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政治路
文╱李杰明•译╱林雨
分裂政治,应对分歧
通观世界局势,民族主义(nationalism,又称国民、国族、国粹主义)在多国兴起;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性的不平等;白俄罗斯(Belarus)和美国等地的选举带来国家惨痛分裂⋯⋯,种种情况使得部分基督徒领袖决定,教会应是个安全处所,要和关于总统、政权、政策等的话题,区隔出来并超越其上。另有些基督徒领袖则与权贵密切连手,把握机会要在社会中重建基督徒价值观。更有些选择把教会完全定义为对立的场所。
基督徒面对政治有如此分歧的态度,对于处在耶稣时代之政治环境的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在罗马统治下,许多犹太宗教领袖,如撒督该人和法利赛人,选择顺从当权的政治势力。奋锐党则采取顽强敌对,诉诸武力抵抗罗马统治。艾赛尼派(Essenes)这一大支,则添上又一种不同的看法,把个人的敬虔和圣洁视为首要,建立了从政治纷扰中分别出来的社群。
当时犹太宗教社会所反映出对政权如光谱般的各级看法,其实和现今相似―无条件顺从;武力对抗;洁身自好。
▲基督的「降世」、「受难」、「复活」,让教会能在分裂社会中,走出另类的政治路。
降世、受难、复活
但是耶稣做了何样的政治选择?对今日身在分裂政治中的教会,又意味著什么?我相信耶稣之路提供了另一个选项,或可称之为「降世」、「受难」、「复活」基督的教会。
首先,耶稣并没有如许多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建立一个新政权。反之,耶稣创建了一个另类信徒团体。这群人透过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草根性地转化社会。他们照顾「最小的弟兄」;所建立的社群,不按犹太╱外邦人,男人╱女人,富人╱穷人⋯⋯来划分,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彼此间形成分享生命的「相交」(koinonia,即「团契」)。
当耶稣道成肉身,取了奴僕的本质,与社会上受摒斥的边缘人同行。同样的,我们也当受召,以「降世」基督之教会,在社会公众间活出另类生活。
其次,基督降世人间,并没有附庸政权或被政治利用。耶稣公开对抗世上毁坏的灵,以及遭罪恶所掌控的制度。祂因此被钉十字架。跟随耶稣的教会,受召谦卑地承负天国的道德标準、回应先知行公义、好怜悯、施慈爱的呼喊,要分辨对错
并寻求补救方式,且要向群众发声。对著迎面而来,诸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不平等、贪婪、排外等等具毁坏性的政治现实之际,如此行需要公开的牺牲和勇气。这就是活出「受难」基督之教会。
此外,基督的复活,并使「万有与自己和好」(参考歌罗西书1:20),更为现今世代缔造出良善政治的盼望。这是先知性的眺望:预见并活出世上新的生命方式,不是经由恐惧、暴力、贪婪,而是在政治领域体现爱邻舍、使人和好、人人得公义。这是「复活」基督之教会的政治理念。
如同基督「降世」,教会也要屈身于被排除、遭摒斥、受伤害者之间,肯定他们的圣洁与尊严。如同基督因自己的见證「受难」,教会的见證也要审判世界毁灭的灵。如同基督「复活」,教会也要以新造之人的样式,在生命中活出先知性的异象。
(原文刊登于英文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