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期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恩惠高嶺

從論文到出版《這代到那代,傳揚祢奇恩―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之旅

 

採訪、整理╱簡海蘭、吳信惠

 

 

本刊總編蘇文安牧師致力於文字牧養及家庭事工多年。其中家庭事工部分,他以行動、文字、信息,多年傳達「家庭是父母的第一個宣教場所」的概念。約十年前,他決定攻讀博士課程。原是「更上一層樓」的信念,研修課程及撰寫博士論文的經歷,卻如同「爬一座高山」,期間遇到迂迴的山路,或需披荊斬棘才能往前邁進。恭喜蘇牧師於2022年5月獲得教牧學博士學位,並再接再厲將論文改寫成普及版教材。本刊編輯同工專訪蘇牧師,請他分享爬上「恩惠高嶺」的經驗―確有困難,但回頭一望,卻是花香滿徑。

 

請問甚麼原因讓您決定以「信仰傳承」作論文主題?

 

這些年來,我一直思考、醞釀、研究了廿幾年的一個極為重大、急迫的議題,就是「以家庭信仰傳承來復興家庭與教會」。

 

按照申命記6章4-9節,神吩咐基督徒家長進行家庭信仰傳承時,具體指示了三點―首先,藉著敬虔愛主的榜樣,把神帶給兒女;其次,藉著神的話語,將神介紹給兒女;第三,藉著象徵性的記號,把神帶給兒女。

 

我自己為家庭信仰傳承的第三代受益者。1895年,我的外公許朝在臺灣臺南,因英國人傳福音而主動追求,嚮往成為天國人。之後他經過七年與母親的親情角力和人倫掙扎,終於在1908年29歲時,受洗歸入主的名下。此後50年光陰,委身於家庭信仰傳承的大業。

 

1932年,同樣在臺灣臺南,許朝的第五個女兒,我的媽媽謝守,在19歲高中畢業前夕與主耶穌對話,再次堅信主耶穌是她生命的救主,更確立以「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作為她未來人生和婚姻家庭的標竿。

 

1941年她與蘇銅鐘結婚,從此66年之久,延續了父親許朝的家庭信仰傳承大業。至今她這一支派血缘的家族成員超過50位,散布全球的屬靈後代,更是成千上萬。

 

▲1941年,蘇文安牧師的母親謝守女士與蘇銅鐘先生結婚,從此66年之久,延續了父親許朝的家庭信仰傳承大業。圖為1960年拍攝的全家福,前排右一為蘇牧師。

 

1971年17歲時,許朝第五個女兒的第五個兒子蘇文安,在臺灣臺南一次夏令會中重生得救。1983年,在美國新澤西州,與上帝所預備的人生伴侶林麗珊結為夫妻,携手同心延續了從許朝、謝守一脈相傳的「家庭信仰傳承」大業,至今39年,仍在奮力前進中……

 

這些讓我觀察到,父母以身作則活出信仰,能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信仰氛圍,就有可能帶領他們與主建立個別而親密的關係,做出信仰的抉擇,然後就有可能透過婚姻、透過血緣,讓家庭信仰傳承,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這樣的生命影響力還會一圈一圈、一代一代,不斷地擴散到世界各地。

 

 

甚麼是「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

 

首先,它是一種屬靈運動。既是屬靈運動,就能在不同時代和文化處境中,有著一脈相承的動力及生命力,吸引每一代中大多數家族成員,秉持以基督為中心的共通思維模式,在暗夜亂世中有如明光照耀,作基督榮耀的見證人。

 

再者,它既是垂直式的(縱向傳承―朝下向兒女孫輩、朝上向父母尊長傳福音),亦是水平式的(透過同胞手足和姻親同代橫向傳承)。

 

根據學者Paul. E. Pierson的研究,他認為,若仔細觀察古往今來所有的屬靈運動,都可以歸納出八個重要元素:

 

一、歷史的處境:在某個歷史時刻,當一切歷史處境的條件都充分具備,時機成熟時,一個運動就產生。
二、資訊的擴散:運動具有感染力,能彼此感染,互相激盪;有關運動的消息及資訊一經傳閱,其傳遞與擴散往往助長並促進運動本身的發展與推廣。
三、神學的突破:屬靈運動往往附帶著一些對福音或基督徒生活嶄新的認識,是以往沒有被看見或被遺忘的。
四、屬靈的動力:屬靈運動往往具備一些屬靈的元素,構成運動的內在動力,支配其運作,支持其延續。
五、教會與機構:在教會歷史上,上帝經常使用兩個基本架構來完成救贖人類的使命,一為教會,一為福音機構。
六、宣教的架構:當教會把福音傳入新領域之際,往往需要創立某些宣教架構去促成其事。
七、關鍵的人物:幾乎每一個屬靈運動皆由一位關鍵的人物引發而成。
八、領導的型態:屬靈運動得以產生而推展,乃因有新的領袖與領導型態呈現出來,藉此選拔領袖,訓練領袖,以發揮不同的事工功能。

 

是甚麼促使從論文發展成教材?

 

2021年,「國際真愛家庭協會」成立20週年,值此歡慶、感恩、前瞻的重大時刻,我正式動筆撰寫這本醞釀多年的書,心中有無窮的感恩,無盡的感謝,無比的感動!

 

「預防勝於治療」,是「真愛」念兹在兹的核心理念。包括基督徒家庭在内的新世代家庭,在這道德底線、性別關係、教育理念、職場生態、家庭結構……等等,一切都在飛速變遷的世代,面臨太密集、太嚴峻的衝擊與挑戰。「真愛」團隊一直努力將「真愛守家,為家而戰」的防線,往家庭生命週期的初始方向回溯。我們藉婚前事工及青少年、兒童,甚至嬰兒信仰、EQ,和性教育的事工。

 

將防線更往回拉至我們的後代,預備好「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的培育課程,讓基督徒家庭可以活用,讓信仰傳承成為一個「現在完成進行式」,所以全力以赴成書!

 

寫論文時是否遇到到挑戰或瓶頸?

 

作為文字老將,一篇論文寫了許多年;壓力大到一個地步,一打開資料,一準備要寫,就陷入低谷,坐立不安,昏天黑地……真是拖得夠久,重新立志次數夠多,也真的放棄過好幾次。

 

但心裡明白妻子麗珊和孩子們都在為我禱告,真愛同工、KRC同工、創文同工都在為我禱告;蘇家七個兄弟姊妹,還有90歲的岳母也都在為我禱告。最後終於在太太鼓勵、家人支持下,重新開始寫!

 

寫論文與我幾十年來的寫作風格南轅北轍!要如何表達?要想像每一個觀點都會被挑戰,故需不斷自我思辯。此外,還有令人頭痛的格式,對我而言,就彷彿明朝科舉考試的八股文,格式不過關,内容再好都沒有用。遇到如此的瓶頸,我就把「寫論文」這個擔子先擱在一旁。

 

我的指導教授很嚴格,但很負責。經過諸多曲折,2022年4月下旬終於完成全本論文,並經指導教授完全認可。就在 5 月初的答辯會上,委員會沒有立刻採納指導教授的大力推薦,竟給了我另外一些挑戰。然而,這一切至終皆成為在主上好的時間表中,一關過了又來一關,難忘卻感恩的經驗。

 

論文多次擱置期間,如何嘗試突破?驅策您多次重新出發的轉折點是甚麼?

 

每年都有我認識的人得D. Min.,我論文寫不出來,難道就是「低人一等」(below average)嗎?而且,為甚麼一定需要有博士學位?有跟沒有,對我的事奉又有何差別?

 

自2001年伴隨葉高芳博士創立「真愛家庭協會」,致力於家庭事工,鼓勵更多同道為那不知道多少年後才會出生的孫輩,現在就預備好一個飽蘊著熱力、愛力、生命力和動力的屬靈氛圍和家風,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肯學習、有供應、受保護、得醫治,能在滔滔亂世中立穩脚步、堅守信仰,至終「走得出去」、榮神益人!

 

此時,「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自然又浮上檯面。在西方和華人教會界中,有哪些範例可供參考或借鑑?有何具體可行的培育和行動方案?如何方能「以家庭為團隊來達成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的標竿?這些都讓我屢仆屢起,重新再奮力攻克論文難關。

 

 

請分享您最深刻的學習?最衷心的祈願?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榮譽院長劉富理牧師,為我由論文所改寫的新書寫推荐序時,其中這幾句話深獲我心!他強調:身為父母或祖父母,我們還有許多不完全,但只要我們立定心志,不停跟隨主、效法主,不斷領受天父的塑造,生命時時更新而變化,就有可能吸引兒女孫輩跟隨我們來領受天父的塑造,也才有可能對後代說出保羅對哥林多信徒所說的話:「你們該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

 

劉院長用以下三句話與有心委身於家庭信仰傳承的父母或祖父母們彼此勉勵:

 

一、「惟有自己先『經歷主』,嘗過主恩的滋味,才談得上信仰傳承。」

 

二、「要經常『嘗到主恩的滋味』,就需要時刻活在和主親密關係的靈命塑造裡。」

 

三、「要時刻『活在和主親密關係的靈命塑造裡』,才能彰顯上帝早預定要我們得着的榮耀,好叫因我們大得榮耀。」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