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大道上的扫街队伍
——砌筑国度社区的国际大使命教会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三月天,早上九点钟,正是政府机关、公司、学校上班和上学的时间。位于洛杉矶以东的哈岗市盖尔大道(Gale Ave, Hacienda Heights, CA)上,有一群黑头髮、黄皮肤、穿着橘色背心的清洁工正开开心心打扫着街道。戴着黄手套的人专心捡地上的废弃烟头、可乐罐、纸屑,少部分人拿着扫帚把落叶残枝扫成一堆,最后由小队长把垃圾全部倒进十五个巨型黑色垃圾袋里。
这支清洁队伍里,许多人向公司、学校请假,从十四至十六岁的国、高中生,三十多岁的专业工程师、保险经纪人、房地产业者、银行CEO、政府公务员,四十多岁的家庭主妇,到身体健朗、已届退休年龄的阿公、阿嬷,每个人脸上不时露出欢愉的神情进行手边的工作。
这支“不一样”的清洁队伍来自国际大使命教会。2010年3月13日那一天,从早晨九点到中午十二点钟,教会派出四团人马,将哈岗市四条主街(还包含其他三条较小的街道)用心打扫了一遍,市容焕然一新。
对国际大使命教会的弟兄姊妹而言,哈岗不仅是他们在地上属灵家园的所在地,更是神亲自用绳量给他们的地界,要他们用爱心切实维护,用行动守望这佳美之处!
新世代教会,跨出围牆外
21世纪的教会如果都能走出“围牆”外,带着基督的爱融入社区、关爱邻舍,成为祝福社区的一盏明灯,天堂国度很可能就近在眼前。
很可惜,大部分华人教会碍于语言、文化等限制,鲜少跨出围牆外一步,融入主流社区;于是,圣经中不可忽略自居地“耶路撒冷”的教导,始终沦为一句口号,而无法化为实际行动。
“顺服圣灵的感动是很蒙福的!”个头不大、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又带点沙哑的陈腓利牧师坐在国际大使命教会的办公室里,谈起几年前发起的祝福社区系列行动时,脸上闪着异样的神采。
受访当天穿着一身便服、牛仔裤的他,没有一般大教会牧师的派头。直到2009年,领的薪水还是国际学园传道会(Campus Crusade)签发的,陈腓利一直以学园传道会的同工身分自居,当年只是暂时被派驻到哈岗中华联合基督教会。面对着社区内仅六分钟车程即可抵达、香火鼎盛的西来寺,他有一个从上头来的神圣託付:在此建立一个健康且荣耀主的基督教会!
儘管牧会不曾出现在他的人生规划里,顺从神旨意的心却让他留下来。这一待,就是三十年。
回首来时路,这所教会从最初数十位华人移民信徒轮流在不同的家庭中聚会,到聘请陈腓利为主任牧师,购地建堂,转型为小组教会,2005年因对普世宣教的负担,正式更名为“国际大使命教会”,聚会人数超过一千人。神的恩典滴满每一步路径,神的异象也与顺服祂的子民同在。随着小组聚会人数增长,神把更多託付赐予国际大使命教会,在哈岗社区建立一个祷告、平衡、关怀、小组及宣教的教会。
爱心导航,信心前进
在华人教会界谈起哈岗国际大使命教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该教会于过去十年间,将基督爱的触角延伸至世界各地,包括援助南非建大学;帮助墨西哥贫民盖房子;协助中国贵州及福建贫困地区兴建十九所中小学大楼,六千名学生得以复学;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资助台湾“八八水灾”屏东受灾居民兴建永久住房等。
从2000至2007年,国际大使命教会的宣教脚踪遍及世界五大洲。在几次深入中国贵州偏远山区时,诗人笔下“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景象,活生生上演在距离贵阳市区一百多公里外的麻山乡里。村内平均每家每月收入人民币一百至一百四十元(少于二十五美元),男人都到外地打工,田里工作十之八九是老弱妇孺,用最古老的方式干活。许多家庭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改嫁或不知去向,留下孤苦无依的老祖母及孙儿。家徒四壁的山洞屋里,十几岁的姊姊为了让小弟弟完成学业,每天步行两小时才能到农田干活以维持温饱的窘况比比皆是。
乡长说,贫穷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化。根据《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到2010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六十三所小学、十年间农村学校已经减少一半以上。
贫困失学的儿童问题,让宣教团队队长陈腓利几度彻夜难眠。2002年,圣灵感动他必须暂停当时已经进入第二期的主堂扩建工程。
坚持异象,不靠肉眼靠心眼
“当我们把异象贴出来时,有一大批人走掉了。”陈腓利不讳言指出,这项议案一提出,反对声浪之大,一度让他质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严重弱视的陈腓利幽默地说:“连我都觉得人少了,妳想想看走掉的有多少?”
站在讲台上的陈腓利讲道时,只能概括勾勒出台下乌黑的人影,无法清楚看到会友脸上的表情;四岁时在台湾发过一场高烧,视神经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烧坏,从此被医师诊断为“法定盲人”(legally blind)。
讲道时铿锵有力、肢体语言丰富的陈腓利,让人丝毫察觉不出他视觉上的障碍,因为看不到,只好把每一篇讲道都用心背下来。“这项拦阻反而变成祝福,准备讲章时我必须更认真去理解,上台时才能更自由地表达出来。”陈腓利说。
“神赐给我一对明亮的眼睛:属灵的心眼!”靠着这明亮的心眼,加上一颗顺服的心,陈腓利经常“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具前瞻的视野及行动力,也让他在事奉生涯中乐于挑战别人眼中的不可能。
“神感动我的,我就去做,去挑战!”于是,先挪用建堂奉献在贵州建校一事,导致教会流失了一批人。奇妙的是,这些反对者走掉后,主日崇拜的奉献一分钱也没有减少,留下来的弟兄姊妹反而在事奉上更火热。陈腓利说,神藉着这件事让他看到圣灵的工作。当会友同感一灵摆上,就能为主成就大事。值得一提的是,在贵州及福建建校的七、八年间,国际大使命教会从一个“负债很多”的教会,变成一个不欠债的教会。“神是厚赐百物的神,只要我们顺从,祂的赐福都是丰丰富富的!”
金融风暴殃学区,启动五波亮哈岗
2009年,金融海啸席捲全球,美国经济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背着庞大赤字的加州政府基于大环境不景气,无视于一波波教师工会团体及家长的街头抗议,决定大幅删减学区教育经费。位于哈岗的十五间中小学因此被迫裁员、减薪、减课、老旧的课堂设备无法翻修,被影响的人当中,莘莘学子首当其冲。
刚休完事奉生涯中第一个安息年的陈腓利回到教会里第一天,西语堂的牧师前来探访,提及哈岗近来频频传出淫乱及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希望能跟华人教会共同为社区祷告。
“我们要淨化哈岗的属灵空气,宣告这里是属于神的!”经过深层的祷告,陈腓利发起一连五波的祝福哈岗行动。这一系列活动有个响亮的名字─“让哈岗亮起来!”
10月17日週六上午,国际大使命教会出动三百位会友,绕着哈岗主街道行军祷告一圈,宣告主耶稣在哈岗掌权,并赐福这个社区。
一个月后,陈腓利集合四百二十六位弟兄姊妹,将哈岗16181户居民分成五个区块,两人一组,逐一上门为每一个家庭祝福,并挂上印有中、英、西三种语言的“祝福门环”,上面印有经文:“愿上主赐福给你,保护你;愿上主以慈爱待你,施恩给你;愿上主看顾你,赐平安给你。”(民数记6:24-26,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陈腓利牧师(前排中) 弱视,却有双属灵的明亮心眼,具有清晰的前瞻性视野。在记者招待会中宣告“让哈岗亮起来”,会友核桃市长苏王秀兰姊妹(前排左二)鼎力支持如昔。
▲举行“创意文化节—大型义卖园游会”为学区募款。
募款帮补需要,发挥睦邻精神
“行军祷告”与“祝福门环”间接点燃了第三波祝福行动。得知哈岗市警局、消防局与附近中小学财务紧缩,教会内部发动筹款,募得两万七千美元,包括$17158美元捐款和价值两千美元的背包捐助六所学校,为消防局买了四千美元的健身跑步机,另外四千美元给警察局,以具体行动表达对社区的关爱,补足他们的需要。
“刚开始我主动打电话给这些学校,询问是否有需要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圣诞节提早来了吗?”负责与学区联络的英文事工实习区牧张雁南笑着说。“我花了很长时间跟校长解释,才让他们相信教会真的有心帮助!”
于是,当教会开出第一张支票为Los Altos高中生购买一百个背包后,陆续又为邻近Cedarlane学院的多功能大厅内添购两千美元的全新桌椅、Los Molinos小学提供四千美元的课后辅导电脑软体、Wedgeworth小学两千美元的电脑软体、Newton初中五千美元的课后辅导经费、Mesa Robles初中$3241美元添购户外橱柜。
具体的捐献不但帮补了学区的需要,也奠定这所教会在社区内的正面形象。“因为小朋友回家会对爸妈说,学校里的电脑软体、课室内的桌椅是教会资助购买的!”
砌筑国度社区,大家一起来
第四波爱心行动则是由三百多位弟兄姊妹帮助哈岗扫街整顿市容。第五波“创意文化节—大型义卖园游会”为学区募款活动,邀集社区内七间教会、机构联手参与,一同兴起发光。正如主耶稣所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马太福音5:14-15)众教会的搭配合作,将国度的光照亮了哈岗社区的左邻右舍。
“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在祝福社区,事实上,我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陈腓利回忆在社区公园的义卖会上,意外看到公园旁一大片空旷的停车场,询问得知这块地属于哈岗学区。因着教会与学区间建立的稳固情谊,使得教育委员会的五位委员无异议通过,允许四百个车位的大型停车场优惠租借给教会使用。
五波祝福行动让位于盖尔大道16152号的国际大使命教会成为点燃社区的一盏明灯。这一波波的关怀行动,如同带着希望的三月春风,把国度生命的种子吹到哈岗每一户居民心坎里。对这一群弟兄姊妹而言,砌筑国度社区不难,就从清扫脚下的一片落叶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