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打造敬拜】2 剪贴信仰,照亮生命
「小烛光事工」的故事
文/林敏雯
「在完全的黑暗中,就算只是一支小蜡烛,也能带来极大亮光。」事工创办人暨负责人庞康妮博士(Dr. Connie Palm)解释「小烛光」(One Small Candle)命名的由来。
因为在许多地方,人们不能拥有自己的圣经,什至从未听过、读过神的话,那样的黑暗有多么大!康妮盼望藉由这些色彩鲜艳、美丽精緻的手工艺品,将神的话传出去,如同小烛光般,一次一句话,一次一个生命,在黑暗中发出亮光。
自2005年起,至今小烛光製作的手工艺品将近十万件;经由全球各地的宣教士,已送达中美洲的瓜地马拉、南美的祕鲁、欧洲的俄国与罗马尼亚、非洲的喀麦隆,还有亚洲的中国、台湾、印度及菲律宾……。这些手工製作的十字架、天使等小礼物,以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印地语、非洲修纳语(Shona)承载神的话,点亮近十万人的生命。
这一切,只是神要实现一个女孩从小的梦想。
拼凑配件,烛光开工
康妮自幼年起,便喜欢自己动手做些东西。只是家境清寒,并没有多馀的资源让她发展做手工的兴趣。
康妮一生投注教育及宣教,先后担任圣经学院的教授、基督教学校的校长,并与丈夫庞卫道博士(Dr. Edward Palm)在台湾牧会、教导达十年之久。她便是在台牧会其间,开始製作手工艺品。
「为了鼓励孩子们来上主日学,奖励他们背经文,每个礼拜都需要準备七、八十个小奖品。」康妮回忆著。
然而孩子们很快就对这些店里买的玩意儿失去兴趣。一次康妮把一些别人寄来,却不十分精緻的手工十字架放进奖品箱里,没想到这些是首先被挑走的。她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们更珍惜手工艺品。
丈夫过世后,康妮继续留在台湾服事,直到2001年返美。恰好一位朋友赠送一大批手工材料,有缎带、绒线等等。不愿见资源虚耗,她把这些材料全数运回美国佛罗里达州。神已经为她预备了时间、材料、兴趣,何不把这些配件拼凑一起,成立一个手工艺品的福音中心?
她将简章寄给各地宣教士,订单陆续进来,数量由几百到数千不等。小烛光的生产线开工了,这些艺品完全免费,宣教士什至不需要负担邮寄费用。
穿针引线,召聚帮手
一开始,每一件成品都由康妮亲手完成。随著订单增加,「生意」日益兴隆,很快超过单人处理的限度。她迫切祷告,求神差遣帮手。
在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聚会的丁熠群姊妹得知庞师母需要帮忙时,便组织「手工团契」,在需要赶工时,与一帮姊妹相约,于週六在家里聚集,缝製、包装,齐心完成订单。
康妮住处附近的华颂圣经教会(Hobe Sound Bible Church)有许多相识的姊妹,知道康妮需要帮手时,口耳相传,相互邀约前来。每週一晚上在康妮的家中,姊妹们围坐大餐桌,一面剪裁黏贴,一面聊天分享。
棕榈滩教会的秋萍手巧心细,手工是她的热爱。来美前她便祷告,希望能有机会以这项兴趣服事神。2005年抵达佛州后认识庞师母。康妮因此得到最佳帮手,秋萍也实现以手工服事神的心愿。
小烛光的帮手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年龄层都有,也各有所长,康妮需要智慧按各人所长来派给任务。玛利年过九十,已无法手持剪刀,但贴胶带的工作非她莫属。瑞莲是康妮一位帮手的姊姊,住在宾州,最擅长缝製十字架。连车上都放些半成品,好在等红绿灯时可以缝上一、两针。
康妮对帮手们只有三个要求︰喜乐的心,精緻的成品,以及祷告的覆盖。因为她们手所做的,不单是一件饰品,更是带著神话语的工具。她如此鼓励帮手︰「妳们的指纹要触摸世界每一个角落。」
▲小烛光製作的手工礼物,点燃世界各地人们心中希望,包括中美洲、中东地区及东欧。
善用材料,物超其用
凡是接到小烛光手工艺品的宣教士,无不讚扬每一件作品的质量,举凡颜色搭配、整体设计、做工、包装,均属专业水平。难以想像的是,绝大部分的材料是回收再利用。
好比天使多彩的翅膀,来自壁纸样品;圣诞节经文框饰,都是裁剪旧圣诞卡黏贴而成;多年前的景物月曆,为经文框饰提供生动活泼的背景;宣扬「神是爱」,亮晶晶、圆嘟嘟的小鱼身体,是用过的光碟。
除了在儿童主日学里奖励孩子背经文,他们还利用圣诞框饰来点缀教会门楣、窗框。小烛光还製作绒布小袋,内装经文饰板、一块香皂、一瓶乳液,送给孟加拉医院里陪伴孩子来看病的母亲们。除此之外,这些经文还在俄国的老人安养院、罗马尼亚的孤儿院,什至美国本土的贫困山区,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
从宣教工场传来的回响,让康妮得到极大鼓励。人们愿意排长龙,等候领取宣教士在街头、公园发送手製礼品;还有老爷爷回头再排一次队,为要再领取一件给家里的老奶奶。
康妮发现,神在每个人心中放置了对美、对色彩的渴慕。「在物资缺乏的地区,人们没有任何美丽、精緻、彩色的东西。家人们要分享所有资源,他们共用空间、食物、衣服,极少有人拥有一件物品是只属于他的。」她回忆著说。
因此不难想像,这些亮丽雅緻的艺品会受到多大欢迎。每个人领取时不断道谢,笑容灿烂。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新东西感到好奇,爱不释手。神的话语也就被带进家里,带进人们生命中。
服事转换,持续发光
庞康妮博士自台湾返美后,除了继续教导的服事,更花费许多时间,以国际英文(International English,1500个基本英文单字组成)编写圣经故事,及配合使用的教学手册。目的是以学习英文的方式,认识神、认识信仰。这些小册包括《神真是我的父亲吗?》(Is God Really My Father?)、《101个圣经故事》(101 Stories of the Bible)、《守候奇妙》(Waiting for Wonder)等等。
康妮授业解惑的专长,应用圣经于人生课题的洞见,以及写作的经验,是许多教会与宣教工场迫切需要的。为什么她要「不务正业」,选择将时间、心力、热情,投资在製作手工艺品,一个人们心目中不过是兴趣、嗜好的玩意儿上?
「如果决定权在我,我的第一个选择会是在宣教工场服事。」康妮思考后这么回答。「我们服事得靠著神所给予的力量。如果有体力,我绝对会前往宣教前线。」
然而康妮很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已不容许她如同往常投身牧养、培训。祷告了一段时间,盘点手中的资源,越来越清楚神为她开的另一扇窗,是她目前体力、心力能够负荷的事工。
小烛光成立之初,康妮常常求问神︰「这真的是祢要我做的?」「这样的事工有意义吗?」「这些小小的手工艺品真能起什么作用?」
藉由不起眼的「小烛光」,不论是帮忙的、领到艺品的,大家皆得到祝福。她无法亲身在禾场前线宣教,但小烛光带著神的话在全球各个大陆、众多海岛上发亮;更藉由转换服事跑道,神满足了她自幼年起,亲手製作成品的渴望。
▲若是您对小烛光製作的手工艺品有兴趣,并希望用在各样圣工上,欢迎联络︰小烛光事工(One Small Candle) 庞康妮博士Dr. Connie Palm [email protected]
超高要求,荣耀神名
所有製作的艺品都是免费,所有的帮手都是义工,但康妮对品质的要求绝对专业,完全没有打折扣的馀地。
订单来自世界各地,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无奇不有,绝大多数是宣教士提供,再由康妮转印。即使只是一、两节经文,不过四、五行文字,康妮必须校对再校对,不容许任何错误出现。
但是百密一疏,那次在订单即将完成之际,康妮发现经文出处有误。是否整个订单重新来过?那要花费多少纸张、时间、力气?「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差不多』!」这是康妮的铁律。她更正了经文,自己把整个订单从头做起。
每一件艺品体积都不大,却往往需要好几个步骤,经过好几双手才能组装完成。无论印刷、裁剪、黏贴、包装,康妮对每一过程、每一双手的要求都一样高─最美、最精緻、最好的作品。
为什么要求这么高?毕竟这些艺品多数是送达第三世界国家,荒凉偏远之地。「这是为了神而做的!」康妮坚定地说。「每一件手工的品质,反映基督徒的见證,也反映神的名。」
▲小烛光材料多是回收再利用,好比︰天使多彩的翅膀,来自壁纸样品;圣诞节经文框饰,裁剪旧圣诞卡黏贴而成;宣扬「神是爱」,亮晶晶、圆嘟嘟的小鱼身体,是用过的光碟。
敬重生命,爱人爱神
1989年康妮第一次前往台湾宣教时,参加社区的插花班,并在课后为这些女士们上英文课,因此结识了小芳。一年任期满了,康妮在回美前写了封短信给小芳,且把信贴在美丽的纸上,纪念这段日子的友谊。
2001年康妮即将离开台湾时,小芳再次拜访她。谈话中,小芳打开皮包,拿出一页信纸。康妮惊讶地发现,这是十一年前她写给小芳的短信。这些年来,她一直珍藏著。
这一幕印刻康妮心田。她领悟到,当你以爱来呼唤一个人的名字,看见她的特别,对她说肯定称许的话,让她知道︰「我看重妳」;这样的心意能打动人心,会受到珍惜。
康妮亦是如此怀著对生命的敬重,带领著帮手们,虔敬地剪裁、黏贴一件一件艺品。
▲北非辛巴威的某部落里,人们手持小烛光印製的修纳语经文卡。经文出自约翰福音三章16节︰「神爱世人,什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这些手工製品将承载她们对灵魂的关爱,送达地极,传递出神爱世人的信息,并要让领取的人感受到─有人看重我,有人爱我。
神的话语带有能力,绝不徒然返回。谁也不知道圣灵要在人心中,如何成就奇妙大事。
康妮常常拿出宣教士从辛巴威寄来的一张照片,看看那一张张脸庞,和手中的小烛光作品。在非洲宽广的碧空下,两三间茅屋前聚集了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手中所持,便是小烛光印製、有著部落所使用的修纳语经文卡。阳光下,经文卡色彩绚丽,一张张脸庞笑容灿烂。
这节经文出自约翰福音三章16节︰
「神爱世人,什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康妮说将来在天堂,就算只有一个人因著小烛光製作的经文卡点燃对真理的渴慕,进而寻到真神,这一切工夫都值得。
对她来说,裁剪、黏贴是敬拜的方式;每一件手工製品,是敬拜的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