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青春的荣耀

抢救年轻人的贞洁

 

文/廖美惠

 

▲「女兒,願這枚戒指提醒妳保守自己身心靈的貞潔,直到成婚那天完全交託給妳的愛侶,願神幫助妳!」

 

状况1
为儿子收拾打包,即将送他上大学的前一晚,吴太太进入爱儿房间,几番踌躇,终于握住他的手,说:「儿啊,在你上大学之前,妈咪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希望你答应—保持婚前守贞……」
儿子尴尬地把头蒙在棉被里说:「妈咪,妳让我感到很难为情耶!这个话题,让我感到很不自在……」几秒钟之后,儿子突然从被窝里探出头来,好奇地问:「那爹地、妈咪也做到婚前守贞了吗?」
一时之间,吴太太不知如何回答,陷入一片沉默……

 

状况2
舜子和幸华从小在同一教会长大,如今两人论及婚嫁,打算半年后结婚。花前月下,舜子情不自禁想要跨越最后一道防线。认为两人既然以心相许,一夜激情以身相许又何妨?婚期指日可待,还需要再等吗?

 

针对状况一:父母如何对孩子说?


《Breakthrough Parenting》一书作者约翰‧麦斯威尔(John Maxwell)在书中提到,他不是没有遇见过试探,也不是没有过机会。但是他了解当父亲对婚姻不忠时,很容易地,儿子就跟著学,也对婚姻不忠。淫乱之罪祸延三、四代;父母若曾在性领域犯错,因著耶稣基督的恩典,选择悔改,诚实面对,反而能帮助儿女抵挡性诱惑。

 

新泽西州若歌教会陈德春师母具有多年心理辅导经验,她表示,父母在处理这方面话题时,要能沉得住气,对年轻人说话口气要像对待成年人,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日的交流。只有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下,才能发挥有效沟通。陈师母提醒,父母不要刻意把自己塑造成「柳下惠」或是「圣女贞德」,向孩子真实地说明沟通才是上策。

 

有两个未婚成年儿子的陈德春师母,从自己身为母亲的角度来说明:原则上,性教育话题由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较佳,但也并非没有弹性。师母强调,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父母想像中多得多。但有知识并不等于有自制力。父母应把握说的时机,不要轻易落入「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的说教论理,反而达不到效果。

 

儿童期阶段,陈师母会把标準答案直接告诉孩子,重要话题包括:「神造男造女的不同、婚姻的目的、神制定诫命是基于保护、婚前性行为的后果……。」青春期阶段,师母采用反问式交流,比方说「男孩、女孩在青春期有何不同的反应与表现?为什么不要单独约会?……」探知孩子的了解程度,以及保持良好对话关系,并适当提供相关书籍。孩子年龄渐长后,就改用完全开放式的交流,例如:「当你看到女孩子那样的穿著,你有什么想法?」「当你碰到性试探的时候,你会怎么办?」……直到今日,陈师母的两个儿子仍能和父母坦然沟通这方面话题。

 

为人父母费心、费力、费财,好不容易把孩子教养长大,不要把所有心力单单放在儿女课业学习,而忽略与儿女沟通「婚前守贞」此类攸关重大的议题。父母自己一定要有备而来,先阅读学习相关书籍,再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但是小心,别让自己陷入和儿女唇枪舌战之中。

 

针对状况二: 教会可以做什么?


策略1:婚前辅导


若歌教会英文堂张宗培牧师,过去两年来,曾为十二对新人證婚。他表示,租借若歌教会举行婚礼或是请教会牧长證婚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教牧的婚前辅导。「婚前守贞」这个议题,正是辅导中极重要的一环。

 

教会婚前辅导期大约六个月,辅导过程中,双方必须诚实回答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包括:「有没有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是否已经处理?」等问题。透过牧师、男、女被辅导者,三方一同面对处理这个议题,并协定婚前男女双方最亲密的界线仅止于何处。

 

「婚前性行为对年轻人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挣扎!」就如前面状况二所述,张宗培牧师在辅导过程中,也曾遇到新人疑惑询问:两个人既然迟早要结婚,婚前共度春宵又何妨?

 

张牧师除了教导圣经原则,也对年轻人传达正确价值观(value)、沟通(communication)和责任(responsibility)的真谛,作为日后维系婚姻的重要根基。此外,他也提供辅导中的年轻人几个实际可行的建议:

 

1. 约会时不要单独两人在房间内或车内,尽量选择在公共场合。
2. 晚上超过九点就应该道别分手。
3. 找一个可以信赖的属灵夥伴,当有挣扎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人倾谈、祷告。

 

策略2:贞洁戒指

 

若歌教会一向重视青少年事工(Youth Ministry)。每年邀请不同讲员讲授守贞相关课程。叶静蓉师母去年受邀,对教会内九到十二年级的女孩主讲贞洁的意义与重要。当天上完课后,她为每位女孩準备一个小珠珠编成的戒指,告诉女孩们这是象徵贞洁的戒指(Purity Ring),并带领这群女孩祷告,以戒指与神立约,保守身体、思想和心灵的贞洁。

 

叶师母请女孩们回家之后,转告母亲这个戒指的意义,并请母亲更换一枚戒指。女孩不仅是和神立约,也是对母亲承诺,持守婚前贞洁。

 

叶静蓉师母表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从大女儿得到的灵感。七年前,女儿当时还是九年级学生,某日从若歌教会回来,要求一个贞洁戒指。不久,师母拿出她母亲在婚前送她的戒指,并说明这是当年外婆给的,象徵与神立约;这戒指提醒她,倚靠神保守贞洁直到成婚之日。叶师母为女儿戴上戒指,为她祷告祝福,期盼女儿也能「传承」持守下去。女儿很受感动,七年了,女儿已经交了男友,这个戒指,依然紧系指间。

 

贞洁戒指源自美国基督教团体推动的「真爱要等待」运动(True Love Waits),其中麦道魏(Josh McDowell)是主要支持者之一,著作等身的麦道魏特别为年轻人著书《为何真爱需要等待》(Why True Love Waits,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简体版,2004)。

 

▲願青少年在父母與教會的守護及神的恩典中,享受純潔無瑕的花樣年華。

 

策略3:一起上课

 

不过,近年有一项调查报告提出警讯:「贞洁戒指并非特效疫苗。你不能期望在中学时期接受一次疫苗就可以保护学生平安度过高中生涯。贞洁讯息需要反覆强调,巩固信念,才可以真正影响行为。」

 

有鑑于此,马利兰州一所韩国教会设计课程,让亲子一起观看由美国爱家机构(Focus on the Family)出版的《Preparing for Adolescence》教学录影带。利用週末或退修会期间,让父亲和儿子一组、母亲和女儿一组,分别观看以圣经为原则的青少年成长录影带 (婚前守贞是其中主题之一 ),看完后分组讨论。根据这群家长反应,平日父母工作忙碌,忽略与孩子互动也少有相同话题,自从和孩子共同上过课程后,有相同的基础点和认知,日后亲子沟通显得轻松自然、容易许多。

 

 

对抗放纵情慾的世俗文化

 

华人成长环境中,对于「性」的了解模糊不清,父母常常避而不谈,什至视之为「不可说的祕密」。就算谈了,也仅限于不要未婚生子之类的恐吓之语。很多家长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婚前性行为不会发生在我家孩子身上。

 

今日世界各地的传统婚姻观和爱情观已经遭遇巨大挑战与破坏。中西社会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视婚前性行为有违道德,反而误以为是打破窠臼的趋势,打著爱情自由的旗帜,放纵情慾。许多教会面对此现象常有沉重的无力感。

 

青春,是神所赐美好的生命活力,然而在媒体的大肆渲染和乖谬世俗文化的诱惑下,误用青春的年轻人,活出一连串本不是神为他计画的错谬人生:性交、同居、堕胎、辍学、感染性病、情感伤害……年轻人因为对爱与责任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深入,等尝到苦果之后,才知后悔莫及。

 

父母和教会不能再坐视不管了,时间不会自动提供答案。我们对抗的不是年轻人,而是错谬的世俗文化。若放任年轻人单独面对现世放纵情慾的狂涛骇浪,他们势单力薄,必难以抵挡。切盼父母、教会与年轻人三方同舟共济,携手合作,最重要的是让神介入这场抢救年轻人婚前守贞的战役,必能期待恢复神所赐予、那青春的荣耀。

 

与美国青少年性行为相关的统计
‧每年约有一百万名十五至十九岁的少女怀孕。
‧约有三分之一青少年在十五岁之前发生过性关系。
‧每年约有三百万青少年感染性病。
‧每年约有六到十万少女因性病造成不孕。
‧因怀孕而结婚的青少年,80%在五年内以离婚收场。
‧保守的基督徒青少年中,约有77%女孩及68%的男孩立志在婚前守贞。
(资料摘自︰真爱杂志34期)

 

延伸阅读
‧《性、爱与婚姻》,叶高芳,台北,道声,1997。
‧《为约会立界线》,克劳德与汤森德著,刘如菁译,洛杉矶,台福,2004。
‧《青春期孩子的心,我懂!》,史葛利与史葛雷著,岳景梅译,台北,爱家出版,2002。
‧《青春的契机─辅导青少年的圣经指导原则》,保罗‧大卫‧区普著,娄晓兰译,洛杉矶,台福,2004。
‧“Courting, Dating & Hanging Out,” David Payne, LifeWay Press , 2000.
(书目推介:廖美惠)

 

 

作者小档案
廖美惠(前排右),新州《汉新月刊》特约记者,曾获纽约独立媒体协会(Independent Press Association)新闻报导首奖。有钱时,喜好自助旅行;有灵感时,喜好采访写故事;没钱没灵感时,喜好大量阅读。与夫婿王治元育有一子一女。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