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诠释】系列1
成为世界的阅读者
文╱莫非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读者。一生下来,就在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诠释所见所闻和下结论。婴儿时我们读父母的脸,读自己的家庭,渐渐长大,我们上学读书,进入所谓的「正规教育阅读」。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可以说观看先于文字,观看是我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首要方式。
然而,除了正规教育阅读,也有非正规阅读,譬如说:看电视、电影、网路、艺术、建築、空间、广告等。这些不同的视觉影像,提供不同的视觉语言,转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从而提供我们看世界的不同视野。
再加上读人、读地方、读经验,或读世界,统称为「阅读世界」。换句话说,这世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文本让我们阅读。然而,我们是否具备阅读世界的素养和能力呢?
在学校读书时,会提供一套阅读和解读方式,但是阅读世界时,通常不像读书时那样受过训练,也没有那么认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快速地扫描过去,没有做太多的诠释或解读。
却不知非正规的世界阅读,比学校的正规阅读其实更影响我们的生命。常常,我们是从阅读世界来形塑自己的世界观。
这一部分的阅读,大部分是被视觉文化给充斥。所以对视觉文化,我们需要建立阅读力和视觉素养。尤其所有的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毫无心计的休閒商品,不能掉以轻心。
各类媒体的影像,都带著说服的企图
影像,从来就不是一面面透明的窗户,让看出去的世界完整而真实。这些窗户全是经过设计,且在设计中决定了你看多少,以及怎么看这个世界。所有的影像都用不同的方式在诠释这个世界,而且是用特别的方式展现世界。
所以在国家社会中,谁掌管影像的资源和创作,谁就影响或操纵大众怎么看。譬如说政治宣传、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或男性霸权等,已带来不同的社会阶级、种族歧视、性别刻板化等影响。现又转而进入视觉文化,操纵大众的观看方式和内容,进而成为我们的世界观。
▲经过设计的影像,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世界,用特别的方式展现世界。
所以很少有无辜的观看,各样当代新媒体的兴起,不论是广告、电视、电影或任何视觉文化产物,全都带著企图心和强烈说服的策略,为了沟通、说服,和影响。而他们的切入口,主要是我们的感性和情绪,设计我们要怎么观看,怎么感觉。这是演说和文字之外,影响人心最有力、更强大的方式。
也可以说,观看者因为「被动式」的观看态度,赋予了视觉文化权力,让我们被说服、迷惑,或被激起行动。
「我们正处于有史以来视觉地位最重要的一个时刻,视觉是再现,是资讯,是正式,是挑釁,是遊戏和娱乐的形式,是世界各地相互连结的力量,也是导致衝突的源头。」(《观看的实践》註)
这一段话中提到视觉地位的重要性和关键词,其中一个是「再现」。另外还有一连串关于视觉是什么:是资讯和挑釁,是正式也是遊戏形式;是连结全球的力量,然后也是导致衝突的源头。很精炼地说明了视觉所有的关键重点,不可以轻忽。
平常,我们和人的对话中常会说「你的看法如何?」「看法」其实就等同「意见」。仔细看这两名词,一个有「看」,另外一个有「见」,可见我们的思考和世界观,都是透过看见来形塑。
然而,在阅读世界和视觉文化上,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会被所看到的影像书写我们的生命,相当危险!因为视觉文化给人感觉很不正式,只是消遣,且是让我们有一段感情的经验,所以我们会不带防禦或批判地随意浏览。
许多意识形态和影像就因此爬入我们的脑中、心中,深植成为我们的看法。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留意不同形式的说服策略。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文化和视觉的解读,也是文化和视觉的论證。不同的文化领域,例如说看画、看建築,和看塗鸦或广告,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技巧。
在此,我们只能抓最大公约数来探讨,跨越不同视觉领域的诠释有何共通之处。
建立基督徒的视觉素养至为重要
阅读世界,我们需要建立视觉素养。主要是靠仔细地「凝视」,放慢速度,真正「看到」所看的东西。然后,解读所看,比照正规阅读的过程,分解成块来分析。就像分析小说,我们会分开人物、情节、象徵、比喻,了解作者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以及怎样达到。
每看到一个影像,都可问下面这些问题:
这影像是否影响他人观看,以及如何观看?这之间是否牵涉到操纵,影响或强迫观者看到什么?在观看间,是否观看者的意识形态会受影响?或者有时候我们是否会视若无睹、若无所觉?
好比电影、电视或照片中,镜头角度的转移,可以使某人看起来有权威,或看来很软弱无力,这是一种常用的拍摄手段。如果从下往上看,就会觉得这个人比较盛气凌人,因此常被用在政治宣传,希特勒在《意志的胜利》(1943)中的刻划,就是著名的例子。
或在大银幕上,若放大突出某个人物的特写镜头,就会给观众一种特别的亲密感。这些都是视觉效果,影响我们怎么看的技巧。
当我们仔细阅读影像时,就不再是单纯的影像读者,也是分析者。此时,观看者在影像的建构与意义上,就和创作者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每一个图像的创作,虽然都带有特殊的意图,但观看者接收时,却不见得接受到同样的意图。要看观看者的文化背景。重点是没有一幅图像毫无意义。我们是主动参与建构图像的接收者,透过此,也是世界的建构者。
如此说来,基督徒建立视觉素养至为重要。因为我们不只是诠释影像,也能总结出更有意义的意义。我们要成为更有意识的世界阅读者。在其中,看到微妙之处和潜在的操纵形式。这会提供我们更多对话的踏脚石,对所见所读也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不同的影像角度,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观者需要解析影
▼像的建构与意义。
註:《观看的实践》(Practices of Looking, by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台北,脸谱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