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長夜燈

為勞工與他們的家庭點起,

溫馨綿綿,一路照亮到天際

 

毛黃慶賢口述

楊韓甲華整理

 

 

北京外交人員的公寓裡,我正靈修,內心思忖翌年將返美,於是禱告求問神未來的服事方向。窗外天安門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潮彷彿翻滾的河水從我眼前流過,突然,箴言三十一章8到9節的話語,強烈敲擊我的心思,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


我迷惑不解。那是1987年,我偕同一雙兒女Rachel與Joshua追隨外子榮燊調派到中國工作的第三年,當時國內的教堂被毀,牧者遭監禁,教會一片寂靜無聲,「神啊!中國人才是啞巴,美國那有不能開口的人呢?更何況我不是律師啊!」

 

▲此座銅像乃紀念早期車衣的猶太工人,是紐約曼哈頓「製衣特區」(Garment District)的地標。

 

真情流露訂約會

 

返美後,我在一家福音廣播機構工作,為福音預工信息做錄音及配樂,製作每卷30分鐘的帶子,提供給新移民與紐約曼哈頓的唐人街衣廠。「真有人聽嗎?他們能接受這內容嗎?播放15分鐘後誰會翻轉帶子?……」許多問題像走馬燈在我腦中盤旋。


我對曼哈頓的唐人街素無好感,此地種種脫序現象、實在不值得我花25美金車費從長島的居處跋涉前去。然而,我還是拿著錄音帶,七拐八彎連帶迷路,摸索到唐人街的衣廠,親自尋求解答。


衣廠裡人聲、機器聲淹沒了播音聲。員工告訴我,錄音帶常缺人翻轉,有頭無尾,不知所云;抑揚頓挫的配樂,抑處聽不見,以致時斷時續,大失其趣……,問題可多哪!


然而,我看出,女工手忙腳也忙,耳朵卻是閒著的,若能有真人真事的見證故事挪開她們對基督教的誤解,又藉著我的聲音與探訪,親自贏取女工的信任,我就有機會為主得人啦!


榮燊的親戚程文輝姊妹是香港首位獲得博士學位的盲人,她將感人的見證寫成自傳《失明給我的挑戰》,慷慨應允我使用這本著作。我又得到母會「長島豐盛生命教會」蘇崇光弟兄的幫助,在家裝置一套錄音器材,每天做完家事就錄音。我不加配樂,平鋪直敘地將華語文體改為廣東口語,將這本書錄成十個小時的有聲書。


那個星期五,揣著一小時長度的錄音帶重返衣廠,心裡忐忑不安,不知工人會有什麼反應?


人聲喧嘩漸漸淡去,踩衣機聲點點褪去,文輝從廣州到澳門又到香港的經歷勾起女工的記憶。她們鴉雀無聲地傾聽,一小時結束後如夢初醒,直歎時間過得太快。她們問我,下次何時再見,我對耶穌輕輕地說:「每個星期五,我在唐人街和祢約會,好嗎?」

 

▲午餐時分,衣廠女工津津有味聆聽牧師、明星、歌星等的講道與見證。

 

源源不絕嗎哪降

 

從北京回來,為回應神的呼召,我熱心做義工──探訪餐館、分送聖經、為人出庭翻譯、從事錄音帶事工……接著,基督徒蕭亮明、溫文玉夫妻想將他們愛主的母親──八十高齡的溫伯母,她帶領的衣廠「多加團契」託付給我。榮燊頗不以為然,「妳少做點猴兒的事(monkey business,人們輕視的事),要想想怎麼幫助我!」


那年女兒Rachel在芝加哥大學就讀,兒子Joshua隔年也將進大學,學費不貲,我了解榮燊為父的壓力,向他保證,「我在唐人街的事工不動用家裡的錢。」


當天,接獲美國鄰居的電話,她想找人每星期載她去唐人街治療眼疾,每小時付10元。我欣然前往,她堅持開她的車,不用我出汽油費。回程時,我們陷入車陣裡宛如蝸牛爬步,一個小時的路程開了四個小時。然而當我手握著七十塊錢的時候,從未感到如此喜愛塞車,也感謝神動員長島一大串車隊來教訓我的小信。


幾個月後,鄰居遷居佛羅里達州避寒,榮燊有趣地望著我,「接下來如何?」


「走著瞧!」我說。


真巧,朋友託我接幼兒園的孩子放學回家,輕鬆的工作,每週有100元的收入,這份工作持續了一年有餘,直到他們上小學。


由於老闆蕭亮明弟兄的介紹,兩年裡,我的事奉擴大到五家衣廠近千人的員工。有些衣廠的音響系統老舊嘈雜,蘇崇光弟兄和榮燊下班後就到各個衣廠,爬上爬下地裝設我購買的新音響,許多美好的見證因而清晰地傳入女工們的內心。


接朋友孩子回家的工作結束後,有位在台灣的朋友,每月付400元託榮燊去他的工廠收租,並且伺機脫售這家工廠。多年來市價太低,我們不忍心讓朋友損失太重,一直無法出手。六年後,我對榮燊說:「是賣的時機了!」果真以好價迅速成交。榮燊問:「妳怎麼這樣子有把握?」我說:「Joshua今年大學畢業,我們不需要這筆錢了!」我這沒有神學裝備的家庭主婦個人服事,並不符合教會支持宣教的條件,但是400塊錢就可以推動事工。神信實地供應我,就像供應以利沙先知門徒的妻子和她的孩子一般(參考列王紀下4:1-7,直到不需要時,油瓶就乾了。


榮燊親眼目睹,不得不感歎:「這真是神的工作啊!」他開著十四年的老爺車,滿足於妻子簡單烹煮的一點湯水,鼓勵並扶持我全力以赴。兩年前他提前退休,也完全投入教會服事。

 

▲愛主蒙福的毛家-----榮燊、慶賢(第二排坐者)與女兒Rachel、兒子Joshua;神曾藉著圖中的狼狗,啟示祂尋找失喪世人的真諦。

 

愛到深處無怨尤

 

服事衣廠的員工時,我曾遇見極難相處的人,心裡掙扎著想要放棄她。聖經上,神放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那一隻迷失的羊,我真不懂。這隻叛逆亂跑的羊走丟了,活該!為何神不滿足擁有那九十九隻羊,還要千辛萬苦去找那隻不值得愛的?


我家有隻從流浪狗收容所領養的雜種狼狗,它乖巧可愛,尤其討我喜歡。一天,我從衣廠返家,在凜冽的寒風中發抖了許久,才見榮燊駕駛一部未見過的車來接我。「怎麼啦?」「車被偷了,車上的狗也掉了!」我「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同一天,紐約發生一件慘絕人寰的凶殺案。有位在衣廠工作的男士陷入憂鬱症裡,他找「問米婆婆」算命。算命的人推算,明年是雞年,殺三隻雞,就能化解厄運。他就殺掉妻子和兩個稚齡的女兒。


一連十天,我瘋狂般地在大街小巷吹口哨呼喚,尋找愛犬,甚至登廣告、報警。警察說:「再去領養一隻。」暗示這類雜種狗不必浪費精神尋找。我喊起來:「牠是我的!」( He is mine!) 剎那間,我覺得神在輕觸我:「妳明白了嗎?那迷失的,也是我所愛的呢!」


祂又溫柔地說:「妳失掉一隻狗就這麼傷心,我同一天失去了三條生命呢!」


從此,我甘心樂意地去唐人街衣廠事奉。也經過層層管道,找到這位兇手,向他做了五年的福音工作。我陪他出庭時,法官問我:「妳是律師嗎?」我答:「不是,我來為他講話!」神當初所賜的異象,再次得到印證。

 

同心服事默契深

 

1993年冬天,我接到香港的老同事,甫於馬里蘭州讀完神學的李碧嘉姊妹電話:「我來了!」喜出望外,神送我一個最大的聖誕禮物,自此展開我們長期美好的同工歲月。我倆攜手服事十家衣廠。碧嘉最初沒有差會支援,她動用畢生的積蓄,過最簡單的生活,我們安步當車,背包當資料庫,借用老闆的電話……


每間衣廠我們因應各種情況,用不同的方式帶領團契──關在小房間裡查經唱詩;使用麥克風向全場短講;圍成一圈站著禱告……。一次,我們按時到達衣廠,發現300名員工神情緊張地趕工,碧嘉和我當下取消團契活動,加入剪線行列。我注意到員工在拆解做錯的衣服,沒有踩衣機聲,就向碧嘉示意,她立刻拿起擴音器講「以斯帖記」一個多小時,有人說:「哇!算命的人都勝不過你們的神。」


有時,衣廠必須徹夜趕工,老闆央求供應多一些錄音帶,好提升士氣渡過漫漫長夜。我們和女工打成一片,自然地流露生命見證,就如保羅說的,「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哥林多前書9:22)


紐約是美國最大的服裝設計與製衣業中心,曼哈頓內擦身而過的女性五分之一是衣廠女工,算一算她們在餐館打工的丈夫、家中的孩子加上父母親戚,這裡有片廣袤的福音禾場。


衣廠是基督信仰最有效的切入點之一,也是佛教、耶和華見證會等宗教爭奪之地,那些我們「先馳得點」的衣廠,老闆都拒絕別的宗教進入。人們乘飛機到遙遠的國度傳福音固然好,若將神國資源使用在鄰近中國城的勞工,花費不多,收效更大。在紐約、在洛杉磯,還有成百上千的衣廠,基督徒步調要快,免得眼巴巴看著這塊好土被搶走。

 

▲鋼琴演奏家張路加弟兄持麥克風者進入衣廠,為300名員工演奏並作見證,為緊湊的製衣工廠,帶來溫馨洋溢的氣息。

 

歡喜敬拜頌主恩

 

碧嘉與我鼓勵女工參加當地教會,她們脆弱的自我形象常常受到挑戰。


有些花枝招展的姊妹,腳踩高跟鞋像玉樹臨風,而女工穿著簡樸腳踏布鞋,有時聚會還未結束就得一衝而出趕著上工。講壇許多聖經章節,女工翻查速度跟不上,壓力太大。她們的談吐掩抑不住低落的文化水平,夾雜在高知識份子中,自己也感覺格格不入。


即使碧嘉放棄在上城的英文崇拜,陪她們參加當地華人聚會也難以融入。我曾經拜訪從長島到曼哈頓的數間教會,探詢提供女工崇拜的可能性,都遭到婉拒,叫我們自己來做。我太天真,不懂得除非對基層勞工有異象,增加一場崇拜,對於教會是極沉重的負擔。


當我們為這異象迫切禱告時,意想不到,短短兩個月中,神為我們預備了一切。先是美國勞工部嚴格執行衣廠週日必須停工的規定,工人上教會不愁老闆施壓;接著「基督教角聲佈道團」樂意出借可容納30人,氣氛莊嚴的聚會場所;兩對愛主的基督徒夫妻加入成為崇拜同工;各弟兄姊妹透過教會轉來了支援,還有位弟兄從加州寄來一萬美元的奉獻。1997年4月6日「多加團契」在讚美感恩聲中開始了主日崇拜。


我們沒有嚴謹的崇拜程序,由一位女工的女兒司琴,先從練習詩歌開始。琴鍵「咚!」一響,不需前奏就開唱,荒腔走調也不臉紅,會眾聚集夠多就高聲大唱,開始聚會!我們要求在聖經上紮根,主日學從「創世記」起,以講故事的方式查考,先翻到章節的人就大聲報告頁數,別人迅速跟上。

 

上好福份意外得

 

講英文的孩子越來越多,誰能帶領他們呢?此地遠又缺車位,不敢奢望菁英,我向長島的母會請求剩餘的人才支援。有位姊妹為我們的需要懇求說:「主阿,不要剩餘的,給他們上好的。」


隔天靈修時,腦中閃出悌來瑞(Larry Tiss)的名字。他是位宣教士,在布魯克林街頭畫漫畫傳福音。我打電話給他,想不到,他一口答應教導五歲到十八歲的孩子,用圖畫透徹清楚地講解救恩,靈活又有趣。別的教會紛紛問,這麼優秀的老師是從那兒冒出來的?


姊妹得救後有好見證,先帶孩子來教會,接著父母來了,最後一家之主也露面了 。崇拜的人數日益加增,角聲的場地一年後就不敷使用。來瑞通知我:「我布魯克林的母會『第一播道會』(First Evangelical Free Church)想要開放向華人宣教,妳願意來和牧師談談嗎?」這些年來,我學習到神若沒有供應、開路,就「按兵不動」,神賜下信號,就靠著聖靈,勇往直前。


碧嘉和我抵達這間教會,我們目瞪口呆地見到市區裡居然有這麼美侖美奐的教堂,它座落於公園旁,還有停車場。牧師要求推薦信與「信仰告白」,我們傻瓜般回答:「你信不信,我們沒有!」


我們向他介紹衣廠事工,第二天正好有聚會就邀請他來看。牧師果真派人來,當下即結論:「這就是我們要支持的!」


後來才知道牧師搞錯了,他以為我們是另一個與他約定見面的團體,正巧那個團體遲到,牧師分不清張三李四,讓我們這雅各撿到了祝福。

 

堅定不移盼收成

 

「第一播道會」的傳統是男性講道,我們等待半年才聘到牧師,也得著「北美華人播道會聯會」的資助,在1999年成立教會,取名「紐約華人播道會」。


會友們遷入布魯克林的美麗教堂,東看西看,連連驚呼「哇!」,我稱他們為「哇仔哇女」。供我們使用的副堂有300個座位,室內有運動場,最讓會友心花怒放的,則是那間巨型廚房,我們為神豐盛的賜予獻上感恩。祂將市區中可能是唯一擁有人人羨慕的停車場的教堂,賜給了買不起車的窮人,挺幽默的!


神的眼目未曾片刻離開過,我們不斷領受祂滿滿的祝福──教會的人數添加,目前成人約有70人,孩童與青少年約有65人;我們曾經收到教會內外的奉獻15萬,由兩位牧師和一位青少年輔導牧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自從會友靈命較成長,懂得奉獻的意義後,會外的奉獻就減少了;當福州、溫州的會友出現,神就帶領兩、三家講普通話的成熟基督徒來此;目前我們沒有牧者,卻獲得新澤西州若歌教會的黃子嘉主任牧師的大力支持,派遣神學生全家來供應講壇與主日學的需要。


勞工每星期六天超時工作,只有星期日能就醫、提款、寄信、購物……,持續不間斷地聚會是最大的挑戰。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餐食服事,只費數十元,能煮出讓100多人齒頰留香的午餐。其餘的事工就需要訓練,尤其鼓勵稀有的弟兄站出來。


同工會裡榮燊任主席,有的同工靈命幼嫩,聖經還沒讀完一遍,只要願意服事,我們懷著如雅各般的農夫心志,陪著他們歡喜地走,「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各書5:7)常常在他們生活發生危機,得著特別的關懷和幫助後,生命就像樹苗,經雨水滋潤迅速成長。

 

▲「多加中心」免費協助新移民適應美國生活及提供有關資料。地址:6611 Fort Hamilton Parkway Brooklyn, NY 11219 電話:718-748-5241

 

進入群眾傳福音

 

記者──甲華姊妹問我,藍領階級的勞工能融入一般的教會嗎?我倒想問,白領階級的弟兄姊妹能融入勞工的教會嗎?有人願意走出傳統教會框架,走向群眾,走進他們嗎?我誠懇地邀請牧者與有恩賜的信徒來「紐約華人播道會」講道,並且攜帶異象回到自己的教會。暑假中每個星期六我們有佈道會,我盼望每個教會認領一個星期,不需要千山萬水,跋涉遠方異國,這裡的廣袤禾場急待耕耘。


2000年美國取消對中國棉織品入口配額限制,美國的製衣業大受打擊,衣廠關閉,工人失業。911事件、房租暴漲、及其他錯綜複雜的因素,使得原已咬緊牙關的衣廠更難以為繼,紛紛倒閉或遷移到布魯克林區的落日公園區 ( Sunset Park )。


繼曼哈頓、皇后區之後,布魯克林演變成紐約第三個中國城。教會附近幾條街就有近三十萬的華人,熙來攘往的街頭,充滿了找尋工作、轉換職場的人潮。播道會購置一棟樓宇從事市區宣教,「多加團契」租下臨街的店面為社區服務,2005年於紐約州註冊成為基督教服務社,改名為「多加事工」 (Dorcas Ministries),免費服務新移民。


記得,當年我去監獄探望那位弒妻殺女的犯人,他說:「我在曼哈頓十年,看不見教會,如果早去教會,就不至於殺人了。」教會平日門戶緊閉,若有人發生緊急事故,找誰幫忙?「多加事工」服務社位置顯眼,大門常為需要幫助的人敞開。

 

▲「多加事工」服務社慶祝成立,回顧來時路,李碧嘉傳道與衣廠老闆蕭亮明弟兄滿心讚美感恩


教會透過社區服務以強化、擴展耶穌基督福音的影響力,使得神國快速擴展,也使得父神的心意滿足。
我於北京遇到《十字路口的婦女》(Women at the Crossroad)一書的作者杜嘉麗宣教士(Kari Torjesen),她鼓勵我:「當妳嘗試界定自己婦女的角色,左右為難之際,有一條向上的通道是可行的。」她影響我這個平凡的家庭主婦,一生定睛仰望上主,不敢片時轉移。


二十年來,我的生命和衣廠女工、餐館勞工的生命交織出一首協奏曲,有春日初柳的婉約、有夏雷劈空的震撼、有秋陽夕暉的和煦,也有冬雪急撲的陰霾。回顧往昔,我行事低調,只知埋頭苦幹,疏於和人分享自己領受的異象。如果我積極推動,可能有更多人參與,關切靈魂的步伐就更快,服事社會的層面就更廣。


德蘭修女說:「若你不能餵飽一百人,就餵飽一人。」請來和我們同工吧!邁出舊思維的框架,肯定你的呼召,讓神帶領前行,於紐約,於世上各地,關懷那些不能為自己開口,孤獨、困苦與窮乏的人。基督徒不需希冀成為豔光四射的霓虹燈,而是期許成為一盞長夜燈,溫暖寂寂寒夜的趕路人。

 

 

記者小檔案

楊韓甲華與夫婿楊靖亞育有二成年女兒,紐約大學護理碩士,曾任教台灣、美國數所大學,現居佛羅里達州。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