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渐冻,心灵飞翔

怀思蒋海琼老师

 

整理/简海兰

摄影/罗开华

 

 

KRC文化实务营老师、「溪水旁关怀单亲家庭协会」创办人蒋海琼博士,2月16日因「渐冻症」病逝,享年58岁。追思礼拜于3月12日(週五)上午11时30分,在宾州兰卡斯特市的Calvary Church举行。遵照海琼遗嘱,会众穿著彩色服装,欢庆她息劳荣归天家。

 

▲与会者都遵照海琼老师遗嘱,穿著彩色服装,欢庆她息劳荣归天家。


礼拜中有海琼深爱的两首诗歌献唱:〈亲爱主,牵我手〉及〈我歌颂祢〉。有七位朋友上台怀念海琼,见證神在她身上的恩典,感人至深!

 

虽然海琼过世前已不能言语,什至无法自己呼吸,思路却依然清晰。多数时间,她脸上带著笑容,使每位访客都深受激励和祝福。

 

病中,海琼藉助理和用视线操控电脑,再加上真爱和天恩团队的协助,完成一套华语有声书《单亲不孤单》,将她一生的经历和研究,用于帮助华裔单亲家庭,怀念之际,更加感恩不已。

 

 

1999年我开始办文字营,第一期学员几乎是海琼一手招聚的。我们都对文字、对神与人有一份热情,愿委身神国服事直到见主面。

 

我们喜欢彼此相约出遊,一起聊天、吃饭。我俩都喜欢一家餐厅─「饼乾桶」 (Cracker Barrel),都爱点同一道菜─香烤猫鱼(catfish)。后来她病了,我须接她出来吃,渐渐地,出门对她成为负担,我买外卖带到她家一起吃;再后来变成我买去餵她吃。最后,她插上胃管,要我只买自己的份,但她可以陪著看我吃。天啊!我如何嚥得下!

 

几週前,我独自在长程驾驶途中,看到一家饼乾桶餐厅,便停车进门,独坐一桌,想起与海琼曾在那餐厅里畅谈梦想、讨论事工、交换心情,一起笑、一起哭;想著往后不再有海琼相陪……不禁泪流满面。虽然了解她只是先去,眨眼之间我们就要再相聚。仍然,在这地上,我是永远失去一位忠心一起事奉主的好友了!

~高俐理

 

1999年8月,在文字营初识海琼,她的声音牵引我寻见梦中的琴韵,轻脆温馨、柔和甜美。

 

她教课和讲道也清晰有条,并且带来震撼。她说,饶恕,是她一生的功课。也记得在华人差传大会里,她编日报。我的报导凌晨3点才交,她仍然笑眯眯地接下稿,轻工妙手地在早餐时间出报。

 

生活的艰难与病痛,似乎从没改变她待人的亲切和服事的效率。我相信她心中那股甜水的泉源,融化了所有的苦难不平。

 

她从容走过了每一个雨夜,如今已在天家的晴空下,拥抱崭新的自己。

~麦小莹

 

与海琼认识,从1999年宾州文字营的团队事奉开始,与海琼道别,则在2010年溪水旁与真爱联合出版的《单亲不孤单》有声书问世之际。

 

十一年来配搭同工,感受到海琼对神忠心到底、对单亲关爱不息、对同工信实守约、对工作认真负责。最后这一年,更目睹海琼那份拚命与时间赛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使命感。

 

「生命,是神赐给我们的礼物;如何使用生命,则是我们献给神的礼物。」海琼已逝,典範长存,愿她所结的生命之果,继续带给众人恩福,直到我们在天上再相见。

~苏文安

 

2007年台湾春节假期中,团契友人大力邀约,参加一个为单亲家庭预备的营会。

 

三天二夜的营会很快结束了,认识一群单亲家庭成员,听到一些单亲者生命故事的分享,还有海琼老师提出「单亲也是一个家」的主张。这主张驱逐我多年陷在「破碎家庭」中的无奈,重新对「家」有新的诠释。知道「家的定义不在房子的大小、人口的多寡、角色是否齐全,而在于家中有爱,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随著参与老师创办的「溪水旁关怀单亲家庭协会」活动,与老师逐渐熟稔,更深体会她的教导切实可行,值得推广。我回应这份感动,在老师邀约下接任第二任祕书长职务,同心推展老师的理念。

 

虽然老师已安息主怀。但相信她对单亲家庭的关爱,及她付出生命浇灌的「协会」,定能延续、成长茁壮,以达创会宗旨。

~刘思明

 

2010年2月16日凌晨1时,突接美国友人电话,说蒋老师已处深度昏睡状态。我立即改订当天火车,带著从北京来的弟弟和未婚妻,赶往宾州兰城去看望她。

 

正要出门,接到消息,蒋老师几分钟前到主耶稣那里去了!我们呆坐家中,好几分钟缓不过来!

 

虽然心里早有预备,仍不能接受噩耗。从2009年1月陪她回台湾处理事工,到同年5月底开始帮她撰写(代笔)书籍,经历不平常的12个月。眼看她从讲话变慢,到做胃管手术,到呼吸指数下降……到她第一套有声书《单亲不孤单》出版;她从口齿不清,到语不成句,到最后两个月,连我这惟一能听懂、明白她的人,也只能藉罗马拼音和英文字母看板来帮助她写。

 

蒋老师坚韧、积极的人生态度,留给我永不磨灭的烙印!现在,她已彻底歇息在一个只有欢笑,没有眼泪的天父世界里。

~舒展

 

▲舒展以英文字看板与蒋老师(左下)沟通。


与蒋老师同工服事单亲,前后已逾五年。近三年,亲眼见她身体状况持续变弱;从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到最后需要24小时看护。每次去看她,心里为她难过,也钦佩她那从神而来的勇气与忍耐。

 

有位姊妹问:「既然蒋老师的单亲事工这么重要,很多人也为她祷告,为什么神没有医治她呢?」我们回答:「蒋老师也希望在她有生之年得到医治,但这主权在神。也许神要透过蒋老师,让我们看到她对神完全的交託;在疾病折磨下,对神完全的信靠!这是神美好的旨意。」

 

蒋老师过世前两个月,我们与几位朋友一起去看她时,她要我们唱讚美诗歌。在她人生旅程近尾声时,仍不忘讚美神。

~郭渊棐、刘永龄夫妇

 

人的生命不在乎长短,在乎对天国与地上社会的贡献有多少。从蒋海琼老师身上,我得到很好的启发。

 

2002年内子桂英和我,参加高俐理姊妹在「基督使者协会」举办的文字营中认识蒋老师。她为我们批改遊记作业,文笔很好。

 

2004年她回应神呼召,辞去使者工作,创办「溪水旁关怀单亲家庭协会」,全职从事关怀单亲的事工,反应热烈。她招募同工一起服事,我因此受邀参与事工,分别成为美国协会及台湾分会的理事。

 

这两年,她肉身逐渐被摧残,却一直坚强地活著。在最后的时光中,还完成了两本著作,可谓油尽灯枯,才安息主怀。临走前,她安排我任美国分会理事长,台北天恩出版社丁远屏弟兄任台湾分会理事长,使两地事工得以持续。同工们虽在财务困难的情况下,仍决定继续她的遗志。

~温英干

 

蒋海琼老师讲授有关单亲的课程,针针见血,切合需要。刚开始只知她为人谦和有爱心,更深地接触后,发现她的优点数算不尽。更让我佩服的是,不管病痛的日子多艰难,她都没有抱怨过人,更不曾对神有怨言。她时刻感谢主,始终保持正向思想。

 

2008年我们几位台湾同工,到美国上蒋老师在KRC开的关怀课。那时她刚摔了一跤,跌得鼻青脸肿,课程开始时,脸上的伤还未完全好,她却忍痛坚持把课上完,那份尽责的心让我佩服,也让我看到她跟神的关系多么坚定。

 

2010年2月16日深夜2点10分,得知蒋老师走了,泪水不听使唤地直流,心中伤痛不捨,但我知道蒋老师终于卸下重担,一身轻松地跟随主耶稣到天父那里去了。

~陈楚玲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