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高兴你来了!

访问生命导师庞康妮博士

 

采访‧翻译/易玮

 

▲庞康妮博士顺服从上头来的呼召,谦谦和和地服事一群离乡背井的妇女。

 

座落于南佛罗里达州棕榈滩花园市的一个小区里,四年多以来,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总会看见一位体型圆墩墩,鼻尖及两颊微红,穿着宽松过膝、式样纯朴洋装的老太太,有时挽着一个大籐篮出现,她雪白的发髻透出几缕粟色,安详恬静笑眯眯的神情,让邻居忍不住好奇,心想:“这位活脱脱的圣诞老婆婆是谁啊?”

 

她,就是庞康妮博士(Dr. Connie Palm),从2008年7月起便担任棕榈滩华人基督教会跨文化联姻妇女团契的生命导师。籐篮里装着示范的道具,别出心裁亲手制作的礼物,还盛着她细腻温柔的关怀与疼惜。

 

庞博士曾任华颂基督学院(Hobe Sound Bible College, FL)系主任,并兼任华颂基督教学校(Hobe Sound Christian Academy, FL)校长,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她绝非等闲人物,由于在台湾宣教十年,对离乡背井的滋味刻骨铭心,于是顺服从上头来的呼召,谦谦和和地服事一群也是离乡背井的妇女。

 

本刊以书面采访这位不平凡的老师,一窥庞博士风范的同时,也期盼成为有心在北美服事这类团契的教会与读者的借镜。

 

KRC:四年多来,你谆谆教诲这些妇女,陪伴她们成长,除了一次生病请假,从未缺席,也从不迟到,请问是什么原因和动力让你这么委身投入?

 

庞:当杨德蕾莎姊妹邀约我一起服事跨文化联姻妇女团契时,我立即怦然心动,向往加入。杨姊妹与杨弟兄夫妻俩都是祷告勇士,我深知从祷告出发,以祷告为基石的外展事工,其成功率极高。

 

我曾经居住在文化、思维、语言、宗教……,几乎事事都有差别的“异国他乡”多年。当年无人教、没人领,在跌跌撞撞中艰难地摸索度日,如今见到这群身处“异国他乡”的妇女,我觉得责无旁贷,甚愿略尽棉薄之力,若是能因而减轻她们为多样差异付出的代价,我便满心欢喜快乐!

 

我还有一个特殊的理由─不甘在晚境之年成为无用之人,把握住神所赐的服事机会是极大的祝福,因此决定委身投入。其实,这个团契给予我的,远胜于我的付出。

 

涉过人生长河,我了解有许许多多的事做不到,也做不好,然而,有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就是:持续出席!准时到达!充分预备!期盼藉此向姊妹们传达出我由衷的心声─我看重你,也尊重你;我重视这个聚会,渴望参加这个团契,真高兴你也来了!

 

▲庞博士赠送团契姊妹自己写的书,以及用一双巧手制作的部分礼物、卡片,流露出无比的关怀与疼惜。

 

KRC:你每个月教导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些主题?

 

庞:四年多来,我们涉猎研讨了丰富多元的内容,主题的灵感出自于─

 

‧        杨姊妹观察团契的需要;
‧        这些妇女的要求;
‧        生命成长需知,譬如:沟通艺术、人际关系、认识真神等;
‧        生活艺术与常识,譬如:假期节日、美国文化中的禁忌、社会状况、钱财处理、美国老公以及姻亲的期望等等。

 

我在跨文化联姻妇女团契中的教导题目包括:

 

与丈夫沟通的艺术
爱与尊重
建立美满婚姻的秘诀
婚姻的杀手
解决冲突的妙方
妻子与丈夫的角色
东西方习俗的重大差异
免债与宽恕
宽恕自己
面对忧郁
面对恐惧
有意义的人生
美国人名
色情媒体对婚姻的影响
与老公谈钱
与老美亲家相处
第二次机会
婚姻中有“公平”这码子事吗?
电话礼貌
美国的文化、习俗、礼仪、节期
真正的朋友
闲言闲语伤友谊
保持心灵安宁

 

KRC:你对这些团契妇女有什么期待?目前你评估的结果?未来可能的方向?

 

庞:对我而言,教导这个团体是一次崭新的探险,最初无从期待,如今我相信神赐福了这个大胆的冒险。这个妇女团契滋生出有力的归属感,犹如温馨的大家庭,许多人接受了耶稣的救恩,不少人受洗,她们敞开胸怀,都愿意聆听神爱世人的信息。

 

在第一代的团契里,有人迁移他州;有人找到工作,无法按期参加每月第一个星期二,于早上十点半举行的聚会。物换星移,第二代来到,人数与第一代相当,我可能要重复过去教导的题材。

 

KRC:在陪伴她们成长时,你最难忘的场景?

 

庞:回想起许多令我揪心的时刻,都是她们淌着泪水讲述自己破碎的人生,特别触动了我。这些妇女来到这个大家庭,逐渐了解她们可以敞开心扉,无需恐惧、担忧。杨姊妹经常温和地提醒大家:“凡是在这里说的知心话,都保留在这屋里。”能使用母语说出自己在美国的糗事,深处的困窘,撕心裂肺的痛楚,那真是一种素朴的幸福。

 

大伙在为彼此祷告中渐渐蕴酿出真正的友谊。曾有不少开怀大笑与悲痛流泪的场景,真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代团契的妇女与服事同工一起回顾来时路,不禁惊叹在神与人的爱里,生命成长得如此快速,犹如大伙灿烂的笑颜。

 

KRC:谈谈你遇到的挑战。

 

庞:我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面对“不被接受”的感觉。我是团契里惟一的“老外”,这些妇女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喜欢我、信任我,甚至听从我。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受到少数几位姊妹的敌意,然而我下定决心保持喜乐的心,做该做的事。若非甘心乐意,所付出的心血就失去了意义。幸好,这“不被接受”的感觉随着时间与祷告,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KRC:神若是允许你为这些妇女祈求三个愿望,你会求什么?

 

庞:我诚心向神恳求─

 

‧        她们来到神的面前,真实地经历神的爱,知道自己是他的宝贝。
‧        由于认识神的爱,从而了解婚姻中爱的真谛;婚姻并非尽义务而已,更不是获利的途径。
‧        她们在美国幸福地过日子。

 

▲在第一代妇女热心的推荐带领之下,第二代步入这个“家”开始学习与成长。

 

KRC:根据你的观察,这些妇女于团契学习后如何影响她们的丈夫或家庭?


庞:每逢中国旧历年时节,杨姊妹总会策划一个温馨的家庭团聚,邀请所有的丈夫与孩子们参加。我们一起颂唱诗歌、聆听见证与领受教导,接着欢聚一堂,大快朵颐,享受盛筵。历年从他们丈夫的见证分享里,不难听出跨文化联姻妇女团契对婚姻与家庭已经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

 

▲2012年中国旧历年时节也是团契成立四周年的纪念日,跨文化联姻的家庭齐聚教会;夫妻、子女、父母与公婆阖府受到牧师、师母及同工热忱欢迎,并同享盛筵。

 

KRC:请给有心从事跨文化联姻事工的教会或福音团体建议与忠告。

 

庞:以下是我的经验谈─

 

‧        必须从稳固根基的祷告起步。
‧        你们需要寻求一位“杨姊妹”─这人看见需要而且领受事工的异象;她疼惜每个人,为她们祷告,让每个人都深知自己是被爱的;她甘心乐意开放家庭,而且为她们调理午餐;坚守聚会日期,不轻易更改,所以大家能提早并预留时间来相聚。

‧        要安排人看顾幼儿,好让母亲安心聚会。

 

KRC:你认为教导这类团契的老师该有哪些特质?

 

庞:跨文化联姻妇女团契的老师─

 

‧        最好要有居住在陌生异地的经历和体会。
‧        诚挚地深爱着耶稣。
‧        尊重这团契妇女们的文化、语言、背景与各个层面的生活。
‧        乐于花时间祷告以及认真准备教材。
‧        必须极为坚忍,因为常会面临令人真想放弃的艰难时刻。

 

KRC:你对这个事工的远景有何期许?

 

庞:靠着神的恩典,相信这项事工会是所有参加妇女的莫大祝福,也将为教会以及服事的同工带来丰盛的祝福。

 

▲老公在家庭日这天也与妻子一起聆听美好信息,享用美食,乐在其中。

 

点击阅读更多以爱相挺跨文化联姻妇女的文章。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陆续上网中)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