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期:在蒙召的位份上遇見神

/ 在社會文化中遇見神 /

創意回收:網路社群再創造(下)

 

文/馬睿欣

 

 

編者按:上期提到在現今的網路時代,創意好像沙子,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討論何為創意回收,並舉出創意回收成功經營的例子。本期繼續探討基督徒當如何將創意回收的理念,運用在信仰生活中。

 

▲維基百科,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再創作的協作群體,透過網絡平台,讓全世界來自不同地方,背景的人,一起貢獻,重寫出一部每天都在成長的百科全書。

 

今後的世界,並不是以武力統治,而是以創意支配。」—松下幸之助


創作,是一群人的事,而且是可以經由收集創意,重新解構包裝,產生的再創作。


「相信基督徒的事奉,無論是對內的教會建造,對信徒的靈命塑造,對外的傳福音,扎根文化,影響社會,懂得運用集體智慧,搜取集體創意,進行集體創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維基百科,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再創作的協作群體,透過網絡平台,少數人的監督把關,讓全世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從平民老百姓到專家學者,一起貢獻,參與收集,修正一些已經存在的知識,重寫出一部每天都在成長的百科全書。


由《天下雜誌》建立的平台「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五十個城市的10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從臺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這個網站整體來說並不新鮮。你在上頭看到新聞網站的影子,也看到個人博客的味道,又看到雜誌網站的方便。但是透過很好的策劃和參與作者的挑選,卻能集體呈現出一個有世界廣度的平台。這些作者不需要聚在一起開會,卻又像合作無間的工作夥伴一樣,輪流把讀者帶到不同角落,去聆聽那個地方的故事和見聞。


網上已經存在太多創意可以讓我們重新洗牌、重新應用,這就是創意回收的概念。然而這樣的創意回收由一個人來做,沒回收好,就變成複製或抄襲。一個團隊來共同回收,就像一個寶特瓶,我一個人看,就看到花瓶,但第二個人看,看到筆筒,第三個人加進來,他就是一艘船。


成立一個能夠產生集體智慧的網路社群,有很多方式,除了善用網路平台,還要懂得網路科技提供了甚麼便利的工具,最重要的,懂得搜集好的創意,進行回收。

 

創意運用網路的平台合作


不管怎樣的網路社群,都需要某種創意去發展他的功能。


我們可以把創意放在平台的運用。目前網路的平台不斷被開發創作出來,雖然我們無法發明像臉書、微信這種平台,但是,卻可以非常有創意的運用它們。


博客當初的設立其實是像個網上日誌的平台。但你知道博客有多少種不同的用法嗎?有人把他當個人雜誌,有教會把博客當教會刊物,有人用博客來做家族聯絡簿。也有人用博客當自己的網路商店,還有人把博客平台拿來當教室。


臉書專頁的創立是為了給公司行號的商業用途。幾年前,當教會要推動每日靈修時,我找了幾個人,大膽地把這個商業平台回收成我們的靈修養分供給站。其實一開始,我也是摸索,寫作我有經驗,網上寫作我也有,但是寫臉書專頁我沒有,該寫多長,怎麼寫,會不會有讀者?我都沒有把握。但是網路上的工具都有一個特質,就是它們都有限制,也都有被發掘用法的特質。那一年的共寫經驗,帶來了一些我沒有事先估計到的果效:有非基督徒讀了受感動;發現了有潛力的作者;也有基督徒來告訴我,他從來不曉得臉書可以這樣有使命的被使用。


我有很多年個人單打獨鬥創作的經驗,但直到自己刻意學習集體創意性地運用一個平台,摸索出我們可以寫的東西、可以傳達出去的信息,學習怎樣跟人互動,才經歷到屬於協作的豐富層次,跟個人行動很不一樣。

 

▲兩位愛喝咖啡的大男孩,擁有超級科學頭腦,集體創作出了一種金屬豆叫做Coffee Joulies,可以保持熱飲最佳溫度攝氏60度長達五個小時。

 

一起行動,一起再創造


集體再創作有另外一個模式,是集體行動之後的延伸。


兩位愛喝咖啡的大男孩,擁有超級科學頭腦,集體創作出了一種金屬豆叫做Coffee Joulies, 放在咖啡或任何一種熱飲料裡,就可以保持熱飲最佳溫度攝氏60度長達五個小時。他們運用網路集資平台Kickstarter籌到了買機器生產Joulies的資金,當他們的第一批產品寄出去的時候,你猜可能會發生甚麼事?


也許會有一個網上群體同時應聲成立,基本上,這是老掉牙的粉絲團概念,討論這個產品多好用,能怎麼用,賺點不花錢的廣告。


但─如果我接手這個粉絲團,把這個群體改名叫「咖啡奇想團」,讓這群人開始分享他們有關喝咖啡的故事、體驗、記憶、分享有關咖啡的知識、資訊,彼此分享咖啡要怎樣沖泡好吃……等等,這樣的群體,就會產生屬於它自己的生命氣息,甚至刺激產品的製造者,去改良他們下一代的產品。


其實網路世代裡面,每一項活動,都可以產生一個新社群來延伸生命。一群人,因為在某個時間點,擁有某種共同深刻的經驗,要聚集起來並不難,難在「孩子」生下來之後,這個生命有沒有得餵養。一本雜誌,延伸出一個網上讀者群體,這個讀者群體,如果放牛吃草,熱一陣子就沒了。但是,如果放心思下去經營,一堂主日學課成立的微信群,可以成為一個認真討論真理的社群;一本雜誌/書的讀者群體,可以由粉絲團,轉為一個有行動力、有影響力的網絡社群。


日本311地震後,日本Google成立「未来へのキオク」(給未來的記憶)這個網站,標明「因為地震失去的記憶,讓大家一起幫你找回來!」邀請網友上傳和受災地區有關的照片或影像,讓地震災民得以重溫昔日記憶。


這也是一種集體創作的例子,網友不單貢獻了自己的一份,也回應別人貢獻的那一份,這樣子互動,讓整個網站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創作平台。「給未來的記憶」整個網站看起來很素,它所做的事情並不是很創新的東西,類似的收集,集體張貼、回應,都是網上早就存在的事,但這次效力卻威到不行。企劃概念由日本廣告公司博報堂提出,短短近十個月內總共募集52238個記憶,收到49936件投稿照片或影片,拿下ADFEST最高獎項“The Grand Innova Lotus”。


這個網站為甚麼會成為成功的集體創作社群範例呢?


第一,它的參與方式非常簡單(一分鐘);第二,參與規則非常清楚明暸;還有,它讓參與的人覺得自己的參與很有意義。


就像網站裡有位老爺爺想募集「奧松島公園」的照片,因為那是他和孫子常常一起去玩的地方,公園被震壞了,老爺爺很想再看看那座美麗的公園。沒多久就陸續有人放上到奧松島公園家族旅行、賞夜櫻或溜狗的照片。而這些照片拼湊起來,就變成使用者們從生活經驗而來的「街景」,相較之下比Google過去提供的街景照,更顯真實、有感情。


對參與的人來說,他們共同拾起了這個老爺爺的親情記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日本Google成立網站「未来へのキオク」(給未來的記憶),邀請網友上傳和受災地區有關的照片或影像,透過收集眾人創作,讓地震災民得以重溫昔日記憶。

 

共同興趣群體


同人小說(Fan Fiction)是一個挺特別的網路回收創作團體。


同人小說,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


雖然這個群體有一些其他問題,但是它提供了一個環境,讓粉絲讀者能夠成為所愛的小說人物的另一個作者。你可想像,白雪公主的故事如果變成白雪和小矮人戀愛了會怎樣?哈利波特如果最後被自己的魔法弄得奄奄一息,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是人,而是高科技做出來的機器人又會怎樣?


還有,一些流行的故事書,等不及作者寫下一集,同人小說網站上,卻已經有人先寫出來他們想要的「下一集」的情節發展。


因為整個群體是給非專業作者發揮創作想像力的寫作空間,監管的尺寸很寬鬆,所以裡面有些作品寫得很過頭,基本上不鼓勵小孩子去看。但是這個平台也有些正面的果效,比方有位女孩,從來不肯閱讀,更不用談寫作,十一二歲的時候同學介紹她去同人小說網站,她從那裡愛上了閱讀,之後還加入同人小說寫作,因為在那裡發表文章被其他讀者和作者鼓勵。之後她開始借書,愛看書,愛寫作,幾年後,有人看上了她在那裡發表的小說,進而成為出書作家。

 

▲同人小說(英語:Fan fiction),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


在這個平台上,這些作者和讀者彼此交流切磋,被原始創意刺激後回收再創造,去刺激別人的再創造,作者讀者的想法刺激想法,也彼此給對方打氣。幾年前我家十五六歲大的女兒突然跑來跟我認罪,說:「媽媽對不起,我要認錯,我去了同人小說網站有一段時間了,我還在上頭發表自己的小說。」對她來說,那是第一個參加「寫作團隊」的經驗。她告訴我,有讀者的感覺真的很好!


目前基督徒的網路社群一般看起來很像是網上團契、小組,或小家。但事實上,團契功用只是一部份,是一個根基,絕對不是我們這群人感情好就夠了,做甚麼都無所謂。


整個群體必須要有一個清楚的焦距和類似的興趣或熱情在主導,透過彼此的碰撞和溝通,分享資源和輸入新的想法,讓參與者對這個群體的共同焦聚產生更大的熱情和堅持,並且得著成長。一個新手媽媽的社群小組,只能嘮嘮叨叨的吐些媽媽經,還是可以非常有創意的發揮出這個舞台上最精彩的一齣劇?

 

目標導向團隊


另外一種形式是在一個共同目標與計畫下,委身組成的集體創意群。「創文」的寫作實戰團隊就是一個例子。


「來,咬一口」團隊成立的時候,想到的是推動閱讀,在網上用文字推動,那年創文主任莫非老師規定同工每個人每年要讀十二本書,雖然有聽到一些唉哼聲和討價還價聲,但我心裡想,文人光讀書,有出沒進多可惜,每一個人對閱讀有不同的經驗和領受,要推動閱讀,還有甚麼比上網去大聲跟人分享自己從書裡得到甚麼養份更直接的方式?


當然,對我而言,叫一些人乖乖上網去做讀書分享,還是太沒創意,我認為集體的好處,除了人多,還可以有層次,我們一群人敲鍵盤上網能碰撞出甚麼東西,這是我從起初就開始尋求,思考的。


比如專一,並不代表單一,這是我認為談網路集體創作要有的概念。


很快,我看到這些人可以在推閱讀的過程中,也磨練自己的文字功力;在磨練文字功力的過程中,順便去認識網路新媒體的威力和學習運用;在認識網路新媒體的過程中,讓自己有機會拓寬包容心;最後,在被拓寬的過程中,再一次對神要透過文字做的新事對齊。


後來,參與者變成了創文訓練寫作的實戰團隊,其專一的目標,是訓練寫作,但是意義多層,大家一邊在網上用文字影響臉書文化,傳遞信息,一邊操練寫作和作主的僕人。這就我說的,專一,卻不單一。


目前寫作團隊當中,彼此牧養寫作,回收一些網站像「換日線」、論壇報等的點子,帶著使命,繼續經營「來,咬一口」這個平台,盼望他們除了彼此鼓勵,彼此激發出新的點子之外,也不要忘了繼續在網上搜集一些好的創意、回收一下,在這個平台上使用。

 

成功網路社群的五個元素:

 

1、相異性


參與者要有足夠的相異性。思考模式和知識層面類似,雖然可以省很多磨合的力氣,但是對集體創作群體來說,這並不是個優點。因為一群太相像的人擠在同一口井裡面,看到的天就是巴掌大。


「來,咬一口」一開始,有一位成員特別感覺不舒服,有點渾身不對勁。因為在一群感性、會講故事、對關係書寫有興趣的姊妹當中,喜歡政治和歷史、看重理論思想、有博士背景的她顯得比較突出。尤其是臉書這種比較鬆散的,讀者都是一口兩口吃點心的閱讀平台上,她的專長、興趣和書寫習慣在團隊裡面都比較突出。不能說她平衡了這個團隊,而應是她讓這個集體創作的團隊更完整。


問問題,是推動集體創作的最重要方式,只有不同的人,才能夠匯集不同的問題,帶給群體創作豐富的面向。

 

▲專一,並不代表單一,這是談網路集體創作要有的概念。

 

2、貢獻性


每個參與者都有貢獻的機會,以網路為平台的群體很容易出現潛水在那裡的觀察員,但其實在談集體創作時,某個程度的貢獻才代表真正的參與。如何能夠讓每一個人都有貢獻的機會,這是在起初計畫的時候,就要考慮的重點之一。

 

3、連結性


要有適當的科技工具連結彼此。


咖啡廳的文人聚集,咖啡廳本身就是一個連結的工具,而本文主要講網路集體創作,提供的連結工具當然就是網絡有關的工具,像手機、平板電腦、傳統電腦等等。


如果這個群體的參與者多數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老花眼,打手機又是一指功的,那麼列入考慮連結的工具可能是傳統電腦,而且是有語音操作功能。


但如果是針對千禧代,手機一定比較方便。


再來,你們要做甚麼?需要深談細談的群體,手機又不是那麼好用。最好有視頻。


除了平台和工具,軟體也很重要。用網站還是用app?有甚麼好的軟體可以使用?

 

4、價值性


對在做的東西有共同的創作目標,會產生一個共同的價值感,讓每個人都覺得很值得留在這樣一個團體中。

 

5、架構性


群體必須有屬於自己的架構,這包括好的計畫、實踐目標、規矩。對準異象,讓參與者分享夢想、設立目標,然後計畫具體實踐的方式,最後,還要定下一些規矩,有界限的社群才是一個有方向目標的社群。


我自己對「輕鬆聊天,就能夠激發出創意」這種講法只能認同一部分,對牛津Inklings或其他一些成熟自律的作家來說,或是一些屬靈領袖定期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而能夠對彼此成長都很有幫助的成功社群來說,他們自己已經設好了自己的內在界線。


異象、目標,的確不太需要外在的架構去限定;但是,當我們盯著這些成功社群看的時候,不要忘了網上有更多社群是廢棄的墳墓,熱鬧一陣就沒了的存在。年輕人參加手機裡微信的二十幾個群是普通的事,但是問他們那些群產生了甚麼意義?多半都覺得可有可無。

 

▲善用集體創意,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圖為擁恆文創園區以400萬支寶特瓶在山丘鋪成梵谷名畫。(圖片來源:記者游明煌攝影,擁恆文創提供)

 

結論


這些年我不斷談到利用網路去發揮影響力,散播福音的信息。常有人告訴我,他們試過,微信群、Line群,除了轉文章之外,討論很難,每次話才開頭,就被岔走,後來都放棄了。


沒錯,網路社群早就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基督徒的網路社群,也處處可見。但是多半的網路社群,都沒有生產出集體智慧和創意。


因此社群的建立,非常重要。除了建立文人創意社群,還有牧養社群、預工社群、資源社群,中介社群。包括每一個機構所建立的消費者社群,參與者社群,每一種社群,都是一種再創作出來的有機體。


我很不願意說:「我們上網,所以我們存在」,不過對年輕一代來說,這的確是他們的狀況。年輕人可以固定去教會參加一個小組,可真正使他們在一起的,卻是不但在教會定時碰面,同時也能在網上、手機裡、隨時生活在一起的那個社群。


我們需要更有創意地去重建、運用網路社群,使他們超越「聚集一群人」和「維持聯繫」或「耍耍嘴皮子」、「交換一下貼紙」的功能。進入一個集體創造、集體產生智慧、集體生發力量的境地。


而這個轉化本身就是一個回收藝術的功夫。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誰能夠把社群回收過來,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協作的群體,就像一堆塑膠瓶,聚集在一起,可以賣一點錢,但是,用點創意、架構,給它們一個存在的目標和意義,或許可以堆砌成一艘船,可以承載使命,航向遠方。

 

 

作者小檔案

馬睿欣,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見報章雜誌,曾任「宇宙光雜誌」,「真愛雜誌」專欄作者,現任「北京根基雜誌」作者。

同時多年經營網上博客,並有臉書專頁書寫。著書《遊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私塾夫人」博客,「給我,你的真心」博客,「是祢」博客,「搶幸福」臉書專頁。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