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期:在蒙召的位份上遇见神

/ 在社会文化中遇见神 /

创意回收:网路社群再创造(下)

 

文/马睿欣

 

 

编者按:上期提到在现今的网路时代,创意好像沙子,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讨论何为创意回收,并举出创意回收成功经营的例子。本期继续探讨基督徒当如何将创意回收的理念,运用在信仰生活中。

 

▲维基百科,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再创作的协作群体,透过网络平台,让全世界来自不同地方,背景的人,一起贡献,重写出一部每天都在成长的百科全书。

 

“今后的世界,并不是以武力统治,而是以创意支配。”—松下幸之助


创作,是一群人的事,而且是可以经由收集创意,重新解构包装,产生的再创作。


“相信基督徒的事奉,无论是对内的教会建造,对信徒的灵命塑造,对外的传福音,扎根文化,影响社会,懂得运用集体智慧,搜取集体创意,进行集体创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维基百科,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再创作的协作群体,透过网络平台,少数人的监督把关,让全世界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从平民老百姓到专家学者,一起贡献,参与收集,修正一些已经存在的知识,重写出一部每天都在成长的百科全书。


由《天下杂志》建立的平台“换日线”集结了来自全球各地超过五十个城市的100名新世代作者(持续增加中),没有长篇大论、没有高深学问,他们就是你我身在异乡的朋友,无私而自然地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见闻、他们的观点,与从台湾出发,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迹。


这个网站整体来说并不新鲜。你在上头看到新闻网站的影子,也看到个人博客的味道,又看到杂志网站的方便。但是透过很好的策划和参与作者的挑选,却能集体呈现出一个有世界广度的平台。这些作者不需要聚在一起开会,却又像合作无间的工作伙伴一样,轮流把读者带到不同角落,去聆听那个地方的故事和见闻。


网上已经存在太多创意可以让我们重新洗牌、重新应用,这就是创意回收的概念。然而这样的创意回收由一个人来做,没回收好,就变成复制或抄袭。一个团队来共同回收,就像一个宝特瓶,我一个人看,就看到花瓶,但第二个人看,看到笔筒,第三个人加进来,他就是一艘船。

 

成立一个能够产生集体智慧的网路社群,有很多方式,除了善用网路平台,还要懂得网路科技提供了什么便利的工具,最重要的,懂得搜集好的创意,进行回收。

 

创意运用网路的平台合作


不管怎样的网路社群,都需要某种创意去发展他的功能。


我们可以把创意放在平台的运用。目前网路的平台不断被开发创作出来,虽然我们无法发明像脸书、微信这种平台,但是,却可以非常有创意的运用它们。


博客当初的设立其实是像个网上日志的平台。但你知道博客有多少种不同的用法吗?有人把他当个人杂志,有教会把博客当教会刊物,有人用博客来做家族联络簿。也有人用博客当自己的网路商店,还有人把博客平台拿来当教室。


脸书专页的创立是为了给公司行号的商业用途。几年前,当教会要推动每日灵修时,我找了几个人,大胆地把这个商业平台回收成我们的灵修养分供给站。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摸索,写作我有经验,网上写作我也有,但是写脸书专页我没有,该写多长,怎么写,会不会有读者?我都没有把握。但是网路上的工具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它们都有限制,也都有被发掘用法的特质。那一年的共写经验,带来了一些我没有事先估计到的果效:有非基督徒读了受感动;发现了有潜力的作者;也有基督徒来告诉我,他从来不晓得脸书可以这样有使命的被使用。

 

我有很多年个人单打独斗创作的经验,但直到自己刻意学习集体创意性地运用一个平台,摸索出我们可以写的东西、可以传达出去的信息,学习怎样跟人互动,才经历到属于协作的丰富层次,跟个人行动很不一样。

 

▲两位爱喝咖啡的大男孩,拥有超级科学头脑,集体创作出了一种金属豆叫做Coffee Joulies,可以保持热饮最佳温度摄氏60度长达五个小时。

 

一起行动,一起再创造


集体再创作有另外一个模式,是集体行动之后的延伸。


两位爱喝咖啡的大男孩,拥有超级科学头脑,集体创作出了一种金属豆叫做Coffee Joulies, 放在咖啡或任何一种热饮料里,就可以保持热饮最佳温度摄氏60度长达五个小时。他们运用网路集资平台Kickstarter筹到了买机器生产Joulies的资金,当他们的第一批产品寄出去的时候,你猜可能会发生甚么事?


也许会有一个网上群体同时应声成立,基本上,这是老掉牙的粉丝团概念,讨论这个产品多好用,能怎么用,赚点不花钱的广告。


但─如果我接手这个粉丝团,把这个群体改名叫「咖啡奇想团」,让这群人开始分享他们有关喝咖啡的故事、体验、记忆、分享有关咖啡的知识、资讯,彼此分享咖啡要怎样冲泡好吃……等等,这样的群体,就会产生属于它自己的生命气息,甚至刺激产品的制造者,去改良他们下一代的产品。


其实网路世代里面,每一项活动,都可以产生一个新社群来延伸生命。一群人,因为在某个时间点,拥有某种共同深刻的经验,要聚集起来并不难,难在“孩子”生下来之后,这个生命有没有得喂养。一本杂志,延伸出一个网上读者群体,这个读者群体,如果放牛吃草,热一阵子就没了。但是,如果放心思下去经营,一堂主日学课成立的微信群,可以成为一个认真讨论真理的社群;一本杂志/书的读者群体,可以由粉丝团,转为一个有行动力、有影响力的网络社群。


日本311地震后,日本Google成立“未来へのキオク”(给未来的记忆)这个网站,标明“因为地震失去的记忆,让大家一起帮你找回来!”邀请网友上传和受灾地区有关的照片或影像,让地震灾民得以重温昔日记忆。


这也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例子,网友不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也回应别人贡献的那一份,这样子互动,让整个网站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创作平台。“给未来的记忆”整个网站看起来很素,它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很创新的东西,类似的收集,集体张贴、回应,都是网上早就存在的事,但这次效力却威到不行。企划概念由日本广告公司博报堂提出,短短近十个月内总共募集52238个记忆,收到49936件投稿照片或影片,拿下ADFEST最高奖项“The Grand Innova Lotus”。


这个网站为什么会成为成功的集体创作社群范例呢?


第一,它的参与方式非常简单(一分钟);第二,参与规则非常清楚明暸;还有,它让参与的人觉得自己的参与很有意义。


就像网站里有位老爷爷想募集“奥松岛公园”的照片,因为那是他和孙子常常一起去玩的地方,公园被震坏了,老爷爷很想再看看那座美丽的公园。没多久就陆续有人放上到奥松岛公园家族旅行、赏夜樱或溜狗的照片。而这些照片拼凑起来,就变成使用者们从生活经验而来的“街景”,相较之下比Google过去提供的街景照,更显真实、有感情。

 

对参与的人来说,他们共同拾起了这个老爷爷的亲情记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日本Google成立网站「未来へのキオク」(给未来的记忆),邀请网友上传和受灾地区有关的照片或影像,透过收集众人创作,让地震灾民得以重温昔日记忆。

 

共同兴趣群体


同人小说(Fan Fiction)是一个挺特别的网路回收创作团体。


同人小说,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


虽然这个群体有一些其他问题,但是它提供了一个环境,让粉丝读者能够成为所爱的小说人物的另一个作者。你可想象,白雪公主的故事如果变成白雪和小矮人恋爱了会怎样?哈利波特如果最后被自己的魔法弄得奄奄一息,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是人,而是高科技做出来的机器人又会怎样?


还有,一些流行的故事书,等不及作者写下一集,同人小说网站上,却已经有人先写出来他们想要的“下一集”的情节发展。

 

因为整个群体是给非专业作者发挥创作想象力的写作空间,监管的尺寸很宽松,所以里面有些作品写得很过头,基本上不鼓励小孩子去看。但是这个平台也有些正面的果效,比方有位女孩,从来不肯阅读,更不用谈写作,十一二岁的时候同学介绍她去同人小说网站,她从那里爱上了阅读,之后还加入同人小说写作,因为在那里发表文章被其他读者和作者鼓励。之后她开始借书,爱看书,爱写作,几年后,有人看上了她在那里发表的小说,进而成为出书作家。

 

▲同人小说(英语:Fan fiction),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


在这个平台上,这些作者和读者彼此交流切磋,被原始创意刺激后回收再创造,去刺激别人的再创造,作者读者的想法刺激想法,也彼此给对方打气。几年前我家十五六岁大的女儿突然跑来跟我认罪,说:“妈妈对不起,我要认错,我去了同人小说网站有一段时间了,我还在上头发表自己的小说。”对她来说,那是第一个参加“写作团队”的经验。她告诉我,有读者的感觉真的很好!


目前基督徒的网路社群一般看起来很像是网上团契、小组,或小家。但事实上,团契功用只是一部份,是一个根基,绝对不是我们这群人感情好就够了,做甚么都无所谓。

 

整个群体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焦距和类似的兴趣或热情在主导,透过彼此的碰撞和沟通,分享资源和输入新的想法,让参与者对这个群体的共同焦聚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坚持,并且得着成长。一个新手妈妈的社群小组,只能唠唠叨叨的吐些妈妈经,还是可以非常有创意的发挥出这个舞台上最精彩的一出剧?

 

目标导向团队


另外一种形式是在一个共同目标与计画下,委身组成的集体创意群。“创文”的写作实战团队就是一个例子。


“来,咬一口”团队成立的时候,想到的是推动阅读,在网上用文字推动,那年创文主任莫非老师规定同工每个人每年要读十二本书,虽然有听到一些唉哼声和讨价还价声,但我心里想,文人光读书,有出没进多可惜,每一个人对阅读有不同的经验和领受,要推动阅读,还有甚么比上网去大声跟人分享自己从书里得到甚么养份更直接的方式?


当然,对我而言,叫一些人乖乖上网去做读书分享,还是太没创意,我认为集体的好处,除了人多,还可以有层次,我们一群人敲键盘上网能碰撞出甚么东西,这是我从起初就开始寻求,思考的。


比如专一,并不代表单一,这是我认为谈网路集体创作要有的概念。


很快,我看到这些人可以在推阅读的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的文字功力;在磨练文字功力的过程中,顺便去认识网路新媒体的威力和学习运用;在认识网路新媒体的过程中,让自己有机会拓宽包容心;最后,在被拓宽的过程中,再一次对神要透过文字做的新事对齐。


后来,参与者变成了创文训练写作的实战团队,其专一的目标,是训练写作,但是意义多层,大家一边在网上用文字影响脸书文化,传递信息,一边操练写作和作主的仆人。这就我说的,专一,却不单一。


目前写作团队当中,彼此牧养写作,回收一些网站像“换日线”、论坛报等的点子,带着使命,继续经营“来,咬一口”这个平台,盼望他们除了彼此鼓励,彼此激发出新的点子之外,也不要忘了继续在网上搜集一些好的创意、回收一下,在这个平台上使用。

 

成功网路社群的五个元素:

 

1、相异性


参与者要有足够的相异性。思考模式和知识层面类似,虽然可以省很多磨合的力气,但是对集体创作群体来说,这并不是个优点。因为一群太相像的人挤在同一口井里面,看到的天就是巴掌大。


“来,咬一口”一开始,有一位成员特别感觉不舒服,有点浑身不对劲。因为在一群感性、会讲故事、对关系书写有兴趣的姊妹当中,喜欢政治和历史、看重理论思想、有博士背景的她显得比较突出。尤其是脸书这种比较松散的,读者都是一口两口吃点心的阅读平台上,她的专长、兴趣和书写习惯在团队里面都比较突出。不能说她平衡了这个团队,而应是她让这个集体创作的团队更完整。


问题是推动集体创作的最重要方式,只有不同的人,才能够汇集不同的问题,带给群体创作丰富的面向。

 

▲专一,并不代表单一,这是谈网路集体创作要有的概念。

 

2、贡献性


每个参与者都有贡献的机会,以网路为平台的群体很容易出现潜水在那里的观察员,但其实在谈集体创作时,某个程度的贡献才代表真正的参与。如何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有贡献的机会,这是在起初计画的时候,就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3、连结性


要有适当的科技工具连结彼此。


咖啡厅的文人聚集,咖啡厅本身就是一个连结的工具,而本文主要讲网路集体创作,提供的连结工具当然就是网络有关的工具,像手机、平板电脑、传统电脑等等。


如果这个群体的参与者多数是年纪大一些的人,老花眼,打手机又是一指功的,那么列入考虑连结的工具可能是传统电脑,而且是有语音操作功能。


但如果是针对千禧代,手机一定比较方便。


再来,你们要做甚么?需要深谈细谈的群体,手机又不是那么好用。最好有视频。

 

除了平台和工具,软体也很重要。用网站还是用app?有甚么好的软体可以使用?

 

4、价值性


对在做的东西有共同的创作目标,会产生一个共同的价值感,让每个人都觉得很值得留在这样一个团体中。

 

5、架构性


群体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架构,这包括好的计画、实践目标、规矩。对准异象,让参与者分享梦想、设立目标,然后计画具体实践的方式,最后,还要定下一些规矩,有界限的社群才是一个有方向目标的社群。


我自己对“轻松聊天,就能够激发出创意”这种讲法只能认同一部分,对牛津Inklings或其他一些成熟自律的作家来说,或是一些属灵领袖定期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而能够对彼此成长都很有帮助的成功社群来说,他们自己已经设好了自己的内在界线。

 

异象、目标,的确不太需要外在的架构去限定;但是,当我们盯着这些成功社群看的时候,不要忘了网上有更多社群是废弃的坟墓,热闹一阵就没了的存在。年轻人参加手机里微信的二十几个群是普通的事,但是问他们那些群产生了甚么意义?多半都觉得可有可无。

 

▲善用集体创意,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图为拥恒文创园区以400万支宝特瓶在山丘铺成梵谷名画。(图片来源:记者游明煌摄影,拥恒文创提供)

 

结论


这些年我不断谈到利用网路去发挥影响力,散播福音的信息。常有人告诉我,他们试过,微信群、Line群,除了转文章之外,讨论很难,每次话才开头,就被岔走,后来都放弃了。


没错,网路社群早就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基督徒的网路社群,也处处可见。但是多半的网路社群,都没有生产出集体智慧和创意。


因此社群的建立,非常重要。除了建立文人创意社群,还有牧养社群、预工社群、资源社群,中介社群。包括每一个机构所建立的消费者社群,参与者社群,每一种社群,都是一种再创作出来的有机体。


我很不愿意说:“我们上网,所以我们存在”,不过对年轻一代来说,这的确是他们的状况。年轻人可以固定去教会参加一个小组,可真正使他们在一起的,却是不但在教会定时碰面,同时也能在网上、手机里、随时生活在一起的那个社群。


我们需要更有创意地去重建、运用网路社群,使他们超越“聚集一群人”和“维持联系”或“耍耍嘴皮子”、“交换一下贴纸”的功能。进入一个集体创造、集体产生智慧、集体生发力量的境地。

 

而这个转化本身就是一个回收艺术的功夫。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谁能够把社群回收过来,把它们变成一个个协作的群体,就像一堆塑胶瓶,聚集在一起,可以卖一点钱,但是,用点创意、架构,给它们一个存在的目标和意义,或许可以堆砌成一艘船,可以承载使命,航向远方。

 

 

作者小档案
马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见报章杂志,曾任“宇宙光杂志”,“真爱杂志”专栏作者,现任“北京根基杂志”作者。

同时多年经营网上博客,并有脸书专页书写。着书《游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私塾夫人”博客,“给我,你的真心”博客,“是祢”博客,“抢幸福”脸书专页。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