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世代经济趋势】
普世经济前景对千禧世代的挑战
文/温英干
本文拟简单预测二十一世纪末叶的国际经济趋势以供读者参考,特别是对千禧世代。千禧世代(millennials)指1980至1999年间出生的一代,在美国估计八千万,占美国总人口(2015年6月约三亿三千万)的四分之一。到了2030年代,千禧世代正处于卅至五十岁之间,为世界各地的中坚领导人物,及至2050年代,千禧世代已经大部分交棒给下一代了。2030至2050这廿年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见将发生不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及环境危机,需要千禧世代来领导、解决。其实许多年轻世代正在思考解决方式,包括发展替代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
过去我们已经看见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例如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初期和1980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机,及最近2008至2009年的金融海啸,也看到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例如1976年东亚危机。本文将提到未来如果还是因循苟且,不改变现状,不放下各自利益,通力合作,世界可能陷入更深层的危机中。如何在各种危机中寻求解决之道,“拯救”人类免于崩溃,需要千禧世代深谋远虑并提出解决方案,否则世界经济体系有可能一夕之间土崩瓦解。探讨经济危机也可将注意力放在圣经的末世论,了解神一直在掌权,也相信基督信仰永远带给世人最大的盼望。
由于相关文献众多,在有限篇幅中未克仔细讨论各种危机,这里仅提出几个重点:
一、过去两世纪经济繁荣导致未来经济危机
这是一种矛盾现象──未来有许多经济及环境问题竟然是来自过去两百年前所未见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全球经验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兴起
现代经济发展约于1760年代,与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1776)同时代,也与从英国开始、蔓延到欧洲及北美的工业革命同步(1760-1840),也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
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以机器代替手工,然后开始发展新的化学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这些新兴产业不仅创造就业机会,也大量增加生产量。1(因篇幅所限,所有注释在此省略,留待网路版刊登)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捩点,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层面。平均收入、生活水准及人口开始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在工业革命之下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早期,人口曾短暂下跌,但从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由于生育率增加及死亡率减少,人口呈现大幅增长。 2
2.生活水平的增长史无前例
经济史家麦可斯基(Deirdre McCloskey)称为十六倍增(factor of 16)─西方社会目前的消费水平是十八世纪初期伦敦住民的十六倍:包括食物、衣服、住房及教育等。学者估计,全世界每人国民所得(以国内生产毛额GDP来衡量)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几乎没有增加过。经过数千年的停滞,资本主义约在1750年开始增长,首先在北欧及美国,后来分布到世界各角落。3
根据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也大幅上升。该则报告主笔马立克(Khalid Malik)说:“工业革命是攸关一亿人口(工业国家)的故事,但这(发展中国家)却是牵涉数十亿人口的故事。”4 这也预表未来国际政治与经济势力将从先进国家(北方)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南方)。
3.自然资源因经济增长而耗竭
现代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已开发国家(先进国家,或称工业国家)在十九世纪率先开采自然资源,以促进工业革命;在二十世纪能源消费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今天世界能源消费的80%靠石化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此外还有地下矿物如稀有金属,主要用来生产工业原料。此外深耕农业也会加速自然资源的耗竭,造成森林减少及水源污染。当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加及经济增长快速时,长期且无限制大量开采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造成的问题,引发普世未来各种危机。5
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石油。人类发现石油好几千年之久,却到十九世纪中叶,石油才被大量开采及使用。1910年之前在几个国家发现大量储油─包括加拿大、印尼(荷兰统治)、波斯、祕鲁、委内瑞拉及墨西哥。那时殖民帝国开始开采石油,但直到1950年代中叶,煤炭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之后石油才迅速取代煤炭。今天90%的车辆燃料使用石油,在美国石油也占能源总消费的40%,但石油只占发电的2%。石油用途广泛,除了车辆外,也成为工业化学产品的基础材料,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料来源。6
然而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也产生许多问题,包括森林减少及土壤沙漠化、物种流失、强迫迁移(人民与动物)、土壤流失、石油耗竭、温室效应及地球暖化、水质污染及天然灾害等。7 因此现代经济增长伴随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加及长期无限制的大量开采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将引发普世未来各种危机。
表1 全球超过6.99级的大地震(1863-2014)
资料来源一:http://www.earth.webecs.co.uk
资料来源二:http://www.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qinthenews/2014/
二、经济异常导致未来的不稳定及危机
在过去两世纪史无前例的经济迅速增长以后,目前已经有几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带来限制条件,包括气候变迁、地球生态面积负荷过重、环境危机、资源耗竭及世界政经权力的重新分配。这些趋势都互相关联。
图1 南极臭氧层最低值消长趋势(1980-2015)
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in_ozone.jpg
1.气候变迁─地震及自然灾害的增加
研究显示,气候变迁主要是人为因素,也是造成许多天灾的原因。8 联合国前祕书长安南说:“世界各地历来都一直面对天灾,但今日的天灾大都是人类活动所引起,至少是人类使之更加严重。”9
地震。1990年以来,大地震发生频率大幅上升,特别是过去廿五年。10(见表1)有些地震与地球暖化有关,例如冰山溶解造成更多地震,特别在格陵兰。11
天灾。当经济增长而利用自然资源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引发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常,例如美国及世界各地发生强大暴风雨、气候冷冻及洪水。12 南极臭氧层最低量从1970年代长期下滑,平均每十年减少4%。13(图1)其次,各地天灾频率有长期上升的趋势,也引起产物保险的重大损失。14(图2)
图2 世界自然灾害趋势(1980-2010)(1980-2010)
2.生态面积的估量─已经超过地球的负荷能力
“生态面积”(ecological footprint)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需求量标准化的衡量方式,足以提供各地人口所需的陆地与海洋面积以生产所消费的资源,及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15
全球生态面积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GFN)为国际组织,专门从事估计世界超过100个国家的生态面积,GFN最近报告称:我们需要的自然服务─利用资源及产生二氧化碳─比自然能再生及再吸收的速度加快44%。也就是说,人类每年使用的资源需要近一个半地球才能满足所需;或者说,地球需要花十八个月来生产人类一年所需的生态服务。
如果人类继续用目前的速度使用自然资源及产生废弃物,则到2030年代初期,人类需要两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所需。这种生态消耗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16
1961年之前,全世界只使用半个地球的生物容量(biocapacty),但今天80%的国家使用超过国境内所能提供的生物容量。美国人平均需要23公顷的生态面积,约达17个美式足球场(按2009年估计)。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像美国人一般过活,则全世界需要4.1个地球的面积才够满足所需。17(图3)
图3 人类生态面积(1961-2001)
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logical_footprint
3.人口增长、饥荒与贫穷频繁
人口大幅增加。世界人口在1990年为十六亿,1950年增加到廿五亿,2000年到六十一亿,2015年初约为七十二亿。人口大幅增加的原因是石化燃料的使用、工业化、农业技术及医疗的进步、欧洲人口移民到美洲等。特别是石油的使用是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推动力。18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2050年时,世界人口将达九十亿。(图4)其中有三十亿新增的中产阶级,主要来自新兴的大国,如中国与印度。这些人将增加对肉类、消费品及都市基础建设的需求(最近中国发起筹设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声称有八兆美元的资金需求就是一例)。因应这些新需求,对能源的需求将更加高升。麦肯锡预期全世界汽车产量在2030年将比目前增加一倍。19 如果没有适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持现有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在未来几个十年将缓慢下来,到2050年时可能只达八十亿人。20
饥荒。虽然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生活水平大幅进步,但还是有少数贫困国家经历饥荒。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估计,2010年全世界饥荒人口共有9.25亿,其中98%发生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2012年降低到8.7亿,缩减数主要来自经济迅速发展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饥荒人口四分之一来自非洲,不过发达国家也开始看到饥荒人数的增加,从2004至2006的一千三百万,上升到2010至2012的一千六百万;而1990至1992饥荒人口高达两千万。将来如果粮食越来越短缺,饥荒人口可能会增加,特别是贫困地区。21
贫穷。联合国千禧年高峰会(UN Millennium Summit)在2000年采用联合国千禧年宣言(UN Millennium Declaration),有189个国家及廿三个国际组织签署承诺协助贫穷国家在2015年达到八项千禧年发展目标,主要目的在减少贫穷程度。
第一个目标最重要,消除极度贫穷及饥饿。其中有三种可衡量的指标:在1990至2015这廿五年内,原先生活在1.25美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以下的人口比率减少一半;达到男女及青年人适当的就业水平;以及遭受饥荒的人口数减半。22 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从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已经将极度贫穷人口减半,第一个目标比原先进程提早五年达成。
但这里程碑的提早达阵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较为迅速的发展,在非洲及南亚洲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的地区还没有在限期前达成减半目标,仍有十亿以上人口处于极度贫穷中,更多人经历到饥饿及遭受环境恶化及物价飙升的苦果。此外,收入与财富分配高度不均也会造成贫穷人口增加,以及饥荒人口上升的现象(因此发达国家也有饥荒人口)。23
图4 世界人口趋势及未来预估
资料来源: United Nations
4.其他环境危机
除了以上一些危机外,还有几种影响全球的环境危机,有些已经影响全球生态及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健康;如果假以时日没有解决,将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灾难中。
这些危机归根结底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也是过去二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其中包括人口增加,粮食需求益增;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空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及气候变迁;为工业化及经济增长而砍伐森林,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使用农药,使蜜蜂减少;综合效果为热带雨林迅速消失,生物多样化的损失是许多生物频临绝种,水源缺乏,干旱面积增加,土地沙漠化,可耕地面积减少;每人粮食产量减少;以及废弃物的增加。每一种环境危机如果全球不通力合作解决,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将有大害(有关各种危机的简述,因为篇幅限制,将刊登在网页中)。
5.资源耗竭
石化燃料的储存量。世界已经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石化燃料。按照目前使用的速度,石油可以使用四十六年,天然气五十八年,煤炭一一八年。预计在2025年时,石油及天然气仍然是主要能源。24
石油。全世界的经济都倚靠石油及其他石化燃料。在2010年左右,世界储油量一半已被使用掉。在2030年,石油产量可能下降到目前的一半。对于何时是世界石油产量的高峰仍有许多争议。多数分析师认为石油产量高峰会在2010至2020年间发生。
煤炭和天然气。煤炭和天然气也在消失中。在石油用完后,煤炭还可支撑一段时间,但其污染性极高,无法用来作为大部分车辆的燃料。天然气不易运输,也不适宜作为大部分设备使用。美国发现大量页岩气(shale gas,蕴藏在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过去十年已经成为美国日益重要的天然气能源。2010年提供20%的天然气供应量,预计2035年提供46%。但专家说,单是应用现行技术使用目前石化燃料就足够将地球烧滚数次。25
其他矿物质。除了石油外,在美国大部分矿物质及非再生能源早已超过生产高峰,包括铝(高峰期1943)、铜(1998)、铁矿(1951)、锰(1966)、磷钙土(1980)、钾(1967)、稀有金属(1984)、锡(1945)、钛(1964)及锌(1969)。即使回收,这些资源存量将继续迅速下滑。
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替代能源。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量约为567EJ(exajoule,能量单位,约278 terawatt-hours TWH)。据估计每年可使用的再生替代能源最具潜力的有太阳能1575EJ、风力640EJ、地热能5000EJ。全世界沙漠面积约3千6百万平方公里,可以吸收30万EJ的太阳能,经过电力转换后可以得到33,000EJ的能源。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太阳能及风力都需要极大片土地才能产出所需能量,需要继续研究。例如产生500EJ的太阳能需要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架设太阳能板,相当于法国面积,很难控管,可以预见未来投资在替代能源的费用将相对提高许多。26
图5 基督教重心的转移(30-2100)
资料来源:http://www.lausanneworldpulse.com/pdfs/tj_2.pdf
三、国际权势之盛衰
基督教重心的转移。过去一世纪,基督徒总数占世界总人口比率维持在三分之一。1910年时欧洲及美国基督徒人口占世界基督徒人口80%以上,那时基督教重心在欧洲,也就是代表先进国家的“北方”,但最近几十年,基督教重心已经逐渐从欧洲移向非洲,代表福音在世界“南方”的兴旺,以及在“北方”的衰微。
1910年欧洲仍是基督教重心,那时基督徒占总人口比率约66%,到2010年下降到只有25%;而非洲基督徒人口比率同期间从只有2%提高到21.6%。
从1981年起,“南方”基督徒已经成为多数─基督徒人口在1910年少于10%,今天已上升到5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基督徒人口超过70%,从1910年一千两百万上升到今天的五亿。亚洲基督徒人口也大幅上升─一百年前约两千五百万提高到今天约三亿六千万。欧洲基督徒人口则大幅下降。预计在2050年时,除了美国仍然有三亿以上的基督徒,其他基督徒人口众多的国家都是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与巴西。27 从经济发展历史的观点,神特别赐福以基督信仰为主的国家,基督教重心南移也意味着神的赐福可能转移。(图5)
发达国家的衰落及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发达国家都是深受基督信仰影响的国家,但随着基督信仰衰微,其政经势力也逐渐下滑。在国际机构及国际场合,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与先进国家平起平坐,并参与国际政治及经济的决策权。欧美国家人口老化的情况日益严重,社会福利支出也相应增加,影响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情况,国债增加也快,经济增长平缓,要解决债务问题,情况并不乐观。
反观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经济迅速增长(部分原因也是国际机构及先进国家长期以外援及贸易的方式支援贫穷国家,使后者逐渐富强),使很大部分人口脱离贫困,产生数以千万计的中产阶级,购买力旺盛,成为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经济大国─例如新兴七国(中国、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墨西哥、俄罗斯)或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
经济力量也转化成政治力量,使得国际政经决策权已经由原来的七国集团G-7(美、加、英、法、德、义、日)移转到二十国集团G-20(1999年成立,即除G-7之外再加上其他十三个国家)。根据预测,2030年新兴七国的国民总生产(GNP)将开始超越七国集团。如果用购买力平价的方式(各国当地物价用美国物价来换算成为美元总数),中国的国民总生产在2016年就会超过美国。28
欧美国家的政治及经济势力的下滑,及原先发展中国家势力相对兴起,从信仰角度来看,似乎与基督信仰的下滑与上升有关。一向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世纪,基督教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大大复兴,也同时见证其经济及政治势力的兴起。可看见基督信仰兴起的地方也是蒙神赐福的地方。我们隐约可见到神的手在掌权,正如诗篇三十三篇12节所说:“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29
四、结论:世界经济前景对千禧世代者的省思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及提到圣经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但圣经在几处经文都提到末后的日子有战争、饥荒与地震,还暗示有高度通货膨胀的发生(例如马太福音24:6-8;路加福音14:38-39;启示录6:5-6)。
过去两百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确使先进国家蒙福。但约翰卫斯理早就预言,当基督教散布时会引起努力工作及节俭的好习惯,因此富裕起来,但富裕就会产生爱世界的心,反而摧毁基督教。避免这种下场的方法就是不但要尽量赚钱、尽量储蓄,还要尽量给出去,以免遭受地狱的咒诅(讲道116篇)30。
深受基督信仰洗礼的先进国家有如当年以色列人,开始背叛使他们富裕的神,开始爱世界而不爱神,逐渐离开基督信仰,后果堪虞。反观原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归信基督,也蒙神赐福开始富裕起来,并在国际舞台上与先进国家相抗衡,犹如摩西在申命记二十八章宣告“以色列人遵守神的诫命就蒙福,违背则遭咒诅”一般。
有些未来学学者也已经提出预警,世界经济体系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各种危机同时来到,以及世界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不肯携手合作,以致世界经济体系一夕崩溃,有如圣经所提的末日徵兆。
不管世局如何变化,未来几十年刚好是千禧世代接班领导的时代。因此,笔者建议千禧世代:首先要坚固信仰,信靠耶稣基督的救恩,将自己委身于基督,承认耶稣对我们生命及所有钱财、事业及家庭的主权,矢志作忠心、良善及有见识及的智慧好管家。其次要预备心迎接未来许多危机,相信主会赐下智慧来解决。即或不然,也要信靠神的带领,内心怀抱平安喜乐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