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刘三不讲古
文、供图/吴丽敏
▲刘晓亭牧师在新泽西州的台语归正教会主讲“幸福的人生”。
“美国宣教?宣教不都是去偏远贫穷地方,什么时候‘去美国’也是一种宣教?”这是从刘晓亭牧师的宣教网站“刘三的希奇世界”(http://www.liu3.org/)有关他到美国宣教之文。许多人都认为,宣教即是往偏乡、贫穷的国家传福音,正如当年国外的宣教士到中国或到台湾宣教。
“既然圣经说‘往普天下’,那么正如约翰卫斯理所说‘全世界都是我的牧区’啊!不然的话,美国很多教会暑假回台湾的团队怎能称为‘短宣队’?因为台湾条件也不错啊,显然,基督徒不管去哪一个国家,只要传福音都是宣教,因为不管富足缺乏,人对福音的需要都是一样的!”
—刘三牧师(http://www.liu3.org/index.html)
2015年初,刘晓亭牧师受聘至“圣地雅歌台湾基督教会”(Taiwanese Lutheran Church of San Diego)担任主任牧师;2016年3月4-20日受邀到美东纽约、纽泽西州各教会传讲信息,并分享宣教异象。《神国》杂志特约记者吴丽敏此次陪同刘牧师到各教会分享信息,以下是记者代《神国》杂志对刘牧师的独家专访。
KRC:是什么感动让您决定要来美国宣教?
刘:自从几年前离开台湾前往纽澳宣教,随著网路的普及,我开始领受“全球化教会”的概念,懂得用整个神国的观点来看各区域华人教会的角色。2014年接受邀请到美国巡迴讲道,不仅从西岸到东岸,还顺道经过夏威夷。过程中更深体会“全球化”的真实,领悟到几十年前上帝带领北美移民教会的建立乃是为了今日宣教的缘故。时至今日,这些教会已对全球华人产生莫大的帮助,也为新移民事工带来关键影响。为了传递这样的异象,于是接受圣地牙哥台湾基督教会邀请担任宣教牧师,并得到教会支持每月至少二次至全美各地华人教会传递负担。
▲刘晓亭牧师在纽约长岛迦南教会分享。
KRC:请谈一谈“Global church 全球化教会”的概念及要如何落实?北美的教会能做什么?
刘:所谓“全球化教会”指的是网路世代已经真正带来“地球村”生活型态,全球人口四处移动,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地方local教会”势必要升级,进入使徒信经说的“圣徒相通”时代,也就是教会合一,全球只有一个主任牧师就是耶稣,教会更有弹性地彼此支援。也就是说教会资源即将进入一种“全球化”时代,人才会四处移动与支援,基督徒的合一将呈现新的风貌,不只是组织结构上的统整,而是在异象使命上的连结。
全球化教会有二个特色:
第一就是找到自己在全球的角色。举例来说,马来西亚的华人自幼熟悉多种语言并且吃苦耐劳,又身处回教区域,可说很具有适合受训作宣教士的背景。
再以夏威夷为例,这是全球知名观光岛屿,岛上教会非常适合成为整个神国的“休养疗伤站”,举凡宣教士与牧师安息年,或是有丧偶之痛与情感创伤都很适合到此一遊,透过当地教会团体的接待使人重新得力,当地教会的信徒也很适合接受一些祷告训练,成为一个“属灵护理站”,专门让人重新出发。
第二就是透过网路资讯的流通带来教会之间资源的流通。首当其冲的就是宣教的方式,在过去,受到时空限制,短宣呈现一种阶段性运作;但是在网路的连结下,短宣可以成为持续性运作,队员彼此透过网路社群不断保持联系,可以让宣教果效持续,甚至带来后续参访。这对偏乡福音事工有很大的帮助,也使得教会与教会之间会渐渐提升为一种“牧区”与“牧区”之间并肩作战的关系,有点儿类似缔结姊妹教会的概念,让不同教会之间因著共同的异象而资源共享。
全球化教会使得资源由传统教会的围墙被释出,资金与人员都得到最大化的运用,各种专业人才都能彼此支援,这对福音广传有著莫大的帮助。
▲台湾外省第二代的刘晓亭牧师在纽约新城归正教会用台语分享信息,本籍台湾的苏桂村牧师(右)用华语为刘牧师翻译。
KRC:您对北美台湾基督徒乡亲有什么勉励及建议?
刘:北美教会是最适合推动全球化教会的区域。以圣地牙哥为例,这个地区是全美热门退休地点,因此,教会可以用“银发族教会”为定位,吸纳全美各地的亚裔基督徒前往。这样的集结不仅对于当地福音事工有助益,也能带动亚洲的银发资源前去服务,例如引进赞美操与松年大学,让台美更多互动,扩展银发族事工的新视野,不会只限于单一地区;并且以此为基础再来推动其余年龄层的福音工作。
再以湾区为例。湾区人才济济,当地教会若能瞄準两岸优秀人才,投入更多资源在职场福音工作上,必定能够大大影响下一代的华人领袖。这就是全球化眼光带来的教会新视野。
同时,全球化教会的趋势刚好也能解决北美教会老化与凋零的窘境。北美教会落实全球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多引进家乡教会人才,例如,更多邀请并接待亚洲基督徒来短期体验,让亚洲短宣队来美国学英文,并把亚洲教材带进来服事儿童主日学就是很好的做法,可以让因人力短缺而疲于奔命的本地同工得到休息。北美教会可以列出自己教会需要的人才至亚洲征询,让短期人力来轮替教会紧绷的同工,提升同工事奉品质。
▲2016年3月,短短两周之内,刘晓亭牧师讲遍大纽约区的各教会。图为刘晓亭牧师在布鲁克林的教会讲道。
KRC:您到美国宣教一年,请分享在这一年中几件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刘:在美国四处传道一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帝非常重用台湾基督徒,在各个城市,几乎都遇见火热的台湾基督徒领袖愿意为神国摆上,不管是婚姻事工或是佈道工作;同时也见到两岸三地基督徒的合作与努力,许多教会都有英语、华语以及广东话事工,让人感受到神交托给美国华人教会的宣教使命。
台湾基督徒乡亲不妨认真思考,上帝为何带领自己到北美,绝非安居乐业而已。这么多优秀人才聚集在一起,是否能对家乡做出贡献,培养故乡子弟,同时也鼓励台湾乡亲多跟中国的大学生接触,让下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对台湾人留下好印象,让台湾人的思想与品格对大陆同胞产生正面影响。这不管对神的国或是对两岸的实质关系都有帮助。
KRC:您在美国牧会、宣教,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刘:北美的基督徒住处分散,同时生活忙碌,很不容易聚集,周间几乎无法推动任何聚会,不像台湾教会这么灵活。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教会的合一相当困难,时空限制让彼此只能各自努力,不易彼此相顾。
北美信徒的生活比亚洲安定,因此,信徒比较安逸,内在动力比较需要点燃,同时信徒知识水准高,同工起来需要更多时间整合。
▲纽约的弟兄姊妹们热情款待刘牧师。
KRC:请分享您这一年对北美华人教会的观察与感想。
刘:一年来,看到北美华人教会处在一个“转型期”,聚会人数几乎都在下降,传统的教会型态日趋僵化;然而,危机也是转机,就是这样的体质才提供了转型的无限可能,只要看到新的方向,只要勤于跟家乡教会连结,一个教会当中只要邀请20-30位家乡青年短期来访,让轮转人力取代传统固定人力,找到新的全球化节奏,势必带来新局。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忍受的,华人依然大量湧入,北美教会生机无限,台湾基督徒留下的属灵资源为的就是今日的宣教,持续引进亚洲丰盛的属灵资源,让北美与两岸互联网成为华人福音事工的新枝干,这样的福音爆炸力令人期待!
▲刘晓亭牧师与本文记者吴丽敏合影。
记者侧写
笔者认识刘晓亭牧师,乃因2015年10月间跟著BRC伯特利中心参与多伦多华福年会的马雅各掛图展的服事,无意间认识与刘牧师熟识的陈钦文牧师。借着BRC的联结与安排,而有了此回3月4日至14日二十场的美东巡迴佈道,其中还包含参加了纽约、新泽西的教牧同工联谊会。
在陪著巡迴佈道的当中,观察到刘晓亭牧师平易近人,恢谐幽默,总能把圣经真理透过有趣的小故事,让会众在笑声中深刻领会。他也不畏辛劳地参与了老年团契、妇女团契甚至餐福团契,还有迦南圣经学院分享,主题多元化,从“长辈的价值”到“年轻人的生涯规划”,次次都有精辟、新颖及独到的见解,甚至聚会之外也乐于跟众教会牧长分享“新媒体宣教”以及“全球化教会”的新观念。
能看到《刘三讲古》的主角从萤幕中蹦到眼前,更是很大的震撼。刘牧师多才多艺,几次分享当中还有抒情歌曲的表演,歌声优美;刘牧师还特别喜欢打桌球及篮球,并注重借着运动与音乐来宣教。除了牧会及四处宣教之外,也在网上几乎每天都撰文,同时也出了好几本畅销书,其中《穿越时空看圣经》还荣获去年台湾的“金书奖”,另外还在周一至周五为GOOD TV不间断地播出《刘三讲古》,产量惊人。除了台上、电视上、文字上精彩的分享,也做家庭辅导,陆、海、空三管齐下。
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刘牧师私下竟然感慨地说他“能做的只有一点点”,并且常常在思考“我还能再为上帝做些什么呢?”让人惊叹他过人的精力,想到《百年殉道血》一书里面宣教士殉道前也曾有着这样的感慨。我回答说“通常已经做了很多的人,才会发现自己很有限。”看到刘牧师这样,再也不敢说自己很忙没时间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