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發芽了

 

文/張麗春

 

 

參加文字營的念頭在我心中醞釀一年多了。自從甲華姊送我一本2003年的文字營特刊《文化中的金絲雀》開始,我就對這個充滿著歡樂和收穫的營會心嚮往之。在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小角落裡,有一片土開始化凍,一顆小小的種子甦醒過來了⋯⋯

 

▲麗春自蘇文安老師手中接過結業證書,神采飛揚。

 

好土的醞釀


自小,我就是個蛀書蟲。家裡四姊妹都酷愛讀書,我可算是最狂熱的一個。每期《兒童時代》一到,四姊妹便一哄而上,搶個不亦樂乎。記得有一次我佔得先機,卻因為忙著搶書,耽誤了幫媽媽搖鼓風機(那時的煤爐要用鼓風機助火力)煮飯。忙得焦頭爛額的媽媽一怒之下,奪過我手裡的雜誌塞進了爐灶。我們幾個為之扼腕數日。我到如今還記得那本未及翻看的雜誌封面。


我好讀書,不求甚解,又有如八戒吃齋飯—食腸頗大,不擇粗細,無論什麼內容,都一股腦兒咽下肚去。但在七○年代的大陸,大家勉強維持溫飽罷了,哪兒來的閒錢買書呢?更何況是遠在新疆的邊陲小鎮,滿鎮上只有一家新華書店。


幸而在北京求學的叔叔極有遠見,認為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會一生受用不盡。他從微薄的津貼裡省下錢來,為我們源源不斷地寄來好的讀物。小學時候,是大量的中國歷史故事和童話故事,《上下五千年》、《東漢故事》、《西漢故事》、《外國童話選》、《安徒生童話選》⋯⋯我尤其記得叔叔還寄來了大量商務印書館所出版,關於世界歷史的小冊子:《伯羅奔尼撒戰爭》、《印度莫臥兒王朝》、《斯巴達克斯》等等。我覺得這些拗口的名字很好玩,故事內容和插圖到現在也還歷歷在目。


進入中學以後,叔叔寄來的書也升了級,都是國內外的經典名著,從《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到《基督山伯爵》、《少年維特之煩惱》、《福爾摩斯探案》、《金銀島》、《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還有儒勒凡爾納的全套作品:《神秘島》、《機器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學的每個暑假,我都浸淫在文字構築的夢幻世界裡長醉不醒。這些書帶給了我多少快樂啊。

 

▲作者(右)與同學徜徉於青山綠野間。

 

哀悼「小烏賊」


書讀得多了,自然手癢。我還記得我的第一篇投稿作品大概是在小學三年級寫的「小烏賊歷險記」。寫淘氣的小烏賊從海底的小學校裡逃課出去玩,途中遇到電鰻、海葵、大鯨魚的驚險經歷。故事裡五花八門的海底世界自然是從書上看來的。要知道,我的家鄉是戈壁灘上的小綠洲,別說海了,就是大一點兒的湖也沒見過呢。


爸爸看了這篇閉門造車的海底奇遇記,大加誇讚,說我一個旱鴨子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來,很有想像力。我大受鼓舞,得意非凡,向爸爸要了稿紙,用最工整漂亮的字體仔仔細細抄了一遍,恭恭敬敬地封好了,寄給了《少年報》社。不料此信一去便杳如黃鶴。我引頸翹望數週後,仍不見編輯的片紙隻字,終於傷心地確信,「小烏賊的歷險記」已經壽終正寢於某個字紙簍了。


我傾注如此熱情的處女作竟落得這般下場,實在是人生的一大打擊。我的創作熱情從此一蹶不振,再也鼓不起勇氣投稿了。那顆剛剛萌芽的文學種子,給深深埋進了凍土層,冬眠起來。

 

告別冰封期


進了大學,術業有專攻,我被撥到水利系與水電打起了交道。當時的清華園是工科的天下,人文科系幾乎沒有。儘管我可以在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漫步,在王國維紀念碑前駐足,在梁實秋補考體育課的游泳池裡擊水,這裡卻沒有一個合適的溫度可以讓我心頭那顆文學種子發芽。清華一待就是十一年,圖書館的小說看了大半,但除了寫寫日記發發牢騷,就是寫實驗報告和論文。那瑰麗奇幻的文學夢,離我越來越遠了。


甲華姊的這本書,讓我心中那顆沉睡已久的種子又開始萌動起來。看著那麼多弟兄姊妹歡聚一堂,學習怎樣以筆來事奉主,並有自己的發表園地,我的心裡好像有個小爪子在撓。我為什麼不試試呢?


感謝主,我終於來到了文字營,親身體驗到以心以筆事奉主的快樂。主講的蘇文安老師氣度謙和,彬彬有禮,是資深作家、資深編輯,也是剛剛按立的文字宣教牧者。他亦莊亦諧的生動授課讓我們如飲純醪,回味不已。儘管講義是厚厚的一大本,為了充分利用時間,課程也安排得極密,但翔實的講解,優美的範文,精彩的電影片斷,名畫欣賞,再加上俐理老師率領三個小義工遞上一碗碗清涼甘甜的綠豆湯、紅豆蓮子羹,上課成了聽覺、視覺和味覺的全方位享受。

 

以筆傳道亦傳心


漸漸地我領會到,基督教文字事工的意義就是福音預工文學,是用我們的筆去傳道。我們的寫作,不應只局限於個人情感的抒發,而應是以投稿為目的,以福音為方向的寫作。要給自己定下任務,有規律地積極生活、寫作,而不是消極地等待靈感來叩門。


「寫作貴有心得。」必須要在平日多觀察、多思考,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多方位、多角度地從忙碌的生活中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並加以發揮,形諸於豐滿生動的文字,並含藏主的話語,讓人在品讀文章時能夠感受到真理那足以改變人心的力量。


要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制出上好的「官燕」,還必須做大量而有品位的閱讀,認真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為文技巧。用自己的筆去細細體味原作者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多方汲取養料來提升自己的境界。感謝使者書房的文哲兄(文安老師的四哥,蘇家兄弟真是一門豪傑)不辭辛苦為我們運來大量好書,讓我們個個滿載而歸。「七每運動」裡的「每月讀一本好書」這一項,估計會超額完成了。


更重要的是,要養成文字人的生活型態,「過有意義,有滋味的生活」。主賜給我們生命,又創造了一個如此美麗的世界讓我們管理和享受。我們要欣賞主的創造,讚美主的大能,活出從主而來的喜樂的生命。一個基督徒文字人,若活得庸庸碌碌,死氣沉沉,或是狼狽不堪,牢騷滿腹,不但不可能寫出鼓舞人心的好作品,其生命也不會是榮耀主名的好見證。正如俐理老師強調的,要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麗春(左)與月娥姊下廚服事。

 

新芽的自我期許


短短四天的文字營培訓是結束了,但「七每運動」才剛剛開始。對我來說,每月看一本好書自不在話下,每月至少投稿一篇大概亦可勉力為之,至於每天過儉樸而有紀律的生活,每天攜帶靈感筆記,每天勤跑勤問,每季至少修一門神學或專業課程,這幾項就困難點兒了。


求主保守我的心懷意念,讓我在這文字事奉的道路上毫不動搖,充滿熱情地走下去,也希望文字營的弟兄姊妹能夠互相鼓勵扶持、守望相助,同走這條以筆耕心田的事奉之路。

 

至此,我心中那顆小小的文學種子,經過二十多年的冬眠,終於發出了小芽。認真執行「七每運動」將會為小苗施以最好的肥料。我期待著小苗能夠充滿生機,茁壯成長,深深扎根,抽枝長葉。也許有一天,它能長成參天大樹呢!

 

 

 

KRC消息

夥伴活動

神國雜誌歷年刊物

神國雜誌欄目分類