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期:千禧世代專輯

【M世代信仰追尋】1

何必以偏概全?倒要真誠去愛!

 

文/楊均安(Andrew Yang) 譯/林雨

 

▲安排敬拜的音樂已是夠大挑戰,服事不同的人更需要愛的委身。

(圖片來源:http://timothytennent.com/files/2011/07/photo-12.jpg)

 

詩歌難選,人更難懂


我在費城希望之圈教會(Circle of Hope)擔任敬拜團小組長,每四週設計一次當週主日聚會程序,規畫從頭到末了的敬拜流程,深思當天要向會眾傳遞的主題,要如何傳遞才能讓人接受,其中包括挑選詩歌與音樂表達的藝術形式。


我敢說帶領敬拜的人都有同感,就是音樂特別具挑戰性。我們常用外語詩歌來強調教會並不局限於此時此地;我們選唱傳統詩歌來強調教會在歷史中的延續性,也讓習慣合唱的會友感到高興;我們也選用當代敬拜音樂,讓那些最近才加入的初信者覺得自在。此外,幾乎每一次都用到會友的即興演奏,好突顯神的靈當下與我們同在。


這其中每一環節都能討某些人喜歡,也惹得某些人不高興。好比我們經常來回討論,是否唱外語詩歌會受指責為剽竊文化,或是單單因為這些發音生澀的詩歌,讓那些希望敬拜是與神天衣無縫連結的人分心。另外,我自己並不特別喜歡大部分當代詩歌,因為這些詩歌比較適用於在大型體育館中的敬拜,卻讓我們這一小群人覺得不夠真誠。雖然我不是惟一有這樣想法的人,不過會眾當中仍有許多人熟悉這些曲子,也覺得目前的流行詩歌最能與神連上線。在摸索、探測這些議題時,我也看出在敬拜流程中安排這些曲子的必要。


以上種種,只是用很詳盡的方式來說明,人真的很難搞懂。對我們來說,單單為了一週又一週的敬拜音樂找到共同點已是夠大的挑戰。年齡和世代幫不了太大的忙,我的教會年齡層大約在二十到四十歲之間,會友們來自非常不同的神學背景,也帶來許多不同的神學結論,能夠維持固定聚會就足以令人又驚又敬了。


然而,我們教會真的每週聚會。我也相信能做到這點,是因為大家委身於愛人如己;也因為我們認定宣揚耶穌最好的方法是道成肉身,也就是,愛的行動與個人的關係。

 

「千禧世代」獨特的共通點?


正因為如此,要我把自己的經驗統稱為「千禧世代」的整體經驗,或者對千禧世代做些假設,然後把自己的經驗定格在其中,實在為難。可以確定的是,我個人故事中的片斷能讓一些在教會長大、廿至卅好幾的人心有戚戚焉。


我在一個福音派教會的家庭中接受信仰的薰陶,親身體驗許多上世紀九○年代福音派所經歷的風潮。當遇到其他也在福音派教會中成長的人,我也熟悉他們成長過程中許多經驗,像是看《蔬菜總動員》(Veggie Tales),對《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小說起戒心,或是由死忠支持共和黨議題的父母拉拔長大。


當然啦,在一個福音派教會成長並無法完全代表千禧世代,就好像成為一個福音派會友並無法完全說明我是誰。許多經驗對我而言是獨特的。十二歲後,父母親的牧會轉型進入「家教會」模式,因此我從未成為哪個青少年事工的一分子,也不曾參與亞裔教會。父母多數時候給我自由,容我自己發展信仰,讓我參加一家主流長老會開拓的教會,那還是新興教會(Emerging Church)運動的一部分。當我的神學觀與父母相異時,他們並沒有強迫我如何。我覺得自己挺幸運的,因為在類似成長背景的朋友中,甚少如此。


我的那些朋友也以獨特的方式來面對他們所接受的信仰薰陶。有人成為改革宗(Reformed),有人不再過信仰生活,有些人全心接受保守基要派(conservative fundamentalism)的信條。還有些人,好比我的朋友何天義(Jonathan Ho,與本文相呼應的下一篇文章作者),企圖找尋在傳統教會體制之外的渠道來傳遞他們的信仰。


各式經歷包羅萬象,難以試著把它們限囿於任何簡易、貫通的摘要,除非你只打算做粗略的概論。而我也不確定自己難以框架的,是否只是千禧世代獨到之處。嬰兒潮世代要為搖滾樂、民權運動、性開放負起責任的同時,不也承擔了為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譯註:指美國總統雷根所制定的經濟政策,著重於降低政府花費和稅率,強調自由經濟。)和「道德多數」(Moral Majority,譯註:美國七○年代末期至八○年代由保守派基督徒組成的的政治機構,推動基督徒成為影響政界的勢力)推波助瀾的角色?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抗拒標籤本身就是千禧世代會做的事。這話或許有道理,不過更加強了我的論點,就是除非只從最廣泛的層面來描述,否則把人分門別類並沒有好處。那對於了解人口結構、追求時尚、觀察效應如何匯聚成形,或許有點幫助,畢竟這是行銷業者和社會學家賴以糊口的方式。


我甚至可以說,了解種族、性別、年齡和社經地位,對有心更認識社會環境,對本身享有的特權和偏見保持警覺,好抵抗制度暴力(systemic violence)的基督徒而言,則相當重要。

 

問候,而非問卷


然而,我仍無法完全信服,以這種理解方式,最終對基督徒面對面接觸人,好帶領人成為耶穌的門徒,一定能有所助益。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致力在最個別的層面認識人,而非從最廣泛的層面;要貼近,而非泛泛之交。作為基督徒,核心使命是努力認識人、愛人。如果我們把「將人分門別類」當作是認識與愛的捷徑,那是自我瞞騙。認識人並愛人需要操練自己覺察並除去對人先入為主的觀念,下定決心以對方的方式來認識他,不把既定的標籤硬加在他身上。第一步是「問候」,而非「問卷」。最重要的是,培養自我犧牲的愛。

 

▲金恩博士呼籲回到初期教會犧牲奉獻的精神,是今日教會仍需銘記的警訊。

(圖片來源:http://explorepahistory.com/kora/files/1/2/1-2-F65-25-ExplorePAHistory-a0l3d7-a_349.jpg)


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他所寫的〈博明罕獄中書信〉(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中發出肺腑之言:


如果今天的教會不能重新掌握初期教會犧牲奉獻的精神,就會失去真實,會喪失千萬人的忠誠,會被當作無足輕重的社交俱樂部,對廿世紀毫無意義。我每天遇到的年輕人,已從對教會失望轉變成對教會厭棄。

 

金恩博士是在1963年寫下這段話。我深深相信,即使在今天,他的話仍確鑿無誤。教會今天面對的問題無法抄近路。解決之道與他發出此語的1963年相同,也與耶穌受死前所提供的方法如出一轍─彼此相愛,正如祂愛我們一樣。

 

 

作者小檔案

楊均安,千禧世代,職業律師,2014年畢業於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法學院。目前任職費城一家法律事務所,主要處理社會安全福利及殘障福利申訴。在希望之圈教會參與敬拜團服事。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