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i世代?画好三个圈,三条线

 

文/慕苏

 

 

一则笑话

 

那天读到一则笑话─

 

教育好孩子,我得读些啥书了?下面据说是专业的建议:

 

第一阶段,《亲密育儿百科》、《孩子你慢慢来》、《让孩子做主》;
第二阶段,《莫生气》、《佛经》、《老子》、《论持久战》;
第三阶段,《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降压宝典》、《强迫症的自我恢复》;
第四阶段,《活著》。

 

问一朋友:「你在哪个阶段?」答曰:「看来是第四,因为你还能得到我的回答。」

 

孩子,非常奇特的关联,明明在你身外独立来去,却从没走出你的心,直接影响你的心情。感觉处在「第四阶段」的父母,孩子通常正值青春期或后青春期。要帮助孩子拥有自己的宝贵芳华,前提是懂得。可许多父母却发现,自己不懂孩子。

 

▲i世代普遍关注社会问题,社交平台让他们与世界、国家的事件接轨,各种消息均可以轻易进入他们的卧室。

 

不懂千禧代?那懂i世代吗?

 

常听父母和管理者说,千禧代难懂难管,行为匪夷所思。他们声浪未静,i世代已悄然代替千禧代,进入青春期、青春后期。

 

每代人都被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塑造,i世代相比以往三代人(1960-1994),有更多问题让父母揪心。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特温吉(Jean Twenge)等,i世代指出生于1995至2012的人,与他们紧密相关的是许多以i开头的英文字:iPhone,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income inequality context(收入不平等的社会背景),inclusiveness(接纳),insecurity(缺乏安全感)等。

 

基于一千一百万份问卷调查,对1960之后的四代年轻人问几乎同样的问题,并通过面谈和小範围实验来确认问卷结果,特温吉写下著述,书名概括了i世代的特点:《i世代:为什么今天高度连接的孩子,正成长为较不反叛,较包容,较不开心,而且完全没为成年做好準备的人,这对其他人又意味著什么》。註

 

书中对i世代的分析,有三项让我印象深刻:

 

一、i世代的心理健康比以往三代人差。他们与移动平台一起成长,新媒体让他们一方面高度连接,一方面却非常孤单、焦虑和压抑,社交能力和睡眠很受损。网上内容往往激发他们对幸福和自身形象等的不现实期待,常觉被遗忘和冷待。
二、i世代长大的速度更慢。相比前三代人,他们不愿长大,不愿开车,不愿打工,对性行为也不太有兴趣。而这不是地域性、文化性问题,不同种族、地域和阶层皆如此。他们比以往的世代更愿与父母相处,但觉得社会体系对他们不友好,感觉对生活没有控制权,对未来没有太大盼望。
三、i世代更尊重、接纳不同于自己的人。他们更开放,接纳边缘生活方式,接纳不同于自己的人。在这方面,前代人的言论常常会冒犯他们,而前代人也觉得他们「脆弱」。

 

简言之:i世代让父母揪心,他们不够独立,得心理疾病的比例高,完全没为成年做好準备。


那,父母该怎么办?

 

▲媒体让 i世代的孩子一方面高度连接,一方面却非常孤单、焦虑和压抑。他们的心理健康普遍比以往的三代人差。

 

一个原则,三个圈,三条线

 

青少年抑鬱─一个阻碍其成长和独立的重要因素,有许多原因,重要者包括:社交生活,以及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世界观)。

 

i世代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较悲观,他们普遍关注社会,因为社会问题经由高度发达的通讯网络与社交平台纷至遝来,包括国际战争、恐怖活动、种族与阶层的衝突、各样自然灾害、治安事件、以及各样负面观念等,可直接进入他们的卧室,安全问题潜伏在他们意识深处。

 

与此同时,他们生活在社交媒体上,习惯以数位化方式进行沟通,对社交媒体让人欲罢不能的潜心设计,抵抗力比成年人更差,受其塑造的程度更高。例如,发了一则消息,某朋友怎么还没点讚,都会造成心情低落。而社交媒体是24/7的庞然存在,许多人的生活都罩在它无处不在的斗篷之下。

 

世界观、朋友圈,直接影响他们如何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社交媒体上的阳光笑脸,在实际心情中,可能完全相反。

 

要有效地帮助他们,作父母的虽然不能解决那些国际、社会大问题,但可以引导他们改变导致抑鬱的思维方式。坚持好一个原则,画好三个圈和三条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实践。

 

▲父母要坚持在情绪上与孩子「同夥」,主动聆听、适当提问,切勿一味说教。

 

帮助力原则:跟孩子是「一夥的」

 

所谓「一夥的」,不是指完全同意孩子的观点和推理,而是在情绪上与孩子同夥。这需要做好两点:1、积极而专注地聆听,提供理解和情绪支援;2、适当提问,以开放式问题来帮助孩子理清思绪。惟有在孩子感到被理解、你也确定听懂孩子心结的情况下,才提出建议或不同意见,进行引导,而非说教。

 

做好第一点事关重大,因为这是孩子向父母打开心门的前提。

 

林琳(化名)有一天接到大学生女儿主动打来电话,又惊又喜。原来女儿自高中后就开始与她疏离,且常抑鬱。她努力帮助女儿,却收效什微,惟一能作的就是祷告,并继续不断以不同方式表达爱─包括保持女儿所要的距离。女儿偶尔透露一下心情,她不再急于为女儿「解决问题」,而是聆听和共情。

 

关系不负有心人,女儿愿意和她沟通的次数渐渐增多,并在一个极度难过的夜晚,主动打来电话,其内心的重担让林琳大吃一惊─「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没几年了,北极融冰已经过了可以挽回的临界点……我想我会活著看到这个世界结束。还有,有些朋友间的事情很困扰我。这个问题其实不谈也罢,如果世界即将结束,什么学习呀交友呀,一切的一切,都太不足为道了,不是吗?」

 

原来,世界的问题已是女儿的个人问题─新闻中的枪击事件、司法系统的黑暗面、大选小选的结果、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石油公司侵犯民权、世界贫困问题、全球暖化,飞鸟迁徙行为错乱、生物链问题、各样自然灾害、朋友家里的家暴……。还有,教会怎么比世界对女性还歧视?

 

再好的弓箭手也需要知道靶子在哪里。父母若没得到孩子信任,再好的建议也是没有收件人地址的家书。得到信任,是施行帮助的第一步。

 

画好三个圈:

 

存在圈、影响圈和关心圈

 

后面两个圈的说法来自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 1932-2012),他在《与成功有约》(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提出,人若以自己为圆心,外面有两个圈:一是自己能使之产生变化的圈,叫影响圈(the circle of influenc);一是自己关心、但未必能影响的圈,叫关心圈(the circle of concern)。关心圈通常大过影响圈,因为人所关心的通常超过所能做的。

 

柯维指出,高效率的人不会聚焦关心圈,陷在力不从心的感歎中,而会在影响圈内努力,脚踏实地去行动,这样就会让影响圈扩大,进军关心圈,对原本无法触及的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他的说法影响广泛。不过在这两个圈圈外,我们还需注意一个圈:存在圈。

 

存在圈的力量

 

存在圈─存在但超乎关心圈和影响圈的一切。这个圈最大,是无限。它的力量,在于为智慧和盼望留下了空间,让人不靠自己的聪明对事情速下断语,知道即使现在觉得无解、无望的问题,其实未必无解、无望,许多超乎我们知识和智慧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包括人,更包括神。

 

这方面的反例很多。比如,1943年,IBM董事长托马斯‧奥森(Thomas Watson)宣称:「五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1927年,靠无声电影致富的哈里‧华纳(Harry Warner)断言:「哪个傢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飞机刚发明时,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福熙(Ferdinand Foch)将军、一战协约国军总司令认为:「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

 

这些都是在关心圈内的断言。这类的断言有时会成为笑话,有的则导致情绪问题,什至酿成悲剧。

 

圣经记载,大先知以利亚刚刚胜过偶像巴力的先知们,但被王后耶洗别恐吓,恐惧孤单,以为普天之下就自己为耶和华大发热心,跑到一棵树下抑鬱求死(参列王纪上19),直到神照顾他的需要,并告诉他,祂在以色列为自己留了七千人,是不拜巴力的。以利亚在自己关心圈内下的定论,使得他一度求死。但神提醒他,在他的认知外,还有更宽阔的世界,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在发生。

 

《魔戒》里的刚铎摄政王,因为拥有窥视未来的水晶球,知道敌强不可抗而绝望,自己要自杀不算,还要将重伤的儿子与自己一起烧死。作者很伟大,用这个人物描述了人类被自己的关心圈所压垮的现象。没有对存在圈的认可,人会更骄傲,却更脆弱。

 

知道存在圈,会让孩子有谦卑之心,这样的心可以有宇宙之主的力量为后盾,得到祂的扶持(参诗篇147:6),面对无能为力的重重问题,也「必因耶和华增添欢喜」(以赛亚书29:9),这欢喜,是韧性和「恢复力」的来源。

 

这样的心态结合下面的行动指南,能切实帮助孩子成人。

 

▲教导孩子一条化繁为简的行动指南:心怀存在圈,聚焦影响圈,进驻关心圈。

 

化繁为简的行动指南

 

明白了这三个圈,等于给孩子一条化繁为简的行动指南:心怀存在圈,聚焦影响圈,进军关心圈。

 

关注社会问题的孩子,通常关心圈远远大过影响圈。就像林琳的女儿,虽然她的关心程度较深,但不算特例。i世代的孩子普遍关注社会公义问题,加上处于青春期,身心都还在成型还没成熟,对外界较敏感,这时候,关心圈越大,无力感越重;无力感越重,无望感越深。加之觉得社会体系不友好,前景堪虑,比较缺乏长大成人的动力。

 

所以,关怀他们需要做到几点:

 

1. 态度上,肯定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孩子的感受在父母眼里可能显得偏激,有些父母自己对社会问题也感无力,孩子的感受更增其烦心,可能会简答粗暴地说:这些关你什么事?你自己的事都弄不好,还去管这么多?

 

关注社会是孩子的优点,也避免让孩子成为极端个人主义者,所以一定要给予肯定。未来社会是孩子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他们关注也是应该的;父母如果爱孩子,也当关注。

 

2. 认知上,与他们讨论所关注的问题,往客观、正面的方向引导。讨论中要注意坚持上面提到的「一夥」原则。林琳与女儿是一夥的,共担忧患。她以全球气候暖化、人之愚蠢可能造成世界灭亡的问题,与女儿进行了探讨,将科学界的争论,国际、国内的措施等,都拿出来讨论。这个过程中,不说教,不装懂,一起探寻,因为关键在于陪伴和同行。

 

林琳那次并没有说服女儿,但是,女儿不再觉得自己是在单独面对即将倾覆的世界,对自己的结论也不那么斩钉截铁了。那份犹豫,就是此时的她极度需要的希望;那种有人陪伴的感觉,在她灵魂的暗夜,给了她壁炉的火光与温暖。这样的体验,让她愿意继续向母亲敞开心扉,使得林琳继续有机会陪伴和帮助她,日益往健康的方向成长。

 

3. 策略上,将孩子往能切实采取的行动上引导。过度思考,或过度沉溺于情绪,过度逃进虚拟世界里,都会导致心理不健康。引导孩子在真实世界采取行动,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步骤。林琳在合适的时机,向女儿介绍了三个圈原理,引导女儿化关注为动力,在关注世界的同时,采取行动─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做好该做的事:学好知识,提升能力,保持身心灵都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关心圈的事,否则可能被自己的关心压垮,未出师心先「死」,实在冤。

 

三条线:我的,别人的,上帝的

 

这是责任界限。世上万事不过三种:神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这种分法出处不详,但很有用,把複杂事态简单化,去掉纷繁见本质。

 

我的事:我的健康、学习、工作、习惯及习惯的结果、选择及选择后的结果、情绪、观念、行为及后果等。

 

别人的事:属于他人的以上各项。

 

上帝的事:宇宙的演化、自然规律的运行、神迹、改变人心、拯救人类和世界等。

 

分清这几类事,画好界线,会少许多纠结。让i世代懂得管好自己的事,不仅能化解许多不必要的抑鬱,也能帮助对自己负起责任,真正长大。

 

林琳的女儿所关心的事,有些属于神(如世界终结与否),有些属于全人类(如全球气候暖化),有些属于他人(如石油公司侵权,朋友的家庭暴力,别人对她的看法),有些属于她自己(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这些属于或不属于她的事,都在她的关心圈内。关心是好的,不过她需要将不属于她的责任放下(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将属于自己的部分拿起(对自己的事负责)。

 

也就是说,第一,将神的事还给神,但可以将关心圈内的事都拿出来向神祷告;将人类的事还给人类,但负起自己那一份责任,譬如自己注意环保,呼籲环保,如果以后自己的影响力增加了,可以帮助立法,什至登上世界舞台,发挥更大作用。第二,将他人的事还给他人,比如石油公司和朋友。她还是可以继续关注,并在力所能及的範围内给予帮助,比如签名抗议侵权,为朋友提供家暴热线、庇护所及谘询资讯等。第三,将自己的事管好,比如自己的情绪、学业。把不属于自己的事归还,是情绪健康很重要的一步。

 

画了这三个圈、三条线后,林琳的建议让女儿感觉轻松多了。天地废去的日子,只有创造它、主宰它的上帝自己知道(参马太福音24:35-36),而且废去之后,将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败坏掉的人性及它造成的破坏,也会全然换新(参启示录21:1),那才是真正彻底解决世界问题的终极办法。而神已经行动了(参约翰福音14:3),她,作为这个世界的旅行者,上帝找回来的女儿,不必担负上帝才能担的担子,而是要以感恩的心,珍惜天父赐予的每一天,发挥才干,在天地更新之前,忠心地贴一些力所能及的「创可贴」(OK绷),什至做些更大的「包紮」和「手术」,使世界少一些苦痛。

 

温馨小建议

 

可以帮助孩子在心里放置三个篮子,上有「上帝」、「别人」、「自己」三个标籤。当内心纠缠不清的时候,把那些事情分类,放进不同的篮子里。然后只处理自己篮子里的事,并为另外两个篮子里的事祷告。

 


 

註:书的原名为: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慕稣:视人生如旅行,沿路以文字分享和「教练」方式,帮助人提昇生活力和幸福力。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