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義&行義】6

國度觀的福音

基督靈命的豐沛外流

 

文/吳淑儀

 

 

耶穌靈命外流,為回應痛苦破碎的世界:家庭、教會、社會、族群、國家,要在恩典裡帶來痊癒、轉化與重贖。

 

人類自墮落後,罪與邪惡轄管了世界,不單破壞個人與神的關係,更帶來社會結構性與制度性的罪:性別、族群、階級等不和諧與不公義的關係。

 

耶穌道成肉身完成神的救贖。祂的使命是帶回神國度的福音,也要求我們跟隨祂的腳蹤,效法祂的榜樣。

 

救贖的三個層面

 

第一世紀的猶太地域,在羅馬帝國統治下,除了極少數擁有權勢、地位,70%是以農漁為生的貧窮勞工,餘下則是受歧視、遭唾棄的低下階層。因此,絕大多數百姓生活在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宗教統制下。

 

當時所謂的「潔淨」,是以宗教條例來維持社會秩序:耶路撒冷殿宇是禮儀上潔淨的地方,潔淨的人才得進去。「潔淨」與「不潔淨」正代表聖潔與不聖潔、男人與女人、義人與罪人、富人與窮人、猶太人與外邦人、健全者與殘疾者之間的對比,造成嚴重歧視。當時觸犯猶太傳統文化及宗教規條的人便被視為罪人。

 

耶穌親自以行動、教導,觸及每一個按神形象所造之人,打破既成群體與階層,表達了神的憐憫與接納,也回應了以賽亞書61章預告的使命:「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6-19)

 

這個福音,宣告全新國度要帶來的釋放、自由、平等與公義!

 

耶穌靈命的外流,為墮落後的人類成全了個人救恩、國度觀福音,以致最終萬物的復興。其中國度觀福音,是指將神國的文化帶回到不公義、不和諧的社會群體裡。

 

▲耶穌觸摸痲瘋病者,醫治社會邊緣人的身心靈。圖為聖馬太信義會(St. Matthew’s Lutheran Church,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彩繪玻璃。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esusHealsaLeper.jpg)

 

國度觀福音與文化

 

國度觀的福音跨越人類墮落後社會設定的性別、種族、階層的鴻溝,在基督裡帶來和諧合一。

 

耶穌以行動實踐福音。祂傳道行蹤、教訓、關愛的對象,多為窮人、病人、殘疾者、稅吏、婦女、妓女、犯姦淫者、外邦人、牧羊人、乞丐、敵人,或籠統稱之為「罪人」的社會邊緣人。耶穌帶來的公義,不再使人基於種族、性別、社會經濟階層、地域,受拒於福音門外。

 

耶穌引進國度觀的文化,體現於四方面:

 

婦女的福音
邊緣人的福音
社會強弱逆轉的福音
充滿行動的福音

 

婦女的福音

 

利未記裡的潔淨條例,和民數記、申命記裡姦淫與休妻條例,看見因人的罪性造成對婦女地位和價值的虧損,直到耶穌引進革命性的自由與公義。

 

以耶穌母親馬利亞為例。她領受天使啟示彌賽亞的誕生,受感發出頌禱預言,後與其他婦女們站在十架下,直到等候聖靈降臨。在婦女備受貶抑的社會裡,凸顯神如何看重她的信心。

 

又如路加以幾位得耶穌醫治的婦女,與12門徒同列,為記敘耶穌往加利利各城各鄉宣講神國福音的導言。其中特別提到被趕出七個鬼的抹大拉馬利亞,得到醫治、赦免、拯救與接納。這些忠心的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從那時開始,她們上耶路撒冷、站在十架下、前往墳墓,再到與復活的主面對面,看著祂升天及五旬節領受聖靈降臨,她們誠是主的門徒!

 

在婦女講話沒分量、不能在法庭作見證的社會裡,耶穌肯定婦女的價值,且把重要的教訓、神學觀念與傳道託付,首先交給她們。譬如:向馬利亞宣告基督將來臨;井旁的撒馬利亞婦人宣告彌賽亞身分;復活後顯現給抹大拉的馬利亞;託付告知門徒主復活。

 

路加福音幾處記載耶穌的慈心促使祂為婦女伸張公義:祂讚許犯罪女人膏抹耶穌;叫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在安息日醫好駝背18年的女人,「解開她的綁。」

 

神對那些受歧視、遭踐踏的婦女,不但憐愛,幾乎可以說是偏愛!耶穌不止一次放下人以為是更重要、更受歡迎的事,去關愛弱勢,表達了祂的心腸:「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另有關耶穌醫治血漏婦人的深思,請參閱本刊54期文化單元〈同一銀幣的兩面〉。)

 

耶穌對婦女的包容與重視,是否也能對今日的社會與教會有所激勵與啟發?

 

▲耶穌讚許有罪的女人膏抹祂。圖為韓戰期間的韓國宣教士Woonbo Kim Ki-Chang以民俗畫風描繪耶穌生平。

 

邊緣人的福音

 

在結構性與制度性的歧視下,主流社會的族群往往為了私利,對異己者存著敵對與排斥心態,不接納外邦的、寄居的、殘疾的、貧窮的人,使他們備受邊緣化。但耶穌出人意外地接納這群邊緣人,他們的信心、善行還得到祂的稱讚。

 

值得一提的幾個例子,包括請求耶穌醫治僕人的百夫長,看到神的救贖計畫要由以色列人擴展到外邦人。耶穌稱讚他:「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的也沒有遇見過!」

 

還有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打破當時律法和傳統觀念。原是被猶太人瞧不起的撒馬利亞人,在耶穌的比喻裡,不僅與猶太人平等,還比宗教領袖更能以行動表現出好鄰舍的憐憫,受主稱讚。

 

路加福音裡滿是耶穌對邊緣人憐愛的記載:祂潔淨痲瘋病患,醫治癱子,呼召稅吏;祂以比喻講到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都受主大筵席的邀請,表現出神國福音的包含性;最後主吩咐下大使命:「……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

 

你我今天得享福音,便是福音對邊緣人的接納。身為基督徒,是否也願開啟眼界,接納福音邊緣人?

 

社會強弱逆轉的福音

 

馬利亞在頌禱裡受聖靈啟示,預言彌賽亞將逆轉社會強弱、貧富的次序:「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祂趕散了。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加福音1:51-53)

 

這逆轉涵蓋了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範疇。神對貧窮受欺壓的不但施予憐憫,更加以提升;對施壓濫權的不但給予譴責,更加以低貶。

 

從路加福音中可以看到耶穌如何實現這樣的逆轉:自知是「罪人」的稅吏的禱告受耶穌讚許「倒算為義」,自義而藐視別人的法利賽人卻受責難,然後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稅吏撒該以四倍之價償還他訛詐了的人;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中,生前潦倒落魄的拉撒路竟可在亞伯拉罕懷中得享安息;窮寡婦兩個小錢的奉獻在主眼中比財主更多。

 

在基督奇異的恩典裡,受社會歧視的,全然被包容、接納。在人的眼中是弱勢,在神的眼中卻是強勢:更受稱讚,更能作榜樣,更是神國的代表。

 

如此翻天覆地的社會逆轉,是否也逆轉你我的思維與態度?

 

▲耶穌比喻中的拉撒路,死後得以安坐亞伯拉罕懷中,逆轉社會強弱貧富次序。圖為16世紀德國畫家Heinrich Aldegrever之作,收藏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https://images.metmuseum.org/CRDImages/dp/original/DP836625.jpg)

 

充滿行動的福音

 

四福音書共89章的篇幅裡,記載耶穌僅僅三年半的傳道,是四處奔走的行蹤,更是走出框限的社會行動。

 

祂毅然「定意」面向耶路撒冷,甘心選擇合神心意、惟一能拯救沉淪罪人的十架苦路,完成代贖,帶來真正「神悅納人的禧年」。

 

祂悲憫世人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特意去關愛當時受遺棄的、不能進聖殿、不被接納的人。祂以比喻教導:「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裡,你們來看我。」(馬太福音25:35-36)這是以具體行動實踐國度觀的福音。

 

耶穌最終釘在十字架上,親自以生命換取贖罪救恩。祂的榜樣,是否也勉勵基督徒刻意以行動去尋找並服事這些人?

 

耶穌靈命外流的託付與傳承

 

耶穌靈命外流的言行,託付使徒向萬民宣告,此後歷代基督徒接棒、交棒,如今該由你我傳承。

 

面對不公義,耶穌向來選擇與世界的苦難認同:祂常與貧困、卑微、被遺棄、邊緣化、弱勢的人,站在同一邊,與受欺壓者為伍,與受鄙視者為友。耶穌站在痛苦的一邊,也呼召我們發揮鹽與光的特質影響苦難的世界。

 

這正是十字架的真諦:「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參考以賽亞書53:4-5)。惟有十字架的道路才能真正解決不公義,使破裂的關係徹底和好,讓受傷害的心靈得以完全醫治,為侵犯者的良知帶來真正拯救。

 

人所造成的苦難,使原本按神形象受造的豐榮備受虧損。本系列文章已多次提及,婦女、幼童所受凌虐、欺壓,更是基督徒不能再漠視的議題。要與強權惡勢抗衡的代價龐大,過程艱辛,該從何著手?又能起何作用?

 

耶穌是實踐國度觀福音的榜樣,是翻轉社會文化的力量源頭。基督徒當具有國度觀,認識基督的救恩與重贖,臨到個人與教會,也臨到社會與文化。基督徒也能因為豐沛的靈命,彰顯在個人與教會,外流至文化、經濟、社會、倫理、政治等各層面。願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寬濶的視野與深刻的省思,洞察世界與社會動向,策略性地投身於國度事工,好在社會起帶頭、引導、轉化與移風易俗的作用。

 

耶穌靈命外流帶出國度觀的福音,誠為人類歷史中劃時代的福音。你我承受耶穌託付,亦當繼續傳揚如此福音。(節錄自〈國度觀的福音─耶穌靈命的豐沛外流〉,「基督豐榮團契」,https://www.ficfellowship.org/Gospel-with-kingdom-view.html)

 


 

延伸閱讀
〈聖靈臨在─耶穌靈命的豐盛內湧〉,劉秀嫻博士(「基督豐榮團契」,https://www.ficfellowship.org/Holy-Spirit-in-Jesus-life.html)。

 

 

吳淑儀(Lily Lee),在美國大學教授數學二十多年。西敏寺神學院城市宣教學士及護教學碩士。《還我伊甸的豐榮》、《兩性復和》合著者。基督豐榮團契創辦人之一,前任董事會主席、現任會長。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