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不戴口罩?

 

文/林敏雯

 

 

2020年1月下旬,新冠病毒如海嘯席捲全球:亞洲首當其衝,接著蔓延至中東、歐洲、北美、南美。封城、封境,無法阻擋眼不能見的病毒;停課、停業,人們被迫放下慣常。勤洗手、量體溫、居家令、社交距離……,成為「新日常」,其中也包括戴口罩。

 

起初從媒體看到許多亞洲國家幾乎人人戴口罩的影像,口罩的顏色、樣式沒有太大區別。當美國疫情告急,一般民眾對戴不戴口罩議論紛紛,直到各級政府鼓勵、建議,甚至規定出入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時,才出現形形色色的口罩。

 

戴口罩?不戴口罩?戴甚麼樣的口罩?從新冠疫情的口罩現象,又能窺見甚麼更深層的文化現象?

 

▲新冠疫情中,亞洲人民普遍戴口罩,口罩樣式沒有太大區別。圖為疫情中的香港街景。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treet_in_Hong_Kong_during_the_COVID-19_pandemic.jpg, by Andrii Makukha)

 

一致vs.多樣

 

疫情前,多數亞洲都會居民已視戴口罩為常態。公眾交通的擁擠、空氣汙染等等因素,使口罩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用品。經過2002-2004年的SARS,以及2015年的MERS,更使中、韓、日、港、臺人民提高警覺,在任何傳染病流行之初,便戴上口罩,作為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第一道防線。

 

當地官方、醫界也鼓勵民眾戴口罩。新冠疫情緊急之際,也少見有人因口罩限量領取而不戴,反倒是不戴口罩的人要遭異樣眼光對待。絕大多數的口罩是三折長方形的淺色外科口罩。

 

反觀美國,即便在流感和花粉熱季節,或搭乘擁擠的地鐵,也甚少看見口罩上臉。疫情初期,不少人認為口罩防疫效果不佳,又覺得戴口罩等於宣告自己是病人、弱者。疫病快速擴散,官方和醫界卻遲遲未達成共識,縱使聯邦、防疫署,甚至第一夫人都出面推動戴口罩,仍有許多人認為這是個人決定。

 

外科口罩初時供不應求,為了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醫療人員,即便尚未能完全確定布口罩的防疫效果,民間自發性地吹起縫製布口罩風潮。網路上許多程序簡易的視頻,動輒過百萬的點閱率,徵召了巧手軍團,捐給醫療機構,也供應高危險群之需。業餘裁縫師們把床單、T恤衫拿來物盡其用,縫製出色彩繽紛的口罩。

 

布口罩風主力推手之一的「喬安布莊」(JoAnn Fabrics),在網站上教人做口罩,口罩布料打折,有段時間縫紉機也半價。在尚可營業時,布莊收集做好的口罩,代顧客捐給醫護人員。截至7月中旬,喬安宣佈已做了超過兩億個口罩,大大鼓舞了巧手軍團,似乎自己也為防疫做了一點貢獻。店家不斷推陳出新,當大眾也需要戴口罩出入公共場所時,鼓勵製做表現個人風格的口罩。鐵粉可選用印有心愛球隊標誌的布料;時尚達人以亮片、水鑽點綴;印上座右銘,鼓勵自己也鼓勵別人;星際大戰、蝙蝠俠、超人等電影角色的布料也不遑多讓。

 

東亞和美國對口罩接受度的不同,一致性和多樣化的對比,展現了甚麼文化特色?

 

▲各式各樣的布口罩,鼓勵人發揮自己的風格。
(圖片來源:https://www.kgw.com/article/news/health/coronavirus/wearing-masks-in-public-could-be-next-big-step-in-fight-against-coronavirus/283-bb72450c-4993-4d33-9537-32e872b3e424

 

社群vs.個人

 

在日常和理想情況中,人們不會刻意思考行動背後有甚麼文化特色。因著文化不同,人們自然而然看重社群或偏向個人。這場新冠疫病,顛覆了日常和理想,也撼動了人心深處的文化底蘊。

 

2019年美國KRC春季退修會講員Sheryl Takagi Silzer教授,長期研究多元文化,歸納出四類文化型態:社群意識弱、結構意識弱的個人文化(Individuating);社群意識弱、結構意識強的機構文化(Institutionalizing);社群意識強、結構意識強的階層文化(Hierarching);社群意識強、結構意識弱的關聯文化(Interrelating)1。她指出,東南亞文化傾向社群和階層,美國則偏重個人與機構文化。

 

敬重階層和社群意識強的東亞人民接受官方和醫界的建議,由上而下推動戴口罩;不凸顯個人,要融入周圍大環境;會為了社群認定的「益處」,捨棄自己的方便和喜好。

 

偏重結構並個人意識強的美國社會則需要經過討論,容許個人發表意見,由下而上帶動口罩風;彰顯喜好、特色,口罩能遮住個人的臉,卻擋不住屬於自己的風格;做不做甚麼,取決於自己的看法,而非接受命令,甚至會為了守住自己的「權益」和「自由」而與高階層下達的命令抗爭;在大環境中認定自己的角色,全力投入。

 

一般人面對異文化,會以自己熟悉的文化型態來衡量別人的言行舉止,甚至認為與自己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就是錯誤。Silzer教授身為第三代日裔美籍,曾在南美和亞洲宣教多年,也曾對當地人民的一些舉止感到不解,甚至生氣。從自身經歷和觀察、研究,她把這樣的反應稱之為文化判斷系統(Culture-based Judging System,簡稱CbJS)。

 

當疫病剛從亞洲傳出,曾發生美國人民看到亞裔戴口罩便惡言相向,甚至粗暴對待,這些事件令人心痛。在向來尊重個人選擇的文化中,平順的日子裡,理智說「尊重不同」、「了解差異」;不安的狀況下,情緒說「抗拒不同」、「論斷差異」。

 

若願意更多認識和理解不同的文化,是否能帶來更多共識和接納?「不同」,不需要成為相互牴觸的衝突點,反倒能匯聚成擴展境界的推動力。

 

(圖片來源: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suburbs/post-tribune/opinion/ct-ptb-davich-wearing-masks-in-public-culture-war-controversy-st-0517-20200515-liwsboclbrdljhsuprp2hivo24-story.html

 

小心vs.信心

 

各國陸續解除居家令,從如何重新開放,也可看出文化特色。居住德國數十載的鋼琴家曾一菲觀察到,「傳統的德國人通常相當拘謹,很守規矩。」6月1日政府放寬聚會人數限制後,她參加朋友的生日宴會,分兩天在自家花園舉行。她觀察到,「每天八到十人,分坐四、五桌,每桌兩人,實在辛苦!一板一眼,就怕出事。」

 

那麼教會何時恢復聚會,又該採取甚麼防疫措施?長執加班討論,弟兄姊妹也各有看法。有人認為「不可停止聚會」,催促趕緊重啟教會大門;有人認為「不可試探神」,不需要製造傳播病毒的場合。有人認為恢復聚會就當「用頌詞、靈歌歌頌神」;有人認為減少開口的機會,「在主前肅靜」。該小心謹慎,或者憑信心而行?原是實際的考量,卻演變為神學爭論,甚至靈命階級劃分。

 

任何的不同,可能形成歧視、可能造成分裂,也可以帶來成長;大環境如此,教會裡更是如此。初代教會為後世立下榜樣。猶太弟兄和外邦弟兄因文化不同、對福音的認識不同而起爭論。使徒們強調真理:基督的救贖完全,不需加添任何律法;也看重團契:外邦弟兄為合一的緣故禁戒幾項飲食,尊重不同文化的肢體,在同桌吃飯、團契時,不彼此冒犯(參考使徒行傳15章)。保羅也提醒信徒,無論飲食、行事,皆以榮耀神和造就人為考量(參考羅馬書14章;哥林多前書10章)。

 

難道不同的意見就得分對錯?就算有對錯,能否退一步體諒和包容別人的觀點?世俗文化主張:跟著別人走;爭取自己的權利;非黑即白……。然而「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高級編輯布雷特‧麥卡拉根(Brett McCracken)提醒基督跟隨者,以犧牲、謙卑、耐心、平衡,逆文化而行2。

 

十七世紀德國信義會和改革宗在面對彼此的同與不同時,流傳一句話─在基要事上合一;在非基要事上自由;在一切事上有愛(In essentials, unity; in non-essentials, liberty; in everything, charity.)。如此的態度和作法,不應止於教會,更盼望能帶動大環境,影響文化。

 

▲面對重新開放的不同意見時,教會是否能以犧牲、謙卑、耐心、平衡,逆文化而行?
(圖片來源: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20-04-06/how-are-california-churches-dealing-with-stay-at-home-orders

 

限制vs.超越

 

對美的欣賞,似乎不因文化有別。疫情勒住世界運轉,藝術活動受限、取消,但很快看到以創意方式把美好帶給窩居的人們。柏林愛樂、紐約愛樂、大都會歌劇、百老匯劇等等,紛紛把過去表演的視頻放上網站,供人免費觀賞。各地博物館、國家公園在雲端開放,不出家門就能暢覽人所創造和神所創造的傑作。

 

鋼琴家曾一菲表示,這不限於大小展演團體,音樂、藝術、舞蹈、演藝人士不因居家停止創作,「大家就直接在網路上發表,開創新構想、新途徑。」在居家隔離、無法見面的情況下,她自己和一位芭蕾舞者合製、上傳一段影片,以蕭邦的鋼琴曲為戶外舞動配樂,定名為〈大自然中的夜曲〉(Nocturne in the Natur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nNCsAdx4I)。

 

創意不限於專業藝術工作者。時有所聞一些年輕、業餘的樂手,自發性地就在獨居老人的前院、社區的人行道上,開露天音樂會。也看過公寓大樓裡的住戶,打開窗子,鄰舍們一起歌唱。

 

新冠疫情翻天覆地,震盪日常生活,搖撼生命底蘊。當現實不理想而未來不可知,我們會順著文化、逆著文化,或超越文化而行?現實總不盡理想,未來又怎能預知?疫病終將過去,之後的我們又該如何活出新日常?順著文化、逆著文化,或者超越文化?

 

戴口罩?不戴口罩?不同的答案凸顯文化的差異,是否也可成為開啟認識、了解異文化的門扉?或許口罩會遮住人大半個臉,卻不需成為尊重和創意的框限。

 

▲許多展演團體在疫情間把演奏視頻放上網路,使欣賞藝術的管道更寬廣。

 


 


1.         Biblical Multicultural Teams: Applying Biblical Truth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by Sheryl Takagi Silzer, William Care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011.
2.         “Church, Don’t Let Coronavirus Divide You,” by Brett McCracken, The Gospel Coalition, May 15, 2020,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church-dont-let-coronavirus-divide/

 

 

林敏雯,文字工作者,主日學老師,喜愛學習、分享神的話。本刊編輯、特約撰述。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