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篇】

有血有肉的愛,住在他們當中

 

文、供圖/孫永浩

 

 

帶著原始的愛,滿足社區民眾的需要


七年前,服事於「高雄市飛揚福利服務協會」的妻子和我,受委任運用協會資金,在高雄大寮租了一間小小的透天厝,針對弱勢的國中、小學學生,提供免費的課業輔導和品格教育。當時,建立教會是我們心裡最大的負擔和呼召,然而社區服務卻是我們主要的工作內容。


課輔班初成立時,旨在讓家庭功能失衡的孩子得到照顧。我們使用來自各地的資源,給予這群孩子課業上的支持與教導、品格上的糾正與輔助,並建立他們的自知、自信與自立。我們心中雖然渴望建立教會,但必須耐著性子,把眼前剛開拓的課輔工作做好,進而與家長、孩子們建立關係,贏得他們的信任。我們並非把人「騙」進教會,也不打算只給他們聖經和教義。而是很實際地針對社區民眾需要,盡力給予滿足。


但無論如何,福音總是傳開了,我們不僅利用透天厝來做課輔,也用作禮拜和小組聚會的場地。現在所有的核心同工,都是當時的課輔班學生。如今回首,因著那份原始的激勵,與這些青少年有了最初的連結,使我們更懂得怎麼去愛人,並了解甚麼才是有血有肉的愛。


我們接觸到的家長和孩子大部分是非基督徒,並且是來自弱勢家庭。這樣家庭的孩子與父母,通常有一個共通點:缺乏自信,自我形象低落。而在家長族群中,我們也常面對兩個極端:我把孩子全部交給你管;或是,我不要你干涉我們家怎麼教。長久以來,價值觀因受家庭文化影響,以至我們與他們在溝通上,常有一種巨大的觀念拉扯。

▲大寮課輔班學生們與老師親密互動。


輔導家庭的結構與常見問題/現象


我們所屬的協會有六個類似的工作站,除了總部外,其他五個工作站所輔導的家庭也都有類似情形。


我所負責的行政區是高雄大寮區,人口約有十一萬,學生家庭的組成按多寡依序為:1.低收入戶2.單親3.外配子女4.原住民。通常政府會提供生活津貼福利給這些家庭,這些補助若能幫助他們脫貧和翻轉生命,是值得的。但遺憾的是,由於部分家庭得到的補助,甚至超過一般家庭收入,促使有些家長不僅努力爭取「低收」的身分,並且希望永遠「享受」補助。如此心態,有時反而阻礙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獨立發展。


根據我自己在這個單位服務近十年的觀察,心中常這樣思想:單向的提供經濟補助會使這些家長及孩子變得更有責任感嗎?會使他們更有進取的動力嗎?會讓他們更願意被教育、被調整嗎?會讓他們願意對信仰敞開心門嗎?


當然,家庭功能不足不能全怪罪家長。家長們大部分也都出身弱勢家庭,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完整的教育,因此能力養成和發展機會在起跑點就大大受限,導致見識、資訊、溝通,與表達能力、基本學歷、甚至心智的成熟度,都明顯不足。因此,各種型式的成癮,情緒管理失控,婚姻關係和教養的問題,都必較容易出現在這些家長身上。


有些父母與孩子同住,卻沒有給孩子正確的父母形象,比如:工作態度渙散,生活缺乏紀律,沒有成熟的情感表達,對家庭缺乏責任感等等。這些負面生命示範,在孩子心中種下錯誤的認知。


以基層群聚為主的大寮區,缺乏婚姻輔導諮詢的相關資源,民眾對婚姻的圖像無從索驥,下意識中與配偶相處的關係,多半沿自於上一代父母相處的模式。許多男女在還未處理自己本身的問題時,就隨意結合,草草進入婚姻,自然婚姻容易出狀況。

 

▲大寮課輔班學生自習時間。

 

家庭問題帶給孩子甚麼樣的影響


因著各式家庭問題的影響,課輔班裡的學生,在行為上普遍有以下的傾向:做事容易放棄,常常遲到缺席,沒有責任感,作息不規律,生活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低落,情緒有障礙,在兩性關係上較早發生問題。


案例一:來自單親家庭的小蓮(化名)在國中一年級時進入協會的課輔班。她母親嗜賭成性,所有賺來的錢幾乎都賭光了,後來母親因為積欠賭債離家躲避追討,把國小三年級的妹妹丟給小蓮照顧。在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生活費的情況下,迫使小蓮必須下課後去打工賺取生活費,養活自己和妹妹。


小蓮那段時間充滿了負面思想,一度想和妹妹一起結束生命。但是每次有這些想法時,就會想起課輔班「品格課程」的教導和鼓勵:要禱告,相信神,將又大又難的事交託給神!於是小蓮開始禱告,每次開口禱告,負面思想就會離開。現在的小蓮,不但回到課輔班繼續就讀,也在信仰上努力追求,每週參與服事。曾經陷入憂鬱、刻意與人群疏離的她,如今每天臉上都滿溢著笑容。


案例二: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宜(化名),母親是新住民,在和父親離婚後,便將小宜帶回越南扶養。後來因為母親希望小宜能在臺灣受教育,所以又將她託付給嫁來臺灣的阿姨。小宜在越南念完小學六年級後,再次回到臺灣降讀兩年。在學校,因為比同年級的同學大兩歲,也因國語不標準,常成為同學霸淩的對象。社工帶小宜來課輔班報名時,她駝著背,低著頭,戴著口罩,模樣教人心疼。


在老師不斷主動安慰並與她建立互信關係後,一次聚會中,小宜被聖靈觸摸,在敬拜讚美中不斷地哭泣。老師為她禱告時,小宜才勇敢道出心中思念媽媽的惆悵,以及在學校遭遇同學霸淩的屈辱。為了幫助小宜走出自卑的形象,課輔班輔導員立即陪伴小宜到學校,和老師溝通,並請老師協助改善小宜與同學間的社交問題。

 

教會如何深入社區,幫助這些家庭與孩子


除了課輔、品格以及信仰三方面的基本服務外,依據不同學生年齡層的實際需求,「高雄市飛揚福利協會」創辦人郭志彬牧師又延伸出更廣的事工。


從去年起,協會開始由郭牧師帶隊,發起「逆轉騎士」活動,陪伴青少年孩子騎單車環島十一天,全程一千公里。活動旨在讓這些事事習慣放棄、生命中缺乏成功經驗的孩子,能夠培養毅力和設定目標,體會達標時的振奮感受。兩年來,如此有意義的活動重新塑造了許多孩子的生命。


其次,為培養這群青少年在其他技能方面的競爭力,協會也開辦一週一次的「職業探索課程」,讓他們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目前開設過的課程有:美容保養、美髮造型、西點烘焙養成班、機車維修、中式餐飲考照養成班、木工創作班、自行車領隊證照C級、手沖咖啡、拼布班、日語班、室內設計等等。


有感於每天三小時課輔時間的有限,我個人更期待在未來能建立一所學生中心,讓這些孩子都能住在一起,學習、成長,由我來擔任舍監,幫助他們規劃生活作息。如果能先改變孩子,家長就會跟著改變。當我們專心先把孩子的課輔部分做好,品格教育優質化,那麼家長願意配合的程度便會相應提升。

 

▲「吃飯了!」大寮課輔班學生午休時間。

 

結語


在建立教會和協會的工作中,莫忘初衷很重要。我自己常在禱告時一再尋求神,審視自已是否仍走在呼召上,自已的主觀是否干擾了神對我生命的旨意。神現在把我們放在這個位置上,看來好像和建立教會沒有關係,但事實上,我們在積極推動公益的背後,沉潛於內的基督精神是我們處處主動出擊的發電廠。


期許自己用生命來影響社區中更多有需要的生命,「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除了要以專業的態度服務社區民眾,更要把神賜的寶貴的福氣,慷慨地與人群分享。

 

 

作者小檔案

孫永浩,現為九曲堂循理會轄下大寮福音中心傳道人,高雄市「飛揚福利服務協會」大寮工作站開辦人。和妻子王秀珍結婚近十年,兩人愛的結晶—孫喨將在明年(2017)誕生。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