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篇】
有血有肉的爱,住在他们当中
文、供图/孙永浩
带着原始的爱,满足社区民众的需要
七年前,服事于“高雄市飞扬福利服务协会”的妻子和我,受委任运用协会资金,在高雄大寮租了一间小小的透天厝,针对弱势的国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和品格教育。当时,建立教会是我们心里最大的负担和呼召,然而社区服务却是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
课辅班初成立时,旨在让家庭功能失衡的孩子得到照顾。我们使用来自各地的资源,给予这群孩子课业上的支持与教导、品格上的纠正与辅助,并建立他们的自知、自信与自立。我们心中虽然渴望建立教会,但必须耐着性子,把眼前刚开拓的课辅工作做好,进而与家长、孩子们建立关系,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并非把人「骗」进教会,也不打算只给他们圣经和教义。而是很实际地针对社区民众需要,尽力给予满足。
但无论如何,福音总是传开了,我们不仅利用透天厝来做课辅,也用作礼拜和小组聚会的场地。现在所有的核心同工,都是当时的课辅班学生。如今回首,因着那份原始的激励,与这些青少年有了最初的连结,使我们更懂得怎么去爱人,并了解什么才是有血有肉的爱。
我们接触到的家长和孩子大部分是非基督徒,并且是来自弱势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与父母,通常有一个共通点:缺乏自信,自我形象低落。而在家长族群中,我们也常面对两个极端:我把孩子全部交给你管;或是,我不要你干涉我们家怎么教。长久以来,价值观因受家庭文化影响,以至我们与他们在沟通上,常有一种巨大的观念拉扯。
▲大寮课辅班学生们与老师亲密互动。
辅导家庭的结构与常见问题/现象
我们所属的协会有六个类似的工作站,除了总部外,其他五个工作站所辅导的家庭也都有类似情形。
我所负责的行政区是高雄大寮区,人口约有十一万,学生家庭的组成按多寡依序为:1.低收入户2.单亲3.外配子女4.原住民。通常政府会提供生活津贴福利给这些家庭,这些补助若能帮助他们脱贫和翻转生命,是值得的。但遗憾的是,由于部分家庭得到的补助,甚至超过一般家庭收入,促使有些家长不仅努力争取「低收」的身分,并且希望永远「享受」补助。如此心态,有时反而阻碍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独立发展。
根据我自己在这个单位服务近十年的观察,心中常这样思想:单向的提供经济补助会使这些家长及孩子变得更有责任感吗?会使他们更有进取的动力吗?会让他们更愿意被教育、被调整吗?会让他们愿意对信仰敞开心门吗?
当然,家庭功能不足不能全怪罪家长。家长们大部分也都出身弱势家庭,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完整的教育,因此能力养成和发展机会在起跑点就大大受限,导致见识、资讯、沟通,与表达能力、基本学历、甚至心智的成熟度,都明显不足。因此,各种型式的成瘾,情绪管理失控,婚姻关系和教养的问题,都必较容易出现在这些家长身上。
有些父母与孩子同住,却没有给孩子正确的父母形象,比如:工作态度涣散,生活缺乏纪律,没有成熟的情感表达,对家庭缺乏责任感等等。这些负面生命示范,在孩子心中种下错误的认知。
以基层群聚为主的大寮区,缺乏婚姻辅导谘询的相关资源,民众对婚姻的图像无从索骥,下意识中与配偶相处的关系,多半沿自于上一代父母相处的模式。许多男女在还未处理自己本身的问题时,就随意结合,草草进入婚姻,自然婚姻容易出状况。
▲大寮课辅班学生自习时间。
家庭问题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因着各式家庭问题的影响,课辅班里的学生,在行为上普遍有以下的倾向:做事容易放弃,常常迟到缺席,没有责任感,作息不规律,生活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低落,情绪有障碍,在两性关系上较早发生问题。
案例一:来自单亲家庭的小莲(化名)在国中一年级时进入协会的课辅班。她母亲嗜赌成性,所有赚来的钱几乎都赌光了,后来母亲因为积欠赌债离家躲避追讨,把国小叁年级的妹妹丢给小莲照顾。在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生活费的情况下,迫使小莲必须下课后去打工赚取生活费,养活自己和妹妹。
小莲那段时间充满了负面思想,一度想和妹妹一起结束生命。但是每次有这些想法时,就会想起课辅班“品格课程”的教导和鼓励:要祷告,相信神,将又大又难的事交托给神!于是小莲开始祷告,每次开口祷告,负面思想就会离开。现在的小莲,不但回到课辅班继续就读,也在信仰上努力追求,每周参与服事。曾经陷入忧郁、刻意与人群疏离的她,如今每天脸上都满溢着笑容。
案例二: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宜(化名),母亲是新住民,在和父亲离婚后,便将小宜带回越南扶养。后来因为母亲希望小宜能在台湾受教育,所以又将她托付给嫁来台湾的阿姨。小宜在越南念完小学六年级后,再次回到台湾降读两年。在学校,因为比同年级的同学大两岁,也因国语不标准,常成为同学霸凌的对象。社工带小宜来课辅班报名时,她驼着背,低着头,戴着口罩,模样教人心疼。
在老师不断主动安慰并与她建立互信关系后,一次聚会中,小宜被圣灵触摸,在敬拜赞美中不断地哭泣。老师为她祷告时,小宜才勇敢道出心中思念妈妈的惆怅,以及在学校遭遇同学霸凌的屈辱。为了帮助小宜走出自卑的形象,课辅班辅导员立即陪伴小宜到学校,和老师沟通,并请老师协助改善小宜与同学间的社交问题。
教会如何深入社区,帮助这些家庭与孩子
除了课辅、品格以及信仰叁方面的基本服务外,依据不同学生年龄层的实际需求,“高雄市飞扬福利协会”创办人郭志彬牧师又延伸出更广的事工。
从去年起,协会开始由郭牧师带队,发起“逆转骑士”活动,陪伴青少年孩子骑单车环岛十一天,全程一千公里。活动旨在让这些事事习惯放弃、生命中缺乏成功经验的孩子,能够培养毅力和设定目标,体会达标时的振奋感受。两年来,如此有意义的活动重新塑造了许多孩子的生命。
其次,为培养这群青少年在其他技能方面的竞争力,协会也开办一周一次的“职业探索课程”,让他们找出自己的兴趣与专长。目前开设过的课程有:美容保养、美发造型、西点烘焙养成班、机车维修、中式餐饮考照养成班、木工创作班、自行车领队证照C级、手冲咖啡、拼布班、日语班、室内设计等等。
有感于每天叁小时课辅时间的有限,我个人更期待在未来能建立一所学生中心,让这些孩子都能住在一起,学习、成长,由我来担任舍监,帮助他们规划生活作息。如果能先改变孩子,家长就会跟着改变。当我们专心先把孩子的课辅部分做好,品格教育优质化,那么家长愿意配合的程度便会相应提升。
▲“吃饭了!”大寮课辅班学生午休时间。
结语
在建立教会和协会的工作中,莫忘初衷很重要。我自己常在祷告时一再寻求神,审视自已是否仍走在呼召上,自已的主观是否干扰了神对我生命的旨意。神现在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看来好像和建立教会没有关系,但事实上,我们在积极推动公益的背后,沉潜于内的基督精神是我们处处主动出击的发电厂。
期许自己用生命来影响社区中更多有需要的生命,“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除了要以专业的态度服务社区民众,更要把神赐的宝贵的福气,慷慨地与人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