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葡萄藤展向何方

 

文/莫非

 

 

聖經中有個著名比喻,葡萄樹與枝子(約翰福音15:1-17),是主耶穌比喻人欲得到生命的靈,便必須透過基督,如同葡萄樹與枝子的連結。但比喻並未停留至此,在後段,主耶穌更進一步地叮囑我們要多結果子,彼此相愛,透過教會而團結合一。


所以葡萄藤不能離開葡萄樹,也不能停止結果。只有持續不斷地成長,結實纍纍且彼此緊密連結,才是合主心意的屬靈生命狀態。


然而後現代裡,因為生活形式的選擇和生活經驗的改變,所有「鄰里」與「社區」的筆劃全被改寫了。「斷裂」,成為現代人際關係的最佳寫照。「社群(Community)」,在有些教會裡更漸退化成一屬靈名詞,對其信徒只有教導,卻無經歷。葡萄藤的觸鬚因此空翹首風中,兀自晃蕩,不知應展向何方?

 

社群觀念崩潰


然而曾經,中國人是很看重社群觀念的民族。古時一旦當官,只要沾親帶故都會有點好處。但若犯了流放或殺頭罪,也會株連九族,被趕盡殺絕。


曾經,中國人鄰里間也是雞犬相聞,守望相助。母親要出門買菜,只要給鄰居交代一聲即可出門,孩子自有人會幫你看顧餵食。夫妻吵架、打罵孩子,也都會有鄰居出面勸架拉扯。出了事更見團結。偷兒上門,若有什麼動靜,四周鄰居皆會舉著掃把、鍋鏟,吆喝著趕來一起抓小偷。


若仔細注意「鄰」這個字,會發現生命中有「米」有「不順」時,都會有隻「耳朵」在一旁相伴。那個年代,也真是有一點美食,大家分享;一家有事就是全村的事。可說是一個美好的年代,溫馨人性浮蕩四周。


但如今,後現代人的社群和鄰里在哪裡呢?我們和鄰居還有什麼有意義的互動來往嗎?


前幾年,我的鄰居曾遭過偷。事件發生時,我就在家。他們警鈴響時,我也聽到了,但不動如山,想是屋主不小心自己誤觸警鈴。結果,我在這頭仍繼續讀寫,小偷卻在隔壁大搬特搬。傍晚時分,女主人告知遭偷時才大嚇一跳。不禁思考:為何警鈴響時,根本未想到要出去一探?21世紀的警鈴,到底是裝給誰聽的?


或者應該這樣問:現代屋外警鈴響時,還有誰會往外跑?若跑,很可能是因為那警鈴聲聽來像是來自自家的車。現代人的鈴聲又特多,房子、車子加手機,各有警鈴或鬧鐘,誤觸響起的時候多過真有狀況。「狼來了」喊久了,居然快被洛杉磯立法定為噪音,要開罰單。


21世紀的警鈴是裝給誰聽的?是裝給自己和警察聽。


前些年臺北還出了件案子,公寓裡一初中女孩被鄰居性侵犯,然後被殺害。據報載,過程中,女孩曾衝到陽臺呼救,也有鄰居聽到了,但沒有一人行動。後來鄰居解釋,他們以為是哪家父母管教子女,既是別家的事,就不要多管閒事,於是就發生了慘案!


不禁讓人思考,現代人的社群鄰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好像整個社群的觀念都在崩潰。為何會如此?

 

▲下一秒鐘,無助的年輕父親,會登上社會新聞成為燒炭自殺的悲劇嗎?

 

高度遷動性


鄰里的產生,在於相處,共享一塊土地,共度一段生命時光。彼此的家庭歷史和回憶有一大段重疊的地方,再加上生活上守望相助,自然便有了鄰里的感覺。


但這年頭,誰家不是因著上學、工作或移民等種種原因,擁有過三、四個,甚至十幾個地址?


變動造成斷裂。個人歷史既然變成斷簡殘篇,如何還能和他人有持續牽繫的可能?


即使我們不遷動,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也在變動。鄉鎮變城市,獨立房舍改建成集合公寓。大環境變動下,不再有人知道我們的過去,或認識我們是誰。所有的鄰里全成了過渡,誰還願意浪費時間和別人自我介紹,或花時間認識?


除了生活上發生衝突,我們很少會主動上門認識我們的鄰居。他姓啥?叫什麼?今天才來往的人,誰曉得明天又將遷往何方?有時為了懶得說Good-bye,乾脆連Hello也不說了。所以常看到電視訪問剛發生凶殺案住宅的鄰居,記者問:「請問,隔鄰兇手平時是怎樣一個人呢?」


鄰居答案多半是:「哦,他看起來很安靜,和善,不像是會殺一家四口的人!」

 

個人主義猖行


鄰里的形成,也需要有團體觀念。在乎別人的觀感,體貼彼此的需要,輿論對個人行為更有不小的無形束縛力。這和個人主義當然絕對相斥。


西方個人主義影響深遠,一切都講究自我實現,自我利益和自給自足。生活上的需要也力求獨立自主,不靠神也不靠人。於是追求自我滿足,勝於滿足別人。一旦發生利益衝突,也會情願踩在別人身上來完成自己。


廣告媒體裡常可見到這樣的個人主義蠱惑。歐萊雅(L'oreal)化妝品和香水廣告,有句著名臺詞是:「因為你值得(Because you're worth it)!」男人萬寶路(Marlboro)香煙廣告則是:「Have it your way!(照你的方式來)」

 

▲法國歐萊雅化妝品著名的廣告臺詞:「因為你值得!」將個人主義推向極致。


文化媒體不管直接間接,都在鼓勵我們要多愛自己一點,對自己好一點。


生活上則強調要追求自由和隱私。親友太靠近了,相處起來怪麻煩,情願住遠一點。對關係的承諾感下降,怕一承諾便會限制自由,因而婚姻裡合則合,不合則散。很多人甚至根本不願結婚,覺得找個冤家來和自己過不去,何必呢?一個人多輕鬆,多好!


個人主義也侵蝕了我們的信仰。上教會,不滿意則換,一直想找一家對胃口的,結果沒有一家對胃口。因為不想投入又不想承諾,在挑選中老沒有一個歸屬感。所以現代人的信仰,變成上廟堂燒一柱香,回家以後則你還是你,我還是我。


相信新世紀主義和新禪學的盛行,也和不用付太大的承諾代價有關。不用付上時間與心力來查經或服事,也不用處理人性糾紛和個人軟弱,很對個人主義胃口,所以隱形信徒人口很多。


基督徒自然受其影響,覺得上教會,要像哥林多教會那樣和弟兄姊妹互相磨合,多累啊!於是很多人是在家裡看電視來崇拜,或情願自己讀屬靈書或聽錄音帶,覺得可以自給自足地修成正果。這都是個人主義的影響。個人主義拆散了社群,只有在個人有需要時,才會加入一個特別性質與功用的團體。但也是帶著逛街心態試試看,若不能滿足需要則退,談不上任何委身。

 

電梯式的社群關係


2005年時曾回臺看望家父。那時他重病,住臺北榮民總醫院的十四樓病房。


每天探望加上三餐出去買飯,都要搭電梯數次。於是觀察到一個現象,人,尤其是中國人,出乎意料之外地有伸縮性。


每天上、中午和晚間都有一段電梯的尖峰時段,人多的不得了。但不管電梯裡塞得有多滿,還是有人會硬擠進來。此時,電梯中每個人皆會不約而同地彼此貼近,騰出空位來容納人。一層又一層,狹小空間漸漸飽和到不行,人還是不斷地塞進來。於是每次電梯門開,擠成沙丁魚的所有人都會吸一口氣,容納再容納,真正地成了「肌膚相親」。


卻又肌膚相親得十分尷尬。因為彼此間如此靠近,卻不交一語,也不互看一眼。每個人都無可奈何,沉默地望著樓間數字指示燈。電梯停在哪一層,輪到誰上下,誰便擠進或出去,無人置一詞。


現代人的相處,有時不是很像處於電梯裡嗎?再靠近都沒有互動,全都各自盯著自己的目標,身邊走了誰、來了誰,全然若無所覺也不過問。然後,哪天這一頭與那一頭碰上熟人了,忽然跨過中間所有其他人便開始聊起來,好像一電梯的人全都不存在。


這是現代人很可怕的過濾能力,在人與人之間築建一道道隱形牆,對不相干的人全然視若無睹。這是為何現代人特別感到關係疏離、孤單寂寞的原因。

 

▲疏離的現代人啊,為何對求救的呼喚視若無睹?為何對生命的旋律充耳不聞呢?(圖片來源:www.cishan.net)

 

創建社群是神的心意


但是電梯式的社群關係,絕非神的心意。基督信仰是一個講究關係的信仰,因為我們的神是注重關係的神。建立關係,建立群體,正是祂救贖中心的作為。


當初神創造人,就說那人獨居不好,而又創造了夏娃。所以神創造人是為了群居,祂在我們心中放下渴望愛與被愛的需要,便是要我們在與別人的互動中來滿足。在彼此需要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目的。神創造人,就是希望我們彼此依靠、互相扶持與互相肯定。


神與人的關係,也不只是神對一個「個人」而已,而是神對一個「社群」。神對我們的所有旨意,全是透過社群來實現,來完成。


因此在舊約中,我們可以看到神的應許,一直是針對整個以色列民族,而不是某一個人。亞伯拉罕蒙召離開家鄉去迦南地,是攜家帶眷,有妻小也有侄兒羅得。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更是整個民族共進退,過紅海,進曠野。


西乃山上神與脫離苦海的以色列國,重新立約時說:「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6)祭司的國度與聖潔的國民,都是一個集體的身分。神對摩西頒下的誡命與大小律法規條,也是在教導以色列民如何照顧貧苦,如何處理糾紛,如何敬拜神。


到新約時,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更非單打獨鬥,祂先找好十二個門徒,同時看重個人,同時也邀請個人參與團隊事工,並要求彼此洗腳,彼此相愛。


使徒行傳時代更不用說了。早期基督徒是同住同吃,同宣教同傳福音。到保羅建教會,更教導整個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有的弟兄姊妹是身體的各部分,眼、耳、手、腳等都應彼此配合。


因此不管是舊約、新約,社群觀念是基督信仰中很主要的一個教導,也是一個很寶貴的屬靈傳統。

 

基督徒社群特質


如今在後現代,當一切都被解構拆散,人際關係被撕裂為襤褸裂帛之時,定時聚會的教會生活,很可能是後現代社群的最後一個堡壘了。


因為基督徒社群與一般社群不同,不是出於興趣組成的興趣小組,像合唱團。也不是因著鄉愁組成的同鄉會,或因著大專同學組成的大專校友會。那些都是因為個人的需要而形成的團體。個人需要就是參加的最大目的,有時為了達到目的便會勾心鬥角,產生傷害。當需要不被滿足時,則選擇退出或跳船。


基督徒社群的特質,則是凡事以「神」為中心。由個人主義、本位主義出來,走向以神為中心,為神而愛世人。是奉主名聚集的組合,在耶穌名下,與神先開始有個人關係後,才和其他聖徒彼此聯結。再加上聖靈與我們同在,共同活出神的話語,成為一個屬靈的身體。

 


所以基督徒社群的定義,不再是民族或地域鄰里,而是跨過地域血緣的屬靈關係。


在這屬靈關係裡,不斷操練、建立服事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服事。所謂「服事的生活方式(Serving Lifestyle)」就是人生以服務事奉為目的,隨時隨地地找機會服事和自己有血緣或沒血緣的人。而「生活方式的服事(Lifestyle Service)」,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裡,結合個性、恩賜與專業知識,在各自生活崗位中服事人。基督徒中各行各業,有醫生、律師、電腦專業、賣保險、或作旅行社等資訊服務,能在生活崗位裡讓服事有創意地生活化,就是基督社群的特質。

 

基督徒社群目的


因此,基督徒社群是後現代裡的惟一方舟。個人故事的斷簡殘篇,因著信仰而有了新的生命和身分,也又有了重新改寫的機會。因著葡萄藤式的生命連結,我們彼此塑造和磨煉,和婚姻一樣,在努力調適中建立出一個新的團體身分。不再是「你」、「我」、「他」,而是不斷地建立「我們」。 而「我們」又再生出更多的「我們」⋯⋯


由社群中再往外擴展,把由神那裡享受到的愛與祝福,大大地給出去,成就一種感恩和祝福的生活方式。但願我們能彼此連結,因著愛,葡萄藤般四處展伸,觸鬚不斷綿延抽長,如此,才能把愛不斷地灑向人間。

 

 

作者小檔案
陳惠琬,筆名莫非。十八歲由臺灣來美。曾任加州休斯飛機公司電腦工程師六年,後專事寫作。現定居洛杉機。曾著有散文《不小心,我撿到了天堂》,與小說《六個女人的畫像》、《殘顏》、《愛在驀然回首處》等書。是標準的書癡,生活在腦中。本文取材自她的演講。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