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世代信仰追寻】1
何必以偏概全?倒要真诚去爱!
文/杨均安(Andrew Yang) 译/林雨
▲安排敬拜的音乐已是够大挑战,服事不同的人更需要爱的委身。
(图片来源:http://timothytennent.com/files/2011/07/photo-12.jpg)
诗歌难选,人更难懂
我在费城希望之圈教会(Circle of Hope)担任敬拜团小组长,每四周设计一次当周主日聚会程序,规画从头到末了的敬拜流程,深思当天要向会众传递的主题,要如何传递才能让人接受,其中包括挑选诗歌与音乐表达的艺术形式。
我敢说带领敬拜的人都有同感,就是音乐特别具挑战性。我们常用外语诗歌来强调教会并不局限于此时此地;我们选唱传统诗歌来强调教会在历史中的延续性,也让习惯合唱的会友感到高兴;我们也选用当代敬拜音乐,让那些最近才加入的初信者觉得自在。此外,几乎每一次都用到会友的即兴演奏,好突显神的灵当下与我们同在。
这其中每一环节都能讨某些人喜欢,也惹得某些人不高兴。好比我们经常来回讨论,是否唱外语诗歌会受指责为剽窃文化,或是单单因为这些发音生涩的诗歌,让那些希望敬拜是与神天衣无缝连结的人分心。另外,我自己并不特别喜欢大部分当代诗歌,因为这些诗歌比较适用于在大型体育馆中的敬拜,却让我们这一小群人觉得不够真诚。虽然我不是惟一有这样想法的人,不过会众当中仍有许多人熟悉这些曲子,也觉得目前的流行诗歌最能与神连上线。在摸索、探测这些议题时,我也看出在敬拜流程中安排这些曲子的必要。
以上种种,只是用很详尽的方式来说明,人真的很难搞懂。对我们来说,单单为了一周又一周的敬拜音乐找到共同点已是够大的挑战。年龄和世代帮不了太大的忙,我的教会年龄层大约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会友们来自非常不同的神学背景,也带来许多不同的神学结论,能够维持固定聚会就足以令人又惊又敬了。
然而,我们教会真的每周聚会。我也相信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大家委身于爱人如己;也因为我们认定宣扬耶稣最好的方法是道成肉身,也就是,爱的行动与个人的关系。
“千禧世代”独特的共通点?
正因为如此,要我把自己的经验统称为“千禧世代”的整体经验,或者对千禧世代做些假设,然后把自己的经验定格在其中,实在为难。可以确定的是,我个人故事中的片断能让一些在教会长大、廿至卅好几的人心有戚戚焉。
我在一个福音派教会的家庭中接受信仰的薰陶,亲身体验许多上世纪九○年代福音派所经历的风潮。当遇到其他也在福音派教会中成长的人,我也熟悉他们成长过程中许多经验,像是看《蔬菜总动员》(Veggie Tales),对《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小说起戒心,或是由死忠支持共和党议题的父母拉拔长大。
当然啦,在一个福音派教会成长并无法完全代表千禧世代,就好像成为一个福音派会友并无法完全说明我是谁。许多经验对我而言是独特的。十二岁后,父母亲的牧会转型进入“家教会”模式,因此我从未成为哪个青少年事工的一分子,也不曾参与亚裔教会。父母多数时候给我自由,容我自己发展信仰,让我参加一家主流长老会开拓的教会,那还是新兴教会(Emerging Church)运动的一部分。当我的神学观与父母相异时,他们并没有强迫我如何。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因为在类似成长背景的朋友中,甚少如此。
我的那些朋友也以独特的方式来面对他们所接受的信仰薰陶。有人成为改革宗(Reformed),有人不再过信仰生活,有些人全心接受保守基要派(conservative fundamentalism)的信条。还有些人,好比我的朋友何天义(Jonathan Ho,与本文相呼应的下一篇文章作者),企图找寻在传统教会体制之外的渠道来传递他们的信仰。
各式经历包罗万象,难以试着把它们限囿于任何简易、贯通的摘要,除非你只打算做粗略的概论。而我也不确定自己难以框架的,是否只是千禧世代独到之处。婴儿潮世代要为摇滚乐、民权运动、性开放负起责任的同时,不也承担了为雷根经济学(Reaganomics,译注:指美国总统雷根所制定的经济政策,着重于降低政府花费和税率,强调自由经济。)和“道德多数”(Moral Majority,译注:美国七○年代末期至八○年代由保守派基督徒组成的的政治机构,推动基督徒成为影响政界的势力)推波助澜的角色?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抗拒标签本身就是千禧世代会做的事。这话或许有道理,不过更加强了我的论点,就是除非只从最广泛的层面来描述,否则把人分门别类并没有好处。那对于了解人口结构、追求时尚、观察效应如何汇聚成形,或许有点帮助,毕竟这是行销业者和社会学家赖以糊口的方式。
我甚至可以说,了解种族、性别、年龄和社经地位,对有心更认识社会环境,对本身享有的特权和偏见保持警觉,好抵抗制度暴力(systemic violence)的基督徒而言,则相当重要。
问候,而非问卷
然而,我仍无法完全信服,以这种理解方式,最终对基督徒面对面接触人,好带领人成为耶稣的门徒,一定能有所助益。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致力在最个别的层面认识人,而非从最广泛的层面;要贴近,而非泛泛之交。作为基督徒,核心使命是努力认识人、爱人。如果我们把“将人分门别类”当作是认识与爱的捷径,那是自我瞒骗。认识人并爱人需要操练自己觉察并除去对人先入为主的观念,下定决心以对方的方式来认识他,不把既定的标签硬加在他身上。第一步是“问候”,而非“问卷”。最重要的是,培养自我牺牲的爱。
▲金恩博士呼吁回到初期教会牺牲奉献的精神,是今日教会仍需铭记的警讯。
(图片来源:http://explorepahistory.com/kora/files/1/2/1-2-F65-25-ExplorePAHistory-a0l3d7-a_349.jpg)
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他所写的〈博明罕狱中书信〉(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中发出肺腑之言:
如果今天的教会不能重新掌握初期教会牺牲奉献的精神,就会失去真实,会丧失千万人的忠诚,会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社交俱乐部,对廿世纪毫无意义。我每天遇到的年轻人,已从对教会失望转变成对教会厌弃。
金恩博士是在1963年写下这段话。我深深相信,即使在今天,他的话仍确凿无误。教会今天面对的问题无法抄近路。解决之道与他发出此语的1963年相同,也与耶稣受死前所提供的方法如出一辙─彼此相爱,正如他爱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