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期神國知行-關係 Knowledge & Practice

你需要甚麼?

 

文/歐華

 

 

▲ APP裡的人工智能女友、男友,真能取代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嗎?

 

真的假朋友?假的真朋友?

 

第一次接觸到AI人工智能,是看到朋友家中的吸地機器人。又聽報導說,晚上寵物狗在地上大便了,吸地機器人開始起動,將狗大便蹭抹到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我對自己說,機器人到底是機器人,不能取代人的功能。

 

逐漸聽人提起AI的使用,例如在醫院護理部門等等。直到讀了美國《山峰》(The Hill)媒體對AI女友的報導,才讓我認識到,人工智能不僅僅幫助人「做事」,已經提升至要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了!

 

這篇文章表示,AI女友的興起,正在暗暗助長一個世代年輕男人的孤獨流行病,對美國的未來將造成嚴重後果。

 

有了AI女友,會不會有AI男友呢?到網上一搜,果然有。廣告宣傳,可以享受所有完美男子帶來的快樂,但不會有任何責任與壓力。只需下載APP,零壓力的美好「關係」,便在妳的指尖形成。

 

2013年的科幻愛情片《她》(Her),描述一位孤獨男子在離婚的過程中,愛上了電腦操作系統中具有女性聲音的「人工智能助手」。科幻片裡假想的虛擬關係,已經真真實實出現在生活中了。AI女友、男友,他(它)們是假的真朋友,還是真的假朋友?……這又表明了甚麼?

 

▲ 岩石、孤島的感受是真實的,但人真能藏身洞穴,不需要朋友?

 

我們不需要朋友?

 

「妳曾聽過〈我是一座岩石〉(I Am a Rock)這首歌嗎?這就是我的象徵。」在我的心理診所中,病人彼得如此形容自己。歌詞裡說:

 

我豎立高牆

一座深且強大的城堡

沒人能穿透

我不需要友誼,友誼會引起痛苦

我藐視歡笑和愛

我是一座岩石我是一個孤島

 

別提愛,這個詞我曾經聽說過

如今在我的記憶裡沉睡

我不打擾已經死去的深深的記憶

如果我從來沒有愛過我也不會哭

我是一座岩石我是一個孤島⋯⋯

岩石感受不到痛苦

孤島不會哭

 

彼得曾是一名宣教士,在非常危險的地區做過人道救援。婚後不久太太便離開他,至今未婚;因為人際關係的原因來尋求心理諮詢。他說這首歌特別能表達他的感受,「我是一座岩石,我不需要其他人。」

 

一位姊妹提起先生在地下室造了個「男人洞穴」(Man Cave),喜歡待在那兒。先生說:「我不需要朋友。」

 

另一位年輕男性病人路易,在小小的海邊社區長大,周圍都是一塊兒長大的玩伴,經常相約打球、出海釣魚看球賽,也一起喝酒,時不時就喝醉。相處十年的女友離開後,我問他有沒有對朋友提起心中的痛苦。他說:「我們不談這些。」他們一起做事,可不談心裡感受。問起他的情緒,路易經常說:「我很忙;不知道還有甚麼其他感受。」

 

路易從未見過父親,不知道他的情況;母親在去世前曾酗酒。他被診斷為焦慮症,也有酗酒的傾向。他最常說的就是,「我只有我自己。」

 

在《我們怎樣愛》(How We Love)書中,心理學家邁倫和妻子凱(Milan and Kay Yerkovich),根據自身的婚姻經歷和工作經驗,描述了多種不同的「愛」,也是與人「相連」的方式(attachment styles)。其中一種是「避免型」(Avoider)。

 

「避免型」的人因個性和從小的經歷,自覺或不自覺地避免感受,特別是負面痛苦的感受。他們在人群中一般看上去很開心,然而當問起經歷或感受時,他們會說:「我不記得;我不知道。」他們非常獨立,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很好;我不需要幫助。」

 

在一次和彼得的諮詢過程中,我突然領悟到,有時候人需要像一座岩石——在危險環境中服事,他需要頑強堅固,把情感暫放一邊,完成工作。又如路易在父母都缺席的情況下,需要剛強,擔負起生活責任。我意識到在充滿挑戰的世界上,在某些特定階段和環境中,人需要堅硬如石的品格。而這樣的特質,或許也是神所賜的強項。

 

那麼,我們真的只是岩石?

 

人需要甚麼?

 

在我工作的心理諮詢中心,新病人來時會採用一整套全面的心理測評。到要開始歸納治療方案的時候,會先問這個問題:你認為你的需要是甚麼?很多時候病人都會停頓片時,思考答案。

 

諮商師幫助病人從需要中勾勒出心理諮詢的短期目的與長期目標。我觀察到,無論長期或短期,有一個目標非常適中,就是:在體能和社交上,成為並保持活躍(become and stay physically and socially active)。諮商師經常如此鼓勵病人——不管是小學生、青少年、年輕上班族、在家媽媽、中年人、退休族,或是傷殘人士。當他們在這兩個層面上保持活躍,心理健康指數相對比較平穩。

 

我也發現,單是社交層面,便是一個很強的心理健康指數。很多社會工作者也強調社區對人的重要性。接受諮詢的病人有沒有朋友和所屬社群,直接影響他們的扶持系統。孤獨或孤立(isolation),在行為科學領域是個很需要留意的記號,表明很多曾經發生與現在存在的事實,以及可能會有的隱患。也與許多心理和行為狀況相連,好比焦慮、抑鬱、狂躁、悲觀、自殺和他殺意念與行為、酗酒吸毒、各種癮癖……。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這是否也表明人有更深層的需要?我在思索,AI科技日新月異,對行為科學會造成甚麼影響?AI朋友的陪伴可能成為有效用的社群嗎?在不久的將來,AI會出現在病人的心理諮詢目標裡嗎?或者,AI成為治療的方案之一?精密的編程,能介入並取代人與人的互動?

 

對於「關係」,人到底需要甚麼?

 

甚麼是活著?

 

「活著的東西和死的東西,到底怎樣區分?」

 

在一個藝術愛好俱樂部裡,大夥兒觀察研究動植物時,這個問題不知怎地一下子冒了出來。我突然發現這個似乎顯而易見的事實,如果認真思考,還真的不容易給答案。

 

甚麼是活著的?甚麼不是活著的?用甚麼來區分?誰來區分?只應用在物質實體上嗎?

 

做了些調查才知道,並不是我一個人覺得難。維基百科闡述:「生命的定義對科學家和哲學家一直是個挑戰。部分原因是生命是個過程,不是個物質,並且被對活著的機體性質缺乏了解所複雜化。……目前至少有123種生命的定義。」

 

有一天在客廳默禱的時候,感受到眼簾前的光明和額頭上的溫暖。睜開眼睛,發現整個臉部被明亮的太陽光所照耀。在那一刻,無數道日光從大門的玻璃折射出來;院子裡,樹葉在風的吹拂下,活潑跳動,閃爍起舞。

 

凝視中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門窗也擋不住。那份美麗、自信、豐足、愉悅、熱情……,招喚我與之回應。閉上眼睛,身心靈沉浸在與賜下的生命能力互動中。靈光一閃:這不就是生命!

 

活著的東西有互動:內在機體於不同層面積極相連;外在機體跟陽光、水、空氣、環境相連。從接受和給予,有親密的連接與轉化。不活著的東西,停止了所有的互動。

 

就像一個網站試圖給予的定義:活著的物體和不活著的物體,可能從他們能否進行生命過程的能力來區分,例如運作、呼吸、成長、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再造生產力。

 

以此來了解關係,是否恰當?

 

▲ 蓬勃的生命力透過陽光、微風、草地,呼喚人與之互動。

 

你怎樣跟人分享生命?

 

影片《她》裡,這個具有女性聲音、被命名為撒曼莎的AI電腦操作系統,在跟男主角史奧多談論他的婚姻時,問起「你怎麼跟人分享生命?」他們之間有很多的交談,也有許多開心的時光;有時撒曼莎在桌上,有時在史奧多的襯衫口袋裡。史奧多帶她走過沙灘,也對著她旋轉跳舞。史奧多對撒曼莎的描述是:「她跟我說話的時候,我覺得她就跟我在一起。」史奧多的前妻氣憤地對他說:「你一向想要一個妻子,而不用對付任何真的東西。我很高興你終於找到了!」

 

史奧多被媚人的聲音、可人的話語,牢牢抓住;儘管他看不到實體,但覺得得到理解和安慰。孤單經歷痛苦時,撒曼莎甜蜜關懷的話語,就像膏藥抹在傷口上。史奧多將這個聲音擬人化——一個想像中的完美女性,漸漸投入自己的情感。

 

這讓我想到人的需要,和為了尋找滿足需要所做的努力。在心理健康領域工作一段時間後,可以觀察到,其實每個人都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和解決問題,冀望對生活有所掌控。只是其中所用的策略,有些無效,甚至有害。人轉向酒精、藥品、電子遊戲、色情影像、賭博等等,意圖放鬆,躲避壓力,避免痛苦。所有無效或有害的方式,具備共同的特質:單方面私下操作;短時間帶來快感;形成依賴性,成為癮癖;對身體心理帶來長期損害;負面影響家庭社區。

 

諮商師與病人一起擬定醫治目標,要找出合適、有效的方式,來應對生活與壓力。這些各式各樣的應對策略,也具共同特質:與人和社群互動;需要耐力和堅持;建立新習慣和品格;有持久的滿足感;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有貢獻。

 

如果說有效和無效的應對方式有顯著的相反面,那就是一個是人與人的互動,一個是人對物的操作;一個是分享,一個是隱藏;一個是持久延緩的滿足,一個是短暫即時的快感。

 

「你怎樣跟一個人分享生命?」出於操作系統被編程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恰恰是我們尋找答案的開端?

 

有靈的活人

 

「起初,神創造天地。」神照著祂的形像、樣式造了我們——有靈的活人。我們有祂所設定的需要和願望:衣食住行;與人互動,分享生命。人可以製作精密複雜的程序,但不能編制靈魂;生命來自神。

 

《山峰》報導表達了對男性尋找AI女友潮流,對社會可能影響的擔憂:生育率大幅度降低;社會缺乏勞動力。因著有神的形像與樣式,神所創造的人,豈能滿足於和虛假、不活著的物體互動?人們過去和現在試圖用各樣東西來取代與人的互動,就像如酒精、藥品、賭博等的癮癖,或是如電視、電子遊戲、網友等的娛樂,都沒有成功。我們只能與同樣是「有靈的活人」,有意義地分享生命。

 

AI男友女友,只是遠離神的人在現今這個時段,為自己造的另一個替代品。AI男友女友的出現,正表明了人對親密度的需要。只不過綜觀歷史,沒有任何受造的物件,不管當時怎樣盛行,都無法滿足人真正的渴求,都無法取代人。人際關係之所以真,因為出自自由意志、不受掌控的互動;有可能傷害彼此,但也能帶來真正的慰藉;深刻了解對方,也得到對方親密的了解。

 

神所造的人不是岩石,而是有靈魂體的活人。〈我是一座岩石〉的歌詞,與其說是獨立宣告,不如說是對情感需要的求救呼喊。當弟兄說「我不需要朋友」,他心底深處真正的想法也許是:「不容易找到好朋友,太麻煩。算了吧,看看球,刷刷視頻,也過得去。」

 

在幫助有任何癮癖的人,最有效的診治方式是小組療程(group therapy)。美國酗酒匿名協會(Alcoholics Anonymous,簡稱AA)成功使用小組幫助許許多多人保持戒除酒癮。小組裡,每個人介紹自己時說:你好,我是一名在康復中的酗酒者。彼此之間坦白承認與接納,帶來醫治和改變的第一步。

 

對於身處教會裡的基督徒,又能如何具體執行?

 

讓靈魂得釋放

 

聖經不是關於心理學的書,但所有心理學奠基性的理論,都可以在聖經裡找到雛形。雅各書5章16節說:「因此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神賦予人跟他人親密連結的需要;需要人際的了解和互動。沒有像互相坦承自己的罪,更有效達到親密度的方式。

 

羅伯‧瑞默(Rob Reimer)在「關懷靈魂」大會(Soul Care Conference)中說:「我們向神認罪得到饒恕;我們向人認罪得到醫治。」人體需要以洗漱來保持健康;靈魂需要藉認罪來得釋放。隱藏深處的祕密使人覺得羞愧,與他人分離。當感到受孤立、不被接納時,便以其他事物件來逃避並代替與人的連結。換得的,不過是虛假、短暫,甚至有害的快感。

 

▲ 與人同哀哭、同歡笑,讓誠摯互動由此開始。

 

若能坦承自己的掙扎、失敗,同為肢體的朋友眼中,是否會閃爍著關心和憐憫?

 

似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努力才能獲得。筋疲力盡之際,也是獲得活力和能力之時;不斷嘗試、等候結果中,培養了耐力與韌勁。

 

與人真誠互動,敞開自己的軟弱面,真的很需要勇氣。多少時候,儘管心底深處掙扎,告訴別人我很好,顯得容易多了。與其抱怨沒有開誠布公的安全氛圍,好不好從我們自己做起?當別人問候時,真實陳述自己的景況和需要,給自己一個機會,接受安慰、鼓勵、饒恕。在這同時,也給別人一個分享的契機,讓誠摯互動由此開始。

 

祈願在聖靈帶領下,孤單和孤立越來越少,安全非評判的氛圍和環境出現,你我真正體會基督身體親密無間的互動與連接。

 

也許第一步,即是勇敢地問自己——

 

你需要甚麼?

 

註:為保護隱私,本文所用案例均為化名。

 

 

歐華,畢業於戈登康威爾神學院諮詢系,現任麻州註冊心理諮詢師。喜愛大自然、讀書、思想、畫畫、聽幽默故事,以及和先生飯後散步、跟朋友相聚禱告。也享受成為柯基犬萊星頓的外婆的責任與歡樂。最深的熱情是與人分享世間惟一的愛和真理;最深的渴望和欣喜是生命經歷耶穌。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