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期神国家人 Kingdom Families

卓姿 里相思

纪念KRC资深授课老师/同工刘永龄

 

文/高俐理等

整理/吴信惠

 

 

▲刘老师的「生命庆祝会」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思念与感恩。(右)刘老师的儿子康伟及孙子合奏她喜爱的乐曲。

 

留下的是感谢和赞美

 

2023年4月24日,刘永龄老师在爱她的丈夫、儿子陪伴下,走完在地上的日子,平安回到天家。年初,还和她畅谈着身边种种事物,短短三个月不到,刘老师便离开人世,对于身边的亲人朋友,实在觉得不舍。在刘老师已经无法行动、话不成句时,我们一起祷告,她仍然不断重复地赞美主、感谢主。感谢赞美是她最后留下的话。

 

刘永龄、郭渊棐老师夫妇像是比自己手足还亲的大哥大姊。二十多年来,他们是陪伴我走过人生悲欢苦乐的挚友,也是我仔细观察、学习的对象。他们夫妻的关系令人称羡;不是夫唱妇随,而是彼此相随,一起跟随主。

 

郭老师和家人不举办追思礼拜,而是一场令人欢欣雀跃的生命庆典,反映刘老师喜爱,以她拿手的健康美食招待访客。那天,近百人参加了这场盛宴。除了丰富健康的午餐,还有享誉各地的小提琴家,也是他们的大儿子康伟,与长孙演奏她生前喜爱的曲目。两个儿子在会中分享对她的思念与赞扬,他们都异口同声提到母亲当年如何肯定、支持他们所学、所从事的工作。

 

最令我感动的是郭老师的话。他们彼此相知相惜一辈子,郭老师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因着对上帝的信心与盼望,他以三个P—— 上帝的同在(presence);上帝所赐的平安(peace),以及上帝给他的应许(promise),承诺再来会有目标、有方向、有热情地生活着。

 

 

从他们的相处,直到一人先离去,引我深思。他们安静地、默默地,以自身生活的样貌,教导了我服事的真意。~高俐理

 

守住所信,完成所托

 

听闻永龄姊在全心挚爱她的老伴和衷心敬爱她的亲友陪伴下,速速回到父神怀中,「守住所信,完成所托」这两句话,立即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确,她已在对主的全然信靠中,用她教导、辅导和写作的恩赐与热情,达成了主所托付的使命,转化了许许多多人的生命。

 

 

离世的前十天,在万般不适、不便中,她和渊棐兄仍然做出了与一般人截然不同的决定:开放家中现场和云端管道,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亲友、同工、牧长,向她道谢、道爱、道别,正如他们夫妇过去这几十年来所流露的透明、真诚和好客。

 

2023年4月14日,从宾州的KRC春季退修会请假半天,与三位姊妹奔赴新泽西州,去探望永龄姊的一幕历历如绘。20多年来与他们夫妇由师生而摰友而同工,一朝骤然在地上暂别,虽惆怅不舍,但也为永龄姊庆贺感恩。

 

想像着,她会用那温柔却坚定的声音,娓娓道出早年在KRC文字营快结束时,大家常互相加油打气的一段经文:「我身子虽与你们相离,心却与你们同在,见你们循规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坚固,我就欢喜了。」(歌罗西书2:5)~苏文安

 

亦师亦友的好情谊

 

一想到圆润的Linda姊,眼前就浮起健朗的George兄,夫妻俩常是形影不离、出双入对。结识他俩近20年,不喧嚷,不扬声,然而,见谁有需要就伸手相援,从专业性心理咨询,到接机送机、招待住宿……,蒙受热忱相待的,难以数计了。

 

多年前我曾负责KRC一个特定项目的筹款。每当在营会中发出呼吁,宛如天上立刻的应允,Linda姊总是首先靠近我,轻声告知会奉献,让我满怀信心,神必供应!

 

于KRC,Linda姊、George兄和我既是同学、同工,也是师生。不变的谦和、体谅和无比的敦厚,无论处于何种关系,都让人如沐春风。

 

如今,比翼鸟先飞一只,英国女皇伊莉莎白二世曾说:「悲伤,是我们为爱付出的代价。」寄语George兄,有朝一日天家再聚,是我们为爱等候的甜蜜。~韩甲华

 

 

春天,生机盎然

 

第一次采访刘永龄老师,是为了《真爱》杂志的〈四Q俱全,扬帆远航〉,请她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刘老师不仅知道如何照顾身体,还给了「不断尝试」及「逐渐改变」的妙招。

 

之后为《真爱》〈初为祖父母〉,再次采访才升格为祖母的刘老师。谈到孙儿女,言语间渗出甜蜜的怜爱。记得刘老师说,一抱孙就放不下来,那感受犹如她最喜欢的春天,树梢萌发新芽,生机盎然。

 

一次向刘老师请教,女儿才学小提琴没几年,会弹钢琴的我常常「指正」她拍子不对、音不准,弄得母女关系有点紧张。

 

培育出专业小提琴家儿子的刘老师,对我这个虎不起来的妈说:「用鼓励代替批评。」我照着做了。如今女儿已经上大学,副修音乐,担任学校交响乐团首席,也在团契敬拜小组里拉琴。我想这是多亏了当年刘老师的那句话。

 

2023年2月初和刘老师通电话,聊聊搬家。才换了小房子的我,给也想这样做的刘老师一些「建议」,或者说「憧憬」。她很期待在新的环境里,更多地享受生活、生命。我们相约春天在宾州退修会见面。

 

4月的见面,却是在她家里。她和郭老师刚搬到公寓,书房的落地大窗一推开,就是嫩绿的草坪,和春华灿灿的树。那时刘老师已卧床,无法起身走入近在咫尺的春天。那天,我们谈话、祷告、唱诗。在身体渐渐衰退时,刘老师的心与灵仍是刚强的,满有生命力,仿佛春天走进了她的房间,她的生命。

 

谢谢刘老师,妳的生命温和、灿烂,宛若春天,让与妳接触的人,也感染了盎然生机。~林敏雯

 

我现在甚么都能画

 

我曾与郭老师、刘老师交集在不同的旅途中,包括在台湾的相遇,真爱旅游去看北加州的红杉木,和百慕达的邮轮上。我在以色列约旦河边受洗,他们就是见证人,也住在他们家多次,在绿植围绕的餐桌上,享受着健康美食与愉悦的交谈……。这都是温馨自在的回忆!

 

许多年前,他们一起来参加KRC的艺术营。Linda非常放得开,也十分享受作画的过程。必须说这点很不容易做到,因为身为「老师与长辈」,能够没有「偶像包袱」实属难得!

 

 

有一段交谈记忆依旧清晰—— Linda:「兰惠,我觉得现在甚么都能画!」这句话听在耳中真是令人感动!因为这代表了心中没有恐惧,不会担心「像与不像」,而是驱近「真与不真」。旁边的George美妙地回应:「对,我觉得妳画得比莫内还好!」这是何等幸福的肯定!

 

Linda走完了世上的旅程,我们思念,但更盼望再相见。~周兰惠

 

无形的支柱

 

郭老师、刘老师像是一道亮光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像是无形的支柱。那样的友善、热情和慷慨,时刻伸出援手帮助身边的人。他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支持。

 

当我面临困难或挫折时,她总在身边给我力量和勇气,说基督徒要互相担当彼此的重担,用温柔的安慰和即时的鼓励,使我坚信神的大能,克服困难,再次追求梦想。她的人生价值,对我的影响无可言喻。

 

 

回忆起我们交往过的时光,期间充满了欢乐和感激之情。我们常互通电话传递关心,一起分享美好瞬间;无论是闲聊心情,或是我向她请教遇到的难题、排除自身的情绪软弱等。她关心我的健康状况,为我说明体检报告。

 

得知她病危与离世的消息后,我感到无比的悲痛和失落,但纵使万般不舍也只能放手。她的美好将永远与我们同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直到在天家再聚的时刻!~简海兰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