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期:埃及政經局勢與基督教發展

埃及政經局勢與基督教發展

 

文/溫英幹

 

 

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              (以賽亞書19:23-25)

 

一、聖經預言末世神必顧念埃及

 

和合本聖經提到埃及一共695次,從創世記十二章10節開始記載迦南地遭遇大饑荒,迫使亞伯蘭和妻子下到埃及,在那裡暫居,到最後一次出現在啟示錄十一章8節:

 

「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

 

可以說,聖經從開始到結束的書卷都提到埃及—舊約卅九卷書,有卅一卷提到,而新約廿七卷書,有五卷提到。

 

1948年以色列復國以來,埃及與以色列發生多次戰爭,直到1979年兩國簽訂和平條約,才暫時維持兩國間的平靜,埃及也成了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戰略夥伴。1

 

埃及雖是文明古國,但至今仍屬中度開發、相對貧窮的國家;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與位居少數的基督徒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特別是最近幾年。但聖經預言末後的日子,神仍會眷顧埃及,宣稱埃及人與亞述人要一同敬拜神,而且神將賜福以色列、埃及及亞述,甚至稱呼埃及為神的百姓(以賽亞書19:19-25)。

 

由於埃及文明影響全世界,在中東地區又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在外交、內政、社會、經濟與軍事方面歷來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1年初,執政卅年的總統穆巴拉克被迫下臺,政權易手,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政治勢力大增,埃及今後的政治走向,以及只佔13%左右的基督徒未來處境,都值得我們深度了解與關心。

 

本文嘗試用很短的篇幅對埃及的過去與未來趨勢作簡短的介紹,希望藉此呼籲基督徒讀者多為埃及的前途守望禱告。

 

二、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史前

 

埃及曾產生世界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歷史可以上朔史前,追到主前六千至一萬年,比中國的遠古傳說還要早。主前卅一至廿七世紀,埃及即出現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主前廿七至廿二世紀,埃及古王國建立了許多金字塔。

 

主前廿二至十七世紀,經歷第一中間時期、中王國及第二中間時期(聖經亞伯拉罕及雅各時期);主前1570至1070為新王國時期(在此期間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主前1070至664年為第三中間時期。2

 

主前十一至七世紀,埃及曾經被亞述、波斯、馬其頓與羅馬帝國統治。主後四至七世紀被併入東羅馬帝國。之後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國;十三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將近三百年期間,受到馬木留克(Mamluk)軍事集團所統治。1517年土耳其人征服埃及,成為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 1299-1923)的一個行省。

 

英國在1844年打敗埃及軍隊,開始控制埃及,直到1952年埃及發生革命,驅逐英國顧問,1953年法魯克王朝被推翻,成立埃及共和國。1971年改國名為目前使用的「埃及阿拉伯共和國」(Arab Republic of Egypt)。1981年穆巴拉克成為埃及1953年獨立以來第四任總統,任期長達三十年。

 

三、橫跨亞非兩洲的關鍵地位

 

埃及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遼闊的國家,地理橫跨非洲及亞洲,面積一百萬多平方公里(在全世界排行第30名),也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八千一百萬(世界排行第16名)。

 

人均所得(用國內總生產GDP衡量)2,922美元,屬於中等所得後段班的國家,在184個國家中排名第123(中國人均所得為5,184元,臺灣為21,592元)。以「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人均所得為6,504美元,在181個國家中排名第103(中國8,394元,臺灣37,931元)。以上均為2011年資料。3

 

埃及土地面積雖然遼闊,但境內絕大部分為沙漠,只有寬度僅為16公里的尼羅河谷及首都開羅以下的三角洲才是適合居住的綠洲,面積只及總面積的三十分之一(33,700平方公里,比臺灣的總面積還小一點),因此埃及90%的人口都集中在這狹窄的綠洲上以及蘇伊士運河旁(見埃及簡圖)。

 

▲埃及簡圖資料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eg.html

 

四、「阿拉伯之春」示威及政黨輪替

 

2010年12月起,阿拉伯世界多國發生社會動蕩,「爭民主、反獨裁、反腐敗」的「阿拉伯之春」示威風起雲湧。首先從突尼西亞開始,不久埃及、利比亞及葉門等國也捲入這場運動中。

 

埃及的示威遊行於2011年1月24日開始,只持續十八天就導致執政卅年的穆巴拉克總統於2月11日黯然下臺,並接受審判。

 

穆巴拉克下臺後,由軍方(Supreme Council of Armed Forces)暫時接管政權。軍方解散國會,暫停憲法,組織委員會修改憲法以便經由民主方式進行政治變革。

 

臨時憲法於2011年3月通過,但軍方改革步調緩慢,經過人民持續不斷示威抗議之後,軍方終於表示要將政權和平移轉給文人政府,但截至2012年4月,軍方仍然統治埃及。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1日期間,埃及分成三個階段進行人民議會的選舉工作,結果自由與正義黨(Freedom and Justice Party)領導的埃及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Egypt)獲得498席中的235席,成為議會的第一大黨派,極端保守的光明黨(Al-Nour Party)獲得107席,為第二大黨,獲得38席的憲政黨(Wafd Party)是第三大黨;預定2012年5月進行總統大選。

 

自由與正義黨是新興政黨,由穆斯林弟兄會(Muslim Brotherhood)成員所組成。該會是一個以伊斯蘭遜尼派傳統為主的政治團體,也是伊斯蘭主義基要派團體,其目標為推動讓可蘭經與「聖行」(聖戰及為阿拉而死)成為伊斯蘭家庭與國家最主要的核心價值,並積極推動實施以伊斯蘭教義為主的沙利亞法律。

 

穆斯林弟兄會於1928年在埃及成立,所推動的政治運動形成一股風潮,擴散到許多伊斯蘭國家,成為許多國家中最大的反對團體。埃及憲法規定以宗教為主的團體不得以黨派方式進入國會中,但穆巴拉克下臺後,穆斯林弟兄會已經成為合法黨派。

 

2011年4月,該會成立自由與正義黨,政綱包括反對婦女與科普特基督徒成為總統(但可以擔任內閣部長)。11月大選,該黨所領導的民主聯盟大勝,可以預見該會未來在埃及新政府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其長久以來敵視猶太人及支持其他機構反對猶太人的錫安主義,將會影響未來與以色列的關係以及對基督教產生不利的影響。4

 

五、經濟成長有待政局穩定

 

經濟方面,埃及處在革命後調整時期,2011年經濟成長率只有1.1%,失業率高達12.2%,約20%人口低於國際貧窮人口的定義線(每天每人生活費用為一美元)。由於國際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以及援助埃及最多的美國,持續關注埃及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發展,短期內尚不致有經濟危機出現。

 

埃及中央政府的外債在革命後有些增加,但總外債餘額只佔國內生產總額(GDP)的17%,在國際間屬於非常低的比率。中央政府國債則佔GDP的86%,財政赤字約在GDP的10%左右,屬於中高水準。雖然短期間經濟成長率受到革命的干擾及政府的移轉,但預期經濟成長在政治局勢穩定後將有進步。5

 

六、埃及的基督徒備受挑戰

 

埃及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以遜尼派為主),是埃及國教;其次約有13%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其中尤以科普特正教(Coptic Orthodox Church)佔多數(見表1,但總人口數比其他資料來源為高)。

 

如表1所示,過去幾年穆斯林人數增長率比基督徒高,因此預測基督徒人口比率將不會增加。如表2所示,在2025年,基督徒人口比率與2010年相同的話,也只達13%。穆巴拉克政權崩潰之後,如果新的埃及政體向伊斯蘭教更加靠攏,則基督徒將面臨艱難的挑戰。

 

七、埃及的基督教史6

 

埃及基督教的歷史淵遠流長,可以回溯到羅馬時代。亞歷山大城是基督教早期的中心之一,而且從主後四世紀到主後640年伊斯蘭教徒征服埃及之前,埃及人主要是基督徒。埃及基督徒相信亞歷山大總主教(Patriarchate of Alexandria)是聖馬可於主後33年所設立的,但基督教如何進入埃及已不可考。

 

 

主後200年,亞歷山大已經成為基督教重鎮之一。著名教父亞歷山大革利勉(Clement of Alexandria)及俄利根(Origen)曾經在亞歷山大住過。主後四世紀,亞歷山大成為基督教會第一次大分裂的地區—亞歷山大主教亞流(Arius)及該教會執事亞他那修(Athanasius,298-373,後於328年任亞歷山大主教)兩者的信仰爭執在325年尼西亞會議中落幕,確認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

 

 

埃及的基督徒大多數屬於「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Coptic Orthodox Church of Alexandria),俗稱科普特(Copts),佔總人口約11至12%,也是中東最大的基督教團體。埃及科普特正教在埃及海外也有姊妹教會團體分佈在中東及非洲。

 

其他本土基督教會均以科普特相稱,有科普特天主教會、科普特福音教會及各種科普特更正教會。非本土基督教會通常在亞歷山大及開羅都會地區,包括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等。

 

在埃及國內,基督徒雖然是少數,但在伊斯蘭教盛行的中東及北非地區,埃及的基督徒人數仍然算是眾多(一千多萬人)。美國國務院估計,科普特基督徒人口佔總人口約9%,但也有可能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所估計的只佔5%。因為人數相對太少,以致經常受到伊斯蘭教徒攻擊而無反手之力。7

 

科普特正教會的現任領袖是亞歷山大教皇,前任教皇、八十八歲的申諾達三世(Pope Shenouda III, 1923-2012)甫於2012年3月17日過世,他在位四十年,廣受尊敬,包括更正教徒及穆斯林在內。但他過世之後,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關係呈現更多變數。

 

八、後穆巴拉克的基督教逼迫更甚8

 

穆巴拉克的下臺可能會升高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深度的緊張關係。在示威期間,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一起出現,要求穆巴拉克下臺。許多加入示威遊行的科普特基督徒,甚至保護正在禱告的穆斯林,因而的確拉近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距離。

 

可惜這種情況並未持久。埃及人開始在開羅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示威時就有教會受到攻擊。2011年1月,一顆自殺炸彈造成亞歷山大教會23人死亡。2011年2月至今,暴力事件一直上演,即使是基督徒與穆斯林結婚都會引起暴亂,而肇事者卻未受到處罰。9

 

▲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於2011年2月曾經一起示威遊行要求穆巴拉克下臺,遊行中,科普特基督徒牽手環繞形成人牆,緊緊保護著正在禱告的穆斯林。(取自http://3.bp.blogspot.com/-LFPMlovJUfE/TVa-VzgHj6I/AAAAAAAAF-0/mq13QhJSg3E/s1600/egyptianprotectmuslimnew.jpg)

 

2011年10月9日週日,一場基督徒領袖發起的和平抗議行動演變成為一場血腥暴動,導致25至35人死亡、300至500人受傷,亡者大都是基督徒,是埃及2011年革命以來最血腥暴力的一次。

 

錄像顯示武裝警察介入要求停止抗議活動,開槍及施放催淚瓦斯,用警棍擊打抗議群眾,用卡車碾過示威者。抗議者宣稱他們沒有攜帶武器,卻被警察和流氓攻擊。事後,埃及當時的總理沙拉夫(Essam Sharaf,2011年3月至12月在任)在臉書發表談話,認為此事與穆斯林和基督徒的衝突無關,而是有人蓄意挑起事故,引發宗教的煽動叛亂(sectarian sedition)。10

 

2012年3月,一位牧師被判刑入監六個月,罪名是違反建築法規。該牧師的教堂在2011年9月被穆斯林暴民縱火破壞,暴民卻未被繩之於法。牧師要求修建教堂,請求該省的軍方下令用政府公款修繕教堂,但政府遲遲不撥款,該教會只好自行修繕。

 

但牧師被控的罪名卻是建築許可與實際施工有差異,雖然律師認為錯誤在包商,而非教堂,法院仍然判決有罪。其實在對待穆斯林和基督徒時,埃及法院往往採取雙重標準,並百般刁難教堂的興建或修理。11

 

2012年4月初,埃及孩童法院將一名十七歲的科普特基督徒少年判處三年徒刑,罪名是該少年於2011年12月在臉書上用卡通嘲笑伊斯蘭教信條及其先知,是褻瀆阿拉的行為。

 

該名少年在臉書發表卡通後,雖然否認有譭謗意圖,仍被學校同學攻擊,而且在周圍三個村莊發生暴力與抗議活動,穆斯林在兩個鄰近村莊抗議兩天,並放火燃燒該少年的家及其親友的五間房子。有人宣稱,根據沙利亞法律,該少年應判死刑,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還算是輕的。12

 

以上嚴懲的案例顯示,在新政府由穆斯林弟兄會政治勢力佔上風之下,將使埃及落入伊斯蘭教的沙利亞法律中;非穆斯林的人民,包括基督徒在內,將受到比革命之前更不民主及人權受損的對待。

 

甚至有些伊斯蘭教徒主張在新政府之下,科普特基督徒的權利應當與伊斯蘭教徒不一樣。科普特基督徒對這些長久以來的攻擊沒有獲得正義的回應而遭受不平等待遇,顯得惱怒又無助。埃及科普特基督徒長久以來都感覺是埃及的二等公民,革命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烈。13

 

九、為埃及守望禱告重點14

 

埃及眾教會及海外關心埃及的基督徒一直在為埃及和當地的基督徒禱告。2011年11月11日在開羅一間教會一起進行大公教會禱告日(ecumenical Christian prayer day),有科普特正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的信徒共五萬多名參加。

 

最近一次為2012年3月22日,用以賽亞書十九章19至25節作為禱告詞。其中也有為政治進程禱告,其中一項是︰為美國有聰慧的外交政策禱告—希望美國出面與埃及政府商談保護基督徒不受歧視15,因為美國是埃及最大的經濟及軍事援助國。

 

另一項代禱則是求主幫助埃及基督徒以神的愛為榜樣,以愛心來為迫害他們的人禱告(參考馬太福音5︰43-48)。16這些都體現出神偉大的愛心及饒恕。

 

十、結論:基督徒還可以做什麼?

 

阿拉伯之春的革命固然將幾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專制政府推翻了,但這些國家不一定因而轉型為西方民主國家,使人民享有宗教自由。反而如埃及一樣,經過民主程序,選出主要以伊斯蘭教政治勢力所組成的政府,有權力來制定偏重伊斯蘭教的國家法律與政策,非穆斯林信徒,特別是基督徒的地位將更居弱勢,也更容易遭受宗教迫害。

 

基督徒在民主國家享有充分宗教自由,但在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許多穆斯林受到教義影響,自以為富有正義感,要為阿拉施行公義,對基督徒或其他異教徒進行迫害,還以為是聖戰。

 

面對伊斯蘭教國家對處於少數的基督徒迫害日益高升,基督徒除了向天父迫切禱告之外,應當站出來聲援那些無辜受害的基督徒。我們也要小心自己的言行,尊重別人的信仰,千萬不可有意、無意地公開嘲笑或侮辱別的宗教。

 

如上所述,既然埃及教會可為美國的外交政策禱告,美國的基督徒也可以向美國政府表達聲援埃及教會的意見。

 

我們特別需要求父神將埃及人民的心意調轉歸向真神及真理,聖經已經預言,將來埃及與亞述(目前都是伊斯蘭教國家)都要歸向真神。也為埃及的教會及正在受苦的基督徒禱告,相信目前在埃及(及其他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基督徒的難處在末後的日子神都會解決。

 

對極端伊斯蘭主義者迫害基督徒,我們也願意用耶穌基督的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阿們!

 

*本文成稿於四月中,之後埃及局勢變化甚多,特別是五至六月間的總統大選將影響未來局勢,請讀者留心。不過本文對埃及局勢的大方向仍然維持原先看法。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資料來源的附註不克刊登,歡迎有需要的讀者以電郵向本文作者索取,或見作者部落格刊登之全文: www.ykwen.blogspot.com)

 

 

作者小檔案

溫英幹,現為臺灣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美國冠冕財務事工(Crown Financial Ministries)華人外展事工主任及KRC投資理財營講師。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