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然后呢?

 

文/林敏雯

 

 

「你,跟姊姊说对不起!……妳跟弟弟道歉!」

 

父母亲曾否要求孩子们在争吵后互相道歉?这句被要求出来的「对不起」,能算是诚心的道歉吗?

 

2017年美国的「我也是」(Me Too)运动,给予遭性侵、骚扰的受害者一个发声的平台。被指控的人中,参议员下台,好莱坞名製片人入监,许多电视上的熟面孔,一个一个被开除。其中有人说是两厢情愿,有人说对不起让妳觉得不舒服,有人乾脆什么都没说。这算是道歉吗?

 

有意或无心,人总会冒犯、得罪人,所造成有形、无形的伤可深可浅。之后该如何处理,才能平息受亏负者的冤屈和愤怒,开始修复关系?一句「对不起」,听似轻如鸿毛,若是出于真心,且加上诚意改过,也可重如泰山。

 

▲《打动人心的道歉》指出人有不同的道歉语言,用对语言才能触动人心。

 

「对不起」,该怎么说

 

畅销书《五种爱的语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的作者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与珍妮佛‧汤玛斯(Jennifer Thomas)合著《打动人心的道歉》(The Five Languages of Apology,以下简称《道歉》)1 一书,开宗明义指出人在意是非对错,源于心理学所称的「良知」,或是神学观念里的「神圣形像」。

 

当人际间的伤害产生时,受伤的一方会感到愤怒、不平,造成伤害的一方良心受责备,两方原有的和好关系受到破坏。况且人犯下道德错误的同时,也得罪了神,神与人的亲密团契出现了缺口。要恢复与人、与神的关系,要重得清洁的良心,要寻回和好的关系,伤害者要道歉,受伤者要饶恕。

 

如同爱有不同语言,道歉也有不同的表达;一句「对不起」的说法,可以因人而异,一句「对不起」的接受,也将因人而异。

 

根据多年从事辅导的观察,加上两年专注的研究,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道歉》一书中归纳出五种「道歉的语言」:

 

一、表达悔意─「我很抱歉」;
二、承担责任─「我错了」;
三、补偿过失─「我该如何做来弥补、改正」;
四、真心悔改─「我会试著不再犯错」;
五、寻求饶恕─「请你原谅我」。

 

说对了道歉之语,对方才能感受到真诚的悔过。《道歉》书中提及常见夫妻前来寻求婚姻辅导,一方说:「只要他道歉就好」,另一方却说:「我说对不起了啊!」得到的回答却是:「你从来没承认你错了。」

 

也有太太说,每当丈夫做错了什么,就送她一束花,却从来没说过「对不起」,让她不觉得「被道歉」。后来太太什至要花店送货员把花拿给隔壁家的太太,至少还有人能欣赏,不会直接被扔进垃圾桶。

 

书中归纳出问卷调查结果,75%的夫妻有不同的道歉语言;而这其中居然有15%,一方最愿意使用的道歉语言,却是另一方最不能接受的道歉方式。因此,除了认识自己的道歉「母语」,还要在家庭成员,什至职场同事间,推动认识道歉语言,并学习说对方的道歉语言。

 

若在表达歉意和悔意后,依然没有得到对方接纳,或许应该再问一声:「我该怎么说或怎么做,才能消弭你心中的不平,得到饶恕?」找出合适的道歉语言,不仅使沟通更有效,更是表达真诚道歉之心。

 

▲诚恳说出「对不起」,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

 

「对不起」,是对心说话

 

懂得对方的道歉语言是否就能说得出口?《道歉》的两位资深辅导作者以一整章的篇幅告诉读者,「道歉是一种选择」。

 

或许是家庭养成环境,也可能是文化模式,许多人在犯错后,即使心中有悔意,也愿意弥补错误、寻求饶恕,就是说不出「对不起」,也不肯承认「我错了」。也有些时候,就算错不在己,却选择以伤害回应伤害,使得关系的裂痕更深、更痛。

 

1970年凄美爱情电影《爱的故事》中,不也说「爱就是不需要道歉」?而多少人际关系的僵持,就在于没有一方愿意先认错,都在等对方先道歉。时间过去了,可能都忘了起初的争执点为何。原本可以享有的亲人、朋友、主内肢体关系,与自认的公平、正义相比,孰轻孰重?造成伤害的责任,难道真的只在对方身上?人生苦短,与其在冷战后为失去的时光和关系懊悔,你我是否愿意因著爱的缘故,为自己的错道歉,为修复关系迈出第一步?

 

「爱与衝突和睦事工」的创办人刘哲沛、王兰馨牧师夫妇曾说:「在衝突或紧张的关系中,要改变的不是问题、关系,而是衝突中的『人』。人要改变,心要先改变。」2 认错、道歉,便是示弱,显得自己没价值吗?认错、道歉,岂非需要更大的勇气?之后得到饶恕、修补关系,才能恢复无愧的良心,在神与人的面前活得堂堂正正。

 

现今诉讼成了许多人解决衝突的途径,寄望法院的判决能还自己一个公道。在美国的司法体制下,法院判定有罪(刑事)或需承担责任(民事)前,被告的一方算为无辜,因此要跟对方道歉、认错,等于承认败诉。

 

外科医师伍麦可(Michael Woods)的一位病人,在盲肠切除手术中,因失误出现突发状况,造成大量出血。之后虽然处理妥当,复原过程没有预期顺利,什至需要住进加护病房。病人抱怨不舒服,伍医师却没理会。谁知几个月后竟收到医疗过失的诉讼通知。

 

在法庭上,病人提出的诉讼理由,给了伍医师当头棒喝─不是手术中的失误,亦非之后身体上多受的痛苦,而是医师不把她受的伤当一回事。伍麦可最终打赢官司,心情却依然沉重,卸不下罪咎感。

 

此后伍医师做了详细研究,发现当医护人员在造成疏失后,以诚实、敬重、关怀的态度面对病人时,他们大多会接受道歉,诉讼也会减少,并愿意接受合理的财务补偿,好支付后续的医疗费用。

 

在他所著《医治的言语:道歉在医疗界的力量》(Healing Words: The Power of Apology in Medicine,中文暂译)3 一书中,伍医师语重心长地提醒同业:「道歉是一种医治。更準确地说,是关系的医治……。」他观察到,当医师真诚道歉,对病人的心说话,病人较有可能以饶恕反馈,两方关系上的信任度便得以修复。

 

▲医师也会犯错。然而当医师诚恳向病人道歉时,病人较有可能以饶恕反馈,并恢复对医师的信任。

 

「对不起」,是从心里说

 

道歉并不止于说对语言;认错也不仅在乎减少诉讼。神的话提醒我们:「依著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参考哥林多后书7:10)

 

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对错,都在媒体的报导下放大、誇大。一旦醜闻、绯闻,或者恶行、劣行遭揭露,在记者会上,在闪光灯下,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错误,表达悔意,并请求受伤害的家人与社会,给予自新的机会?

 

2019年美国爆发大学录取的贿赂醜闻,一些有钱、有名的父母亲花上大笔金钱,在子女学业和运动成绩上动手脚,「买」得知名学府的录取通知。检察官起诉后,黑名单上的许多父母选择走过整个审判过程,而知名女演员贺莉丝(Felicity Huffman)竟决定认罪,并且写了一封悔罪的信给法官。4

 

贺莉丝为了让具表演天分的孩子得到甄试机会,便以欺骗的方式「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女儿得到高一点的入学考试成绩。贺莉丝在信里解释,其实自己知道这是不对的:「我犯了法,欺骗了教育系统,背叛了女儿,让我的家人失望了。……我会带著羞耻和懊悔度过馀生。」信上还说,这个经验虽然惨痛,她仍为能有改过的机会感恩,期许自己从此诚实面对人生,并努力修复和女儿、家人,以及社会大众的关系。

 

贺莉丝的这封信,包括承认错误、表达懊悔、愿意改变,并寻求重建和好关系。这个道歉,并非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而是表达了真诚的悔改。她的「对不起」,是对法官说、对自己的女儿说、对社会说,是从心里说。

 

法官确实从宽判决,刑期两週,社区服务300小时,加上$30,000美元的罚款。当其他涉案的父母仍在等候庭审之际,贺莉丝已经因为表现良好,得以提前获释,开始重建关系、重建人生之路。

 

▲知名女演员贺莉丝在触法后,致信法官,向家人与社会悔过、道歉。

图片来源:https://images.app.goo.gl/8UMeusBc9vabEqNX8

 

「对不起」,需要以饶恕回应

 

要说得出真心的道歉,要做得到诚恳的改过,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然而许多时候,不愿意道歉是因为付不起认错的代价,看不见道歉之后的出路。

 

旧约圣经记载以色列的头两个王,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选择不同的方式回应。

 

扫罗没有等候撒母耳便自行献祭。先知责备他,扫罗却回以「你来晚了」,「士兵要撇下我了」等等说词。之后他没有按著神的指示消灭亚玛力人所有牛羊,在撒母耳对质下,扫罗推诿责任,辩称「百姓要把最好的牲畜献给神」。先知痛心地传达耶和华神的责备:「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扫罗即使认了错,但更介意的是自己不要在长老和百姓面前丢脸。(参考撒母耳记上13、15章)

 

反观先知拿单痛斥大卫犯姦淫和杀人罪后,王的第一句话是:「我得罪神了。」(参考撒母耳记下12章)他以诗词陈述自己痛悔之心,切切寻求神的赦免,也确信神不轻看忧伤痛悔的心。

 

「合神心意」的大卫知道也相信,这位公平公义的神,也是施恩怜悯的主,当他诚恳悔改时,必有更新之路:「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诗篇51:10-12)

 

道歉认错后,很可能多年经营、累积的关系、名誉、成就、地位、钱财等等资本,就此付诸东流。然而还有什么是比失去与神亲密的关系更高的代价?还有什么是比在神面前重得清洁的心更高的补偿?

 

再说,人怎可能不犯错?神的应许推动著伤害人、得罪神的人,选择诚心道歉、寻求神的赦免以及人的饶恕:「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9)

 

有了这样的确定,基督的跟随者是否也更愿意饶恕人?我们自己从神得到如此大的赦免,岂能对真心道歉、诚恳悔过的人,保留任何怜悯?而当你我选择以怜悯和恩慈对待悔改者,营造出饶恕的文化,是否有更多的人愿意道歉、悔过,寻求重建和好的关系?

 

出卖耶稣的犹大,和不认耶稣的彼得,谁给耶稣更重的伤?两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也都表现深刻的懊悔。然后呢?

 

一个选择留在悔恨中,失去见證复活主的机会;一个抱持盼望,与复活主相遇,肯定自己对耶稣的爱,得到赦免与接纳。

 

一句「对不起」,是认错悔改的开始,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更是遇见复活主的契机。胜过罪和死之权势的主,已等在「对不起」的那头,以赦免来接纳,使你我「重得救恩之乐」。

 

▲一句「对不起」,是认错悔改的开始,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更是遇见复活主的契机。

 


 

1. The Five Languages of Apology, by Gary Chapman and Jennifer Thomas, Northfield Publishing, 2006.(中译本:《打动人心的道歉》,连舒婷译,晨星,台北。)
2. 欲更多了解「爱与衝突」和睦事工,请参阅本刊37期关系单元文章〈领受福音活出爱〉(http://www.shen-guo.org/live-out-love.html)。
3. Healing Words: The Power of Apology in Medicine, by Michael S. Woods, Doctors In Touch, 2004.
4. 贺莉丝写给法官的信: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i-keep-asking-myself-why-did-i-do-this-felicity-huffman-writes-to-the-judge-ahead-of-sentencing-calls-motherhood-bewildering-2019-09-13?mod=article_inline

 

 

林敏雯,文字工作者,主日學老師,喜愛學習、分享神的話。本刊編輯、特約撰述。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国杂志历年刊物

神国杂志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