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樣性」對少數民族宣教的衝擊
文/魯瑪夫‧達麻畢瑪(Lumaf Tamabima)
漢名江冠榮
▲ 每年一度的宣教大會,在雲南的大山裡舉行,有近千人參加。
目前有關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討論已從經濟擴展至文化層面。2005年10月21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通過「保護和促進文化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以下簡稱文化多樣性公約),其主旨為保存多樣性的文化象徵意義、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
文化多樣性來勢洶洶
「文化多樣性」看似無害且冠冕堂皇,骨子裡卻成為惡者顛覆基督純正信仰的行動。近年我們在中國、印度、越南、緬甸或尼泊爾等處的少數民族部落裡巡迴宣教,每次進去都可看到傳統祭祀空間或相關文物重新設置,令我們相當詫異。一問之下,方知是政府鼓勵恢復傳統信仰,並撥出經費重建公共祭祀空間。
物質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提倡,皆經由聯合國會員大會通過、具法律效力的國際條約所承認並保障。這個全球化所形成的概念,似乎是強勢文化因自己造成弱勢文化沒落的反省,進而對少數文化的補償。
對於會員國,最迫切的工作就是立法並執行以保存國內的少數文化,最終目的乃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儼然成為新形態的國際競爭—被列入的項目越多,代表該國文化體質越淵博深厚。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審核要件就是「活態文化」,指現今仍然實踐與遵行的文化內容。傳統宗教信仰或習俗的恢復,不僅可名留青史,更可帶來觀光收益。相得益彰之下,成為政府拿出經費恢復傳統文化的誘因。
這些單純的少數民族以前從未想過本族的傳統風俗,可為自己輕鬆帶來些微經濟利益。我們最近常在少數民族的部落裡,聽到某人去參加跳舞或某種儀式,而其實卻是祭祀亡者或敬拜偶像的儀式。
現在的「文化多樣性公約」披著文化糖衣,骨子裡卻以經濟利誘少數民族遠離信仰。以往村寨地標高掛的羊頭、牛頭,群體歸主後本已拆下,如今因補助又掛回去。或曾為巫師、巫婆,受洗後不再占卜作法,如今又被要求重操舊業。有些傳統舞蹈含有性暗示和挑逗的意味,年輕人為了賺錢而表演,認為不過是跳跳舞、復復古而已,卻未去深究其對品德的戕害。傳統文化並非概不可取,但是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到底該如何取捨,基督徒應回歸聖經真理的教導。
面對層出不窮的動搖與軟弱,團隊疲於奔命。有時似乎全村都陷落了,卻有一兩戶忍耐堅持,因而遭到團體力量的排擠,或罵、或打、或趕逐、或剝削,但神的恩典與慈愛不曾離開他們。有個家庭因為堅持,小孩遭到同學們嘲笑,可是神恩待,賜他聰明智慧,讓他的成績高居首位。即使家門前的路不能如別人得到經費整修成水泥路,下雨時依舊泥濘,但他已視這一切為糞土,選擇了上好的福分。
三大策略,迎向屬靈硬仗
「文化遺產保護」已涉及國際法及國內法,廣為各國政府所支持,當少數民族中有人因信仰而力抗潮流時,可能受到某種程度的威脅、利誘。利誘彷彿溫和的釣餌,對於拒絕上鉤者是否會演變為劇烈的威脅,有待觀察與守望。讓我們從以下三大策略來面對這場屬靈硬仗:
策略1.不斷警醒禱告︰
文化多樣性乍看是對弱者的包容與施惠,實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面對嚴密組織與計畫,求神親自撼動堅固營壘。如前所述,國際大趨勢對少數民族基督信仰的威脅與日俱增;當環境越險惡,少數民族宣教越需要眾教會和聖徒更密集、更迫切的禱告。
策略2.加強真理根基︰
荊棘滿佈的荒山野嶺中,如何使神的話語成為剷除荊棘的利刃,而非任憑荊棘把撒於心田的道擠住?我們需要對少數民族一次次傳講神的話語,因為平日牧養他們的工人著實稀少;傳講內容當特別對應現今危機,敏銳其屬靈嗅覺,憑藉著聖靈的大能,使他們的生命因此向上成長,而不是停滯、凋謝。
策略3.M2M宣教策略:
少數民族工人是缺乏的,但工人的選擇很重要。由少數民族服事少數民族(M2M宣教策略)是「少數民族宣教中心」近十年親自實踐的最佳策略。
(摘錄自《送愛到少數民族》2013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