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中的大不列颠

 

文/殷丽群

 

▲与欧盟缔结连理达47年的英国正式脱欧,随著2020年元月31日晚间11时向举世宣告:「THE UK HAS LEFT THE EU!」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所引的卷头词贯穿古今中外,同样适用于2020年的英国。与欧盟缔结连理达47年的英国正式脱欧,随著元月31日晚间11时大笨钟声响,向举世宣告:THE UK HAS LEFT THE EU!

 

结束与开始

 

2016年6月23日,前首相大卫‧卡麦隆(David Cameron)顺应民意,举行「脱欧公投」,支持留欧的他当时有把握「留欧」会胜。许多人都拥持相同信念,有的什至忽略了手中的一票,没有前往投票所。而闹著脱欧的人惟恐会输,就积极投票。于是,脱欧仅以些微之差,51.9:48.1,以不到4%的差距达成。很快,卡麦隆退出政坛,让位给梅伊(Theresa May)。这位女首相冀望重振「铁娘子」声威,带领英国圆满脱欧,酿出英国几近地裂天崩之局,让这安稳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国家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当英政府与欧盟全神贯注于边境、贸易、移民政策等脱欧谈判议题时,坊间的医疗保健、弱势福利及社会治安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层面,却被严重忽略。目睹政见歧异几要将社会撕成碎片,举国上下深感无奈与痛心。

 

到大笨钟揭示「合久必分」历史真相的破晓时刻,成功带英国脱欧的首相强森(Boris Johnson)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团结全国,带领大家往前走」,「将迎来民族的复兴与革新」,「让英国成为欧洲强国」,「这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

 

这「结束」与「开始」牵动国际间的外交关系及,贸易往来将重整棋局;英国、欧盟连同世界各国都走向变幻莫测的未来,祸福难测!

 

▲英国1973年正式加入欧盟。

 

脱欧情结荡漾民间

 

英国与欧盟舞步不合,于50年代战后重建期已露端倪。

 

欧盟的始祖是最先由「法德荷比义卢」成立的「欧洲煤钢联盟」,宗旨是透过掌控军事及工业物资来保障欧洲和平;继而,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CE),是会员国自由贸易的开端。然而,反对欧洲一统的怀疑主义在英国荡漾起伏,理念想法不同,英国两次都没加入。1

 

纵然1973年正式加入欧盟,曾显赫一时的「大不列颠帝国」仍难以适应、依循欧盟的规则,感到国家主权受损。柴契尔夫人执政时,已抱怨英国贡献过多,很不合理,要向欧盟索偿。往后,来自欧盟及非欧盟国的移民潮直接衝击劳动力市场,瓜分了英国医疗及福利资源,民间的脱欧情结就更激烈。况且,基层百姓生活困顿,深化他们反抗由精英阶层主导的欧洲一体化。当这些情绪氾滥,其他阶层也对国家前景暗感悲观,将社会矛盾与当前经济衰退归咎于一体化,加重了英人的自顾保守主义,渴望脱欧而独立。

 

「哈爱理命题」重大发现

 

完善的福利制度、井然有序的社会文明使英国在欧洲鹤立鸡群,移民潮蜂拥而入,「共用」了资源,令他们觉得吃亏;同时,这些资源背后屹立著的基石─支撑英国社会发展的基督信仰,却也日渐式微。

 

早于廿世纪初,法国历史学家哈爱理(Élie Halévy, 1870-1937)分析前两世纪的欧洲情势时,已观察到英国与欧洲列国迥异之处,曾问:「何以在欧洲各国中,英国成为最不(没有流血)革命、没有严重危机及突发变革的国家?」2指出答案非关英国政经体制,而是与循理宗创办者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所领导的福音派复兴运动密切相关,福音派复兴运动是当时英国社会走上全面革新之路的终极主导。这论点成为著名的「哈爱理命题」(The Halévy Thesis)。

 

约翰‧卫斯理身处英国政经及社会大动荡的工业革命时代,当时乡村人口外流到城市工作,穷苦的工人阶层辛劳干活,贵族们却穷奢极侈,垄断法治及行政来压榨弱势,英国国教在贵族把持下冷漠而腐化,失却属灵活力,神职人员也良莠不齐。

 

败坏激动人心渴求公义,卫斯理的福音运动应运而生,从召唤信徒认罪悔改经历重生开始,透过成立小组吸纳大量成员并建立互助关怀团体,深入贫穷的角落,关心弱势者,落实「上帝爱世人」的圣经真理。3

 

▲英国脱欧,牵动国际间的外交关系,贸易往来将重整棋局;英国、欧盟连同世界各国都走向变幻莫测的未来,祸福难测!

 

现代福利国家

 

卫斯理将基督信仰的人道精神发扬光大,洪波滚雪般推出连串社会改革行动,大兴慈善事业,设立孤儿院、老人院、平民义诊中心,并分发衣食、为教会失业者提供生活补助、无息借贷给穷人、开设「习艺所」授予贫民谋生技能,及为其子弟兴办教育。这波教会史上轰动一时的复兴运动拓宽了贵族与统治者的视野,敲醒他们对弱势无依者的社会良知,带动国家走上以人道关怀为主轴的革新之路,奠定英国成为二战后第一个现代福利国家的巩固基础。4

 

卫斯理将慈善事工与社会关怀意识带进十八世纪的英国,使廿世纪的居民享有全民保健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中小学免费教育、失业救济金、残障津贴及低收入房屋津贴和生活补助。另外,参与服务关怀的志工行动后来也发展成一门高专业的学科─「社会工作系」,广及全球各大专院校。社会工作者在先进国家中更是高尚的职业,是协助政府运转及协调社会上下阶层关系的神奇润滑剂。5

 

英国人向来给人温润樸实的感觉,不似德国人的先进务实,也没有法国人的浪漫热情,被幽默大师林语堂誉为「最健全的民族」,具「民族稳定性的表现」6。卫斯理带来的革新为二战后的英国描绘出社会重建蓝图,而整全的福利制度著实对战后人心发挥疗效,让百姓重拾安稳自足的生活。是故,英国人感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重整国家,无法认同欧洲一体化。

 

如今,脱欧了。当百姓重新检视国家资源,他们能否体悟:这些吸引欧盟国家移民的福利政策,其实是上帝给予英国的资产?是耶稣基督钉痕的手藉由卫斯理的灵命复兴运动,推出今日的社会福利体制?但英国的信仰光景却走回当年冷淡又失却活力的没落之路!生活在福利保障的环境下,岛国人心虚空鬱闷,许多人藉由畅饮狂欢来疗慰枯燥平淡的日子。

 

▲约翰‧卫斯理将慈善事工与社会关怀意识带进十八世纪的英国,使廿世纪的百姓享有全民保健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中小学免费教育、失业救济金、残障津贴及低收入房屋津贴和生活补助。

 

真理明光照亮人心

 

「借酒解闷」源自英国生活穷困的劳动阶层,却成为今日全民普及的休閒文化。用酒精麻醉空虚心灵、逃避生存压力是英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带来破坏家庭及公共秩序的严重问题。醉客酒醒后跌进极深的失落与倦怠里,对现实生活更感乏力。要解救病态的社会,上帝从不自经济、贸易或外交著手,而是以真理为管道,带领人经历真正的疗癒。

 

十八世纪末,卫斯理带动的革新很快面临考验,工业革命所开启的城市生活方式渐渐瓦解了传统的家庭生活,加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进化论于十九世纪抬头,挑战圣经真理权威。当时,伦敦满街孤儿,教会视圣经为过时的遗物。为了复兴真道,上帝出手介入,使用与罪恶肉搏过并经历圣灵重生的「讲道王子」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 1834-1892),将满载能力的活泼信息浇灌人心,燃亮信徒灵魂深处的明灯,光照整个时代。

 

司布真认为:「基督信仰要点亮在众人面前,才能对国家决策带来影响力。」他敢于在讲台谈论国家事务,也及时批评违反真理的施政,坚信一切政策的好坏取决于是否遵循圣经原则。他反对政治投机主义,却不认同对政治冷漠,教导信徒要以敬虔祷告的态度来投票,也督促基督徒成为公僕,认为:「越能坚守信仰準则的人,就越有资格到英国下议院去。」7

 

这古老的福音,是奋兴的泉源!

 

司布真手持圣灵的宝剑,剌入人们灵魂的枯井,凿开喜乐的活泉。他的信息高举十架救恩和上帝主权,强调要靠著圣灵彻底对付罪,在当时捲起一股渴慕真道的旋风,上及女皇首相、下至妓女小偷,各阶层都排山倒海湧进伦敦听他讲道。当时新闻报导说:「司布真带来的宗教狂热,是约翰‧卫斯理的日子以来向所未闻的。」

 

▲司布真认为:「越能坚守信仰準则的人,就越有资格到英国下议院去。」

 

重燃卫斯理人道精神

 

英国跨过脱欧的门槛,骇人的新冠疫潮马上湧来!兵荒马乱间,英政府抗疫对策从「群体免疫」逆转成「禁足令」,疫情死亡人数却不断攀升,直达「欧洲之巅」。瞬间,举国沈著应战聚焦抗疫,「脱欧」后续举措被搁置。

 

目睹医疗崩溃,卫斯理当年带动社会革新所遗留的慈善文化精神旋即在全国範围内再绽芬芳,75万名「好撒马利亚人」自愿成为医疗关怀义工,负责致电关询及支援居家隔离的独居及老弱人士,提供实际的购物、领药及往返医院接送等服务。另外,几万名退休医护及不少应届医护系毕业生也加入支援前线救人工作。

 

当抗疫封城下酒吧关门,英国无数教会却透过网路大开门户,除主日线上敬拜外,週间亦有频繁的线上小组查经、祷告会、青少年团契及圣餐会,让会友们保持密切互动。平日不去教会的民众也上线参加聚会,聆听诗歌及真理信息,要从信仰中支取平安的力量。

 

疫战期间,教会肢体们互赠民生物资、在脸书用经文彼此打气、分享创意新颖的在家教学法及家庭生活趣事。5月中,全英70处教会团体合唱〈祝福〉广传网路媒体,向社会灌注基督徒的热情。停课中的教会学校,也天天发家长函传递基督爱世人的信息,教导人祷告并启发学生从疫情思考上帝的心意。

 

大学基督徒团契成员则邀约情绪受困的同学线上喝茶聊天,藉由轻松真诚的交谈相互提振士气……。总之,大家竭尽上帝儿女的本分,在这波二战后最大的死亡潮里,努力散播喜乐与正能量,让基督的盼望维系人心。

 

此外,一般人也发挥友爱互助精神。邻里间建立群组互传简讯问候关照,又在采购上相互代劳。有人腾出家里的空房间,接待染疫轻症却无处隔离的朋友安心养病。有些饭店开放空房收容街头流浪者,坊间更有义工队为他们提供膳食及送餐,让社会边缘人得到生命保障。

 

▲英国的「脱欧过渡期」被疫情带回基督信仰里,隐约可见不少人的灵性乍现曙光,圣经真理普照全国,催使人真切地悔改,实际地爱人。

 

灵命甦醒时刻

 

这是失落的年代,也是甦醒的世代!

 

英国的「脱欧过渡期」被疫情带回基督信仰里,隐约可见不少人的灵性乍现曙光,圣经真理普照全国,催使人真切地悔改,实际地爱人。

 

灵命觉醒在民族复兴之先,脱欧加疫后重建是条漫漫长路。衷心祈愿:风雨飘摇的大不列颠全然回归基督,渴慕追求真理,扭转国运。

 


 


1.〈英国工党的百年变迁〉,BBC记者皮克福德 27/02/2000,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50000/newsid_658900/658960.stm
2.“Why [is] it that of all the countries of Europe, England has been the most free from revolutions, violent crises, and sudden changes?”
From:“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ngland in 1815 v.1”by Élie Halévy
3.〈贫苦者的管家〉,陈凤翔(载于《信望爱劳工节专辑》)。
4.〈从约翰卫斯理所领导的复兴运动看社会改革的动力〉,陈启峰。
5.〈专业主义v.s.管理主义:英国社会工作历史的检视〉,侯建州和黄源协。
6.《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7. Charles H. Spurgeon(司布真)圣经网AboutBible.net。

 

 

殷丽群,香港出生,神学院宣道硕士,曾于福音机构并基督教报社从事文字工作。婚后随夫赴英留学,自此全职照顾家庭,偶有兼职舞蹈老师,一直定居北英格兰,育有三名子女。封笔廿载,步入中年方重新为上帝拾笔,愿馀生为祂而写。曾数次获徵文奖佳作,文章散见于宇宙光杂志、基督教论坛报、飞扬杂志、国度复兴报、香港基督教週报等。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