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书豪谈运动文化

 

文/莫非

 

 

林书豪在篮球场上打出一连串漂亮战役,缔造出奇迹式佳绩,且于4月荣登2012年“时代百大”(Time 100)榜首,我们为他喝采,更为他能在千万人眼前为神作美好见证而庆幸时,也许,是基督徒对运动在文化中的定位和意义该有些了解的时候了。

 

同时,对流行文化中的媒体名人效应,基督徒是否曾仔细思考︰这些到底满足了大众什么欲望?又揭露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我们不只为林书豪加油、感到与有荣焉,也应为他所处的文化及所有不可自拔的球迷,更警觉也更迫切地祷告和守望。

 

尤其,当我们了解运动在文化中的意义已不只是“运动”,还有许多附加意义纠缠不清,更让我们为林书豪捏把冷汗。这里面其实有太多险滩和诱惑,让许多运动明星沦陷而不得翻身,也让许多忠实球迷把运动当作信仰以外的另一种精神寄托。

 

不论是球员还是观众,我们都需要以更健康的方式来参与运动。

 

▲在神的创造里,运动应该是一项玩耍,是神所赐的礼物,同时蕴含体力和属灵锻炼,也有莫大的欢乐。(照片取自网路)

 

运动已经变质

 

据报载,白宫发言人在今年2月15日曾透露,欧巴马在专机上谈的都是林,还说:“林书豪写下伟大的故事,改变了运动的本质。”

 

在这里,美国总统提到林书豪改变了运动的本质,其实正确来说,林书豪改变的是运动文化,而他在球场上的态度和表现,则让运动文化回归到运动的本质。

 

什么是运动的本质?在神的创造里,运动应该是一项玩耍,在日常生活之外的时空里,按照特定规矩而全神投入的一种活动1。这是神所赐的礼物,玩耍,同时蕴含重要的体力和属灵锻炼。其中有忘我,有体力和意志的纪律操练,也有莫大的欢乐和喜悦。

 

然而不知何时,原本要从工作和事业中脱离出来的一项消遣,如今却成为另一项工作或事业。原本简单的欢乐,现在却被制度化,且和媒体利益挂钩,变成一项庞大企业。上亿的投资、媒体电视的曝光率,以及许多体育馆的兴建,把运动渐渐带离了本质。神赐给人的玩耍天性,变质为商业卖点,原本可从运动本身得到的价值感与喜悦,现在全成为赚钱的手段,还打造出一个个自我膨胀的偶像。

 

林书豪在受访时说,他正式加入NBA,曾把打篮球视为偶像,后来悔改,重新认识到他是真正爱打篮球,且是为荣耀神的名来打,这才是运动的真正本质。但现今的运动文化却把这些大大扭曲了,导致一提到运动明星,大家联想到的多是负面印象:为增加比赛精力与肌耐力而过量使用类固醇或生长激素,或因压力过大而滥用毒品和酒精。运动明星所得的高薪,以及随之而来美女环绕、性关系混乱和赌博等恶习,也让人匪夷所思。媒体中更常有NBA球员进出监狱的报导……这些丑闻,皆成为运动明星光环底下的层层阴影。

 

运动取代了信仰

 

华人教会过去对运动文化的态度比较轻忽且缺少教导。现在面对廿三岁的林书豪,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呢?

 

讲台或基督教媒体在今年二、三月间就已开始用林书豪来解经或作属灵功课的教导,所根据的是新闻中的亮点,是林书豪个人的美好见证。但是运动历史和运动环境里所充斥的种种问题,比赛中频频出现的暴力、犯规与自我膨胀,却不见提及。老实说,运动界的日光下是否还可能有新事?我们需要多少的祷告来帮助林书豪抗拒运动文化中的黑暗腐败?又需要多少的属灵遮盖,来帮助林书豪对成为众人瞩目的偶像能够免疫,不混淆自我的身分?

 

较少让我们意识到的一个层面,就是不论中西文化,对运动的着迷只要稍微越线,就成为宗教的替代品。社会学家爱德华斯(Harry Edwards)把运动和宗教相比2,找出很多雷同之处。比如,每星期日都有上百万群众聚集在体育馆“敬拜”(光是密西根大学或宾州州立大学就可以固定卖出十万张票)。每一种运动也都有它专属的圣殿──国家名人堂(Hall of Fame),陈列着雕像、奖杯与纪念品。教练和球队经理就像族长或长老,伟大运动员的兴起如麦克乔丹,则是面对所有挑战的“弥赛亚”。

 

球迷的“迷”,也就是粉丝(fan)这个字,来自fanaticus,意指狂热,在拉丁文里又跟圣殿fanum此字,和信仰有关。当媒体把林书豪现象用“Linsanity”翻译成“林来疯”时,难免也有宗教狂热的意味。

 

另有运动心理学家韦恩(Daniel Wann),把运动形容为一种“自然宗教”、“人文信仰”、或“原始多神教”。韦恩指出:“观众崇拜的是其他人,他们的成就以及所属的团体”,所聚集的体育馆就是“跟随者聚集敬拜他们的英雄,一起为成功祷告的殿堂”3。

 

神父巴那(Berna)则说运动是宗教,因为运动提供一种社群的世界观,讲述伟大的故事,运动员比赛又牵涉到仪式的联想,公平竞争也仰赖道德标准。他更说运动取代了信仰,很大部分原因是相较于有组织的宗教信仰,运动更能让运动员和观众有效投入4。

 

这也许是为何在以棒球为题材的电影《梦幻成真》(Field of Dreams)中,会有这么一段充满信仰术语的话:

 

“赞美棒球的名,这名可以叫被掳的得释放,使瞎眼的得看见,也让死人复活。你是否让棒球这名住在你里面?成为你的一部分?你是否活出棒球,一辈子玩它并消化它?听听老人言准没错,让棒球这名成为你的一生。”

 

▲课业繁重、网路兴起与体重过重等问题,在在使得现代人对运动的参与改为在球场看台上或电视机前,而让职业球员来从事专业竞赛。(照片取自网路)

 

运动明星偶像化

 

有一本书甚至名叫《从娱乐体育电视网而来的福音》(Gospel According to ESPN)5,整本书的大纲就是探讨:先知、堕落天使、圣徒、救赎主、神和罪人。书中把魔术强森定位为救世主,麦克乔丹则被尊为“真正的弥赛亚”。在球赛中,麦克乔丹好几次突破身体极限,仿佛让人尝到一点神圣的滋味,窥见一些无限的可能。

 

然而乔丹退休了,NBA便得速速寻觅下一位“救世主”,也由于每年都需要宣告一位新的救世主,搜寻的年龄渐从大学降低到高中。当NBA找到仍在高中就读十一年级的“小皇帝”詹姆斯(LeBron James)时,刊登在《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封面的标题赫然是:被拣选的那一位(The Chosen One)。

 

至3月24日赛后因膝伤暂停出场为止,林书豪在五十天内出赛廿六场,为尼克队赢了十六场球。尤其在最初七连胜的那一阵子,不可避免地,也开始有媒体形容林书豪就像尼克球队的“救世主”。显见信仰语言已成为运动的语言,许多信仰术语被运动报导或分析过分引用:信心、敬拜、仪式、奉献、委身、承诺、祷告、受苦、庆祝等6。

 

很多球迷或运动员也是在运动中找寻社群、服事的机会,以及牧养和身分认同,就如同宗教。这种在运动场上寻求救世主的现象,反映出我们文化里渴慕超越及人性中的偶像崇拜。当人们看林书豪赢球时,人们好像经历了敬畏与奇妙,把生活带到另外一个境界,不可能做到的事,做到了!不可能成就的事,成就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振奋人心的经验?

 

▲面对流行文化中的媒体名人效应,基督徒是否曾仔细思考︰这些到底满足了大众什么欲望?又揭露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照片取自网路)

 

一起为林书豪祷告!

 

然而,运动取代了信仰,并不代表运动风气因而提升。运动本质的另外一项扭曲,就是现代人对运动由主动参与转为被动观看。据调查,参与团体运动的下一代越来越少,健身房里年轻的一代也在缺席。课业繁重、网路兴起与体重过重等问题,在在使得现代人对运动的参与改为在球场看台上或电视机前,而让职业球员来从事的专业竞赛。

 

文化学者拉许(Christopher Lasch)评论说:“商业化使得玩耍变成工作,运动员的享受顺服在观众之下,也把观众矮化成植物般被动─和运动所推广的健康与活力形成对比。”7 原本要刺激与锻炼身体的运动,现在反而制造出一大堆沙发马铃薯。金钱名利纠纷也使得球队的组合被统计数字与教练所操纵,已经越来越少人记得当初为何会喜欢上打球了!

 

运动文化夹杂着媒体商机、名利和权力斗争,袭卷着流行文化,影响力和威力不可小觑。尤其被千万人尊为偶像的蛊惑力,更是一场艰巨的属灵争战。难怪台湾宇宙光总干事林治平会呼吁华人教会界一起来为林书豪祷告,其实我们更要祷告的是整个运动文化的回归,回归神创造运动的本质─玩耍。

 

我们需要以更健康的方式来看待灵魂和肉体、工作和玩耍、运动和信仰。

 


1. A Christianity Today Editorial, The Lost Joy of Sports, ChristianBibleStudies.com.
2. Harry Edwards, Sociology of Sport (Homewood, Ill:Dorsey Press, 1973), 261-62.
3. Wann, D. L., Melznick, M. J., Russell, G. W., & Pease, D. G. (2001). Sport fans: The psychology and social impact of spectators, New York: Routledge.  p.200
4. Father Frank Berna, OFM,Finding Religion in Sports,Patheos, http://www.patheos.com/Resources/Additional-Resources/Finding-Religion-in-Sports.html
5. ESPN 是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 的简称,是一娱乐与运动节目网。
6. Wann, p.198
7. Christopher Lasch,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 (NY:Warner Books, 1979), 185.

 

 

作者小档案

莫非,十八岁由臺湾赴美,曾任加州休斯飞机公司电脑工程师六年,後专事写作,现定居洛杉矶。著有散文《不小心,我捡到了天堂》,与小说《六个女人的画像》、《残颜》等书。是标準的书癡,生活在脑中。作者现为神国资源为基督文化实务营老师及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