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落网记

——网路与阅读 Part 1

 

文╱马睿欣

 

 

在网路资讯爆炸的时代里,你的信仰,
会决定你怎么相信,你的信心,要决定你怎么看见,分析,筛选,吸收……

 

如果可以保持现在的自己,却同时活在另外一个人生,在那个人生里,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名字、外表、个性、学历、身分地位、工作、财富,并且用那样的身分跟人交往、谈恋爱,甚至结婚,你觉得如何?

 

这不是天方夜谭,网路上有个叫“第二人生”的网站(www.secondlife.com),可以把你要的外表、长相和生活环境弄成3D影像。在那里,你也要花钱、赚钱,还可以投资买地。

 

这种“重新做人”的机会,跟从前读一本爱情小说,暂时把自己幻想成小说的男女主角不太一样。读书,不管多被情节吸引,你要抽离,才能回到现实,但很多人沉迷在这样的网站里,在两个世界、两个人生里来来去去。无论企业行销界、教育界、政治界,甚至是宗教界,都在讨论网路的影响,连在医学界、精神科里,都已经有专门治疗网路相关心理疾病的一门学问。

 

我看待网路,就像一个冲浪者朝向迎面而来的浪,冲浪的人并不把浪当成敌人,尽管海浪可能把他埋了。冲浪的人是个学习怎样迎接海浪,懂得怎样驾驭海浪,以致不管那个浪头多高多猛,依然可以经由学习、练习,让浪把他带到最高处,还可以安全漂亮地滑下来。职业冲浪者喜爱浪潮袭击,却不被海浪灭顶。这也是我探讨网路的基本原则。

 

▲Google从搜询网站的公司名称,到现在演变成为日日要用的动词,它改变了你我的生活。(图片来源:网路)

 

对你我来说,用Google来搜寻知识,寻求疑难杂症的解答,已经是个习惯。对九零后出生的人,这甚至是反射神经,所以有googlereflex(谷歌反射)这名词的产生。因为这人工的反射神经出现,产生了许多的改变和影响,其中之一,是对阅读的冲击─从传统书本阅读,到今天电子书的阅读,还有网路上丰富的阅读资源。


因着网路,人们读得更多了?还是读得更少了?这是需求的问题。网路原住民的学习方式,从课内到课外,都和我们当初没有Google、Youtube、Wikipedia、ipad的学习方式很不同,网路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否也改变了阅读的需求?这是需求的问题。


人们吸收进去得更多了?还是吸收进去得更少了?这是阅读能力问题。网路和数位产品,包括智慧型手机都需要更多阅读,这样的阅读机会扩展的结果,我们阅读的能力到底是增、是减?


人们从阅读得着的益处更多?还是更少了?这是阅读的影响力问题。


读进去的东西更多,知道的更多、更广,能够更快速得着许多问题的答案,是不是表示阅读跟人的关系会有所更新?


让我们对以上的问题一一来探讨:

 

第一、当网路改变学习方式后,是否也改变了阅读的需求?

 

1.求知欲


传统学习方式,除了上课、经验,就是读书。以前有什么不懂想到要上图书馆,或是要翻书,翻半天还查不到就算了。现在我们会马上到Google搜寻,因为可以很快得到答案,产生正面的效应出来,当下次又有问题,会促使我继续试着去找答案。

 

Google的出现,鼓励了我们的求知欲。

 

在华人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当中,我们非常看重答案。在家里,父母想办法要把他们认为的标准答案从小灌进去我们的脑子里,叫我们牢牢记住,并且遵守。到了学校,老师也有一大堆答案,要我们虚心领受。当人把书给我们,或带我们到图书馆、书店,要我们多看书的时候,其实另一种说法,还是叫我们好好去领受答案。

 

▲今日的书本已从过去的实体书本走进电脑中,变成平面的书籍了!(图片来源:网路)

 

也许这些答案都是对的,甚至是很好的答案,但如果一个人不想问问题,或者根本没有问题,答案对他来讲就意义不大。有时候当我们眼前有太多答案要吸收时,我们真的就没有问问题的渴望了。求知之后得到的答案,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答案。

 

但是网路在鼓励我们问问题的同时,也因为它提供的是“麦当劳式”的立即满足,很容易让我们停留在肤浅的了解和答案,这和拿一本书起来好好读完所能得到、比较深入且全面的内容是两回事。

 

另外,网路的hyperlink─超连结生态,虽然让我们可以从一个问题接着另外一个问题,逐步问下去,但是因为那是网状型的连结,而不是直线型的连结,很容易在问的过程里,渐渐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问什么,或忘了当初到底想问什么,这和阅读一本书,作者必须有清楚的中心思想,并照着一个主题清楚发展脉络完全不同。

 

2.学习方式


因为网路,全世界的教育都在调整和改变。1999年,英籍印度裔教授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在印度新德里他当时任教的大学附近贫民窟围墙上挖了一个洞,偷偷在洞里塞进了一台电脑。墙的另外一头,是个贫民窟。贫民窟的孩子们像平常一样在缺乏中醒来,为着新一天的温饱而挣扎。但是,他们也像一般小孩子,好奇地探索着世界的新事物,天真地游戏追逐。不久,立刻有孩子传出在洞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他们兴奋地问:“这是什么?”“我可以摸吗?”教授笑着说:“摸摸看!”八小时之后,贫民窟里那群没上过课、没看过电脑的孩子,竟然自己学会了上网。

 

教授非常惊讶,把这实验告诉同事,一个教授推测,可能是该校的学生刚好路过,教会了其中一个孩子,然后那个孩子再教其他的孩子。苏教授追根究柢,再到三百英里外,最穷、最苦的贫民窟,而且方圆一百英里之内绝对没有人懂电脑、也不懂英文的地方,再找一面墙、再挖一个洞。

 

▲一台平板电脑,孩子们已习惯用来代替传统的书籍,甚至连识字不多的孩子都能从中自学,值得我们关注。(图片来源:网路)

 

几个月后,那个贫民窟的孩子不但学会操作英文版的电脑,学会上网,还告诉他:“可不可以换一台processor跑得快一些的?小老鼠也买好一点的。”教授吓一跳,这些孩子怎么知道Processor是什么?怎么知道mouse有不同等级?还有,他们的英文怎么讲得那么好?“网络教我们的,谁叫你的电脑里都是英文,我们不学怎么玩game?”孩子们说。教授不放弃,继续在印度各地四十多面墙上挖了四十多个洞,都得到类似的结果。不用学校、不用老师,孩子们自学到的,不只是电脑怎么上网,还有更多的知识。

 

这位苏伽特‧米特拉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交流和语言科学学院的一位多媒体教授。他因发表“墙中洞”的理论而得名,在识字率和教育上,“墙中洞”理论被广泛应用。他的实验也引发了“未来学习新纪元”的“自学论”,认为孩子们在群体中,藉由网路,能学习到的知识比去学校上课更多、更有果效。

 

许多人问,网路时代来临之后,教育是什么?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人把阅读书本当成学习的途径,而发现网路上已经提供给人一百年都读不完的资讯,并且,提供了不少精心制作过的学习途径。那么,书,还有人在读吗?

 


我认为这样的冲击不是坏事,这给我们一个机会去问:阅读是不是只为了增添知识?

 

《网路让我们变笨?》(Shallow: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一书的作者卡尔(Nicholas Carr)把网路上的阅读形容为在水面上游泳,而书本阅读则是潜水。人脑习惯按照网路科技的设计逻辑学习时,思想变得机械化,只能浅读与快速分类,却不再能停下来感受和沉思,加上网路所提供的阅读环境太浮躁、太分心、太吵杂,让人即使面对一些有深度的内容时,也没办法细嚼慢咽。但无论是孩子或是成人,接受教育的目的除了吸收知识,还有什么?

 

教育不单有关知识的吸收,更有学习习惯的塑造、思想的刺激与品格的建立。正当网路提供了某些知识的学习途径时,包括现在有许多名校开放课程在网上。同时也发现,有许多人的确因为习惯网路的学习模式,而无法在下网后,再好好读一本书,安静感受,有纪律地从头到尾,不跳跃、不中断地领受讯息。人们这才了解到:读书的好处,实在不是只有吸收书本的内容。是整个读书的行为,都在影响着我们。

 

▲过去的书籍已成平版阅读,对你我吸收知识的影响是更深,还是更浅?(图片来源:网路)

 

我自己曾经有过几年在家教育三个孩子的经验,我也是个“自学论”的拥护者,我不但相信孩子可以自学,甚至认为自学的孩子才会真正一辈子都想要学习。因此,我利用在家教育的机会,希望能好好培养出孩子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其中有一年半,我的孩子曾经试过两所不同的网路学校,一个学校是完全由孩子在网路上自学,家长监督。另一个则有老师介入引导,并且在网上与其他学生进行课程讨论。

 

从那段经验中,孩子们看起来都学得不错,成绩也很好。但与孩子深谈之后,他们都告诉我,网路阅读和学习虽然非常多元有趣,可是很难深入,他们不断在知识当中浏览、跳跃、马上学习、马上测验,效果都不错。可是他们自己知道,这些东西只停留记忆和脑子的表面,他们常常有“好像知道,又好像知道得不深”的困惑。读完一本书,他们会去回想那本书的内容,甚至从那本书的内容得着启发去想更深的层面,但是网路上读过、学过的,忘得特别快,而且好像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没有思想上的满足感。后来我开始让他们一面上网上课,一面找相关书籍让他们阅读,并且勤做笔记,他们马上发现到“扎实的学习”又回来了。

 

敬请期待   下期的Part 2,特别深论“学习的四大关键能力”:记忆力、专注力、分析力及整合力,继续探讨“网路对阅读的冲击”。

 

第二、网路带来阅读机会增加,将使我们的阅读能力增加还是减少?

 

“脑神经可塑性”是近年神经科学最大的突破,这个革命性的发现,推翻了几百年来认定大脑在成年后不能改变的看法。(《改变是大脑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远流出版社,洪兰译)一书作者多吉医师(Norman Doidge)带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发现人类大脑会因适当的环境刺激而出现调适和改变,造成不同的脑神经迴路(见上图),这种脑的可塑性,致使许多研究指向学习的四大关键能力:记忆力、专注力、分析力及整合力。到底要怎样对待我们的大脑,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好呢?

 

▲假如画中的女孩手中是个ipad,意境是否仍然相同呢?(图片来源:网路)

 

在网路时代一决胜负的是信仰

 

苏伽特.米特拉教授曾经说过,他相信未来的网路世纪中,每个人都需要很好的阅读能力,但在阅读之前,需要先懂得如何搜寻到“对”的东西来读,读完后,还要学会如何相信自己读进去的东西。

 

这是很有趣的说法,网路时代,真正决定阅读能力是增、是减的,不在于阅读的方式和内容,而是信仰。你我的信仰,会决定我们怎么去分析、判断、辨识,并且选择相信吸收得到的内容,使我们不致在资讯爆炸的网路上,让眼前的资讯带着自己到处闯。

 

在网路资讯爆炸的时代里,你的信仰会决定你怎么相信,你的信心反而要决定你怎么看见、分析、筛选、吸收那对你而言最重要又最有意义的知识。

 

从教会群体的角度来看,专门研究基督徒下一代的专家,像艾默堤(Tim Elmore),以及今年有两万多位青年参加、发起美国“热忱运动”的创办者纪里欧(Louie Giglio)指出,尽管从外表看这一代似乎被网路拿走注意力,对信仰越来越冷淡,但同时间却有一群厌恶了简单浅薄信仰的年轻人,渴望回到正统神学、圣经和济贫的根本上,愿意付代价渴慕真正值得投注一生的信仰。(下期待续)

 

 

作者小档案
马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见报章杂志,曾任“宇宙光杂志”,“真爱杂志”专栏作者,现任“北京根基杂志”作者。

同时多年经营网上博客,并有脸书专页书写。著书《游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私塾夫人”博客,“给我,你的真心”博客,“是你”博客,“抢幸福”脸书专页。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