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属灵的眼光阅读万事 Part 2

——阅读生活,生活阅读

 

文、供图/马睿欣

 

 

前言:前期(41期),提到阅读生活是一种透过观察、聆听、参与、想象,大地万物、宇宙人生、现实种种的经验、体会和悟。本文从“阅读生活的途径”来继续带领你我阅读生活的新景。本文分(上)、(中)、(下)篇刊登。

 

阅读生活的途径

 

怎样阅读生活?生活阅读有没有一些技巧?方式?

 

一、感官


很基本,也很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运用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听觉,这些都是神创造的杰作,但是我们常常“省着用”。你这两天闻过什么气味?那些味道让你想到什么?曾经在怎样的情况下闻过类似的气味?当时的心情或感受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坐车或开车时,在车上看到最远的东西是什么?这星期曾摸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在教会里,除了人讲话的声音和音乐,你还可以听到多少种不同的声音?

 

我们家老三有亚斯伯格症,这样的孩子通常脸部缺乏微表情,让人觉得他们不是大哭大笑,就是面无表情。他对一种扑克牌游戏特别有兴趣,就是我们所谓的“吹牛”。我很高兴他可以玩这个游戏,因为亚斯儿很难说谎,不是因为他们道德崇高,而是因为他们若认定一件事,就很难有转圜。刚开始他一直输,但是后来他开始骗到我们了,不过玩了一阵子,突然他每次造假,我老二都抓得到。她很得意地告诉我们,每次弟弟放假牌,眼球就会稍稍往上看一下。这就是观察力,当大家注意的是手上的牌,猜的是还剩几张时,看到一个微小的动作就差别很大。

 

读书从视觉开始,看不到文字就甭谈内容的吸收;阅读生活也从感官开始,不懂得运用感官,就很难谈到从生活阅读到什么。感官刻意变换着运用时,往往带来惊喜。习惯灵修时要放诗歌音乐?试试什么音乐都不放,让家人洗澡的声音,隔壁车库的声音当背景,看看你领受的有什么不同。

 

每个人都有擅长使用的感官,有人观察力好,有人听力好,有人要碰到才有感觉。不妨刻意地给自己一些挑战,比如,如果你进到一个场合通常是先观察,那下次你就刻意先听,先闻气味;当你拿到一颗苹果很想咬一口的时候,不妨先闻闻那苹果的味道。

 

 

二、创意

 

阅读生活,除了要懂得善用感官,还要有创意。什么叫做有创意的阅读生活呢?

 

以洗碗为例。运用感官,我会去感受肥皂水软软滑滑的质地,会去听洗碗时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会去闻一下整个厨房人去楼空只剩下自己的气味。但运用创意时,我会边洗边想象:如果我是个丫嬛,洗的是皇上用过的碗,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如果我洗的不是一个碗,而是自己的心,我会怎样去洗它?

 

多年来做着最平凡重复的家事,让我发现整理一个家跟整理一个人的内心,有好多类似的地方。这些启发,不是突然灵光一现而产生,更不是我拿起笔来要写作时,用文字勾划出来的内容;而是在日常生活做家事的现实中,除认真地参与、感受之外,常常问自己:反正每天都要重复的事,除了做完之外,怎样能做得更有创意?

 

懂得跟自己玩游戏就是创意的一种。比方去餐厅吃饭时,打开菜单,点完菜,你可以想想:嗯!这麻婆豆腐,可以取什么名字更吸引人、更凸显它的特色?你有没有数过一天可以看到几张笑脸、几张生气或忧伤的脸?

 

有位作家建议,当你看一幅画的时候,不妨想想如果你是画家,你会从那幅画的哪个角落画起;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不要急着读,先想想如果你是作家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会讨论什么内容?

 

生活当中有脑力激荡(brain storming)的机会时,天马行空地抛点子,是操练创意最好的方式。不要急着想这点子的可行性,其实很多有创意的东西起初都显得不可能,太荒唐。我常常讲,点子是不要钱的,讲讲也爽;不能讲,想想也是一种创意操练。

 

当我读一本爱情小说的时候,可以想:如果我是女主角的妈,我会怎样感受和解读女主角的爱情?如果我是女主角的爷爷呢?当我跟我儿子为某一件事吵架的时候,我也可以想:若我是隔壁老李,听到我们吵架的内容会怎么看?——通常只要变换角色,很多争执都变得没必要了。

 

当生活阅读加上创意的时候,你读到的平凡生活,常常会从平面变成立体。

 

 

三、参与

 

台湾广告界非常有名的作家李欣频曾经说过,每次她去旅行的时候,不管是面对一个非常的景观,或是一家六星级的高级旅馆,她总是告诉自己:在这个时刻,我拥有这些。所以她毫不客气地去使用、享受那个地方,或是那段时间。

 

她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提醒。我常常活在拥有却不拥有的状态里:跟家人旅行到雪地,拼命想着孩子会不会穿不够,昨晚有没有睡暖;吃饭的时候,拼命想着脸书团队的点子;我儿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张画叫我去欣赏,我却盯着他的脸问:“你吃完饭没擦嘴啊!?”

 

也许你们的“病”没我这么严重,但或多或少,我们都有那种站在舞台上,却是个局外人的状况;甚至更可悲的是,要等到回忆的时候,自己好像才真的终于上了舞台。

 

前面当你们在听我讲运用感官或创意连结的时候,也许忍不住会问:“我哪有这么多美国时间啊!”

 

没错,阅读很重要,但每时每刻捧着灵修书籍阅读的人往往只是怪伯伯或怪婆婆,不一定是属灵人。生活阅读要花时间,要使点力,似乎不是随时随刻都可以做的功课;但不要泄气,就像读一本书,不同程度的阅读,会得着不同的东西。如果用感官和创意去生活阅读对你来说仍然困难,我还可以提供一个最最根本的功夫,就是参与。

 

我每年属灵书籍的书单上,都会有传记。我读传记时,不太默认什么目标——想学到什么,知道什么。我读传记,就是接受作者的邀请,去参与一个人生命,跟他(她)去到他(她)的出生环境、成长过程,参与他(她)生命中的大悲大喜。很多的感动和领悟,总是从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得着。

 

阅读日常生活,也是这样。你每天做的、经历的,不一定是最有趣味的;但是在认真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读出一些感动和领悟。或者,你不觉得被感动或领悟什么,但是透过参与,其实我们这个人也在被影响、被改变。

 

日常生活,我们似乎都在;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身体在,并不去积极参与。有没有认识这样的人:没有读过太多书,也讲不出太多道理,但他们就是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参与现实生活,也可以从生活中读出一些发人深省的感悟。

 

台湾知名亲子作家卢苏伟,小学五年级才学会认字,国中念特殊教育班,大学考了五次,最后他以第三名从警察大学毕业,并成为地方法院的少年保护官。正当他越来越出名、书本本畅销、到处有人抢着邀请去演讲的时候,他不识字的父亲临终前却告诉他:“很亮的地方不需要多一根蜡烛,但是黑摸摸的地方,一根蜡烛就很重要。我们要一辈子都在黑暗的地方作蜡烛,不要到亮的地方去发光。”

 

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卢苏伟,让他决定在名利向他招手的时候,选择一个相反的角落,去守护那些需要小烛光的人。这个父亲如此的结论不是从书来的,因为他不识字,也不听演讲,又不上网。这是他从平凡生活中阅读出来的领悟。

 


关于度假,大家可能都有经验:度假不见得像外表看来那么美好,虽然去的地方很美,但是一家人紧密接触,很容易擦枪走火。我们家也是如此,两个女儿从学校回来,一段日子不见,要适应她们的改变—好的跟不好的。一次不开心或口角,可能假期就溜走了大半。但这次度假我不断地跟神祷告:我要好好拥有这个假期,好好拥有跟家人亲昵的时光,其他都不重要,包括自己对假期的期许都不可以介入打扰。所以如果小姐们不开心不讲话,我就尽情欣赏美景;如果儿子不合作到了景点不肯下车,我们两老就傻瓜似地在山水前自己拍照;而当他们愿意的时候,我也不放过用力拥抱他们、专心聆听他们的机会。

 

这就是参与。对生活,没有热情的参与,就没有深入的阅读。

 

基督徒特别容易“活在盼望中”,而对眼前,常常看见问题,看见不可能,然后就进入未来盼望的等候中。

 

当我灵修读到耶稣在井边和撒玛利亚妇人对话的时候,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事,用新的一点打醒我:他们的对话中,撒玛利亚妇人不断在提将来,将要;而耶稣一直要告诉她:现在,眼前的我就是。

 

生活就是神给我们的一本非常好的灵修书籍,但是,我们常常在等着有空的时候,坐下来,泡一杯茶或咖啡,才来好好读。

 

我们不单要尽力参与现实生活,还要常常省察更新自己参与的状态。

 

 

 

作者小档案
马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见报章杂志,曾任《宇宙光杂志》,《真爱家庭杂志》专栏作者,现任《北京根基杂志》作者。

同时多年经营网上博客,并有脸书专页书写。著书《游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私塾夫人”博客,“给我,你的真心”博客,“是你”博客,“抢幸福”脸书专页。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