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妙用,谈幽默 笑看环境、人际的张力与关系
笑看环境、人际的张力与关系
文/麦小莹
佈道家葛理翰有一次在芝加哥讲道,提到有人谣传他穿三百美元一套的衣服。
他说:「我生平从没穿过三百美元一套的衣服。」
听众报以热烈掌声。
葛理翰又说:「可别鼓掌了,我倒希望有一套呢!」
聚会,最好听的是笑声。
当人开口一笑,心情胸怀都放大了,彼此的距离也被拉近了,你我变得有说有答,心心相印。笑声,是思绪、环境和话语三向交流而产生的火花。它可以自己产生,也影响别人。笑,是一种哲学,有运转循环的能力;也是一种态度,能改变环境和人际的张力与关系。
引人发出会心一笑的方法很多,最俐落的是,藉著一句话或一个动作触动双方的笑意。人称它为「幽默」,也叫「世说心语」,用大众的言语和心理来诙谐社会百态,使人开怀而笑。
幽默(humor),英文直译的汉话,意思类同「诙谐」(amusement),就是谈话有趣,使人发笑。其意义也包括「机智」(wit),对人所说的不相称或矛盾的话,能立刻理解并且用妙语、警句反应出来。它稍不同于「反语」(irony)和「讽刺」(satire),「反语」的口气比较锐利,话中也暗示著衝突;「讽刺」的口吻更尖锐,并且留给人一种被嘲弄的感觉。
幽默和上述的几种名称虽常一块儿露面,心态上还是有点分别。一般人对幽默的定义,是把人生、人性里荒诞可笑之处,用同情与和善的心态表达出来,使人放松心情,一笑置之。
中国幽默源自老莊
照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幽默意识始于春秋时代。在主前771至403年间,先秦的春秋到战国时代,由于群雄各据,世道多变,人心惶惶,乱世中产生了各家学说,也就是诸子学说。诸子纷纷提出自研的救世主张,也造成蓬勃生机的学术盛世,其中影响中国很大的两派是儒家和道家。儒家讲究仁义礼乐,道家谈论清虚消遥。
中国以农立国,世代与大地为伍,追求的是乐天知命、自然樸实的生活,尤其看重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所以,文人知书达礼,温和谦逊。孔孟学说讲的是尊师重道、男女有别,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积极地肯定人生,以仁为基本道德,礼教为义,崇尚现实,使人学会实事求是,持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学说。
但是也有人不嚮往做官、不愿磕头。他们脑子里有幻想,不能接受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或「未知生、焉知死」的理念,他们重返自然,并且开创幻想,把人类文明看作退化。如老子所说「什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过分的吝啬,必会造成更大耗费。过多的储藏,会遭受重大损失。人,知道满足,就不容易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老子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悲天悯人的超脱派,他把天地万物中的源流视为一种玄妙的精神与规律。莊子更积极,把这规律看成个人在实践中的领悟,他观鱼,把自己想像成水;在梦中化自己为蝴蝶,与大自然交流相辅的感应,完全放大了心灵的自由空间,什至产生一种跳出世俗的快感。
林语堂先生认为,老莊这种减轻生活重担并扭转处境的观念,是一种从容达观的态度,一股产生幽默感的潜能。
▲林語堂因為翻譯「幽默」(Humor)一詞,以及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本雜誌,提倡幽默文學,「幽默大師」封號自此加冕。
文学戏曲蕴藏幽默
但很少人达得到这样的心境。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和君主政治互相辅助延伸,消极的道家虽然不受君王的采用,但这派思想也没被消灭。人得势时,尊奉儒家思想;怀才不遇时,就偏向道家,寄託山水、修心养性去了。就这样,产生了中国文学,那些令人吟咏不已的诗词多半出于这种心态、意境。
因为,生活里本来就有哭笑、爱恨的情感与经历,人们喜欢传讲和应用这些经验。既然经世大才、朝廷大夫不敢直抒于文,正统文学之外的文学就流传这种幽默的经脉。举个例子,《水浒传》里的李逵(又称黑旋风、铁牛),他粗鲁莽撞、不懂礼节,做事不用脑子,容易惹祸,但他的好处是天真、没有诡诈。还有《西遊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读这些人物除了让我们笑,也逗我们著急或流泪,什至产生对穷困人的同情心。
天真直爽是人的本性。但生活在複杂的社会里,人们学会了掩饰,什至用虚伪诡诈得到利益。但是即使拥有一身求生的高技,心底还是同情弱者,喜爱无辜。尤其,读到像李逵、孙悟空或猪八戒这样的人物,自然而然会引发怀念纯樸的人性和童心。
所以,中国的幽默隐藏在戏曲、传奇、小说或传记里。
西方幽默寓教于乐
西方国家的社会因为经历各种学派的革变,习惯于机械工业的制度,提早建立人权平等的观念。所以老百姓习惯法制纪律的生活,不那么讲究人情,而且言论开放。他们认为执政者是民选的公僕,所行的国策和人格特性都可以谈论、建议。
去年美国副总统钱尼(Dick Cheney)休假打猎,不小心猎枪射击到朋友,顿时新闻和娱乐界大肆嘲讽,有家报纸报导:「这下白宫打到自己的脚了!」
因为美国早几年前,911事件之前就开始面临经济不景气的风险,911事件后,政府又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年来不但没有抓到911事件的元兇,美军反而陷入伊拉克的内战,进退两难。死伤的美军日增,美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愈走下坡,美国百姓对政府不满、反战的情绪日益提高,更有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钱尼主控。
钱尼行事一向笃定沉默,守口如瓶,并不讨好新闻界,让人抓不到他的心思。这次他打猎失手,虽是个意外失误,却被媒体大肆评讥,成了流传全国的笑柄。渲染笑柄的用意还在于反战、反对国策。这样的幽默比较露骨、积极,嘲讽意味浓烈,但它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群族的民族性。
当然,文词清淡优雅、笔调轻快的幽默小品也很多。西方的幽默并没有道学气味,但对人生的观察细微,并有独特的见解,他们直接畅谈社会与人生,用真情表达喜怒哀乐。基于人权平等的观念,民间的幽默题材非常丰富,包括政治学府、族裔风俗和市井民生的千秋万象。他们认同幽默文艺是社会的良心,善用对比突显民族的特性,以诙谐同情弱者、嘲讽强者。
在欧美,脱口秀(talk show)是专业,各有特色;也是媒体,互不抄袭。人们看秀,希望在紧张的生活里听出人意外的笑话,使情绪如马脱羁,得到快感。表面看,人们花钱买笑声,其实笑声里有教育和娱乐的双重收穫。
神啊,祢真幽默!
常读圣经,处处可见神的幽默和包容。
旧约时代,以色列人驻紮耶利哥城对面,準备攻城。城里的王找来名祭司巴兰,要巴兰咒诅以色列人。神却吩咐巴兰不可以咒诅,但是巴兰贪图财富,想偷偷去咒诅以色列人。神竟叫一头畜牲来教训名祭司巴兰(参考民数记27:3)。
〈箴言〉对人的个性也有不少活泼的比喻,它形容「愚妄人的恼怒比石头、沙堆还重」(参考箴言27:3)。意思是,不原谅人的,脑子永远转不过来。或者说,原谅使你得智慧。「人数算自己的荣耀,让人感觉像吃了过多的蜜。」(参考箴言25:27)所以,吹牛,就是整人。
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在最后晚餐之前为门徒一一洗脚的事迹。
轮到彼得被洗时,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回答:「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乾净了;你们是乾净的,然而,不都是乾净的。」(参考约翰福音13:1-18)
按上下文来看,耶稣的对话内容不只针对彼得一人,但是彼得不知情,只对耶稣一会儿客套,一会儿讨好。其实耶稣这么做强调的是「谦卑」;人若真心谦卑,就会甘心服事人。而「既爱又怕」是人的通性,从彼得的矛盾与缺失中,我们发出会心一笑,反观自己也常为了看不清的利益,冒冒失失地向神、向人讨价还价。
正如英国作家沃波(Horace Walpole)说:「幽默的人『看』事,悲观的人『感觉』事。」
幽默好像旁观者,不投入感觉,看事物比较乐观,却又不是盲目的乐观。圣经中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有趣。每个团体族群的文化、文学和生活都需要近情的幽默来滋润,没有幽默感的社会,其文化会日趋虚伪僵硬,人的思想也渐渐迂腐顽固。
操练幽默从家开始
除了要有胸襟、明理,把事情看得清淡。还要耐心观察,学习活泼待人。圣经所说的「金苹果落在银网子里」(参考箴言25:11),指的是人在适当的时机说合宜的话。文化都是从家庭培养起,或许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学著在适当的时机,学说合宜的话,训练自己临场的机智反应。林语堂先生说:「好的幽默,都是合情合理,其出人意外,在于言人所不敢言,并随机应变,使得全堂哗笑。」家庭是最好的练习场所。
在日常生活里最常出现的意外幽默,是童言童语或鸡同鸭讲等无意的对话。
冯玉祥当师长时,在大操场上巡视部队操练。走到一角,听见营长对部队讲话,鼓励士兵要吃苦,不要消极。冯问士兵:「刚才营长讲的话,大家懂不懂?」全体大声说:「懂!」
冯又问:「你们营长叫你们不要消极,懂不懂?」士兵回答:「懂!」
冯再问:「这句话什么意思?」部队中前后左右有十来个人举手说:「营长叫我们要吃苦,不要吃烧鸡!」
有心人也会勤求一些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常识(common sense),引用典故更能提高聚会的趣味性。清朝名臣李鸿章一次返乡探亲,与儿时同伴朱莫存见面,李见老友鞋子破旧,露出脚趾,十分同情,赶紧叫人拿双新鞋来赠送老友,朱莫存不慌不忙地回绝说:「不必,不必,今天正是在下『足下出头』之日啊!」
另外,玩笑开得要适可而止。幽人之默,虽不附庸风雅与权贵,也要保持平等的姿态,若高抬了对方,会产生攀迎附会的尴尬;太降低自己,又像扮演小丑。
胡适留学时,因分辨不清苹果而改读哲学。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课馀种几盆菊花,结果浇水过多,菊花都淹死了。
曾经学农的校长蒋梦麟知道了,开他玩笑说:「苹果有色辨不出,园里哪配种菊花?」胡适回答: 「人说菊花乃『傲霜』,今连滴水都经不起,我岂不是上了诗人的当?」
若能再放宽一点心胸,自我幽默。幽默的最佳层次是对自己做趣味思想,既看得出人性的软弱和矛盾,也懂得自我解嘲。会笑自己的,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因他看见人的愚昧,也看出人的真诚。佈道家葛理翰有一次在芝加哥讲道,提到有人谣传他穿三百美元一套的衣服。他说:「我生平从没穿过三百美元一套的衣服。」听众报以热烈掌声。葛理翰又说:「不用鼓掌。我倒希望有一套呢!」
大笑中的包容
世上的生物表现开心的方式不同,而人是少数会笑的,可惜笑的机会不多。可能是我们活在多变的世界里,每天难得满意。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如果学著原谅别人,困难就变成了祝福,原本只有一两分的如意就变成了五六分,心情自然得到平衡。
《三国演义》一开头这么说:「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意思是,我们包容了曹操、孙权,也要包容刘备。这样的笑,代表同意、包容,同意世事多变化、人人有个性;包容别人的缺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这种会心的笑,就是一个道理的领悟。「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乾。」(箴言17:22)如果平日培养耐心,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观察、应对人事,机智对答,使人使自己一天笑上几回,益人益己,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