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影響力
中階管理待人處事大不易
文/艾珍荷(Jennifer Hayden Epperson)
譯/林敏雯
自廿四歲時被擢拔為羅德島一家電臺行政經理,艾珍荷便一腳跨入領導階層。身為第一位女性主管,管理年長資深的廣播人,她發現自己不僅人際關係待磨練,也需要加強對廣播的專業知識。
三年後再次進入校園接受廣播管理的正式培訓,畢業時成為電臺經理,負責一個專為全球女性企劃的節目製作,又擔任慕迪廣播南佛州臺(Moody Radio South Florida)的經理職務,同時攻讀組織領導學的博士學位。
艾珍荷衷心盼望從個人研究、經驗,以及周遭的人中不斷成長,更重要的是從神的話語中學習成為好經理人。
經理人=教練
經理人到底是什麼樣的職分?一位廣播人曾問我在電臺裡承擔何種任務,除了經理外,他把所有可能想像的職位都提到了。他放棄再猜下去後,我表明自己是電臺經理,他將信將疑地冒出一句:「哦!原來妳是老闆!」我更正他:「不,我是教練!」
教練除了確定隊員有合適的器材,還要教導團隊必要的技能,並從練習中汲取經驗,確保上場的表現。教練與核心隊員共同排演戰略,上場後按情形調整。他是道德行為的模範,啟發、激勵士氣,必要時也執行紀律。
我曾目睹緊握韁繩的經理人打壓同工的合理要求,給創意潑冷水,大大消減士氣。如此階級分明的決策方式,鏟除了同工任何貢獻的意願。在這樣的機構中,領導階層通常抗拒革新,所採取的立場是:「以前沒做過的,為什麼現在要開始?」他們好像「職場家長」,有權決定什麼是最好的,他們說的才算數,反對任何對他們的行動或決定的質疑或迴響。
若以教練身分自處,所做的決定和看待事情的態度會有所不同。
一位電臺同工論年齡或資歷,都是我的後輩。一天傳來電郵,建議我重拾過去一項每月執行的任務。由於機構一年一度的募款活動佔據了所有人力、時間,那陣子暫時放下這件事,卻也該是再次開始的時候。有趣的是,我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就在收到她的電郵前,才剛把這事情放上待完成的工作表中。
同樣的情況下,你會有什麼感受?讓一位年輕資淺的員工提醒「老闆」該做什麼事,會惹你不高興嗎?身為「老闆」,你會想給她一個回馬槍,讓員工知道你老神在在,早想到了?答案取決於員工的態度。這個例子中,她以尊重的口氣提出報告;之前我也曾花時間了解她的為人,知道她的動機是要幫助我改進機構的運作。過去我鼓勵她和其他同工勇於表達意見,當她提出任何建議時,會覺得自在有信心。
在全方位的領導理念中,這叫作「向上管理」,也就是一個人可以從機構內的任何一個職分來帶領。即使沒有經理人的頭銜,任何一位員工都能對周遭產生好的影響力。基督教界頗負盛名的領導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指出,領導在乎你所做的抉擇,而非你的位置。無論身處何職,任何人都能選擇成為領袖。無論你在哪裡,都能改變局勢。
經理人=啟發
在我的職場與服事生涯中,大部分時間處於中階管理,不單需要向上級呈交結果,同時需要執行機構裡各項決策。跟隨與帶領的這兩股勁確實造成張力,然而無論從哪個方向,我都要發揮影響力。
幾次從上級而來關於節目內容的指令,縱使我並不認為會受本地聽眾歡迎,也預期同工的效率與士氣會受打擊,仍盡量讓每個人參與決策,使他們成為整個企劃的一份子。
當各地電臺經理接到通知,要減少音樂,增加談話內容時,我召集同工一起腦力激盪,看要如何執行這個規定,從他們提出的建議發展一套因應新廣播模式的系統。這樣一來,同工對他們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也達到上級的目標,更讓慕迪領導階層看見我們這個團隊的創新精神。
我所經歷最困難的職位,莫過於在康乃迪克州一家規模甚小的基督教電臺擔任經理。財力、人力有限,身兼數職以致身心疲乏,還得應付一位不肯合作的同工。儘管他擁有寶貴的才幹,卻常有一些讓人費解的舉動,甚至可能危及工作。幾次提醒警告後,看來只有開除這條路了。然而,真是如此嗎?
下達最後通牒前,我請這位同工填寫一份性向評量,看看能否挖掘出他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結果讓我大吃一驚!這位極聰明、委身,對廣播極具熱情的同工,縱然表面情緒化,內在其實非常穩重。他的天性抗拒改變,而我推動的快節奏改變就是他焦慮感的主要來源。
經過討論,我們看見雙方的差異,也訂出一套流程幫助他完成任務,並恰當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將一天的工作和需要我知道的回應,列出清單放在我桌上。如果需要加派額外工作,只需在清單上加幾筆。這麼一來,他能維持現狀,也容許我提出變動。
經理人=影響力
身為經理人,也有不得不解雇員工的時候。有個原則是,經理人一定要確定員工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給予在職訓練的機會來彌補、提升工作表現。若成效持續不盡人意,必須讓員工離職時,態度一定要堅決懇切,設身處地為他著想。
常見到,基督徒雇主或上司不忍心開除表現欠佳的員工,但也從未與員工一起面對他們有限的工作成果。他們可能認為資深員工的忠誠需要得到報償,也可能覺得對質就是沒有愛心,開除不是基督徒該做的事。
這些看似恩慈的管理方式,實際上對這個員工個人、對團隊其他成員,甚至對機構本身,只能帶來虧損!尤其是在非盈利的福音機構當中,失職的員工佔用寶貴資源,使得機構無法更有效發展。對員工來說,避開對質衝突並無法幫助他們成長,他們也失去尋求更適合自己才幹的職場平臺。說不定神就是要用經理人,成為協助失職員工「人盡其才」,帶領組織或事工的運作不斷進深的關鍵。
如同拔河比賽的繩子,若不使勁兩頭拉,一定會產生壓力、挫敗,甚至沮喪。我常常提醒自己,我們機構的宗旨和異象,回頭思想事工為什麼存在,有什麼願景。在極度疲乏時,以經文鼓舞別人,也激勵自己。加拉太書六章9節給我幫助極大:「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多年前,因為參與教會的宣教發展事工,瑞愛娜(Edna Remington)太太成為我的屬靈導師。當時,我是她第五十一個徒弟;此後十五年,還有更多姊妹和她建立這樣的師徒情誼。瑞太太在1930年代就學於伊利諾州的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原打算學醫,而婚後成為家庭主婦。
她崇高的道德理念,加上謙卑、透明、實際的風格,帶給許多主內姊妹積極、正面的影響。那段與她一起查考約翰福音的日子,瑞太太在聖經原則及屬靈操練上深深影響了我。多年來,她是我所投身事工的擁護者,也支持我進修博士學位。她鼓勵我、啟發我,直到去年以九十二歲高齡過世。
瑞太太總是如此激勵我:「要比妳對自己期望的更好。」
經理人是機構的領導,足以影響員工。一旦決定要留下何種影響,便會左右雙方的互動。瑞愛娜太太剛成為我的屬靈導師時,我無法料想未來自己會承負怎樣的領導職分、地位。然而她當時所灌輸、扎根於聖經的原則與實踐,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的服事。
領導學大師庫茲(Jim Kouzes)和巴能(Barry Posner)合著的《領導者的承傳》(A Leaders’Legacy)一書中,向我們每一個人提出挑戰—領導的機會俯拾皆是。無論帶領的是跨國企業、查經小組;不管是晚餐的對話,或是股東大會的企業計畫,甚至只是聆聽朋友的傾訴。每一刻都能提供改變現狀的契機!
身為神的兒女,讓你我好好思想,當如何為神的國度與榮耀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