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时间之眼】3 重启时间转轮

评析芭比特《永远的狄家》

 

文/黄瑞怡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别地那哟呦,
 别地那哟呦,
 我的青春小鸟为何一去不回来?」

 

从孩童童稚和声,到歌手罗大佑黯哑嗓音,这首民谣被许多人唱过,歌词也在人们心头回响—「青春小鸟为何一去不回来?」英雄白头,美人迟暮固然叫人感慨,就是我们这些不是英雄也不是美人的凡夫俗子,不也都想抓住青春飞鸟的尾巴吗?

 

日出日落,青春永驻是世世代代多少人的渴望与追求。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大手笔派遣方士、童男和童女出海,船队浩浩荡荡往东瀛仙山求长生药;到今日专业美容整型风潮,与店面琳琅满目的保养护肤品,人们无止无休地将金钱、时间、心力投进抗拒光阴、衰老、死亡的战事,却从来夺取不到长期胜利。即使现代美容医药科技日新月异,最多只能延迟岁月刻痕,无法让时钟停止摆动。


文学既然反映人心深处的慾望与梦想,自然少不了长生不老的传奇。这些故事常常都伴随著上天下地的魔幻场景,主要人物也多有强烈维系青春的动机。但七○年代,美国傑出作家奈特莉·芭比特(Natalie Babbitt)却别具慧眼,问了一个独特问题:如果,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土地上,有平凡的一家人,无意中得著长生不老祕方,他们究竟是得著上好福份,还是无边咒诅?

 

芭比特的故事读者群年龄分佈广泛,每每模糊了儿童与成人阅读分野。当评论家质疑其作品隐藏的哲学思辨,对孩子是否过于艰深时,她的回应是,或许我们低估了孩子主动寻求人生真理时,思考面向的广度与深度!

 

《永远的狄家》(Tuck Everlasting) 自一九七五年问世以来,陆续被译成多国语言,长销不衰。二○○二年,迪士尼集结一线编导演员,重新翻拍电影,推出后佳评如潮。或许读者心目中对奇幻文学的刻板印象,是魔法与精灵充斥,然而奇幻文学包罗各种类型,《永远的狄家》的场景、人物都写实,因此更拉近与读者的生活距离,并突出故事中唯一奇幻元素「泉水」的张力!

 

故事主轴

 

十九世纪末美国树沟镇,是个平凡纯樸的小镇。十一岁的丁葳,是镇上首富独生女。随著年事渐增,母亲与祖母的严密管教呵护,比盛夏酷热更让丁葳窒息。

 

一个八月清晨,丁葳决定小小叛逃,独自到家族树林中探险。林中她意外撞见自称一百○四岁的阳光少年狄傑西,与狄家四口竭力埋藏了一世纪的祕密。

 

混乱中丁葳遭狄家人「善意绑架」,带往几十哩外山中木屋。在那儿,狄家父亲努力想让丁葳明白,生命永不衰亡是苦楚而非福泽;若是长生不老泉水祕密外洩,将为全世界带来无法收拾的灾难!

 

尾随窃听到一切的神祕黄衣客,带著必胜筹码,不怀好意现身狄家。母亲为保护丁葳与泉水祕密,向黄衣客下了重手。丁葳安全返家后,突然多了绑架受害者与命案目击者双重身分,不仅得应付亲友提问目光,更要釐清内心前所未有的挣扎—她该不该相信狄家人的故事?她要不要帮助狱中的狄家母亲?她该如何回应傑西「海角天涯」的邀约?

 

丁葳的大哉问与大跨越

 

芭比特藉著少女丁葳面对的重重难关,与读者一同反覆推敲生命底蕴。阅读中,我们或许低头追踪,时间巨轮在个人旅程碾过的轨迹,或许仰望青春飞鸟,又在哪根枝头跃跃欲试。在翻动书页与掩卷沉思之间,我们与丁葳一同跨越思想与行动的高栏:

 

门槛跨越                               是否逃离本家
故事开端时,被亲人过度保护的丁葳,已在家园栅栏内度过了整个童年。年龄将届青春燃点的她,如一只被困的小鸟,在家笼内不耐地跺脚,不安地撲翅。她不满现实,不安现状,急著想突围;但对外头陌生世界的忧虑,和对熟悉环境的依赖,又让她裹足不前。

 

在去留两股张力中挣扎许久,最后丁葳打消远走高飞的念头,决定到家门外树林子走一走。往自家林中漫步,这听来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冒险,但对于从未独自外出的娇娇女来说,自主跨出家园门槛的第一步,实有极大的成长意义。

 

思想跨越                           是否相信狄家人
当丁葳悄悄溜出家门,穿过小路,步入苍翠林中时,她全然不知前头有什么样的惊奇在等待!丁葳原本个性理智务实,她怀疑不可知与超自然,也从不相信童话。可想而知,听完狄家人对长生不老泉水颠三倒四的叙述后,她不能判断他们说的,究竟是疯狂妄想,还是真实经历?

 

即使她愿意相信,狄家四口确实经验了「不衰老、不改变」的一百年,她又要认同哪个狄家人面对永生的态度与哲学呢?她该接受狄家父亲对永存不朽的厌弃,还是该学习狄家母亲的认份,无论年华有一年还是百万年,日子只得一天一天过?或许她应赞同狄家哥哥在无奈挣扎中,仍然等待机会放手一搏的勇气?还是索性与狄家弟弟一同把握用也用不完的时间,纵情享乐?

 

跨越                           是否帮助狄家人
传统上,绑架者是强势主动,被绑架者是弱势被动。弔诡的是,丁葳瞭解了狄家绑架她的另类善意动机,参与了他们散漫无章却自给自足的生活后,她开始主动认同狄家。之后,当神祕黄衣客侵入小屋,意图拥泉自利,世界可能将因泉水祕密外流,与黄衣客贪慾氾滥,陷入不可收拾乱局。狄家母亲毅然采取非常手段,让黄衣客永远沉默,自己瑯铛入狱,等待绞刑。

 

丁葳无恙返家,她必须决定,是否愿意不计代价,挑战家规、法律、道德,二度离家,帮助狄母越狱逃亡,好保住泉水祕密⋯⋯

 

生命跨越                           是否加入狄家人
短短几个日夜,丁葳在思想、心智、行为上作了许多重大跨越。不过最后一个决定显然最艰难—她是否要选择成为第五个狄家人,加入长生不老的行列?

 

试想,当你是宝藏持有人,是分享到藏宝图的唯一对象时,你会如何看待这个祕密?天地彷彿一分为二:在这一边,全世界都蒙在鼓里,对跳离时间转轮的祕密途径毫不知情;在那一边,无意中脱离光阴轨道的狄家四口,再也回不到生老病死的变化中⋯⋯唯有你,站在交界,可以决定向哪里举足。

 

终其一生,丁葳都握有长生不老的密码。泉水就在那里,在那棵永远青葱蓊鬱的大树下。走入树林中央,只是一刻钟,俯身喝水,只是几秒钟,不就近泉水却成为她一生的摆荡与坚持!

 

我们抚卷深思,不禁揣想,在丁葳一生岁月中,有多少次,她彷彿又听见傑西邀她共探海角天涯的热切语声?又有多少次,她想要走入林内,俯吻那可以叫时间在她身上永远滑落的清凉?

 

丁葳在十一岁那年,听到时间轮转,变化不息,生死相继的道理,可是她要与光阴共转几流年,才能没有丝毫遗憾地说:

 

  我的选择是对的。
  我选择不召唤青春漂鸟,不让她永远停在我的枝桠上;
  我选择成长,如一棵普通的树,我的根会深掘土壤,
  我的主干年轮会加添,我的枝会开展,叶会茂盛;
  我选择忍受风雨摧逼,雷霆劈折,鼠兔啃囓;
  我选择经验隆冬寂寞,好期待新芽在早春生发,
  阳光摩挲嫩绿肌理,
  繁花在夏季如芬芳的雪,向蜂蝶大发请帖,
  果子在秋节骄傲地掛头;
  我选择衰老灾病,因为我选择成长变化;
  我选择死亡,因为我选择生命。

 

面对光阴流转不息,与生命给予我们的诸般选择,我们或许没有肉体长存这个选项。但我们依然要决定,用什么心态来看待青春漂鸟,是否要竭力追逐她的踪迹,还是要追求别的什么?愿丁葳与狄家人的故事,引领我们重新注视时间轮轴中央不转动的轴心,把握住真实的永恒。

 

--------------
子Channel

这些讨论题纲为家有少年,希望在亲子共读上进深的家庭设计。读者可按自身需要修改或延伸。

1 《永远的狄家》书中动人一幕,是傑西兴緻昂扬地邀约丁葳,等到她十七岁时,喝下神奇泉水,他会回到树沟镇,带她远走高飞⋯⋯如果你有类似机会,可以选择生命中某个定点,喝下能将时光永久冻结在那儿的泉水,你会选择留在哪里?为什么你选择活在「永远的××岁」?

2  狄家人拥有不衰亡的肉体,但他们失去改变成长的可能,失去与他人建立长久关系的可能。想一想,为什么一般人如此恐惧衰老死亡,狄家人却巴不得能经验这些?究竟长生不老是祝福,还是咒诅?

3  从世俗眼光看,狄家人犯了绑架、杀人、逃狱等等重罪,神祕黄衣客无辜被害。为什么向来循规蹈矩的丁葳,竟然认同狄家人,远超过来营救她的黄衣客?究竟谁是书中邪恶的象徵?狄家人干犯罪行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他们是否别无选择?

4  狄家人永活不死的存在状态,和基督徒所盼望的永生,在本质上有什么异同? 你愿意肉体长存,心灵漂泊,还是宁取肉体朽坏,灵魂进入不能震动的国?

 

---------------

【延伸阅读
1.《彼得潘》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 Not Grow Up, by James M. Barrie, 1904. 中、英文版本均有多种。
二十世纪初,彼得潘从作者贝瑞的脑海中,飞上戏剧与文学的舞台,也飞进千万读者想像的空间。这个来自日不落国的小男孩,已成为家喻户晓、拒绝长大的象徵。彼得潘与《永远的狄家》中的狄傑西,呈现许多有趣的对比。
2. The Big Baby, by Anthony Browne. New York: Knopf, 1994.
当代英伦著名作者安东尼布朗,向以魔幻写实画风,幽默讽刺信息,风靡国际童书界。在本书中,永不服老的父亲,喝下神祕小舖瓶装水后,意外返老还童,脸孔依旧,身躯却成为婴儿模样。在妻子、孩子照顾婴儿爸爸的逗趣场景中,我们开怀大笑,也被提醒成长的真义,不只在生理层面,更在社会、心理层面。
3. Tuck Everlasting, 2002. Disney Movie Version.(电影中文译名:真爱永续)
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必然有取捨得失,两种媒体呈现异同,提供了亲子之间许多讨论、比较的空间。建议在仔细咀嚼过原著后,再观赏电影,收穫会加点。电影光碟版附有对原作者芭比特的访问,不要错过。

 

 

作者小档案
黄瑞怡,来自台湾,于俄亥俄州大学主修语文教育,专攻儿童文学。现居洛杉矶,天天操练抚育幼儿、教会事奉间的平衡,更享受在文字花丛中捕捉闪动灵光。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