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瘟疫蔓延時

「WE CARE」關愛醫護行動

 

採訪/廖美惠

 

▲由香港同工設計的「WE CARE」 logo。

 

華人基督徒合一抗疫

 

2020年3月1日西雅圖一家養老院驚傳全美首例新冠染疫死亡案例,新冠疫情即越演越烈,如夢魘般纏繞人類。本刊截稿的7月初,全球染疫數已超過一千多萬人,死亡逾53萬人。紐約州州長古莫在記者會中形容:疫情在紐約擴散,如同一輛「失速的子彈列車」,且沒有任何減速跡象。

 

家住賓州費城的陸尊恩傳道,在微信群成立「WE CARE Project」(以下簡稱「WE CARE」)。隨後很快獲得各地基督徒響應,全美建立16個義工團隊,八十幾位義工,不分晝夜,與時間賽跑,勤奮服務52天,成功募購了40萬個醫用口罩,支援全美超過35家醫療機構。

 

陸尊恩回憶當時情況緊急,他剛從西雅圖返回東岸不久,疫情如滾雪球般逐日升高,全美醫院鬧口罩荒。剛好2月份芝加哥有幾位基督徒友人從美國送口罩幫助武漢,提醒他應該是「反捐」的時候了,於是請中國的基督徒協助找到訂購口罩的合適管道。透過微信群及平日建立的人脈,連結美國各地彼此認識或不認識的義工,「WE CARE」正式按下啟動鍵。

 

從3月18日發起全球募購,分三期計畫,總籌款目標約30萬美元。第一期成功募款達11萬美元,購得20萬個CE認證、FDA註冊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已完成捐贈大紐約、西雅圖、聖荷西、密西根、費城、馬里蘭的醫療機構。第二期募款達13萬美元,購得20萬只ASTM醫用外科口罩。已完成支援大紐約、新澤西、密西根、費城、西雅圖、聖荷西、波士頓、佛州與北卡的醫療機構。

 

陸尊恩解釋,至6月中,第一期與第二期募款已100%達標。送出的口罩,主要是以醫院為對象,數量以萬為單位,是整箱整箱的大批數量。隨著疫情減緩,第三期推動「關懷醫護行動」,他邀請美國華人基督徒一起用實際行動關懷社區,及身邊的醫護人員,給他們個人問候,歡迎向「WE CARE」申請免費的醫用口罩。

 

▲駕駛救護車的急救醫護員江道恩(圖右)感謝「WE CARE」捐贈的一萬個口罩,分送給全院八百多位同事。

 

第三期除了繼續購贈口罩,並持續募款,目標約五萬美元註。已購十萬個ASTM醫用外科口罩,其中三萬個將支援養老院,七萬個罩支援1,400名醫護人員。

 

「WE CARE」協助機構之一「伯特利中心」(Bethel Renewal Center)創辦人黃明發表示,該中心是符合美國IRS的非營利慈善機構,可以開設捐款收據。當陸尊恩聯絡他,表明事不宜遲必須馬上訂購口罩,但募款還未到位,請求BRC先代墊訂金。當時他問陸尊恩,萬一募款不足,錢從哪裡來?陸尊恩回答:「那就賣房子唄!」

 

為了讓募款快速到位,除了支票、信用卡、現金之外,Apple Pay、Zelle、PayPal、微信支付……,任何能夠想到的付款方式,「WE CARE」都接受,甚至加幣、澳幣、港幣、人民幣都收。參與的教會及六百多位捐款人,來自美國21州,還有中國、加拿大及澳洲的捐款。

 

中國湖北武漢道口教會本身處於疫情中心,聽說美國華人基督徒合一抗疫,支援美國醫護人員,他們也主動響應參與,希望向美國社會見證,在基督裡中國與美國可以友好相愛。

 

家住新州中部的華裔第二代江道恩(Mathew Chiang)是駕駛救護車的急救醫護員。「我的工作如同是『移動中的加護病房』(Mobile ICU),在救護車上與時間賽跑。」4月中新澤西州疫情最緊張之際,江道恩透過BRC的黃明發介紹,拿到「WE CARE」捐贈的一萬個口罩,送給全院八百多位同事,同事們無不對此衷心感激。

 

▲4月13日「WE CARE」第一批4,000個口罩送達紐約中國城洗腎中心,醫護人員露出感激與歡喜的笑容。

 

以禱告衝破技術難關

 

以跨文化宣教為使命的黃明發說,值此新冠疫情的歷史性一刻,很榮幸能夠與一群願意為神的國度、為社區奉獻心力的年輕人一起合作,一起碰出火花、經歷神的作為,見證「神開的門無人能關」。「能夠在第一時間支援美國醫護人員,不論是白人、非裔、華裔、西班牙裔、猶太裔都是『WE CARE』服務的對象。這個不分族裔的愛醫護行動太有意義了!」

 

由於陸尊恩長期服事校園學生,「WE CARE」核心團隊以年輕人為主。同時神也為他們預備幾位專業人士,幫助挑選口罩供貨商及把關。3月中美國疫情開始惡化,口罩頓時成為全球重要戰略物資。有些媒體報導,各地捐贈出於善意的「口罩之愛」,一度演變成「口罩之亂」,有些惡質廠商為了牟利,生產不合格的口罩。

 

剛開始「WE CARE」募購口罩過程也出現種種難處,特別是在選擇廠商、出口、進口、物流都遭遇重重關卡,但每次都藉著禱告克服。有一家不是基督徒的代理商向陸尊恩表示:「你們基督徒禱告還是不一樣,很多貨都運不出來,惟獨你們的貨特別順利。」

 

身為重災區大紐約代表「WE CARE」同工左璇,怕父母擔心,不敢讓他們知道參與這項事工。 她肩扛重任,必須找到大紐約區醫院的聯絡窗口,問清楚對方需要的規格。每日不厭其煩與醫院不斷溝通,確保捐贈的物資不會被閒置棄用,妥善地交託在真正有需要的醫護人員手裡。

 

左璇表示,團隊中的弟兄姊妹都是第一次認識,但在禱告中深深感覺到,每一位同工對彼此的關愛、對社區人們的愛是真誠的。儘管那段日子工作繁重,到了週末,陸尊恩都會時常提醒她,翌日是主日,要提早休息,要完全交託在神的主權中。

 

▲從3月底到5月底「WE CARE」已捐贈超過40萬個醫用口罩。支援全美超過35間醫療機構。圖為「WE CARE」大紐約區同工左璇(中)送口罩到新澤西中部聖彼得醫院。

 

一個口罩、一杯涼水

 

「WE CARE」網站首頁寫著雨果的一句名言:「愛每一個人就是見證上帝。」(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舊金山灣區佳音基督教會的宣榮偉表示,一開始受邀進入團隊時,有點猶豫,詢問了幾位教會的年輕人,紛紛表示「能為社區盡一份心力,送口罩到醫院,此刻不做,更待何時!」於是宣榮偉開始向教會、向近處及遠處的朋友、向公司同步募款,獲得熱烈迴響。他為「WE CARE」注入一大筆募款。他甚至在公司建立「matching fund」捐款流程,公司還主動將「WE CARE」信息放在內部新聞中,過程與結果都超乎他所求所想。

 

另外一位住西雅圖的韓佩佩也是募款組成員之一。她表示募款工作繁瑣,但想到醫護人員在前線打仗是冒著生命危險,後方的募款就不算辛苦了。在復活節前夕,她遭遇意外的暴力事件,但通過「WE CARE」每週六清晨的同工禱告會,讓她體會「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真義。最後結局是從「疫」中得「益」,讓她經歷神的信實,以及信徒的信心,何等寶貴真實的信仰功課。

 

工作量極大的資訊組同工Addison表示,團隊剛成立的前二週最為忙亂,接電話、回電話、線上開會、微信群回不完的問題……。最忙的階段每天睡不到四小時,但也熬過來了!他表示,當第一批口罩送到紐約中國城的洗腎中心,對方興奮的表情洋溢臉上,一切辛苦都值了!

 

多位同工也一致表示,當醫院收到捐贈的口罩時,同工們的心深受安慰。聽見醫生說:「謝謝你們送的醫用口罩,現在我們可以每天更換新口罩了!」也聽見護士說:「我們的工作量很大,謝謝你們想到我們!」還有一家猶太養老院的院長收到口罩後,來信致意:「我們感謝得無言以對,謝謝你們的善心美意。」還有居家照顧的家訪醫護、住院的病人、兒童,以及陪伴者表示,因為送來口罩讓他們多了一層保護,多一份安心。

 

「WE CARE」的另一位共同發起人西雅圖大學的陳佐人教授,在分享會上勉勵大家:在疫情中,每個人都似孤島,但神的愛讓我們跨越了空間、時間、膚色。儘管瘟疫蔓延,讓人與人必須保持六呎的社交距離,卻不能使人與神的愛隔絕。透過送口罩的小小善舉,讓社區有需要的人感受到:最大的是愛─這正是「WE CARE」的初衷。送出的每一片口罩,如同一杯涼水。一杯涼水或許算不得甚麼,若在別人乾渴時,那一杯涼水就大有價值了!

 

▲「WE CARE」於6月13日舉辦ZOOM雲端感恩分享會,近七十人上線參加。

 

奠定大規模雲端協作模式

 

「WE CARE」雖是線上團隊,但凝聚力超強。經歷52天的戰鬥,透過線上同心的禱告,十幾位核心同工已建立起革命情感。一位德州同工不捨地問:「我們的團隊就這樣解散了嗎?」陸尊恩回答,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會解散,各自回歸正常生活,但同工的情誼不會解散,以後一定還有機會合作。

 

陸尊恩強調,透過這次疫情衝擊,未來的教會,勢必轉型往雲端線上發展,特別是對年輕一代族群,他們在網路世界長大,雲端線上合作,是他們的強項。這一次「WE CARE」能夠完成目標,除了神的恩典,也是因為各自發揮雲端技能,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召集動員,成功建立起大規模雲端協作的模式。「『WE CARE』就像是靠著耶穌基督聯合一起的『雲端肢體』。」

 

陸尊恩引用以弗所書4章16節,「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他向全球基督徒呼籲,教會常稱自己是基督精兵,養兵就不能不打仗,但不是單打獨鬥。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在基督的身體裡,只要有相同的異象,以對的事情為目標,即使一開始大家彼此不熟悉,越合作彼此信任就越強。

 

雖然「WE CARE」團隊階段性完成口罩捐贈事工,但基督徒愛的行動永不停止;不管未來疫情如何演變,基督徒對社區的關愛永不改變。

 


 

註:
「WE CARE」第三期募款仍持續中,有關捐款抵稅收據問題,請電郵至BRC @BETHELRC.ORG。更多有關「WE CARE」訊息,請上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carefor

 

 

廖美惠,畢業於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CESNA),本刊特約撰述。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