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奉献篇】

千山万水总是爱,缕缕情丝终为伊

 

口述/贺拉结(Rahel Peters) 采访整理/周玮玮

 

 

在台湾高雄大树区的巷弄邻里间,提到“瑞士妈妈”或“拉结老师”贺拉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拉结父母都是瑞士人,为学英文,双双到南非留学,成家立业,生了可爱的她。拉结活力四射,爽朗自然的笑脸如阳光灿烂,轻柔和缓的语调如春风薰暖。十六岁那年,她应友人邀约,参加了教会青年团契的登山活动,当她看见台上分享的组长喜乐满溢的风采,感觉四处飘荡的心忽地被紧紧抓住,当下暗暗说:“我要像她一样!”就在那时,团契牧师走到她面前,问她愿不愿意相信耶稣?拉结欣喜地点头,从此开始走进教会,此生无悔。

 

▲“神恩侠侣”贺伯(Herbert Peters)及贺拉结 (Rahel Peters),衔负使命,情归亚洲。

 

“神恩侠侣”赋衔使命赴亚洲

 

22岁那年,拉结自南非大学毕业,决定回到从未居住的故乡瑞士工作,在当地儿童医院作职能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然而,上帝对拉结的心意不仅如此,他正在为她与未来的另一半贺伯牵起红线。

 

贺伯与拉结在瑞士同一所教会聚会, 当时刚从瑞士圣经学校毕业,受神呼召,预备到亚洲接受宣教装备,向华人传福音。两人初次相见就非常投缘,贺伯坦承地对拉结表白:自己是个穷学生,除了一颗爱主爱拉结的心之外,他仅有一只皮箱。

 

身边不乏追求者的拉结,面对人生大事,心里的确经历一番挣扎,不断向神祷告寻求确据。她与贺伯总可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那种自然的吸引,让拉结清楚自己对贺伯心有所属,但是爱情与面包间的争战,却不断从中作梗。

 

那天赴约与贺伯见面,心中忐忑的拉结无法畅所欲言,倏地,贺伯书柜上的一张卡片抓住了她的目光。卡片上一艘独木舟,眼看在急湍涌流中几乎要坠入瀑布深渊,图旁的字句此刻显得格外醒目:“耶稣在掌权!”拉结马上意识到,上帝透过这张卡片向她说话,心里也当下做了回应:“我愿意,但是我信心不足,请你帮助我。”

 

情牵上帝的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立即比翼双飞到地球另一边的香港,接受“青年使命团”为期两年的宣教装备。两年光阴眨眼即逝,夫妻俩的积蓄也差不多用罄,拉结心想是该回瑞士老家养精蓄锐,建立稳定生活了,贺伯心中却不断浮现上帝要他去台湾的呼召。虽然已住在亚洲一段时日,但拉结承认自己并不喜欢亚热带炎夏的气候,再加上对东方文化的认知还属片面,电影中的帮派斗殴,令她将华人社会与之等同,甚至惧怕。

 

但是上帝的旨意不能拦阻,某天,神用两处经文敲动拉结的心:“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篇16:6)“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

 

凭着对上帝的全然信心,贺伯与拉结用最后仅有的旅费,买了两张到台湾的机票。甫抵台湾,赫然发现两封来自瑞士友人的信件,内附奉献支票,已早在他们来台前送达他们的新住所,表示愿意长期支持贺家宣教工作。两人惊喜之余,不得不信服神这位差派他们夫妇的信实老板,竟是如此丰富奇妙。

 

▲贺伯及贺拉结经过祷告后,从神领受的婚约经文─哥林多前书二章九节。相爱在主里的贺氏夫妇,天涯海角,此情不渝。

 

是老外还是高雄人?

 

1993年,贺伯与拉结带着仅有两个月的长子,来到台湾高雄大树区定居宣教,凭着对上帝的信心,后来又在台湾生了五个孩子。六个子女从小生长在异乡,却从没把自己当成异乡人,因为看见父母欢欢喜喜地做天国的子民,不受国籍地方限制,专心传福音,耳濡目染,尊重且认同这样属神的国度观。家门口的“天国信箱”随时摆满了福音小册,欢迎邻舍自由索取。这种天国子民的认证,让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避免了自我身分的纷扰。

 

上高中前,孩子们在家接受教育,贺伯与拉结除了亲自教导各种学科及生活常识外,更是固定带领孩子在家庭祭坛时,一起读经默想,彼此分享。一家人在家主要用德语交流,到了外面就用英语、国语及一点闽南语与当地人交流。拉结刚到台湾时,就被国语柔和的音韵深深吸引,喜欢与人交流的热情个性,使她很快就掌握了与外界沟通的技能。不论是去市场、散步、探访、团契聚会等,都可以听见拉结爽朗亲切地用中文问候街坊邻舍、弟兄姊妹。

 

入境随俗的贺伯与拉结,深爱台湾这块土地上浓浓的人情味,他们顺服神的带领,定意要在这第二个家,深耕建造,帮助邻里。

 

▲“叫我高雄人!”贺家的下一代,左起:约翰、拿但业、安莉亚、婷娜。

 

带爱走进社区

 

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贺伯一家人会定期到高雄文藻外语大学分享瑞士文化,与大学生们互动交流,将瑞士的风俗民情、传统文化、身为宣教家庭的感想及对上帝的信心,透过不同的方式传递出去,藉团体游戏、戏剧表演、歌曲教唱、烘培艺术等活动,体现宣教家庭多元文化的特质。

 

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他们在社区内开设英文班,由拉结带着几个年长的子女,以一对一或团体教学的形式进行。喜爱幼童的拉结特别在教会的主日学中,将英语与圣经结合,让小朋友们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同时学习圣经故事与外语。而贺家的子女们因为熟谙这块土地的风俗民情,更能在设计语言教学上掌握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

 

每天到了放学时间,贺伯深绿色的箱型面包车总是准时出现在社区几所小学门口,接送孩子们到教会参加课后辅导,不论刮风下雨,数十年如一日。这是一份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工作,是神的托付,轻慢不得。能够定时现身,稳妥接送,给孩子一种有“安全感的爱”,是让贺伯多年来持守托付的最大动力。

 

逢人就嘘寒问暖的拉结,是街坊邻居眼中的爱心天使。自然不造作的亲和,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魅力。“张妈妈,你脚好一点了吗?”“李伯伯,感冒吃药了吗?看医生了没?”聪慧的拉结知道服事需要属灵伙伴才能走得长久。所以多年前便开始与一位有传福音恩赐的姊妹同工,一起固定探访社区中的独居老人,为他们身心灵的病痛祷告,一起读经、唱诗歌。两个姊妹因着爱心相同,意念相通,在服事中互相扶持帮助,使许多孤苦无依的心得安慰得滋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贺家人常与教会社青相约组队,将包装精美的新约圣经,在大树区的街头巷尾分发。这群福音宣教队伍,穿梭在庙宇香炉鼎盛的社区中,大方地将耶稣介绍给邻舍,不吝把好消息分享出去的义行,先是引来许多侧目观望,后来成为社区中爱的亮点。

 

身为六个孩子的母亲,拉结对青少年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挣扎与徬徨非常了解。她那种充满母爱光辉的身量,让许多社区内的新世代喜欢找她谈心,寻求辅导。午后,拉结常常会与一两个青年,挑个安静有气氛的歇脚处,来杯咖啡或奶茶,敞开心对话。青少年们喜欢拉结的同理心和幽默感,让他们能在没有压力的谈话氛围中倾诉心声!而拉结心疼许多青年在人生十字路口时,缺乏家里的支援与理解,所以常常陪伴他们祷告,适时给予关怀与鼓励,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霾。

 

▲贺家人个个都有“戏胞”,喜以舞台艺术来传福音。

 

▲一家人全员出动传福音是极具说服力的见证。

 

▲贺拉结经常与教会社青相约组队,穿梭在大树区的街头巷尾,分发圣经。

 

以爱开放家庭

 

近年来,贺家大门也经常对教会中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或成人打开,邀请他们共进瑞士风味的晚餐。有些人从来没有机会与家人一起吃饭,能在贺家温馨的氛围里,享用别开生面的异国菜肴,意义非凡。

 

每个星期五晚上,贺家的客厅总是坐满了人。这个针对社区慕道友所设立的查经小组,已行之有年。贺伯根据不同主题,带领邻舍读经、分享和祷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还会播放一部与查经内容相符的电影,让小组成员有更深的体悟与互动。参与者很享受这样彼此教导、互相鼓励、操练祷告的聚会方式,加上不定期举办聚餐及庆生活动,组员间的情感更为巩固。

 

能活多久,主说了算

 

然而在宣教禾场上的服事,并不是天色常蓝,花香常漫。贺家人也历经许多生活中的挑战和艰难。

 

2011年,拉结被诊断出罹患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进行切除手术后两年,医生说癌细胞不见了,不需继续追踪。没想到,2015年1月,左手臂下又发现一颗肿瘤,检验报告显为良性,不过医生建议做进一步检查,确保无误。当时拉结忙着教课、街头布道及儿童夏令营,忘了检查之事。六月,她小腿突感疼痛异常,以为是风寒,没想到之后每个夜晚都疼痛难眠,各种止痛药、中医、推拿指压疗法都不能改善。

 

一天在儿童夏令营,拉结小腿竟无法使力,后来严重到必须用轮椅才能行动。惊惶之余,到处求诊,才发现左手臂下肿瘤的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再从淋巴到脊椎,导致小腿无法行走。癌细胞已确认扩散到全身,医生无奈地表示:“你最多只能再活三个月。看来只有你的上帝可以救你了!”

 

这样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贺家骤陷阴霾,贺伯无法想象没有拉结的日子,子女们更是悲痛莫名。拉结自己对上帝说:“如果是你的旨意,要带我离开这个世界,我准备好了,因为我知道我将会去哪里。但我知道还有很多从你而来的异象尚未完成,我甚至还有六个孩子。你的旨意到底是什么?”

 

透过读经、讲员的信息以及弟兄姊妹的关心鼓励,上帝一直用一段经文对拉结说话:“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以赛亚书53:4)拉结以信心宣告,耶稣已经为了她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钉在十字架上,而她此刻能做的便是以降伏、顺服、不用担心的态度来面对,把自己完全交托给天父。于是她决定接受化疗,并有感动向医生传福音。她写了一张大卡片给医生,告诉他:“上帝要我勇敢地接受治疗,他应许要与我同在。”

 

充满信实慈爱的上帝果真奇妙,拉结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掉发、呕吐,胃口反而比以前更好。除了身体觉得疲惫之外,可以说药物全无副作用。一天晚上,拉结做了一个梦:她哭着趴在耶稣十字架前,不断感谢他为自己的疾病钉在十架上。之后没几天,她小腿上的疼痛居然渐渐消失,病情也有所改善,最后连轮椅也不需要了。眼看医生所说的三个月已期满,自己却仍好好地活着,满心平安的拉结相信耶稣听了她的迫切祷告。经过前后五次化疗,医生判定拉结脊椎里的癌细胞已全然不见踪影。

 

▲能弹能唱的拉结,经常以真诚的歌声,陪伴独居老人。

 

带病天使

 

在住院疗养的那段时间,拉结形容自己的病房是“最快乐的病房”。不仅先生孩子们天天轮流相伴,教会的弟兄姊妹也经常来探望她,为她祷告打气。因着拉结的故事在网络上被分享,还有许多素昧平生的外人因受感动,从四面八方特地前来慰问她。一个护士曾经好奇地问拉结:“你得到这么可怕的癌症,你不埋怨上帝吗?”拉结爽朗地说:“不会,这是我一生中最棒的时候了!”

 

在医护人员心目中,一有体力就提着化疗点滴袋到每个病房去传福音的拉结,不但是个不畏险阻的“生命斗士”,更是一位爱神爱人的“带病天使”。

 

拉结说:“我现在知道自己在神里面的价值,并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神原本就爱我!软弱没关系,神必使我刚强。我自己什么都没做,但透过许多人的祷告,上帝在我身上行了许多奇妙的事!”

 

▲拉结的关怀、探访与祷告,慰藉了许多人的心。

 

下一个梦想

 

贺伯夫妻俩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全家开着机动性“福音戏剧车”到处巡回公演。他们认为这样随到随演、走进社区的传播艺术,不仅富有创造力又能与人亲近。逢人聊起这样的异象,拉结浑身散发出正面能量,让人不禁被深深吸引,诚心祝福她梦想成真。

 

从非洲的草原到瑞士的高山,从繁华的香港到高雄大树的偏乡,拉结那颗单纯传福音的心,从来没有改变,环境迁移无法消弭拉结对人的关怀,患癌痛苦无法动摇她对上帝的信心。千山万水总是爱,缕缕情丝终为伊。

 

 

记者小档案

周玮玮,现任纽约公立学校教师。献身教育工作的同时,仍醉心于文字服事中,经历与造物主亲近的珍贵时刻。与先生解永平育有一子一女。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