谦卑委身」已足以搭起爱的桥樑,把耶稣的爱延伸到社区。

 

同时,不论是从个人或从教会而言,这次火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有难不孤」,来自其他教会未曾间断的支援和捐款,一再鼓励我们勇敢前行;起初心理封闭的受灾户,在关怀同工持续不捨的探访慰问中,最终愿意敞开自己,倾诉心声,更教人欣喜。

 

另一方面,由于天灾所带来的损失,许多居民心理受创,情绪需要特别处理,我们的关怀事工开始邀请基督徒心理谘询师加入,让受灾户的心灵能在专业小组中得到鼓励支持,继而重新面对未来。因著野火衝击,人心惶惶,我们相信关怀事工将会持续成长,带领更多人走进教会。

 

▲关怀同工全情投入,为受灾家庭预备圣诞餐宴。

 

问:救灾工作中是否看见神赋予教会的异象?

 

刘:正如圣经所预言,末世来临时,各地将会有许多灾难,身为神的儿女,我们必须要认清什么是末日的警醒,并且知道该怎么做?首要之务即是:努力把基督活出来,亦即在灾难中活出神的样式,做光做盐,引导世人在沮丧挫败中,仍能靠基督看见希望。

 

一对住在纳帕葡萄园的夫妇,先生是本地人,妻子是华裔,他们共同拥有的酒莊,在一夜之间被无情大火烧得只剩灰烬。火烧前一天,两口子才欢欢喜喜地把熟透的葡萄收成完毕,却没想到欢乐是如此稍纵即逝。透过媒体的报导,我们的关怀同工得知这样的案例,先是以邮寄慰问金的方式致意,后来亲自前往探访。他们所住的地方,属于山区,从我们教会出发,得要翻山越岭,开车近一个钟头才到。

 

关怀同工的到访,对夫妻两人意义非凡,特别是太太,因为当地华裔居民稀少,她平日没有什么机会与其他华人有交集。原本关怀小组并不打算久留,不料热情的酒莊主人夫妇俩带著同工们参观遭火舌吞灭的葡萄园和农莊,足足有两小时之久。现场除了凌乱、荒凉、狼藉、漆黑、凋零等,没有多馀的正面字眼可以形容。连平日用来製作葡萄酒的器具,都被野火融成一片,破坏殆尽的程度,令人心碎无奈。酒莊女主人在与同工交谈时,几度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同工见她情绪激动,立刻围成一圈,为她祷告。那副温馨的代祷画面至今常常浮现脑海,令人难忘。

 

神的爱是可以把人心打开的,因著同工们的持续跟进,葡萄园夫妇在感恩聚餐当天,也特地从山的那一边,长途跋涉来到教会,与其他会友分享交流,一齐祷告,共度了一个特殊的感恩节。显然,神赋予教会的异象,便是在这末世乱流中,为许多活在黑暗困苦里的人们点一盏灯,把他们带到光明国度里。

 

▲邀请受灾家庭圣诞宴。

 

问:有无经历教人格外刻骨铭心的事件?

 

刘:有两个在中国原是世交的家庭,多年前,因误会交恶,不再往来。其中一个家庭后来移民美国,恰巧是这次大火受灾户之一;另一个家庭的儿子则在两年前信主,目前固定在我们教会聚会。当这名年轻会友把两家关系的来龙去脉告诉我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上帝要藉著这场大火,来恢复两家破裂的关系。

 

年轻人起初以个人名义,主动与受灾人取得连系,想要藉著雪中送炭的方式,打开两家数年来无法解开的结。未料,当对方得知后,立即回绝,拒收捐献。之后,年轻人回来与我沟通,希望能透过教会的赈灾捐款帐户,与家人、父亲的老同学们,以联名的方式奉献一笔救助金给对方。教会中许多人得知年轻弟兄寻求和睦的心意,也默默地为两个家庭来祷告。感谢主,第二次的方式果然奏效,两家从交恶到和好,时间长达数十载,谁会想到「促成和解」的催化剂居然就是场无名火?

 

神的作为实在奇妙!藉著大火居然可以修补破裂的感情、医治受创的身心。

 

▲三藩市教会牧师亲自送口罩来救助。

 

问:对其他有心参与社区工作的教会,能否提供心得、建议?

 

刘:平时多做準备,时机来临时发光发热。经过这次自然灾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生活在这末世,神的儿女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在这场无名火没来之前,从未想过森林大火会烧到自己,我想居住在北美安逸的环境久了,人的「危机感」和「面对灾害的因应措施」相对迟钝很多。尤其像我们身处地震带的加州人,更应该在平日就要多吸收相关急救知识并接受训练,事先组织预备,了解因应措施,才能防患未然。

 

这次为了因应大火引起的雾霾效应,口罩的需求一度告急。临时在网上购买,因为物资短缺,运送时间什至要长达十天以上,完全无法满足救灾需要。幸亏有从湾区教会的弟兄专程送达,才及时纾解口罩供不应求的窘境。若在平时就在教会中储备救灾材料,那么在紧急状况下,立刻就能达到急救和援助的功效。

 

如同圣经中耶稣所提五个聪明的童女,因为在平日就预备油,以至于在新郎突然来到的时候,就能从容地提灯迎接;教会要能在社区中发光发热、做光做盐,凡事就得在平时开始準备,否则当灾难来临时,像那五个不够警醒又未预备油的愚拙童女,新郎来到时,才仓惶失措地四处找油,岂不辜负神赋予教会在地上的使命?末世的灾难将会愈来愈多,神的儿女们,準备好了吗?你我的灯里有油吗?

 

註:圣经多处隐喻教会(神的全体子民)如同神的新妇,如:以赛亚书六十二章5节,以弗所书五章22-23节,启示录二十一章1-9节等。

 

 

刘耀光牧师:生于台湾,2004加入美国中国信徒佈道会,被差至缅甸,参与圣经、神学及圣乐教育与植堂配搭;2009至2012年,从工场调回差会,在海外差传部协助、推动海外差传事工。2013年至今,在乐城华人基督教会参与牧养与建造。与师母一起育有三子。

 

周玮玮:来自台湾,现为纽约公校语文教师,醉心以文记录真情故事,以灵感受人生万象。与先生解永平育有一子一女。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