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宣教篇】 帶愛入住邊境小村

我們的兒童事工

 

文、供圖/吉木

 

 

哪裡有我會不一樣?

 

我是2010年才信主的。最開始的時候,覺得耶穌是一位為了理想捨身取義的英雄,所以很感動,願意跟隨祂來追求自己的理想—改變中國社會的現狀、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民主憲政國家。於是我就決定委身教會,加入這個組織當中,慢慢在其中積累資源。

 

但神帶領我進入教會,卻更有深意。起先我成為膚淺的有神論者,僅知道有一位神,祂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人類。但祂不嫌棄我的膚淺,通過規律的教會生活、讀聖經、聽講道,一點點開啟我屬靈的眼光,讓我知道自己是個罪人,加入教會的動機是為折騰政治,求自己的榮耀,外在的「高尚」目標不過是個包裝。

 

從自己身上,我深刻體會到人的罪性,認識到耶穌是我惟一的救主,祂死在十字架上,用寶血洗凈了我的罪,最後復活戰勝死亡,也賜給了我們永恒的生命。我開始意識到世上萬事的暫時性,地上的一切終極是空虛的(死亡),而且過程還痛苦(勾心鬥角、背信棄義,身體和良心受損),所以不論做甚麼,應該具有永恒的意義才值得。因此,我願意投靠主、追隨主、服侍他,想去為那些未及之民傳講福音,讓他們也認識我們的救主。

 

但我內在的價值觀雖然起了很大的轉變,也有宣教的願望,行動上卻沒有特別具體和宏大的目標,因為覺得作宣教士基本上就是要有「特種部隊」的素質,裝備要足夠,不僅是神學訓練方面,身體也要好才頂得住,甚至可能還要有快速學習新語言的能力。而我身體不是很好,裝備也有限。放眼看向我居住的城市,覺得有我沒我都可以,但許多物質貧乏、生活艱難的地方,有了我可能就不一樣。

 

不過我雖然看到這個方向,但並不清楚當如何行。

 

滇緬邊境的Y族小村

 

2014年底,我做了個大手術,身體比較虛弱。北京冬天很冷,空氣也很差,於是我和妻子就決定到雲南休養一些日子,也順便在旅途當中向接觸的人傳福音。

 

冬天是西雙版納最美也最舒適的季節,氣候溫暖,空氣中花香彌漫。休養了一段時間後,我漸漸恢復,於是到西雙版納周邊旅遊,在網上發現了這個Y族村寨的介紹,就驅車前往。

 

村寨靠近緬甸,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村民大多以種植茶葉為生,村寨周圍都是原始森林,大樹參天。晚上我們入住了村民開設的小客棧,主人是個單身小夥,在城市裡打過工。晚上我和他聊了很久。他們有本族語言,但沒有文字,受傣族影響有部分佛教信仰,自己本族也有一些祭拜自然物的風俗。離他們不遠的另外一個少數民族,一百年前曾有宣教士來傳福音,有信主的,但Y族則沒有信耶穌的。於是,我開始向他傳福音,發現他有興趣聽,不因他們的民族習俗而抵擋。

 

1.         村民大多以種植茶葉為生。這是一株古茶樹。

2.         村寨裡的櫻花在細雨中也很嫵媚。

 

那次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我們只住了兩個晚上就離開了;但是這個美麗的村寨、淳樸熱情的村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心中也萌發了向這些少數民族傳福音的意願。

 

2016年元旦,我們又來到這個村寨,還住那家小客棧。不過主人已經結婚,娶了村子裡的一個漂亮姑娘,而且將作父親。這次我們住了將近一個月,和村民們有了較多的接觸,也漸漸和客棧主人成為朋友。我們向他們夫妻詳細地講解了福音,他們也逐漸認識了耶穌,並且跟我們一起作了決志禱告,願意接受耶穌為他們生命的救主。我們也向一些來此旅遊的客人傳福音,帶領一些人決志信主。

 

有了這段時間的短宣經歷,我們感到這片未得之地也許是神預備的一塊好土,正等待我們來播撒福音的種子。

 

1-2.帶孩子們做的小糕點,一起動手,一起分享,小朋友們說太好吃了!

 

以陪伴傳福音

 

回到北京後,我們將短宣的情況告知了所在的教會,也向教會表達了我們打算去雲南長期宣教的意願,教會很支持,並給我們祝福。

 

2016年4月,我們從北京啟程,開車奔赴雲南。沿途還去怒江峽谷,探訪了那裡的教會和一些老傳道人,深受激勵和鼓舞。5月中旬,抵達這個滇緬邊境的小山村,開始了我們的宣教事工。

 

開始幾個月,我們沒找到固定居所,輾轉在小客棧中,在各個村寨拜訪村民,向他們傳福音,讓他們聽聞耶穌的名、了解耶穌、認識耶穌,逐漸和他們熟悉起來,慢慢地成為朋友,並回訪有興趣的村民,給他們送聖經,通過帶他們讀聖經讓他們進一步認識耶穌。不過,他們民族沒有文字,所以漢語水平都僅限於一些日常會話,閱讀聖經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需要長時間的耐心教導。

 

後來,有位村民將他的幾間房子租給了我們,實在是主的預備,因為其中一間比較大,很適合開展活動。一個小小的宣教點終於初具雛形了。

 

有了固定的場地,我們的日常生活方便了許多,不用到處打遊擊住客棧,也不用天天跑小飯館,還能逐漸邀請村民們來做客,交往更為便捷自然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們將福音的重心轉向孩童,看到這裡的孩子因為下學後沒有閱讀,沒有「課外活動」,就在路上扔石頭玩,覺得用這樣的時間來認識主多好。

 

考慮到村裡的孩子們缺少課外讀物,我們購買了許多兒童讀物及一些簡單益智的積木之類的玩具,在我們的住處建立了小小的兒童課外閱讀室。漸漸地,課後一些孩子就來我們這裡,看書遊戲。我們的主日學經驗都派上了用場,通常我根據他們的理解水平,適當地為他們講聖經故事,有時也讓他們背誦一些聖經金句,因為對孩童愛好和口味的啟蒙,最好不過是真理本身了,讓他們先記住,以後再漸漸了解神話語的深意,認識耶穌。假以時日,神的話語會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改變他們的生命。

 

我和妻子配合很好,我負責聖經內容的分享,她則發揮姊妹的親和力,帶孩子們做些折紙、髮夾之類的手工,還有廚藝,孩子們很開心。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也會隨意穿插福音歌曲,比如妻子在孩子們用扇子讓烤的蛋糕快點涼下來的時候,隨口就為孩子們的動作伴唱:「有一件禮物,你收到沒有?」他們也常常很高興地跟隨我們唱讚美詩。

 

3.         帶孩子們親手製做的髮夾,戴在頭上非常美。

4.         孩子的插花作品。山裡的孩子都有天賦,隨便幾朵野花,用芭蕉葉一紮,效果挺好。

 

思考與展望

 

現在,除了極端落後封閉的地方,中國鄉村的物質生活狀況已經大大改善,遠非當年國外宣教士們面對的狀況了。交通、網路乃至網購都很通暢,住宿條件也與城市差別越來越小,加之鄉村有著城市無法比擬的清新空氣,赴鄉村開拓福音事工其實不會在物質生活條件上帶來太大的挑戰,帶來挑戰的是如何正對需要,以合適的方式傳福音。

 

比如,現在中國鄉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加之現在鄉村小學合併集中的情況很普遍,為了上學,許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開始寄宿生涯。大多數小學提供不了住宿,所以校外的寄宿家庭應運而生,許多孩子就寄宿在這些家庭中,家長擔負所有費用,但孩子未必能得到特別需要的愛。

 

所以,針對留守兒童,我們基督徒可以好好開展福音事工。

 

首先,因為寄宿家庭都是商業化運作,所以從事這項事工可以不需要額外的財務支持。再者,基督徒設立寄宿家庭,善待這些寄宿的留守兒童,給他們家庭般的關愛,也是一項很好的社會慈善事業,能為基督給那些家長做美好的見證;最重要的是,作為寄宿家庭的家長,實際上是擔當了寄宿孩子的監護人角色,可以以基督信仰的理念教導這些孩子,建立起合乎真理的世界觀、人生觀,乃至帶領他們真正認識耶穌。

 

留守兒童最缺的可能不是錢和物質,他們最缺的是愛,是愛的陪伴。以福音和上帝的愛給他們啟蒙,必將保守他們一生不偏離真道,蒙福一生。

 

 

總的來說,我們向孩子傳福音,注意三點:

 

要在關係中進行
給兒童傳福音,一定要在關係中進行。孩子們對你和他們的關係很敏感,你愛他們,為他們著想,他們能感受到,就會報以愛和信任,那麼,你傳講的信息就會深深地影響他們。要讓他們感受到耶穌在通過我們愛他們,他們自然就會愛耶穌。

 

運用吸引力
讓他們在興趣中學,在遊戲中學。恰當的時候就組織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做蛋糕等活動,讓小孩子們融入進來,讓他們感覺自己能幹、有價值,讓他們更加信任我們,也對福音群體更有歸宿感。

 

激勵原則
孩子們記憶力好,就讓他們多背誦經文,漂亮的手工作品,在記住了一定經文之後就可以作為獎品帶回家,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動力。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