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走上朝聖之路?

 

文/溫恂(Faith Wen Walter) 譯/邱利華

 

 

編按:溫恂(Faith Wen Walter)曾於本刊39期發表《與客旅為伴—西班牙聖地亞哥的朝聖者之家》,介紹她和夫婿溫納德(Nate Walter),在西班牙接待聖地亞哥朝聖之路旅人的事工。
聖地亞哥朝聖之路與約翰‧繆爾步道,都是知名的背包客步道,每年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踏上這兩條道路,或懷抱宗教情懷,或為親炙絕美風景,但都需忍受肉體的不適,才能夠抵達終點。


 

個人退修會

 

我們一家人目前居住在西班牙德孔波斯特拉的聖地亞哥,聖地亞哥朝聖之路的終點就在我們城裡。無數人行走五至三十五天(甚至更長的時間),為要來到德孔波斯特拉聖地亞哥的大教堂,據說這裡是西庇太的兒子,十二使徒之一的雅各埋骨之處。

 

說到朝聖,一般人可能會馬上聯想到穆斯林教徒的麥加之旅、天主教徒的徒步羅馬之行,或耶路撒冷之行,很少人會想到朝聖之旅和自己有關,也不覺得自己或許也需要朝聖之旅。不過,朝聖這個理念,近年來已越來越為各界人士歡迎。當今世界繁忙緊張,人們崇尚過度忙碌,總感到有壓力,需要回答:「下一步應如何?」或「怎樣才能成功?」幾乎不曾為自己撥出時間,進行心靈的內在旅程,或在經歷痛苦、重大事件後,深度反思,讓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得以繼續前行。

 

作為基督徒,踏上朝聖之旅,能夠使我們刻意劃分出聖潔的空間,使我們更接近神,釐清那些可能是神呼召我們要思想透徹的事務。這可以被看為個人的延伸退修會。每天周而復始的步行,之後沐浴、手洗衣物、進餐、入寢,將生活精簡為最基本的樣式,清楚地明白神在每一天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心中油然產生的親切感和得恩寵感,能讓人特別釋放。一般來說,當我們忙忙碌碌,沉浸在自給自足的「正常」生活時,是無法這樣感受神的。

 

行前準備

 

若你覺得神也許正在邀請你步上朝聖之路,你最好開始實際地在情感上和精神上為這個旅程作準備。辛馬丁(Martin Sheen)的電影《朝聖之路》(The Way),對朝聖之路的模樣和沿途社群的形成方式有很好的介紹。

 

紀錄片《通往聖地亞哥的六條路》(Walking the Camino:Six Ways to Santiago),記錄了六名朝聖者從出發地到達德孔波斯特拉的聖地亞哥的完整過程。此外,也有些朝聖者在網路論壇分享他們的經歷,並解答問題。例如:CaminodeSantiago.me,以及臉書上的 the American Pilgrims on the Camino網頁。

 

當然,竭誠歡迎您造訪「朝聖者之家」的網站:PilgrimHouseSantiago.com,或發英文電子郵件與我聯繫:[email protected]。我非常樂意協助您作好踏上「朝聖之路」的準備,或介紹更多資源給您。

 

 

作者小檔案

溫恂(Faith Wen Walter)畢業於伊利諾州惠敦大學和三一福音神學院,與夫婿溫納德(Nate Walter)一起在西班牙從事朝聖者福音事工,育有三男一女。

 

譯者小檔案
邱利華,來自中國,曾在大學外語系任教。現居美國南加州,曾在清泉谷基督教會服事多年。現就職於基督教私立高中。喜歡一切美善的事物。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