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期神国知行-关系 Knowledge & Practice

【屏镜中的关系】10

谁的局限,成了你的局限?

 

文╱李文屏

 

 

美国一位华人姊妹在公司人缘很好。有一阵社会出现的种族冲突占据各大媒体,各社交圈也议论纷纷,这位姊妹觉得哪有种族歧视?全是臆造,是政治企图!两位朋友与她意见不同,她热血沸腾,在社交圈将朋友拉黑。

 

另一位华人弟兄,升职受阻,坚信是种族天花板的缘故。跳槽去了别家公司,却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变得愤世嫉俗,与老板同事的关系也受了不好的影响。

 

在关系中,个人经验既可以是祝福,也可能是诅咒,关键在于是否为之所限。上述这位姊妹境遇顺好,本是好事。可惜她以个人经验代替别人的经验,什至代替不同族群的经验,因而好经历也成为她视野的限制,以致与同事关系的好,造成了她与朋友关系的不好。

 

同样,上述这位弟兄的个人经验以及他对自己经验的诠释,让他看待事情时,比较局限在种族的角度。或许他的老板的确有种族歧视之嫌,但为此愤世嫉俗,不能不说也是让老板可能有的局限,成了自己实实在在的局限。

 

他人的局限和你的「命」

 

让别人的局限成了自己的局限,这一种现象在其他关系中也常见。例如,不少人都会说,我今天怎样怎样,是因为原生家庭如何如何,是我爸妈如何如何。有一部分人在说的时候,言下之意是没什么办法,生米煮成了熟饭。这其实是让父母的局限成为自己的局限。

 

类似,有人同意了配偶对自己的低看,于是配偶的局限成了自己的局限;顾客被店员傲慢对待而大发雷霆,于是店员的局限变为他的局限;亲戚不尊重我们,我们便也不尊重这亲戚,以牙还牙,于是这亲戚的局限也就顺势变成了我们的局限⋯⋯。

 

这一类的局限出乎意料,在人际交往中层出不穷,我们受之似乎也「自然而然」。在流水的日子中,这样的「自然而然」一个接一个,一系列延续下去,铺排在生活与生命中,许多人看出了它的影响力和重复性,把它叫「命」。

 

心理学家荣格说:「除非你潜意识变,否它将指你的生活,而你将把它称作命运。」

 

「潜意识」说白一点,就是根深柢固的信念和愿望,无需经过理性而对我们发生巨大的影响,也是已成自然的思维习惯。我们如此深信,如此习惯,以致不会去质疑它,觉察它。

 

而觉察和质疑,是改变这种局限和「命」的开始,有时需要外界某种方式给予提示。我在教练服务中遇到受困于原生家庭的情形时,常常会用不同的方式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好消息!那些都过去了,今天作为成年人,你可以选择让它对你有多少影响力。」

 

「好消息」一词,常常让这些心情低沉的客户一愣;有些客户会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那一瞬间,潜意识层的东西浮现到了意识层,第一次被觉察和打量。而那一觉察一打量,「真理般」的存在遭到质疑,于是自由的小荷露出了尖尖的角,「命」这种东西遇到了克星。

 

还记得不久前一位小伙子的表情。他频繁地更换工作,因害怕在会议中发言而沉默不语,却又感觉被忽视,心中不平又无奈,把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说他命不好。当他听到我的「好消息」时,非常吃惊,之后眼中出现了星光。结束时非常感谢我提供了这么一个角度,说发现自己眼前的道路突然开阔了许多,原来他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我相信,这个小伙子的「命」,会因他对自己习惯思维的觉察和改变,而开始往积极的方向转变。因为自我觉察是发生在自己里面的行动,是发生在根部的行动,是有效自我管理的起点,它从里到外,影响深远。

 

那么,如何避免不知不觉「袭来」的局限?

 

一,要意到存在着种从他人、境「来」的局限,并拒它。

 

前美国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莱斯(Condoleezza Rice),作为非裔且出生在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Birmingham),记者问她能达到如此高位有何秘诀。莱斯说,从小父母就对她说一句话:「不要让伯明翰的局限成为妳的局限。」(Do not let Birmingham’s limitation be your limitation.)

 

对莱斯而言,伯明翰的局限不是袭来的,而是一出生就当头罩下的。「伯明翰局限」的确局限了很多人,不过不是所有的人。而意识到它的局限并拒绝它的局限,是走出它的前提。

 

二,定下自己的生活意向。

 

生活意向是知道自己要怎样生活,是一种指导原则,犹如指南针,让人可以做出打破局限的选择,成为选择的根据。

 

晓月有一阵血压高,难入眠,常紧张、头疼,焦虑,倾向于逃避事情,缩小生活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众多的应对方式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协助她探索并确定自己的生活意向。之后,面对一些事情,她能够以「活出美好」的生活意向为依据来做出选择。例如,本来倾向于逃避,后选择迎上去,有恩典有原则地面对;本来感到厌烦的人,后能选择以恩慈和智慧来相待。如此一件一件积累下来,心理肌肉得到训练,几个月后,生命状态大有改观:有了更多的自由感、欢悦感、开阔感,遇事也更大胆及淡定。当初临到她的局限,因为她有意识的选择,而无法继续成为她的局限。

 

三,建立自己的核心身分。

 

核心身分仿佛一个人的「重心」。生活可以千变万化,而重心稳的人能以不变应万变,内心也就笃定;重心不稳,人的内心就容易被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所左右。

 

有位姊妹很有才华,婚后为养育孩子,与先生达成共识而全职在家。然而,先生与初衷渐行渐远,常以自己挣钱养家为由而颇具优越感,觉得她没用,言语间常有贬损。先生每次出差回家,她都感到紧张和惧怕,因为先生又会说他多么多么成功,得到多少人赞誉和仰慕,而她多么平庸无用,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她很难受,不过觉得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于是越来越压抑。先生的局限成了她的局限。

 

后来,我们一起探讨她的身分问题,她重新清晰确认自己的核心身分是上帝的女儿,是基督舍命救赎的。这意味着她的价值不由挣钱多少来确定,而是由她的身分,由基督的眼光所决定;她有没有用,也不是由挣钱多少来衡量,也不由先生的眼光所裁决,而是由她对家庭和在其他方面做出的贡献决定。重拾与先生的衡量标准完全不同的衡量体系,她内心的层层浮尘很快落下了,笑容重新浮现在她脸上,先生眼光的局限不再是她的局限。夫妻关系的互动,也从这里开始有了新的积极的方向。

 

四、接触更高、更大的格局。

 

记得初中时,我们那偏远的小镇中学来了教英语的实习老师。他们都是中专生,第一次当老师,很紧张。一位实习老师发“she”这个音时,我们哄堂大笑,因为那场景,加上那发音实在与本地老师所教的相差太大。实习老师的脸一下变得绯红。

 

后来我考上县重点高中,走出偏远小镇,才知本地老师所教原来是错的,被哄笑的实习老师才是对的。太汗颜了,我们错得那么自信满满,本地老师的局限成了我们的局限;而若不走出去接触更宽阔的世界,小镇的局限就成了我的局限。这,不只是一个词的发音问题。

 

圣经中的以斯帖王后,在国王30天没在内院召见她(似乎失宠)的情况下,为了族人,冒着擅入内院会被处死的危险,前去见王,并通过后面的一系列行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没被环境的局限而局限住的勇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因为心中有更高的君王—上帝,以及比个人安危更大的格局—全族人的安危,这让她跳出了国王给她的局限,成为勇敢、智慧、蒙恩,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女子。

 

有谁的局限成了你的局限吗?你如何可跳出那局限?

 

 

李文屏,教练培训师及国际教练联盟认证职业教练(PCC),美国西方神学院认证高级生命教练(ACTC),美国基督徒咨询师协会会员,退修会及文化营讲员,书籍及杂志专栏作者。生命教练网站:www.betterlivingcoach.com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