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爾大道上的掃街隊伍
——砌築國度社區的國際大使命教會
受訪/陳腓利‧採訪/施玲羽
圖片提供/國際大使命教會、施玲羽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三月天,早上九點鐘,正是政府機關、公司、學校上班和上學的時間。位於洛杉磯以東的哈崗市蓋爾大道(Gale Ave, Hacienda Heights, CA)上,有一群黑頭髮、黃皮膚、穿著橘色背心的清潔工正開開心心打掃著街道。戴著黃手套的人專心撿地上的廢棄煙頭、可樂罐、紙屑,少部分人拿著掃帚把落葉殘枝掃成一堆,最後由小隊長把垃圾全部倒進十五個巨型黑色垃圾袋裡。
這支清潔隊伍裡,許多人向公司、學校請假,從十四至十六歲的國、高中生,三十多歲的專業工程師、保險經紀人、房地產業者、銀行CEO、政府公務員,四十多歲的家庭主婦,到身體健朗、已屆退休年齡的阿公、阿嬤,每個人臉上不時露出歡愉的神情進行手邊的工作。
這支「不一樣」的清潔隊伍來自國際大使命教會。2010年3月13日那一天,從早晨九點到中午十二點鐘,教會派出四團人馬,將哈崗市四條主街(還包含其他三條較小的街道)用心打掃了一遍,市容煥然一新。
對國際大使命教會的弟兄姊妹而言,哈崗不僅是他們在地上屬靈家園的所在地,更是神親自用繩量給他們的地界,要他們用愛心切實維護,用行動守望這佳美之處!
新世代教會,跨出圍牆外
21世紀的教會如果都能走出「圍牆」外,帶著基督的愛融入社區、關愛鄰舍,成為祝福社區的一盞明燈,天堂國度很可能就近在眼前。
很可惜,大部分華人教會礙於語言、文化等限制,鮮少跨出圍牆外一步,融入主流社區;於是,聖經中不可忽略自居地「耶路撒冷」的教導,始終淪為一句口號,而無法化為實際行動。
「順服聖靈的感動是很蒙福的!」個頭不大、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又帶點沙啞的陳腓利牧師坐在國際大使命教會的辦公室裡,談起幾年前發起的祝福社區系列行動時,臉上閃著異樣的神采。
受訪當天穿著一身便服、牛仔褲的他,沒有一般大教會牧師的派頭。直到2009年,領的薪水還是國際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簽發的,陳腓利一直以學園傳道會的同工身分自居,當年只是暫時被派駐到哈崗中華聯合基督教會。面對著社區內僅六分鐘車程即可抵達、香火鼎盛的西來寺,他有一個從上頭來的神聖託付:在此建立一個健康且榮耀主的基督教會!
儘管牧會不曾出現在他的人生規劃裡,順從神旨意的心卻讓他留下來。這一待,就是三十年。
回首來時路,這所教會從最初數十位華人移民信徒輪流在不同的家庭中聚會,到聘請陳腓利為主任牧師,購地建堂,轉型為小組教會,2005年因對普世宣教的負擔,正式更名為「國際大使命教會」,聚會人數超過一千人。神的恩典滴滿每一步路徑,神的異象也與順服祂的子民同在。隨著小組聚會人數增長,神把更多託付賜予國際大使命教會,在哈崗社區建立一個禱告、平衡、關懷、小組及宣教的教會。
愛心導航,信心前進
在華人教會界談起哈崗國際大使命教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該教會於過去十年間,將基督愛的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包括援助南非建大學;幫助墨西哥貧民蓋房子;協助中國貴州及福建貧困地區興建十九所中小學大樓,六千名學生得以復學;四川大地震災後重建;資助臺灣「八八水災」屏東受災居民興建永久住房等。
從2000至2007年,國際大使命教會的宣教腳蹤遍及世界五大洲。在幾次深入中國貴州偏遠山區時,詩人筆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貧困景象,活生生上演在距離貴陽市區一百多公里外的麻山鄉裡。村內平均每家每月收入人民幣一百至一百四十元(少於二十五美元),男人都到外地打工,田裡工作十之八九是老弱婦孺,用最古老的方式幹活。許多家庭的父親外出打工、母親改嫁或不知去向,留下孤苦無依的老祖母及孫兒。家徒四壁的山洞屋裡,十幾歲的姊姊為了讓小弟弟完成學業,每天步行兩小時才能到農田幹活以維持溫飽的窘況比比皆是。
鄉長說,貧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文化。根據《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顯示,從2000到2010年,中國農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六十三所小學、十年間農村學校已經減少一半以上。
貧困失學的兒童問題,讓宣教團隊隊長陳腓利幾度徹夜難眠。2002年,聖靈感動他必須暫停當時已經進入第二期的主堂擴建工程。
堅持異象,不靠肉眼靠心眼
「當我們把異象貼出來時,有一大批人走掉了。」陳腓利不諱言指出,這項議案一提出,反對聲浪之大,一度讓他質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嚴重弱視的陳腓利幽默地說:「連我都覺得人少了,妳想想看走掉的有多少?」
站在講臺上的陳腓利講道時,只能概括勾勒出臺下烏黑的人影,無法清楚看到會友臉上的表情;四歲時在臺灣發過一場高燒,視神經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燒壞,從此被醫師診斷為「法定盲人」(legally blind)。
講道時鏗鏘有力、肢體語言豐富的陳腓利,讓人絲毫察覺不出他視覺上的障礙,因為看不到,只好把每一篇講道都用心背下來。「這項攔阻反而變成祝福,準備講章時我必須更認真去理解,上臺時才能更自由地表達出來。」陳腓利說。
「神賜給我一對明亮的眼睛:屬靈的心眼!」靠著這明亮的心眼,加上一顆順服的心,陳腓利經常「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具前瞻的視野及行動力,也讓他在事奉生涯中樂於挑戰別人眼中的不可能。
「神感動我的,我就去做,去挑戰!」於是,先挪用建堂奉獻在貴州建校一事,導致教會流失了一批人。奇妙的是,這些反對者走掉後,主日崇拜的奉獻一分錢也沒有減少,留下來的弟兄姊妹反而在事奉上更火熱。陳腓利說,神藉著這件事讓他看到聖靈的工作。當會友同感一靈擺上,就能為主成就大事。值得一提的是,在貴州及福建建校的七、八年間,國際大使命教會從一個「負債很多」的教會,變成一個不欠債的教會。「神是厚賜百物的神,只要我們順從,祂的賜福都是豐豐富富的!」
金融風暴殃學區,啟動五波亮哈崗
2009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美國經濟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背著龐大赤字的加州政府基於大環境不景氣,無視於一波波教師工會團體及家長的街頭抗議,決定大幅刪減學區教育經費。位於哈崗的十五間中小學因此被迫裁員、減薪、減課、老舊的課堂設備無法翻修,被影響的人當中,莘莘學子首當其衝。
剛休完事奉生涯中第一個安息年的陳腓利回到教會裡第一天,西語堂的牧師前來探訪,提及哈崗近來頻頻傳出淫亂及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希望能跟華人教會共同為社區禱告。
「我們要淨化哈崗的屬靈空氣,宣告這裡是屬於神的!」經過深層的禱告,陳腓利發起一連五波的祝福哈崗行動。這一系列活動有個響亮的名字─「讓哈崗亮起來!」
10月17日週六上午,國際大使命教會出動三百位會友,繞著哈崗主街道行軍禱告一圈,宣告主耶穌在哈崗掌權,並賜福這個社區。
一個月後,陳腓利集合四百二十六位弟兄姊妹,將哈崗16181戶居民分成五個區塊,兩人一組,逐一上門為每一個家庭祝福,並掛上印有中、英、西三種語言的「祝福門環」,上面印有經文:「願上主賜福給你,保護你;願上主以慈愛待你,施恩給你;願上主看顧你,賜平安給你。」(民數記6:24-26,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陳腓利牧師(前排中) 弱視,卻有雙屬靈的明亮心眼,具有清晰的前瞻性視野。在記者招待會中宣告「讓哈崗亮起來」,會友核桃市長蘇王秀蘭姊妹(前排左二)鼎力支持如昔。
▲舉行「創意文化節—大型義賣園遊會」為學區募款。
募款幫補需要,發揮睦鄰精神
「行軍禱告」與「祝福門環」間接點燃了第三波祝福行動。得知哈崗市警局、消防局與附近中小學財務緊縮,教會內部發動籌款,募得兩萬七千美元,包括$17158美元捐款和價值兩千美元的背包捐助六所學校,為消防局買了四千美元的健身跑步機,另外四千美元給警察局,以具體行動表達對社區的關愛,補足他們的需要。
「剛開始我主動打電話給這些學校,詢問是否有需要時,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聖誕節提早來了嗎?」負責與學區聯絡的英文事工實習區牧張雁南笑著說。「我花了很長時間跟校長解釋,才讓他們相信教會真的有心幫助!」
於是,當教會開出第一張支票為Los Altos高中生購買一百個背包後,陸續又為鄰近Cedarlane學院的多功能大廳內添購兩千美元的全新桌椅、Los Molinos小學提供四千美元的課後輔導電腦軟體、Wedgeworth小學兩千美元的電腦軟體、Newton初中五千美元的課後輔導經費、Mesa Robles初中$3241美元添購戶外櫥櫃。
具體的捐獻不但幫補了學區的需要,也奠定這所教會在社區內的正面形象。「因為小朋友回家會對爸媽說,學校裡的電腦軟體、課室內的桌椅是教會資助購買的!」
砌築國度社區,大家一起來
第四波愛心行動則是由三百多位弟兄姊妹幫助哈崗掃街整頓市容。第五波「創意文化節—大型義賣園遊會」為學區募款活動,邀集社區內七間教會、機構聯手參與,一同興起發光。正如主耶穌所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14-15)眾教會的搭配合作,將國度的光照亮了哈崗社區的左鄰右舍。
「表面上看起來是我們在祝福社區,事實上,我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陳腓利回憶在社區公園的義賣會上,意外看到公園旁一大片空曠的停車場,詢問得知這塊地屬於哈崗學區。因著教會與學區間建立的穩固情誼,使得教育委員會的五位委員無異議通過,允許四百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優惠租借給教會使用。
五波祝福行動讓位於蓋爾大道16152號的國際大使命教會成為點燃社區的一盞明燈。這一波波的關懷行動,如同帶著希望的三月春風,把國度生命的種子吹到哈崗每一戶居民心坎裡。對這一群弟兄姊妹而言,砌築國度社區不難,就從清掃腳下的一片落葉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