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馨香之气

双职宣教行

 

文、图/李伟良

 

 

双职宣教的圣经基础

 

有一次参加宣教会议,与会者先介绍自己,每个人不是牧师就是全职机构同工,空气中有一种非「全职」就不属灵的压力。最后到我,我像被压迫在角落的小孩,只有撒赖地说:「我是全职……基督徒。」全场呆了半秒,然后爆出会心的笑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全职基督徒,不是吗?

 

以全职基督徒身分踏入世界工作,就变成了双职基督徒;以全职基督徒身分在未及之民中工作,就成了双职宣教士。如果前者是土产咖啡豆,后者就是出口咖啡豆,作用无非是叫一杯又一杯的白水转化成充满咖啡香的饮品,让天国临到人间。一为同胞,一为万族,然而双职的精神相同。

 

▲双职生涯:一边参与大学生营会,一边处理公司业务。

 

在三次宣教之旅中,都有明确證据提到保罗紧贴地气,边工作边宣教:

 

第一次宣教之旅:与巴拿巴都不用「靠福音养生」的权柄(参考哥林多前书9:4-6,15a);

 

第二次宣教之旅: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参考帖撒罗尼迦后书3:7-8),平日製造帐棚,安息日传福音(参考使徒行传18:2c-4);

 

第三次宣教之旅:双手供给自己与同工的需要(参考使徒行传20:33-34)。

 

即使后来保罗以囚徒身分被带到罗马,路加也强调保罗自养:「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使徒行传28:30)

 

其实,双职宣教是双职事奉的延伸;反过来,保罗双职宣教,建立教会后,又选立牧者,让牧者与信徒在本地教会双职事奉(参考使徒行传14:23)。笔者是香港人,十多年在本地双职建立教会;来到泰南这八年,又延续了保罗双职宣教的事奉。同理,基督徒「营商宣教」与「本地营商」也相仿;定意转化社会的基督徒企业,不该只在未得之地出现;本地商人透过商业在本地带来天国的影响,更该是主流。从耶路撒冷到地极,双职事奉都应该是那么自然扩散。

 

而保罗并非没有权力像耶稣与十二门徒般靠福音养生,他自闢蹊径,是为了给双职事奉的信徒作榜样。「你们自己本来就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并没有遊手好閒,也没有白吃过谁的饭,反而辛苦劳碌,昼夜作工……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权利,而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好让你们效法我们。」(帖撒罗尼迦后书3:7-9,新译本)

 

当双职事奉被视为一种常态、一个当然,教会与宣教的复兴就会临到。吴振智牧师曾说:「我愿意你们这里的人,全部作牧师。但全当牧师又如何?就是全香港每十个基督徒中有一个作了牧师,那还有九个剩下来!这九个做什么?是否什么也不用做?神是否单呼召那些牧师?」

 

吴牧师关注了多数信徒的问题。是的,每个信徒都必须成为全职基督徒!吴牧师听见我毕业后当老师,并没有劝我改行当牧师,以致上帝用我这小老师带领数以百计学生归主。众所景仰的孙中山先生改变了21岁时想当牧师的宏愿,致后来结束了中国五千年的帝制,也为国民政府舖就了信仰基督的土壤。

 

▲作者与他事奉的大学生群体。

 

双职宣教之旅的启动

 

2010年,我家再次踏上泰国宣教之旅。我跟母会与中信差会分享「双职宣教」的理念,虽然无经验可参考,但难得双方都投赞成票,尽力与我家整合出一个现代双职宣教家庭的可行方案。

 

我们夫妇决定不从教会支薪,放手一尝双职宣教的味道,以作全职基督徒的榜样。差会知道泰南的薪金不足以应付我家整个宣教配套的支出,在现实的考虑上,与我们订出了宣教士与「腓立比教会」(参考腓立比书4:15-18)分别负责的範畴:宣教士负责衣食住行,包括自用车、房租、水电柴米油盐一切生活所需;教会负责事工(包括一辆大的事工车)、医疗保险、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计画,香港的一项退休保障政策)、述职费用、子女本地教育与父母生活津贴等。

 

到泰南后我俩一边在泰语上深造,一边适度开展事工。太太一星期教学两天,我则先完成写作的使命。头两年我家以积蓄来补贴生活,踏入第二年,神带领太太进入一间中学当全职老师,在该校开展中学生事工,我也开始私人教授语言、足球与游泳,一家收入才开始可以餬口。

 

▲工厂小股东对信仰早有接触,神差派作者进入工厂,带他到小组,最后他受洗归主。

 

双职宣教的挑战

 

离开了故土,时刻醒觉自己为何而来。故在寻找工作上,特别以「不是工作控制我,是我控制工作」(参考罗马书12:2)为原则,要不在工作环境中建立教会,要不在工作之外建立教会,最好两样一起做。

 

我事奉的群体是大学生,所以有五年时间都在大学兼职教中文,既能直接跟学生传扬福音,也有足够的时间事奉。不要以为教大学薪金可观,我的时薪只有$16美金一小时。别的老师都以泰国学校常放假与办活动为喜,但我因为是时薪,备课、批改、出卷、做成绩表全为「售后服务」,一个月下来,只有$300美金上下的薪酬,是太太的1/3。我没跑去找其他工作,能在大学生中事奉,请他们吃饭,我甘之如饴。

 

但当一个外国人,办工作签證实在太麻烦。2017年,虽然大学依旧请我教学,但我没有办到工作签證,为不触犯法例,只有停工。在外国找工作难,找一份适合事奉的工作更难。八个月后,合适的工作出现了,却是我从没做过的工作:在一间工厂做外销。因工厂符合我坚持的一个条件:邻近大学。虽然我对工厂与销售一概不通,不过跟历史上的宣教士一样,我的语言能力被看上。在这个小地方他们惊喜地找到了一个通中英泰语的人,零经验的我竟成了管理层的一员。

 

面试的经验也体现了一个双职宣教士的挣扎与祈求。过去我一週五天早上与大学生集体灵修,午间个别约谈或在饭堂传福音,每年又有述职与营会,但新工作的时间对此有所侷限。我大胆向老闆争取,他考虑之后终于同意多给我时间和假期。当然,商业社会很公平,我的薪水在同阶层与同行中特别低。不过自始至今,我没有为同工不同酬争取过什么。我没忘记我是「出口咖啡」,为的是在未得之民中发出香气,若求的是薪水,当初也不会选择「出口」了。

 

▲咖啡豆需磨碎,方能发出香气:作者与大学团队,右边为全职校园同工,另外两人为双职同工。

 

双职事奉者的质素

 

心志

 

无论是双职还是全职,重点不在乎身分,而在乎奉献心的多寡。其实宣教为主,双职只是手段。全职的彼得与双职的保罗,都是对神毫无保留的僕人,这点至为重要。奉献心志不足的双职宣教士,最终只沦为次等宣教士;正如奉献心志不足的双职事奉信徒,远不及全职牧者值得信赖。这样的双职事奉者碰上困难或必须做出牺牲时,只会且战且走。有了将神国放在首位的心志,才能在异邦生活的种种困难中坚持走窄路,不忘异象,直跑到马拉松的终点。

 

使徒行传18章1-4节记载保罗「边宣教边以织帐棚维生」,精彩的还在第5节,同工路加形容保罗「正专心传道」(和合本修订版)。一个人虽是双职,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正专心传道」,我愿以保罗的例子与箴言四章23节勉励双职的同道:「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勤劳

 

心志看不到,勤劳却看得到,心志的外显就是勤劳。双职就是两份工作,当然更忙,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需要更勤劳。留意保罗,他不断重複提到勤劳。他「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参考哥林多前书15:10),他的团队勤劳,提摩太「劳力做主的工,像我一样」(参考哥林多前书16:10),提多「一同为你们劳碌」(参考哥林多后书8:23),这几段的圣经勉励信徒像他一样勤劳。这并不是偶然,这是双职事奉的必然。

 

我在《还我教会》中记述在香港当老师建立教会的「充实」生涯。现在当上了全职销售,一週五天工作,但早中晚常有大学生聚会、约谈,以及週六日的教会事奉,怎样保持好精神?现在有了一个新习惯,六点一刻起来,为夫妻俩先各冲一壶现磨咖啡,激发一天为主而活的精神。

 

我深信,如果每颗咖啡豆都愿意磨碎自己,融入世界,这世界将飘满基督的香气。

 

▲作者带领学生祷告接受主。

 

展望未来─双职建校梦

 

《神国》55期提到的营商宣教包括开办学校,正是这两年上帝放在我们夫妇心中的异象。在耶稣的名尚未被99.7%人称颂的省分,建立一间基督教国际学校,正是转化地区、全人建立门徒的重要策略。基督教教育转化了香港整整百年,现在我们期望把福气带到此地,建立第一所基督教中学,提供优质教育,训练优质门徒。筹备工作密锣紧鼓,中信差会与母会已经通过买地方案,我们需要筹款$150万美金。此外,也需要以下人材:项目经理、设计师、建築师、会计、(AP)课程主任与各科教师(英语授课)。

 

想要了解我们的事工或建校的资讯,请电邮[email protected]或中国信徒佈道会(香港)。

 


 

延伸阅读与影音访问:
〈中信传书〉2019年8月号—作者事工报导。

 

 

作者与妻子从事教育廿载,现为双职宣教士,在泰国事奉已十二年,育有一女一子。著有《还我教会》及《在大地画窗》。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