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文化实务营】艺术营灵感&画廊巡礼
两老无猜 美的探索
文/康介莉
报名参加艺术营,对我来讲有种「出轨」的趣味,加上老公的同行,平添不少「意外」的变数;我们用度假的心情,悄悄地来到─亚伦镇。
车行驶入高低起伏的亚伦镇郊,白车道把绿草分割成两块绿毯,彷彿直通天际,那绿色的草地在蔚蓝的天空衬托之下格外新鲜。一座欧式古堡高低迤逦在眼前;马利亚修道院,石砌的城堡有百年历史,壮丽厚实。
搭乘那间只容三至五人的古董电梯直上三楼,门底一块纯铜磨亮的标志写著「华沙製造─1935年」,我似幻似真,受宠若惊地走入十九世纪华沙重工业的骄傲中,心神嚮往地打开艺术营的芝麻大门了!
五彩缤纷的右脑世界
「我们要开始练习用右脑了,用右脑想颜色深浅,想光与暗。」第一堂课,周兰惠老师开门见山地表明。
接著她轻松撒下五彩缤纷的色片,挥动手中的画笔,只见美妙的数点,绿茵出现;多加两点,林地热闹呈现。看著如魔棒的笔,大夥依样用深浅的水墨,表现自我认知的色彩,可惜水墨不听使唤,非棒子失灵,是主人非也!
明明是阳光、绿地、草坪,衬著晴蓝天空和朵朵白云,笔下纸上却成了僵硬的水泥地和没有月光的散云,我的右脑萎缩了吗?
老师海纳百川地安慰,说我画的是「单纯的童真」,「温暖的极限」。我们用左脑绘出的处女作成了野兽派画家马谛斯的徒弟,还要珍藏起来作为艺术营发表会上的作品。敝帚自珍的心态下,越看越得意。
第一天我真是踩在云端上走,还大言不惭地说:「这可比文字营的搅脑汁容易多了。」
美的宣言和情话
艺术离不开美,美离不开自然,自然离不开人,人离不开创作,创作理所当然离不开神,神美化了人的本质;兰惠老师引导我们切入正题,说出心中对美的宣言,有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看到的日出就是画家笔下,永不过时的自然,换句话说,神的创造就是美。」
此砖抛出,各式美的宣言和情话一一出笼,配上老师的提点,记录如下:
*对称是一种美:
它有莊重感,在建築上用得多,是一种圆满温暖的欢欣之美,例如好花配月圆。
*平衡是一种美:
它具有启发力,有活泼性,有互相对话的舒畅。
*调和是一种美:
一期一会的领悟,有令人期待的渴望之美。
*比例是一种美:
文艺复兴至今的黄金分割,是永恒的美丽,犹如美女身材,谁能抗拒得了,不多看两眼?
*节奏是一种美:
例如中国书法的流畅,笔魂中奏出音乐,不仅有节有拍,还源远流长。
*反覆是一种美:
有单纯的美,犹如四季的循环,诗句的平仄,宝塔的重覆,是重叠之美。
*完整是一种美:
雕塑是完整美的代表作。它用空间来表达时间的永恒牲,从内而外的情感流露,令人共鸣,彷彿乐曲回荡心底。
*统一是一种美:
当自然与人互相融和,那是统一的最高境界,亦是人类诠释天堂之美的极至。
*温柔是一种美:
人与人眼神相会,心中的善意,温柔的诉说,犹如美的天使穿梭其间。
用生命护卫的火苗
这些宣言有理论,也有体验,直到隔日我们参观了费城美术馆和罗丹雕塑馆后,右脑才渐渐甦醒,任凭美呼唤著每个细胞。在费城美术馆中观赏大师笔下的经典之作时,经老师详细殷切解说之后,画,与我们对话了!
画廊中的一幅幅画作,似乎是画家手中的火苗,以生命去护卫,在时间的累积和洗涤中,我们今日得见火苗与画家心灵的对白:
1. 十七世纪荷兰林布兰的《夜巡》,明暗对峙之间,少许的光线打在穿黑衣人的身上,光芒四射,传递深刻的感情和无穷的希望,这是林布兰的傑出之处。
2. 后印象派高更的《黄色基督钉十字架》,用纯黄大胆呈现「信望爱」的主题,画活了基督将复活的希望。这位原始世界的探索者,将大溪地神祕的色调融入画中。他与梵谷之间的室友关系,加上戏剧性的割耳之赠,留下许多争议。
3. 现代画家之父塞尚,注重户外光线的运用,《诺瓦尔城堡》可远看,可近看;错综的树荫为欣赏者开出一条路,把视线导入石山的城堡,是他独树一格的画作。
4. 毕卡索年轻时代和成熟之后的画作,使后人确信艺术必须建立于扎实的根基。他以无比的才华、精力与革命性的造形风靡全球,建立了抽象画的美术基础,与马谛斯号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但对我的领悟力,还是一大挑战。
5. 秀拉的《洗浴》用点描来控制人们的视觉(将视网膜当成调色盘),典型的十九世纪天人合一之作;自然与美女的融和,引风气之先,把画作从室内移向室外,将主观与客观同时画出,作品有洗练的诗情。
6. 荷兰国宝梵谷的《星光舞动》,是我偏爱的画作之一。他的自画像举世皆知,但这幅画不仅令我渴望触摸,也因著淡金色的星光,我不迷途了。原来梵谷的画,不是他精神错乱中的产品,而是他热情昇华的感动。
位于费城的「罗丹雕塑馆」,是我们当日行程中的第二站,罗丹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沈思者》就在馆门口,而进入大厅的大型铜塑《受刑者》,呈现六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心态的高贵法国居民,抱著必死的决心,自愿做英王的人质,换取镇民的自由。六人痛苦的张力,内心的激愤,从指尖到脚镣,从眼神到髮根,栩栩如生。
另有根据但丁《神曲》所製作的《地狱门》,此门未完成罗丹即去世,门上许多人世间苦难的情景,警世意味深浓,令我生惧的是看到地狱中悲残疾苦,每寸肌肉都痛起来。罗丹赋予雕像艺术性,他雕出残缺之憾,小市民的七情六慾,令人忍不住再三细赏他的作品。
艺术没有高低,只有深浅─生命画册
今年艺术营总计十四人,有三对夫妻挡,熟悉容易。但才开始熟悉,却是别离时刻。幸亏最后一天作品发表会,挤掉了依依离情,当天才开始体会那排山倒海的创作压力:
八小时中要以毛笔练习水墨写生,人物写生,评论作品,再加上练习做摺叠画册(包括剪纸,粘贴),还要画出心中的故事─没有时间表,只要晚餐后交出成绩单!那是四十双眼睛的期待,更不能让兰惠老师失望,真是有苦难「画」,再也不敢大言不惭了。
奇妙的是下午六点半準时,大夥不知怎么变的戏法,十四本生命画册丰富呈现在观众面前:
有温暖的友情,配上粉嫩的童心故事;早逝的伤心,令人动容;童年的追忆,更是窝心;生死的手帕之交,因著有了神的陪同,两位好朋友此生无憾。
也有亲情的浇灌,藏在向日葵的笑靥中;放风筝的手,只愿把信仰传达给儿女,无论天涯海角,风筝的线一定还握在天父与我们手中。虽天下父母心,还有何牵掛?
还有许多生命故事,有奇迹,有喜乐!我的他,画出商场上的十年创作,件件曾替我们立下汗马功劳。在专业设计师充斥的商圈,我竭诚相信,美学是神在创造人类之初已赐下的本质,所以毫不犹疑地推出不专业的自己上台,艺术没有高低,只有深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美。
在马利亚修道院的四天三夜,我们看日初惊豔,夕照绚丽。人,造的是白石砌成的整齐莊严院墙;神,造的是苍苍鬱鬱的扶疏树荫。我们深深体会,若要与灵感有约,必须「与美有约」,也就是要「与神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