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落網記

——網路與閱讀 Part 1

 

文╱馬睿欣

 

 

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你的信仰,

會決定你怎麼相信,你的信心,要決定你怎麼看見,分析,篩選,吸收……

 

如果可以保持現在的自己,卻同時活在另外一個人生,在那個人生裡,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名字、外表、個性、學歷、身分地位、工作、財富,並且用那樣的身分跟人交往、談戀愛,甚至結婚,你覺得如何?


這不是天方夜譚,網路上有個叫「第二人生」的網站(www.secondlife.com),可以把你要的外表、長相和生活環境弄成3D影像。在那裡,你也要花錢、賺錢,還可以投資買地。


這種「重新做人」的機會,跟從前讀一本愛情小說,暫時把自己幻想成小說的男女主角不太一樣。讀書,不管多被情節吸引,你要抽離,才能回到現實,但很多人沉迷在這樣的網站裡,在兩個世界、兩個人生裡來來去去。無論企業行銷界、教育界、政治界,甚至是宗教界,都在討論網路的影響,連在醫學界、精神科裡,都已經有專門治療網路相關心理疾病的一門學問。


我看待網路,就像一個衝浪者朝向迎面而來的浪,衝浪的人並不把浪當成敵人,儘管海浪可能把他埋了。衝浪的人是個學習怎樣迎接海浪,懂得怎樣駕馭海浪,以致不管那個浪頭多高多猛,依然可以經由學習、練習,讓浪把他帶到最高處,還可以安全漂亮地滑下來。職業衝浪者喜愛浪潮襲擊,卻不被海浪滅頂。這也是我探討網路的基本原則。

 

▲Google從搜詢網站的公司名稱,到現在演變成為日日要用的動詞,它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圖片來源:網路)


對你我來說,用Google來搜尋知識,尋求疑難雜症的解答,已經是個習慣。對九零後出生的人,這甚至是反射神經,所以有googlereflex(谷歌反射)這名詞的產生。因為這人工的反射神經出現,產生了許多的改變和影響,其中之一,是對閱讀的衝擊─從傳統書本閱讀,到今天電子書的閱讀,還有網路上豐富的閱讀資源。


因著網路,人們讀得更多了?還是讀得更少了?這是需求的問題。網路原住民的學習方式,從課內到課外,都和我們當初沒有Google、Youtube、Wikipedia、ipad的學習方式很不同,網路帶來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否也改變了閱讀的需求?這是需求的問題。


人們吸收進去得更多了?還是吸收進去得更少了?這是閱讀能力問題。網路和數位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都需要更多閱讀,這樣的閱讀機會擴展的結果,我們閱讀的能力到底是增、是減?


人們從閱讀得著的益處更多?還是更少了?這是閱讀的影響力問題。


讀進去的東西更多,知道的更多、更廣,能夠更快速得著許多問題的答案,是不是表示閱讀跟人的關係會有所更新?


讓我們對以上的問題一一來探討:

 

第一、當網路改變學習方式後,是否也改變了閱讀的需求?

 

1.求知慾


傳統學習方式,除了上課、經驗,就是讀書。以前有什麼不懂想到要上圖書館,或是要翻書,翻半天還查不到就算了。現在我們會馬上到Google搜尋,因為可以很快得到答案,產生正面的效應出來,當下次又有問題,會促使我繼續試著去找答案。


Google的出現,鼓勵了我們的求知慾。


在華人的文化和教育傳統當中,我們非常看重答案。在家裡,父母想辦法要把他們認為的標準答案從小灌進去我們的腦子裡,叫我們牢牢記住,並且遵守。到了學校,老師也有一大堆答案,要我們虛心領受。當人把書給我們,或帶我們到圖書館、書店,要我們多看書的時候,其實另一種說法,還是叫我們好好去領受答案。

 

▲今日的書本已從過去的實體書本走進電腦中,變成平面的書籍了!(圖片來源:網路)


也許這些答案都是對的,甚至是很好的答案,但如果一個人不想問問題,或者根本沒有問題,答案對他來講就意義不大。有時候當我們眼前有太多答案要吸收時,我們真的就沒有問問題的渴望了。求知之後得到的答案,才是屬於自己的真實答案。


但是網路在鼓勵我們問問題的同時,也因為它提供的是「麥當勞式」的立即滿足,很容易讓我們停留在膚淺的了解和答案,這和拿一本書起來好好讀完所能得到、比較深入且全面的內容是兩回事。


另外,網路的hyperlink─超連結生態,雖然讓我們可以從一個問題接著另外一個問題,逐步問下去,但是因為那是網狀型的連結,而不是直線型的連結,很容易在問的過程裡,漸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問什麼,或忘了當初到底想問什麼,這和閱讀一本書,作者必須有清楚的中心思想,並照著一個主題清楚發展脈絡完全不同。

 

2.學習方式


因為網路,全世界的教育都在調整和改變。1999年,英籍印度裔教授蘇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在印度新德里他當時任教的大學附近貧民窟圍牆上挖了一個洞,偷偷在洞裡塞進了一臺電腦。牆的另外一頭,是個貧民窟。貧民窟的孩子們像平常一樣在缺乏中醒來,為著新一天的溫飽而掙扎。但是,他們也像一般小孩子,好奇地探索著世界的新事物,天真地遊戲追逐。不久,立刻有孩子傳出在洞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他們興奮地問:「這是什麼?」「我可以摸嗎?」教授笑著說:「摸摸看!」八小時之後,貧民窟裡那群沒上過課、沒看過電腦的孩子,竟然自己學會了上網。


教授非常驚訝,把這實驗告訴同事,一個教授推測,可能是該校的學生剛好路過,教會了其中一個孩子,然後那個孩子再教其他的孩子。蘇教授追根究柢,再到三百英里外,最窮、最苦的貧民窟,而且方圓一百英里之內絕對沒有人懂電腦、也不懂英文的地方,再找一面牆、再挖一個洞。

 

▲一臺平板電腦,孩子們已習慣用來代替傳統的書籍,甚至連識字不多的孩子都能從中自學,值得我們關注。(圖片來源:網路)


幾個月後,那個貧民窟的孩子不但學會操作英文版的電腦,學會上網,還告訴他:「可不可以換一臺processor跑得快一些的?小老鼠也買好一點的。」教授嚇一跳,這些孩子怎麼知道Processor是什麼?怎麼知道mouse有不同等級?還有,他們的英文怎麼講得那麼好?「網絡教我們的,誰叫你的電腦裡都是英文,我們不學怎麼玩game?」孩子們說。教授不放棄,繼續在印度各地四十多面牆上挖了四十多個洞,都得到類似的結果。不用學校、不用老師,孩子們自學到的,不只是電腦怎麼上網,還有更多的知識。


這位蘇伽特‧米特拉是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育、交流和語言科學學院的一位多媒體教授。他因發表「牆中洞」的理論而得名,在識字率和教育上,「牆中洞」理論被廣泛應用。他的實驗也引發了「未來學習新紀元」的「自學論」,認為孩子們在群體中,藉由網路,能學習到的知識比去學校上課更多、更有果效。


許多人問,網路時代來臨之後,教育是什麼?學校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人把閱讀書本當成學習的途徑,而發現網路上已經提供給人一百年都讀不完的資訊,並且,提供了不少精心製作過的學習途徑。那麼,書,還有人在讀嗎?

 


我認為這樣的衝擊不是壞事,這給我們一個機會去問:閱讀是不是只為了增添知識?


《網路讓我們變笨?》(Shallow: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一書的作者卡爾(Nicholas Carr)把網路上的閱讀形容為在水面上游泳,而書本閱讀則是潛水。人腦習慣按照網路科技的設計邏輯學習時,思想變得機械化,只能淺讀與快速分類,卻不再能停下來感受和沉思,加上網路所提供的閱讀環境太浮躁、太分心、太吵雜,讓人即使面對一些有深度的內容時,也沒辦法細嚼慢嚥。但無論是孩子或是成人,接受教育的目的除了吸收知識,還有什麼?


教育不單有關知識的吸收,更有學習習慣的塑造、思想的刺激與品格的建立。正當網路提供了某些知識的學習途徑時,包括現在有許多名校開放課程在網上。同時也發現,有許多人的確因為習慣網路的學習模式,而無法在下網後,再好好讀一本書,安靜感受,有紀律地從頭到尾,不跳躍、不中斷地領受訊息。人們這才了解到:讀書的好處,實在不是只有吸收書本的內容。是整個讀書的行為,都在影響著我們。

 

▲過去的書籍已成平版閱讀,對你我吸收知識的影響是更深,還是更淺?(圖片來源:網路)


我自己曾經有過幾年在家教育三個孩子的經驗,我也是個「自學論」的擁護者,我不但相信孩子可以自學,甚至認為自學的孩子才會真正一輩子都想要學習。因此,我利用在家教育的機會,希望能好好培養出孩子自學的興趣和能力。


其中有一年半,我的孩子曾經試過兩所不同的網路學校,一個學校是完全由孩子在網路上自學,家長監督。另一個則有老師介入引導,並且在網上與其他學生進行課程討論。


從那段經驗中,孩子們看起來都學得不錯,成績也很好。但與孩子深談之後,他們都告訴我,網路閱讀和學習雖然非常多元有趣,可是很難深入,他們不斷在知識當中瀏覽、跳躍、馬上學習、馬上測驗,效果都不錯。可是他們自己知道,這些東西只停留記憶和腦子的表面,他們常常有「好像知道,又好像知道得不深」的困惑。讀完一本書,他們會去回想那本書的內容,甚至從那本書的內容得著啟發去想更深的層面,但是網路上讀過、學過的,忘得特別快,而且好像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並沒有思想上的滿足感。後來我開始讓他們一面上網上課,一面找相關書籍讓他們閱讀,並且勤做筆記,他們馬上發現到「扎實的學習」又回來了。

 

敬請期待   下期的Part 2,特別深論「學習的四大關鍵能力」: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及整合力,繼續探討「網路對閱讀的衝擊」。

 

第二、網路帶來閱讀機會增加,將使我們的閱讀能力增加還是減少?


「腦神經可塑性」是近年神經科學最大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現,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後不能改變的看法。(《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遠流出版社,洪蘭譯)一書作者多吉醫師(Norman Doidge)帶我們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讓我們發現人類大腦會因適當的環境刺激而出現調適和改變,造成不同的腦神經迴路(見上圖),這種腦的可塑性,致使許多研究指向學習的四大關鍵能力: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及整合力。到底要怎樣對待我們的大腦,這四個方面的能力才會越來越好呢?

 

▲假如畫中的女孩手中是個ipad,意境是否仍然相同呢?(圖片來源:網路)

 

在網路時代一決勝負的是信仰


蘇伽特.米特拉教授曾經說過,他相信未來的網路世紀中,每個人都需要很好的閱讀能力,但在閱讀之前,需要先懂得如何搜尋到「對」的東西來讀,讀完後,還要學會如何相信自己讀進去的東西。


這是很有趣的說法,網路時代,真正決定閱讀能力是增、是減的,不在於閱讀的方式和內容,而是信仰。你我的信仰,會決定我們怎麼去分析、判斷、辨識,並且選擇相信吸收得到的內容,使我們不致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上,讓眼前的資訊帶著自己到處闖。


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你的信仰會決定你怎麼相信,你的信心反而要決定你怎麼看見、分析、篩選、吸收那對你而言最重要又最有意義的知識。

 

從教會群體的角度來看,專門研究基督徒下一代的專家,像艾默堤(Tim Elmore),以及今年有兩萬多位青年參加、發起美國「熱忱運動」的創辦者紀里歐(Louie Giglio)指出,儘管從外表看這一代似乎被網路拿走注意力,對信仰越來越冷淡,但同時間卻有一群厭惡了簡單淺薄信仰的年輕人,渴望回到正統神學、聖經和濟貧的根本上,願意付代價渴慕真正值得投注一生的信仰。(下期待續)

 

 

作者小檔案

馬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見報章雜誌,曾任「宇宙光雜誌」,「真愛雜誌」專欄作者,現任「北京根基雜誌」作者。

同時多年經營網上博客,並有臉書專頁書寫。著書《遊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私塾夫人」博客,「給我,你的真心」博客,「是祢」博客,「搶幸福」臉書專頁。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