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瑞克教授上一堂課
文/冷馨怡 節譯改寫/吳信惠
《仙履奇緣》、《白雪公主》、《三隻小豬》,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使我們對童年回味無窮。故事裡總是述說羅曼蒂克的愛情、心狠手辣的壞蛋,以及善良純真的美麗公主⋯⋯。
新童話掘起,經典不再
我們成長在所謂的「黃金年代」,看錄影帶,聽音樂卡帶,使用形如磚塊的手提電話。然而,新世代的年輕人卻是浸淫在iPod、手機及各樣電子裝備的文化裡。時代改變了!年輕人不再緬懷所謂的「經典」童話,而是熱中於《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s, Inc.)、《玩具總動員》(Toy Story)和《花木蘭》(Mulan)等新式童話。
▲《怪獸電力公司》、《玩具總動員》、《花木蘭》等新式童話,為年輕一代形塑了新的童年回憶與思維模式。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2001年上映的《史瑞克》(Shrek),這部頗受歡迎的兒童動畫片討喜的原因,正是顛覆傳統的角色刻畫及充滿創意的劇情發展。史瑞克,一個原本隱居沼澤的巨人,平靜的日子遭到一群受暴君法克大人催逼而聚集的童話人物所攪擾。為了驅散這群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大軍離開住處,史瑞克必須達成一項任務─解救被囚的睡美人,費歐娜公主,也就是法克大人欲娶之而後快的新娘。
好友相伴,尋回自我
這場英雄救美的行動中,同行相伴的驢子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頭喋喋不休的驢子總是一板一眼地針對史瑞克提出勸誡與引導。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可發現史瑞克從剛硬苦毒的老我,逐漸蛻變為情感豐富、溫柔慈愛的新人。
電影一開始,史瑞克正怒氣沖天地攻擊一群想要縱火的童話村民。恰好與電影後段,史瑞克呵護待嫁女友、送鮮花贈汽球的貼心男友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原來,史瑞克總是被視為大巨怪,遭眾人摒棄,如同人未信主時,渾然不覺自身的價值及本質。直到經歷許多試煉和難關,好友驢子和費歐娜公主的幫助,史瑞克終於發現寬厚親切乃是他的本相。
同時,史瑞克和費歐娜公主之間的感情,也漸入佳境。然而,法克大人與費歐娜公主的婚期已定。婚禮當天,史瑞克鼓起勇氣「搶婚」,欲解救意中人倖免於無愛的婚姻。在這幕戲裡,驢子叮嚀史瑞克必須等到牧師問「有人反對這個婚姻嗎?」時才去中止婚禮;沒想到,史瑞克一句「去它的!」就毫無耐心地衝入禮堂阻止法克大人帶走他的意中人。史瑞克的回答象徵著打破傳統,往昔注重的禮節風度已遭摒棄,新世代來臨了。
▲這場英雄救美的行動中,喋喋不休的驢子伴隨著史瑞克,突破層層心防,贏得芳心。
時代改變,遷變文化
「這世代可稱為『千禧年世代』─一個不再注重外表及虛假形式的時代。今日的青少年講求感覺,即時行動,他們不再三思而後行,也不為將來汲汲營營。時光飛逝,鴻溝愈大。」以我這局外人(也是個年輕人)而言,去年七月KRC文化實務營《神國雜誌》編輯會議中,創辦人高俐理老師、主編蘇文安老師與編輯群討論《史瑞克》的教導和隱喻。旁聽的我覺得這群華人父母所說的頗有道理。
隨著年齡漸長,多少可以看出今日年輕人的某些短處或欠缺。原先,我以為這只發生在「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美生華人)身上。但很明顯的,這現象正如傳染病般在各地擴散。芭芭拉.麥爾赫芙(Barbara Myerhoff)的小說《數算我們的年日》(Number Our Days, 暫譯)中寫到,猶太人的兒女因移民到美國,以致與父母的原生文化產生斷層;他們缺乏對自我文化的認知,也無法欣賞祖國文化。當然,有人可能會反駁,說代溝是必然的,但自從亞洲移民至美國的人數激增,已產生革命性的文化劇變。這現象可從急速發展的科技、變化多端的媒體,以及層出不窮的新聞時事來一窺端倪。
傳統 vs 新理念
而看似簡單天真的兒童動畫片《史瑞克》,卻點出了這些問題的核心:樸實無華的新規,往往能取代老套的禮節及彬彬有禮的要求。戀愛男女不再要求同種同族或門當戶對。電影中能言善道的驢子竟與噴火龍小姐結婚,而在續集《史瑞克三世》,還生下五隻小飛驢!電影中的法克大人,也不是位英俊親民的國王,而是五短身材的惡王子,為了彌補缺陷,他總是戴上義肢騎在高大的駿馬上。事實上,劇中最醜的怪物─主角史瑞克,是全片最和藹可親的人物。製片人在劇中對觀眾呈現一個重要的隱喻,乃是人有多重深度,若給予機會,就能漸漸顯出真實內在的自我。
由於史瑞克老是被視為討人厭的大怪物,促使他愚拙地相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到遇見「驢友」及心愛的費歐娜公主,才找回真正的自我。事實上,費歐娜公主亦踏上追尋自我之旅。觀眾會發現,她暗自承受魔咒禁錮的祕密,夜裡變成怪物,只有在白天才能恢復為公主。這變身魔咒除非覓得真愛才能消除,返回原貌─費歐娜自認的公主形象。然而,當魔咒消失,現出怪物本相,她仍欣然接受,與史瑞克在許多童話人物相伴下,在沼澤「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他倆歡喜乘坐洋蔥馬車度蜜月的童話情節,又顛覆南瓜馬車的老套。由此可見,現今年輕人點子奔騰,不耐俗套。
此片所提供的新典範,好壞兩面並存。製片人致力闡述事物本質及外表的迥然之別,卻避免談及「烏托邦」的理想與「芭比娃娃」式的完善禮節和風度。因此,年輕人被引到及時行樂的滿足感裡,不同於老一輩節儉儲蓄、刻苦耐勞、心存感恩的教導。他們的父母被上一代嚴厲管教,創意空間極少,重視學業及知識的汲取。可是當他們想照樣要求下一代時,年輕一輩卻不屑一顧。
拉近距離,享受親子情
如何緩解因觀念不同而帶來的衝擊?也許從與年輕人分享電影、讀書心得,建立朋友關係做起,藉此一窺後現代文化的流行趨向、最新潮流。
基督徒父母不妨學習與兒女建立亦父(母)亦友的關係,如此有助生長在異國文化的移民第二代化解鴻溝。當然,在許多時候,父母的忠告仍不可廢,尤其當孩子一眼愛上班上的「帥哥」,與朋友之間發生衝突,或碰上一位吹毛求疵的教授時。另一方面,父母應主動參與兒女的生活;出席課外活動,週末到公園玩極速飛盤(Ultimate Frisbee 美式足球飛盤),或去攀岩也行!
教會也能幫助拉近距離,融合新舊理念,試圖了解年輕人的思維。不妨主辦各類親子互動學習課程或退修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真理、教義,用輕鬆、幽默、活潑的言語,結合笑話或卡通來呈現。利用蔬菜人物來演聖經故事的《蔬菜總動員》(Veggie Tale)就是很好的例子。
若我們願意多了解年輕人,必能深入傳達理念,影響他們的人生。我最由衷的建議,即是請父母設計親子活動,享受趣味時光,例如一同觀賞《史瑞克》以及續集。父母兒女交換心得,共享千金難買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 'http://www.shrek.com/main.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