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走上街头

社会运动中的亲子关系

 

文/谭瑞玲

 

 

亲子关系受衝击

 

近年来,世界各地纷纷兴起大型社会运动。单在这十年间,便在中东爆发了国民争取人权自由的「阿拉伯之春」;从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扩散到全球多达82个国家反对财团操控、社会失衡的占领街头运动;亚洲一些城市的学生对政府政策的抗争;至2020年5月因一名非裔被警察压制窒息死亡,而引发的全美反种族歧视示威等等。

 

各地社会运动的起因虽然不同,但出发点多是为了反对不公、追求社会正义,因而特别容易吸引追求公义、理想的热血青年参与。许多父母辈年轻时也曾走上街头,参与过社会运动,但随著年纪渐长,对生活的目标改变,和子女对政治议题的看法不相同,及担忧子女安全与前途等因素,对于孩子走上街头不尽赞同,导致亲子关系面临严峻的衝击与撕裂。

 

本文将藉由专家学者们在香港2019年爆发的社会运动中的经验与观察,分析当子女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时,父母如何维护、增进与子女的关系。

 

▲社会运动的起因虽然不同,但出发点多是为了反对不公、追求社会正义,因而吸引不少带著理想与热血的年轻人参与。图为2014年10月10日,义大利年轻人在米兰聚集,抗议政府削减公立学校经费。

 

诉求不同造成亲子对垒

 

根据「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家庭生活教育组」2019年首11个月的统计,家长求助人数远比2018年同期上升超过27%。依照该会「青年创研库」的调查研究,七成青年表示与父母争拗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议题有不同的看法。1

 

何以香港年轻人对政治的看法与上一代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该单位主任凌婉君指出,香港现年18至29岁的年轻人倾向追求民主、自由与公平,而54至73岁的中老年人则大多渴望社会稳定、法治和公平。2

 

一般来说,父母即使认同政府需改革,还是希望儿女能以学业、前程为优先,纠正政府错误和改革社会则次之。不过,年轻人却认为,若个人自由及人权皆受侵犯,人生有何愿景可言?

 

政治意见不同本无对错,然而年轻人因为政府漠视他们的声音,什至强硬镇压,而走上街头抗争。父母辈除了忧虑子女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可能带来的刑责,也难以忍受家长的权威受到孩子顶撞,因而造成亲子间的对垒。

 

▲家庭应以爱、关系与沟通为优先。不值得为了争辩是非,使家人之间的爱褪色。

 

彼此相爱才是重点

 

然而,父母在和孩子起衝突时,可否先反问自己:当务之急是要舌战辩赢子女吗?正如社工兼艺术心理治疗师,「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陈小薇所言,家长无论立场如何,重点还是亲子关系。不少专业人士都提醒,家庭应以爱、关系与沟通为优先3。父母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冷静,方可与下一代对谈。孩子需感觉到家长的关爱,而不是激动的指责。

 

当然,家长也是人,不是各个都能成功处理情绪。可尝试与理念相近的亲朋互相扶持鼓励,若焦虑的情绪持续,最好寻求社工或其他专业人士疏导,因为若爸妈自己先被情绪牵扯,便无法引导珍爱的儿女。4

 

临床心理学家陈洁冰认为聆听、询问、讨论是父母维持亲子关系的必经过程。先满足受助者情感的需要,才能展开理性的沟通5。家长宜细心观察子女的情绪,专心聆听,做出适当的认同。

 

观察、聆听

 

依照「香港小童群益会」的指引6,情绪无对错,父母宜接纳及肯定孩子的情绪。例如:年轻人若浮现困惑、混乱、害怕等反应,家人可安慰,表达这是正常的现象,然后和子女讨论适合的舒缓方法。如果儿女因做了某些决定而内疚,父母可表达欣赏他们对社会或旁人的关怀,并解释毋须为个人不能掌握之事自责。

 

当有悲伤之情,家长应容许抒发,接纳哭泣及哀嚎等行为是自然的流露。如果孩子表现出愤怒,父母宜表示关心理解,尝试一起想出缓解的方法。若儿女因未能即时反应,而怀疑自己缺乏同情心,家长可开导,人人对突发事件回应不一,有些人需要多些时间沈淀。

 

询问

 

在交谈过程中,家长需避免以下情况:

 

一、对儿女:争论政治立场、批评看法、否定情绪、牵涉人身攻击、与他们的日常表现一併评论、从年纪轻或成熟度不够的立场驳斥。7

 

二、作为父母:避免急于说教,或以高压方式道出看法或政治立场。8

 

若家长坚持己见,一味否定儿女的立场,便封杀了沟通渠道,造成子女不愿分享,走向地下化,什至做出更激烈的行为。父母若赢了争辩,却输掉亲子关系,什至影响子女的成长及前途,岂非得不偿失?

 

父母在提问时,不要预设孩子立场,或先讲自己的看法,要尽量给子女解释个人观点的空间。询问时要注意用字,避免称示威者为「暴徒」、「黑 衣人」、「曱甴」(不少香港警察对上街年轻人的称呼)等子女认为负面的词语。9

 

家长若能留意子女的用语,在互动中引用,能更拉近双方的距离。此外,问题尽量中立,可增分享的宽度。与其责怪儿女不理自身安全,不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刚才在街上看到了什么?」

 

若家长见到儿女準备外出参加示威,切勿强行阻止,以免引起子女激烈反弹。爸妈宜先处理个人的焦虑情绪,心平气和地提出模拟现场的具体问题,帮助儿女在行动前有机会冷静思考,了解应负的责任,做出安全部署。例如:你準备到哪里?有没有预计会发生什么事?遇上突发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在许多人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你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遇上搜身,你会如何应对?10

 

讨论

 

家长和子女讨论的目的不是劝服子女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显出父母关爱儿女之心,增加沟通空间,保持珍贵的家庭关系。

 

一、充满关爱:父母和孩子的对话,宜以关心子女为主轴,在沟通中表明心中的忧虑,令他们更明白双亲的难处和感受。既然爸妈尊重他们的意愿,也期待儿女能令家长安心。

 

二、适当的嘉许:不少年轻人过去可能只顾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理世情,现在懂得关怀社群,有理想,具赤子之心,值得嘉许。

 

▲人人都有政治盲点,何不藉机会好好和儿女沟通,了解彼此,携手跨越两代之间的鸿沟?

 

掌握大方向

 

一、和而不同
既然子女抗争是为表达民主诉求和捍卫人权,那么,父母应提醒他们,民主的先决条件是接受多元化意见,尊重南辕北辙的看法,有容纳异见的胸襟。世上的民主政体均需容忍不同意见的存在和权利,即使双方都认为对方不如自己,但最后的决议也大部分是多方意见协商的结果。

 

二、站稳立场的君子之风
父母可藉此以身作则,虽然不认同儿女的想法,但仍愿意聆听及尽量接纳孩子正向的一面,使子女也愿意探究爸妈的立场。

 

三、深化社会关怀概念
父母在嘉许孩子关心社会之馀,需帮助他们进一步深思,社会关怀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以「利他」精神为基础,出发点是谋求共同利益,或维护受压迫的弱势社群,而不是寻求个人或一小撮人的成就感。再进一步引导子女思考,改变体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时的退下不等于完全的溃败。

 

▲家长要提醒孩子莫误蹈网路陷阱,社群上的互动未必代表大部分人的看法。

 

省思道德勇气的来源

 

父母应与儿女扪心探讨,他们的行动是出于本身良知的呼唤,还是同辈的压力,或受有魅力领袖的吸引?更重要的,他们的行动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

 

争取公义的力量源头,应来自爱。以父母的爱为例,家长对儿女的爱虽无疆界,但在爱中仍施行管教。这原则若实行在公共空间,便是社会前进的正面力量。子女若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源于爱受压制的人,自可减少一呼百应或人云亦云的衝动,亦可作为行动持续的原动力。

 

爱能化解向对立者的怨恨。若孩子不清楚行动的目标是否为爱护社群,便很容易把焦点转到不良的政客上。父母要帮助儿女明白,在抗争过程中,要视对方如弈棋的对手,而非万恶不赦的敌人。

 

民主国家一般都具备不同的渠道可和平表达反对的意见,若政府缺乏民主机制,掌权者可能完全漠视民意,一意孤行。然而,上街遊行、示威、占领街头这些行动,参与者在不同国家所受的法律限制都不一样,家长应清楚认识有关细节,向子女解释可能要负的刑责。若儿女坚持愿意承担,父母便需采应变措施,如及早寻求保释示威者的律师,想出与子女在现场及被捕后保持联络的方法等等。

 

▲面对争议性的话题,可全家人先一起祷告,谦卑求神带领一切交谈及家庭关系。

 

莫误蹈网路陷阱

 

现在网上的假新闻,不单在市民间互传,什至一些政治人物也乐此不疲。即使在民主社会,近年不少民粹派的国家领导人也会绕过记者招待会的提问,以网路社群向人民传播他们爱听的话,或述说要民众相信的内容。

 

二次战后的德国政府为防独裁者再现,非常注重下一代辨别是非的能力,推出《向下扎根!德国教育的公民思辨课》系列,其中的第七册《过滤气泡、假新闻与说谎媒体:我们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觉使用媒体的第一步》有很适合少年人辨别假资讯指引:

 

1. 资讯出自何处;
2. 作者是谁;
3. 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如何、为何;
4. 是否有同样的相关报导;
5. 如何报导;
6. 作者是否客观;
7. 图片素材出自何处;如何找出图片的原始出处;
8. 揭露网路假新闻的网站。

 

香港资深记者李臻在《陪孩子看新闻》中提醒,虽然「画面新闻」近来相当流行,但其实「有图未必有真相」,特别是来历不明的图像。父母若能花时间与孩子一起从不同新闻来源看时事,从不同角度与看法解析,将可帮助子女培养更透彻的辨别力。

 

▲最好能继续维持家庭日常活动,令孩子明白人生也有其他重要的层面。

 

辨别围炉取暖的错觉

 

香港教育大学副教授兼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总监侯维佳指出,15至18岁的年轻人通常觉得与朋友们一起行动极具吸引力,可以建立认同感、参与感及自我价值。当他们进入聊天室,情绪易受感染,这正是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和回音廊(echo chamber)的作用。家长可协助孩子辨别,哪些部分是自己所见所思,哪些部分是顺从大众,然后在有足够资讯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定(informed decision)。11

 

此外,家长也要提醒孩子,不要将网上互动的like(讚)误以为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特别是网上搜寻器通常会列出观点近似的讯息。其实,不少父母也会落入这种圈套,只看与自己相同意见的讯息。爸妈实在应该与下一代同样自省,找出个人的盲点。

 

亲子携手跨越鸿沟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除了言语上的沟通,也可用其他方式表达。例如:发短讯、準备菜饭汤水、探望、送物资、陪伴等,并适时表达自己的掛念之情,请他们定期和家里联络。12

 

家中电视不宜长期播放新闻画面13,可收看不同主题的节目,如体育、音乐、旅遊等;最好能继续维持家庭日常活动14;平日交谈的话题尽可能围绕著家庭生活或其他非政治的面向,令孩子明白人生也有其他重要的层面。

 

此外,也可设立「家规」,譬如不在餐桌上讨论时事,或预设讨论时段,并订出规则,如不可互相攻击或穷追猛打,否则便要暂停。15

 

面对争议性的话题,可全家人先一起祷告,谦卑求神带领一切交谈及家庭关系,令孩子明白即使父母也要寻求神的智慧和力量。

 

父母在家中若避谈具争论性的政治议题,就可能像一些家长怕和孩子谈性教育话题般,最后孩子会转向其他容易被误导的渠道追寻答案。如果爸妈以长辈的身分强行「一言堂」式的论政,与儿女的沟通难保不会每况愈下,将来要修补便更加困难。

 

其实,人人都有政治盲点,若能藉机会跨离自己长久建立的观念,不但可扩展视野,也可拉近和儿女的距离。当子女走上街头,震动了父母的神经之馀,可能也是双方携手越过深海的契机。

 


 


1.         《众新闻》,与孩子谈修例风波之二:家长求助增三成,政见不同、忧儿女负刑责、不懂面对,2020年1月16日。
2.         同1。
3.         同1。
4.         美国国家儿童创伤压力网络 NCTSN: The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https://www.nctsn.org),“After A Crisis: How Young Children Heal”。
5.         同1。
6.         「香港小童群益会」,《修订逃犯条例事件引起的情绪处理及支援备忘》。
7.         同6。
8.         「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对应社会事件家长锦囊小册子》。
9.         同1。
10.       同8。
11.       《众新闻》,与孩子谈修例风波之一:父母不懂沟通—临床心理学家:接受两代想法不同,训练独立思考,2020年1月16日。
12.       同6。
13.       同8。
14.       同4。
15.       临床心理学家陈洁冰,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陈小薇、总干事陈健雄。《众新闻》,与孩子谈修例风波之三:Q&A例子锦囊:专家给家长沟通贴士,2020年1月16日。

 

 

谭瑞玲,愿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学习旧约先知的批判精神,审视过去的不公平,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神国公义。现为华人基督徒义显社脸书专页〈义显之声〉固定作者,著有《由阅到悦:每天五分钟书海逍遥遊》、《与书影共舞:每天五分钟尽享书香影语》、《滔滔公义》等书。「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同工。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