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三「惊」

 

文、供图/李文屏

 

▲台湾—让作者见惯加州「黄金」的眼睛自美东之行后,再次一绿。

 

编者按
本文作者李文屏是旅美多年的中国学人、文字工作者,也是《神国》杂志执行编辑。作者首次旅台,深度分享旅行所见所得。

 


 

2017年10月,我有机会到台湾十来天,感觉匆匆间,就从空降而入,到起飞而出,真可谓对台湾是「惊」鸿一瞥—惊讶的惊,惊喜的惊,也是惊艳的惊。

 

心理背景

 

必须先提一点,在「空降」台湾前,我先从美西「空降」美东,并在三天内走过新英格兰地区的十三个城市,它们构成我入台前的主要灵性印象,是初看台湾的文化心理背景。

 

那几天,我租开的一辆小红车,像小小甲壳蟲一样,在美东公路、大小水体及纵横绿荫亲密交织的脉络中穿梭,随处可见矗立十架的基督教堂。会友的墓地也往往与教堂一体,死似乎是活的一部分;而活则已知离世的含义—在永生的车道上换站而已。所以墓地不觉阴森,十字架代表的盼望,静静地发散著平安的气息。

 

死亡是人类始终不可胜过的大限,它的面目如此阴冷恐怖,直至基督复活,其毒钩才从信祂之人的心中脱落。十字架镇住了阴间,墓地才有了安详。

 

如何面对死亡,可以说是人灵性状态的一种试剂,中美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参观过的美国墓地中,新旧、大小都有。较大规模的,如加州首府「沙加缅度城历史陵园」(Sacramento Historic City Cemetery)以及麻州的「奥本山墓园」(Mount Auburn Cemetery),可以代表美西和美东。它们都是花园式墓地,前者以玫瑰花闻名,从这里可以追溯加州历史和众生相;后者开了美国「郊区墓园」之先河,集植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于一身,成为观鸟者的胜地,还有人在这里举办婚礼。其办公楼也是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开会,办活动,排演戏剧和音乐会等。

 

这两个墓园都像小小的村莊,有许多街道,各有路牌和路名。若是步行,比如要走完奥本山墓园,需要走十英里(十六点一公里)。在整体上看,东西相比,东部似乎多了几分对上帝的仰望因而具有的谦卑与内敛,人的豪气也都框在一个更大的规则里;西部则似乎多了几分开拓疆土、挥灑自由的勇气,对人之作为的看重似乎更为显著。

 

我在东岸时也走访了昆西(Quincy)—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的出生地。在这「总统之城」,有「总统之教会」(United First Parish Church),它从最初的清教徒教会沿革为后来的一神论教会,不知两位总统的具体信仰是怎样的。我和女儿坐在当年总统坐过的位置,想像在建国初的旋流中,作为一国之首如何取得他们的内在力量;也瞻仰了教堂底国旗覆盖的两对总统夫妇的樸素石棺。导遊亲切、博学、自豪,似乎一点不觉那是棺,主动热情地要为我们与石棺合照。倒是我觉得,单独照石棺更有敬意。在教堂的对面,是该教会的古老墓地,也是两对总统夫妇的棺木被移到教会底下之前的安息之所。它被紧邻的城市高楼环绕,是热闹中的一小块静地。墓园的铸铁拱门上书有金色镂空字句:「这会死之人将穿上不死」(THIS MORTAL SHALL PUT ON IMMORTALITY)。

 

▲教会与墓地为邻,十字架代表的盼望,静静地发散著平安的气息。

 

惊讶—台湾的颜色

 

从美东回加州后,我很快就飞往台北。除了下雨的冬季和被冬雨延泽的春季外,加州乾旱,有人玩笑说她不愧是黄金之州,因为真的是遍地「黄金」—黄草覆盖起伏的山峦与丘陵,根深的树木常常只是点缀。但台湾森林覆盖面积大,约60.71%註,是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30%)的两倍,气候潮湿。飞机落地之后,到处是青山绿树,让我这见惯「黄金」的眼睛自美东之行后,再次一绿,很舒服。

 

很快,我发现眼中所见就不只是绿了,万绿丛中常见一点彩,或几点彩,什至是遍山彩。这彩,以红黄为主,是庙宇或亭台,其中庙宇为盛。人走在街上,也会在灰青色为主的民居及商用楼宇中,忽然就见一处雕樑画栋的庙宇镶嵌其间,那感觉,完全就是邻居,零距离。而若遍山是彩,那看到的就是阴宅—去世之人的坟墓。这与我儿时记忆中只是许多坟头的墓地,和在美见到的石碑墓地都截然不同,与华人葬礼的热闹则一致。倒是活人住的房屋楼厦简单、樸素得紧,好在生命本身才是最出彩的。

 

如此频密的庙宇,感觉不了解它就不能真的理解台湾,所以先后走进两座。第一座是指南宫—全台一百个宗教文化区之一的指南宫区的核心。不得不承认,这对我这个生长于无神论环境,后被基督信仰环绕的人来说,颇感震惊。人们可以佛、道、儒及多神混拜,方式众多。比如花新台币200购一枚预先印好福文的红穗金色薄籤,求寿、求运、求业等,写上自己的名字,掛在树枝上,形成一树千红的奇观。据说这种求福的方式来自日本。

 

不过这只是花小钱,让愿望摇曳在风雨和烈阳中。若是肯花几万台币,则可登堂入室一年,在庙内特设的屏风或柱子上占一、两寸之格,成为金碧辉煌的一部分,叫做「点灯」。中型庙宇,这样的灯每年有几万,庙内全时间职员可达一百零几十人。他们说点灯求福的人身在异地也没关系,只要提供生辰八字,他们就可以代求。

 

我也走进一座闹市中的庙宇—与故宫等台北名胜并列捷运地图上的龙山寺。出了捷运站就是它,里里外外都人流如织。与它一街之隔的回廊里,年长男性成群下棋,或单躺独坐,也有目光遊移、神思不定者。街这边,人们在庙内庙外或合掌或持香、或站或跪而拜,熙熙攘攘;有年轻家庭领著孩子前来,督责他们拜拜;有两个高挑的欧裔女子在此取景拍片,戴著硕大的面具,用婴儿车推著一个玩具娃娃,搂腰而行;庙门外有人工的「清心瀑」哗哗流泻;寺庙的门窗廊柱都有长长短短的对联装饰;来宾皆可免费取香一只;还有解签处,分不同窗口—求解者疑惑仓惶,解签者自信、自得,踌躇满志,略带一点傲气;庙内各样佛尊色彩艳丽,雕樑画栋被嫋娜不停的烟火熏黑……。

 

回去时,迎头看见捷运站入口掛著巨幅广告,自称这里是全台最大的「六星级命理街」,果然地下商场几乎全是算命解掛、按摩看相的铺位,走道上空悬有龙王之类的纸质塑像。这样上上下下走了一圈,感觉庙宇的对联等文字散发著文采,或许是它深入华人心理的一个原因。但这里的空气让人想到什么叫做红尘滚滚。

 

不过,就在这苍生伏拜、点香摇签的龙山寺,有南韩来的二十几位基督徒在里面传福音,希望将基督里的平安,传给这些求福的人。感动加内疚,我也蹲下帮谈。炎热的天气,大家汗水直流,不知是否有播种的效果。求神怜悯,作为救赎者,作为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惟祂掌晓一切。

 

后来遇人问我:「为什么KRC要在台湾办文化营?」想著青山绿水与民居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庙宇,想著见过的零星几处基督教堂,想著那些彷徨求问的身影,想到曾有机会走进一个姊妹的家,迎面就是一个拜拜的祭台,因为她是这个家庭中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基督徒,我想:能给墓地都带来安祥的十字架,真的应该出现在台湾更多的地方,带给这方土地更多的祥和与盼望。台湾的确有不少基督教文化机构,但是,比起那随处都是的庙宇和深入到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中的拜拜,多一个KRC营会,还是很少,很少。

 

1.取景的欧裔女子,戴著面具,推著玩具娃娃。她们想讲述什么故事?
2.龙山寺内点的灯。
3.善男信女掛在树枝上的红穗金色薄籤,许多在雨淋日曬中,褪去了颜色。

 

惊喜—台湾的表情

 

旅行中,没有计画的时段往往会有惊喜,而惊喜往往在不起眼、非热门的地方。所以,我并不著急去所谓胜地,有空的时候,反而喜欢随性所致,随遇而安。

 

很感恩,长荣航空以对经济舱乘客都有的小小体贴—自由取用的眼罩、牙具、护手液、脸部清新喷雾、女性用品等,让我首先有了一份喜悦的惊奇;而台北极方便的捷运(地铁)系统,加上有时还有会玩、懂吃的人作嚮导,惊喜—无论是偶遇还是专旅,都成为可能。

 

所以我嚐到了台湾有名、无名的小吃,觉得台北生活气息真浓啊!喜欢吃的人可以走哪儿吃哪儿。我是喜欢吃的人,这样吃下来的结果,感觉有名的未必味如其名,无名的则未必味不如名。这跟与名人、无名之人在一遇之下的感觉完全一致。

 

▲夜色中乌来被灯光勾勒的吊桥上,作者与同伴躺在其上吹夜风、看星星。

 

当然少不了景点—大众公认的和我个人喜欢的,这就有意外之喜。譬如阳明山在风雨中的风姿和个性,夜色中乌来被灯光勾勒的吊桥和老街,当然还有温泉。有一晚与同遊的姊妹一起躺在无人的吊桥中央吹夜风、看星星,惬意间,一对情侣上了桥来,我们觉得应该起身,结果把他们吓了一跳,擦肩而过时抿嘴暗笑。真是喜剧的一幕,他们受惊时以为看到什么呢?

 

再譬如淡水,捷运站外是细雨中水墨画一样的风景,站里则到处可见大幅的短诗或诗句,它们让我在山顶红楼喝的咖啡都格外香;捷运站旁边的一个老洋行仓区被改成了文化区,里面正办书法展,几乎每幅都很棒,真是高手云集,连来宾签到都是用毛笔写,让我不敢献醜。中正纪念堂也同时有四个展厅开展,不是中正的故事,而是艺术家的书法和绘画,对公众免费开放,顶楼还有浮空投影暨互动科技展,用手触碰墙上印好的诗句,空白处会有这句诗再次出现,很有趣。这样的安排对我而言是个意外,也觉什好!

 

还有新北市总图书馆,很有现代感,一间一间临窗的阅读室简洁雅致,可谓「悦」读室,尤其合我心;新北投图书馆则完全采取自然节能的法则建造,低调而富有内涵;火车站偶见民间书籍共用的小书架—大家自由贡献书籍,自由取阅,阅后可还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共用书架里。这个发现让我开心极了。

 

我还喜欢有石梯蜿蜒而上的象山和福州山公园的登山步道,其上可一览包含了台北最高楼101的台北市景,象山道上人性化的鼓励路牌,如我接触的台湾朋友们一样温暖。偶然发现白鹭鸶山脚的大湖公园也让我停留不少时间,细细观赏公园草地上正展览的鹭鸶作品,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参与绘製,五彩缤纷,还有创作心得。例如一只鹭鸶的名字叫做「看见希望之诺亚方舟」,作者是两位小学生,他们说:「大洪水后,上帝以彩虹与世人立约,重新开始一个新世界。也许环境有挑战,但只要愿意梦想,就能看见希望。」

 

1.中正纪念馆里的互动展,用手触屏可让所触诗句显在墻上。(摄影:阮炫梅)
2.新北市总图书馆阅读室一隅,可俯瞰窗外市景。
3.台湾到处是青山绿树,图为富阳生态公园里的巨大叶子,是巨大蜗牛的乐园。
4.象山道上人性化的鼓励性路标,像台湾朋友们一样温暖。

 

白天,红灯过后,十字路口的摩托车成群结队从眼前呼啸而过,呼啦啦什是壮观;走著走著突然下起雨来,霎那间,眼前神奇地飘起一朵朵雨伞,五颜六色在雨中浮动,非常好看。晚上,国父纪念馆外面宽宽的走道上,有老人下棋,有年轻人伴随节奏极强的音乐练习街舞。而在商店、在街上、在捷运站等公众场合,时不时会见人戴著口罩,他们自觉体贴,免得将病菌传给他人……。

 

我喜欢看到这些情境,它们构成了台湾的表情。在各样的老街、各样的吃吃喝喝中,这些也为我提供了另一种「小吃」。

 

在台北转来转去的过程中,我路癡症发作多次,几乎次次都遇好心人。有一次还遇到一位长者,安慰我说坐错车不是我的错,并列出五六个领导人的名字说都是他们的错,是他们没设计好路线和标识。还有一次遇人真如英谚所说,做好事做到「多走几英里」(Go extra miles),之所以去爬福州山公园步道,完全是因为在富阳生态公园问路,结果问出一个天使嚮导,她嘱我不要一个人逛生态公园(人少),又热情介绍接邻的福州公园,一再相邀,让我难以拒绝,临时决定跟她爬山,还一起对著葱鬱的山谷大发其声。两个素昧平生的成年人能一起这样玩耍,真是稀奇,非常开心。

 

不过也遇到一些纯商业行为,如乘坐计程车,有两次遇司机在到达目的地后故意往前开,让车价跳表才停,我需要多付五块钱再在大雨中往回多走一段。钱不多,猜想可能是欺生之故。台北的公共汽车没有捷运那么标识清楚,所以乘坐经验中,既遇好心人到站帮我叫停,也有不耐烦的司机嫌我不知是上车付款还是下车付款(这不是统一的),责备:「你没看见你前面的人是先(后)付吗?」可见,初到一个地方,口头勤快还不够,还要眼观八方才是。

 

但这些不影响我喜欢台湾。

 

▲KRC营会总召Oliver在介绍乐于摆上、能干、各有神技的义工们。

 

惊艳—台湾的奇人

 

遊历山水时,我常惊艳造物主的手笔,但祂的传奇不止于山水,更在这世间的人物身上。这也是我特别喜欢与奇女子与奇男子相遇的原因,因为喜欢他们身上的传奇故事—不只是自我传奇,而是包含其自我努力的生命之主的传奇,有如看到高难度体育动作得到漂亮完成时,对运动员和教练的惊艳。

 

但这些奇人未必是名人,虽然也有名人。海洋下面其实有很多高山,有些我们叫做「岛」的地方,其实是一些山的山巅。它们的海拔似乎很低,但是从山脚到山顶其实非常高。如果陆地上的大山是名人,那么这些岛以及还没冒出水平面的海底山,就只是一般民众了。

 

有些奇人就是海底山和小岛一样的人,如果能够从他们的起点看,或从他们被命运打到的穀底看,他们的故事让人惊歎。而你其实不必知道许多细节,只要懂得看人除了看「海拔」,也要看「海深」的时候,就能看见传奇。这也跟赏花类似,牡丹、玫瑰为花中名媛,但是死亡谷里盛开的野花,那份生命力所给你的触动和惊歎,可能胜过名花。因为你看到的就是一种传奇。

 

所以严格说,不是我在台湾才看到奇人,而是在台湾再次看到奇人。比如这次去波士顿KRC文化实务营,因与一位在美国全职上班、又在德国全职宣教的姊妹正好是室友,有机会详闻她的故事,实在感人、精彩。稀奇呀!怎么可能一人在两地全职做两种完全不同的事?原来是「哪里有决心,哪里就有方法」。她想宣教,神就为她开路,老闆允许她做完纽约的全职分量的财务工作后,其他时间随她支配。她高效完成工作,然后去德国24/7宣教。浑身的活力,让我钦佩。她说想作宣教士,是因为高俐理老师有一次请她帮忙给KRC营会送饭,送了饭就听到关于宣教的分享,听完就随著呼召行动起来……。我只能感歎神的作为—请人帮忙也可以成为连接人与呼召的桥樑?看来,做圣工的时候,不要不敢请人帮忙,也许,神的心意就要通过你向他人显明。神做事就是这样的不拘一格。

 

▲2017年KRC营会中,有慷慨体贴、一言九鼎、出言就有智慧的领袖,有蛮怀慈心、以生命演绎信仰的老师和学员。

 

这次去台湾,对我而言,第一次,一个人,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但是神就接二连三赐下恩典,在我眼前呈现许多精彩的生命片段。譬如,论居,我在台北可免费借住方便舒适的空房,屋主以她一贯因主喜乐慷慨的生命表现让我受益,为此我感到谦卑,深深讚歎主的作为。

 

而在台出行,虽是新手上路,却时有满腹资讯和智识的「导遊」、「摄影师」、「美食家」及「贴心陪伴」,他们各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些我有幸多知一些,虽历经艰难但因主反而出落得水灵,既有向上的追求,又有向下的踏实,其生命绽放的方式让我欣赏不已;有些我只瞥见一、二,但一扇窗的风景,已经颇为动人,只看一眼的盆景,已足见园丁的匠心。

 

这次在台湾KRC文化营会中,有慷慨体贴、一言九鼎、出言就有智慧的领袖,有乐于摆上、能干、各有神技的义工,还有蛮怀慈心、在职宣教、以生命演绎信仰的老师和学员,都让我看见上帝在他们生命中的作为,不由对「运动员」和「教练」都感惊艳。

 

圣经说:「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何需「存心」,这些弟兄姊妹即便二人行也让我自然谦卑,他们生命中有神之传奇,如云彩亮丽了我的眼,让我尊敬、受益。「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神的工。」(约翰福音6:28)他们的言谈行为、生命轨迹,就在讲述上帝之传奇,也激励我要有恩言恩行,活著的时候要对得起上帝,善待生命轨道中的人。

 

註:来自台湾环境资讯中心2016年4月资料。

 

 

李文屏:旅者—身旅,心旅,灵旅。旅程也是目的。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