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下)

与读者为邻

 

文/马睿欣

 

 

【前文提要】
对基督徒博主而言,博客可以成为“邻居”,也可成为“无国界牧羊人”。在邻居的层面上,有“我在这里、无侵略性、关系导向、多元性”四大特质;而在“多元性”这个角度,基督徒博客可以用的窗口有“社会义工、社区大卖场”。本期续谈其他四个窗口,并论及“无国界牧羊人”与“文字练习场”等面向。

 

3 )心灵餐厅

 

有个退休教授,是个酷爱阅读的老弟兄,七十几岁时建了一个博客,里面专门转贴和心灵食物有关的文章,或介绍可以喂养心灵的好书和好电影。他心里的客人是不上教会但对心灵食物有渴慕的非基督徒,所以他的博客里所有文章也都围绕着这群专门对象。你不会看到他贴一篇神学文章,也不会看到他介绍查经书,当然,更没有食谱或介绍好车的文章。

 

许多博主都喜欢在自己的博客里贴一大堆文章,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学问。但是这个教授的博客,我当时去拜访时,就觉得文章篇篇都不会让你觉得白读,这就是一种细心经营过的服事。可惜我当时忘了标上书签,现在找不到了。

 

我们谈到文字事奉时,曾说不懂得写,但懂得看好书、介绍好书给人读,也是一种文字事奉。

 

现在挪到网上,懂得收集好文章,集中、归类,在博客里介绍给读者得益处的心灵餐厅老板,也是文字事奉者。

 

4 )网上主日学

 

我自己在教会教成人主日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所以我把课文重新边排,文字表达改一下,开了一个“天国店小二”。

 

这个博客在国内生意不太好,在台湾的生意倒还可以。

 

我发现要同时经营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博客很吃力。对我来讲,问题不在出稿,而在照顾客人,并且,也没有心力去丰富博客。

 

等到这个博客上场,我才真正承认,博客不是书,不能只想内容好,文笔不错就够了。基本上,多数人上博客就不想纯上课,尤其老师不是大讲员,读者更不觉得有必要,除非是我自己主日学的学生要上网补课。

 

还是回到博客的邻居特质吧!邻居就是朋友的对等关系,博主摆老师的脸孔,真的没多少人肯看。

 

所以我认为要弄个博客主日学,需要多点创意,把图画、影像,甚至声音应用进来,和读者多一点互动。“天国店小二”虽然没有高朋满座,但是我收到的留话里,有许多想在信仰上认真追求的读者,是可以建立关系、牧养他们的。

 

5 )网上小组

 

作家黄瑞怡的读书会算是这类型的博客。

 

我知道很多教会的团契或小组都开博客,主要是联络、交流和分享—“顺便开放”给外人参观。

 

6) 见证(生命故事)博客

 

目前,我觉得很可惜的是,还没有看到一个好好经营以见证故事为主的博客。

 

有很多基督徒博客都有见证,但是那些见证的表达都太粗糙,太自言自语,达不到文字事工那种读者导向的水平。同时那些见证零零星星,夹杂在一些讲道,甚至神学文章当中,整个博客散发出浓烈的宗教味,很难吸引慕道友。

 

这个类型的博客,我认为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很鼓励你们尝试。

 

其实一个好的生命见证博客,不但可以向慕道友好好传福音,也可以提供基督徒一个见证宝库,当他们周遭的人有需要时,随时可以上去找见证跟朋友分享,鼓励他们。

 

所以我很期待,能有一些细心经营纯粹都是生命见证的博客出现在网上。

 

二、无国界牧羊人

 

经营自己的博客可以成为多人的邻居,但如果你暂时无法定居博客,还有一个很棒的角色可以扮演,我称之为无国界牧羊人。

 

圣经里,巴拿巴跟着保罗到处行走,被称为劝慰之子,我深深相信,网路上也要有许多巴拿巴被呼召出来,藉由文字去鼓励、安慰、劝诫、引领许多徘徊的灵魂。

 

1. 回应

 

博客文章能够遇到好的回应者,不单博主得到鼓励,同时,使读者利上加利。如果你对文字事奉有热情,但基于种种原因,暂时无法成为一名作者,那么,你可以考虑成为一个回应者,提供他人不同角度来思考一些值得思考的课题,或是藉由已经写成的博客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丰富读者的眼界。

 

作为一个博客作者,我深深体会,好的读者回应会挑战自己的包容力,拓宽自己下一篇博文的疆界。有人认真回应,就会有博主认真写。

 

2. 引介

 

许多好的基督徒博客需要人带路。有人用转贴博文的方式向人推建好博客,也有人直接到博客留言推荐。我就碰过这样的弟兄姊妹,上了我的博客后,介绍许多网友到我的博客,也在他们实际的生活圈里介绍人来。

 

3. 劝慰

 

我收过很多次留言,都自称是“迷失的羊”︰有些仍然上教会作礼拜,但心里已经对神很冷淡,只剩宗教行为;有的是受过伤害,里面对基督徒或教会充满了苦毒;也有的根本就离开教会。他们会来留言或表态,都因为博文里有一些话语或描述摸到了他们的心,或者现实生活里刚好遭遇一些事,让他们回过头反省自己的信仰。

 

也许我们会问:这些人应该叫他们回到教会,或帮助他们和周遭小组、团契搭上线,在网路世界互动,太不脚踏实地。

 

是,我同意羊群要回神的家中,这是对的。

 

但,当羊群在外面迷路时,我们也需要在外面寻找他们,劝导他们回家。

 

网路上这些迷失的羊中,有些人是躲教会、躲基督徒都来不及的,为什么愿意主动对我打开心房?我相信是博客的“无威胁性”。

 

这,又要回到博客的“邻居”特质。

 

邻居一直都在那里,但是门关起来,不会彼此触及隐私。有许多迷失的羊,受伤流浪在外面的羊,躲基督徒追逐的羊,会愿意在博客里与我们对话,因为博客有一个固定性,一直在那里,不像从前的聊天室那么虚拟,但又有隐藏在网路世界里的隐私。

 

人的心是渴望被知道、被了解的,我们可以藉由博客去接触到的人心深度,可能远远超过平常在周遭小组团契所触及的。

 

三、文字练习场

 

博客给对文字工作有负担的人,开了一个很广的练习场,不单单在文笔上磨,也给人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结合不同媒体去创造一个影响生命、牧养生命、滋润生命的网上空间。

 

除了自己开博,练习用精简但非常对焦的文字去别人的博客与博主对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刺激其他读者的思考,这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操练。

 

操练自己“负责任”地写,也操练自己和读者间有双向沟通。

 

脸书(Facebook),是博客户退烧后的另一波。我们今年由服事了十一年的家庭区转战社青,我先生自知他人出现在年轻人当中会被以长老款待,所以就学上Facebook,从那里出击,和年轻人作朋友。

 

果然,网路里年龄背景的威胁感真的比较淡薄,半年下来,他不但可以打入他们当中,而且也在里面用文字牧养他们。

 

我先生不是写文章的人,开个博客对他的文字负担仍然太大,但是脸书上一两句的提醒、分享和鼓励对他就刚刚好。

 

他开玩笑说,有个年轻人不灵修,每天就上Facebook读他的分享当灵修。

 

我自己会认为,博客能够以文字服事的深度比较够,但是脸书更普遍化,无法读八百、一千字博文的人,在脸书上读三、五十个字是愿意的。

 

对写者来说,如果写博文的负担太大,不妨考虑从脸书,从你自己所熟悉的朋友开始,并且,你还是可以在脸书上成为博客的推荐人。

 

 

四、思想三温暖—叛革(Rebelution)

 

Alex and Brett Harris这一对双胞胎兄弟,来自敬虔爱主的家庭,是在家教育的孩子。当他们正值叛逆的青少年阶段时,为了对抗低期望、低标准、鼓励享乐的流行文化,他们合开了一个很特别的博客,叫作“rebelution”(暂译叛革,即叛逆rebellion和革命revolution的合称),象征他们把青少年对权柄的叛逆转化为对自我期望低落的反叛革命。

 

三年前我女儿因为参加第一届全国背圣经大赛初赛入选而有机会到华盛顿DC参加决赛,其中有个晚上的讲员就是这对兄弟。

 

他们提到当时开这个博客,两人只有十六岁,只是想疏发内心对扭曲青少年形象的文化作点解释和抗议,没想到这个博客一开,就开始有基督徒青少年上去留言,告诉他们说:“我很惊讶,竟然美国的青少年也有和我想法类似的!”然后许多年轻孩子把这个博客介绍给他们教会的朋友,学校的同学,兄弟不单写,也和读者对话。他们兄弟都非常惊讶,之后,一个十几岁孩子写的博客,后来变成一场运动“Do hard things”(做难事)。这对兄弟,也成了到处演讲的年轻讲员。

 

当他们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原来是一人写一个,几个星期以后,他们决定把这两个博客合并为一。

 

哥哥开博时,写了一封电邮给二十个朋友,告诉他们自己要开博客了,我想在此分享一下这封email的内容:


这封信是要向你们宣布我的新博客。

 

这个博客不是我个人的情感日记,也不会专注在我个人生活发生的一些事,我想做的,是由基督徒的观点,去讨论一些话题。希望当这个博客发表的时间越长,这个博客的目的会越清楚。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已经在写博客,类似我正要开始的博客。我甚至欢迎再有人加入并写这样的博客。我期待这是一个网络,彼此扶持,直到我们在网路群体中的存在越来越稳固,并且,成为基督徒在各种话题上的真理表达者。

 

我祷告我们在博客群体中的出现,不单只是一群敬虔的年轻人,更是一些可以提供超过个人认知的、值得信赖的资源供应者。

 

在如此忙碌的生活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滴到网路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滴,但是,当我们同在一起,在基督里合一时,靠着恩典,我相信,我们可以填满那些凹陷之处。愿神祝福你们。

 

打那美好仗的Alex Harris

 

五、结论

 

当神藉由网路,把世界拉到我们的眼前时,你我要问,我们看见的,现今的机会是什么?

 

前几天在YouTube上看一个作家的访问,有点感叹。

 

这个作家在二、三十岁这批网路世代中,非常欢迎,人称当今最红的网路作家。他笔名叫“九把刀”,前阵子拍了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又是大红,卖了三亿多台币,至今还在发烧。

 

他在访问结尾里面讲了一句话:“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喜欢的东西,都是大部分人喜欢的。许多人爱听五月天,迷周杰伦,我也是,人家爱上网,我也是,所以我想,就因为我像大部分人,喜欢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所以我所做出来的东西,也会被很多人接受。”

 

我听了他的话,想了很久。

 

因为我们在教会久了之后,会努力强调我们的不同,不会太去珍惜我们和外面非基督徒之间共有的需要和立足的平面。

 

比方说,现实生活里种种最平凡的话题和关注,比方说,博客、脸书这种大家都在游荡的网路平台。

 

当我们想到这些“世人”喜欢和逗留的平台时,多半想到的是保护自己和下一代,或者去对抗,怎样和世人不同。

 

但也许,普通和大众化真的是我们可以走进别人生命的机会。

 

想到要来分享博客写作时,我有点迟疑要把它当成使命、呼召这么大的主题来分享。

 

当我仰望神的时候,神给我的开启是用与读者为邻的角度来谈。

 

要把博客写成一个运动,不是大多数人的事,但是,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很多很多普通的博客,派出很多很多基督徒到网路上,和人作邻居,让网路上的居民,左也碰到基督徒的邻居,右也碰到属神的家庭。当他们要向“左邻右舍”借盐借糖时,每敲一扇门,就看到里面墙上挂着“神爱世人”、“基督是我家之主”的牌子。

 

▲让网路上的居民要向“左邻右舍”借盐借糖时,每敲一扇门,就看到里面墙上挂着“神爱世人”、“基督是我家之主”的牌子(照片取自网路)。


或者,让网路上的居民,总是有非常热情,会关怀的基督徒邻居去敲门,向他们问好。

 

也许,我们在热络邀请人到教会来作家人之前,真的需要先到网路上去,藉由博客,与读者为邻。

 

 

作者小档案

马睿欣,小留学生,硕士毕业,旅居海外廿馀载,文字工作者。

文章曾散见各报章杂誌,曾任宇宙光杂誌专栏作者,现任《真爱》杂誌专栏「理家理心」作者,著有《遊子足音》散文集,亲子教养部落格「私塾夫人」作者。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